将白(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655


想到这里,姜无忌有些心烦,他挥了挥手,淡然道:“既如此,那今日朝会就先到这里,诸卿散了吧。”
这些北齐的官员闻言,立刻排好队列,对着姜无忌山呼万岁。
姜小白也在武官行列之中,准备屈膝对新帝行礼。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狼狈不堪的声音,从乾元殿外传了进来。
“陛……陛下,江北军报!江北军报!”
说话的是江北齐军的信使,这个信使一身血迹,手持同样皱巴巴的军报,嘶声大吼,因为姜无忌事先吩咐过不得阻拦江北的信使,所以这个信使才能够从皇宫门口,一路冲到乾元殿。
这个信使,一路跑到乾元殿大殿之中,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手捧军报,身子和声音都在发颤:“陛下,江北军报!”
尽管这个信使还没有说出江北战事的结果,可是看到他这副狼狈的样子,乾元殿里的文武百官,每个人的心都为之一紧。
尤其是刚从江北回京的姜小白,此时也眉头紧锁,这几日他内心一直有一些不详的预感,这会儿这种不安的感觉越发明显。
而姜无忌的反应要比姜小白激烈的多,这位北齐的皇帝陛下,直接从御阶上走了下来,走到这个信使的面前,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军报。
军报的内容很简单,语言也很朴实。
“南人奸滑,以上百不知名火器立于城头,威力巨大,我军不知所以,攻城之时损失惨重,几乎溃不成军,南人随之出城追击,我军……大败!”
再下面,就是齐军的伤亡人数。
这番话是韩林斟酌许久之后才写出来的,与实际情况大概相同,毕竟战败与战胜不同,战胜了可以谎报军功,甚至良心恶毒一些的,可以杀良冒功,但是战败了就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余地,你死了多少人从军队花名册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瞒是瞒不住的。
与其罪加一等,还不如坦诚相告。
姜无忌的脸色越发难看,他痛苦的闭上眼睛,额头上青筋迸出。
但是这个时候,他偏偏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知道该怪谁,这韩林是他自己派过去的,这场江北之战也是他嘱意打的,可以说如今江北战事到这个地步,他姜无忌的责任最大。
可皇帝是“不能犯错”的。
哪怕皇帝错了,也不是皇帝本人的错。
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目睹的这一幕,这些能在乾元殿上朝的人,没有几个傻子,他们自然知晓现在是什么情况,于是乎一个个都屏气凝神,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整个乾元殿里鸦雀无声。
过了不知道多久,姜无忌缓缓睁开眼睛,声音幽冷:“传朕旨意,江北主将韩林,主战不力,立刻罢职,拿入燕都天牢,再由三法司定罪!”
几个金殿卫士立刻出列,跪在姜无忌的面前。
“臣等遵旨!”
姜小白幽幽叹了口气,出班道:“陛下,这攻城不比别的,在不用间的情况下,任谁来打攻城战都是差不多的,虽然不知道如今江北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这场仗如果臣去打,估计也是这个下场,陛下就不要怪罪那些江北的大齐将士了……”
姜无忌脸色发白,刚想跟姜小白发火,但是他随即强忍住怒火,把手里的战报递给了姜小白。
“皇叔看一看再说话。”
姜小白接过这封战报,摊开略微扫过之后,原本淡然的脸色也变得颇为难看,等到看完之后,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如此……韩将军的确该死。”
这场仗,其实怪不到韩林身上去,但是这场仗的结果对于北齐来说太过惨烈了,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一个人把这口大锅给背起来,姜无忌身为皇帝不会犯错,那么错的自然就是这位主将韩林了。
姜无忌脸色更加难看,他怒声道:“今日就此罢朝,尚书台把这份战报拿去,议一份章程出来!”
这种时候,拥有宰相职权的尚书台,自然要出工出力了。
说完这番话之后,姜无忌负手朝着后宫走去,临走之前这个北齐新帝幽幽一叹。
“还请皇叔移步后宫,朕有事与你商议。”
姜小白并不意外,他双手拢在衣袖里,躬身道:“臣遵旨。”
这一场江北之战,北齐足足投放了一半燕都禁军再江北战场,而这二十万禁军被这一战直接打残,最多剩下五万人左右的战力,这种损失对于北齐来说,已经不是皮肉伤,而是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更为致命的是,现在北齐对于江北,几乎是失控的状态,接下来姜家是继续朝江北增兵跟南启死磕到底,还是冷静下来忍一时之痛,这是这个年轻的北齐天子要思索的问题。
第593章
天下风起
燕都的天变了。
整个燕都的气氛在很短的时间里紧张了起来,这个在百余年里对外战争很少吃亏的国家,这一次在自己的地盘上吃了大亏。
就连南人的那位老肃王,二十多年前也只是给北齐带来了一点小麻烦之后,就被齐人轻而易举的赶回了江南去,可那个老肃王的儿子……
这一次几乎毁了一半的燕都禁军!
北齐固然人多,这些禁军也大可以重新召集,但是重新召集起来的禁军想要形成战斗力,需要大量的时间还有人力物力,再加上这些死在江北的齐军需要一笔庞大的钱粮抚恤,也就是说不管是军事还经济上,北齐都受创严重,这一次,蛮横了数十年的北齐,终于吃了一个大苦头。
从云端上跌落下感觉是极为难受的,不止是朝堂上的人,就连燕都的老百姓们,也大多义愤填膺,嚷嚷着要把那些南人赶出江北去。
可如果再继续增兵,北齐跟南启就真的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要知道这天下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西楚蛰伏在西南!
雍王姜小白跟皇帝陛下足足商议的大半天工夫,从早朝一直商议到天色暗沉,可是还是妹婿商量出一个结果。
不过该有的反应还是要有的,北齐燕都禁军再次分出五万人,前往江北掩护那些在庐州的残余齐军,另外北齐各地的散乱地方军,都在姜无忌的暗示下朝着南方靠拢,整体已经呈守势。
在北齐朝堂没有商量出具体对策之前,齐军都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了。
在燕都朝堂一片寂然的时候,南启大将军林青已经滁州城把选择留在江北的江宁军以及赶来支援的临安禁军整合在一处,在滁州城里磨刀霍霍,而在江北战场把北齐二十多万军队打的大败的大将军王霜,已经渡江返回江南,在去向临安城了路上。
临安城北门外的十里亭,是从北边进入临安城的必经之地,也是临安城迎来送往之地,年轻的肃王殿下一大早就坐在亭子底下等候,大约到了中午时分,白衣白马的王霜带着一行二三十人的卫队,路过十里亭下,赵显亲自迎了出去。
“师兄,真乃国士也。”
两个人刚一碰面,还没等王霜说话,赵显就油然感叹。
这话一出,就算是性子有些冷的王霜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对着赵显恭恭敬敬的弯腰行礼:“王爷谬赞了,这次全靠临安军器监制出的火器,还有王爷在后方运筹帷幄,不然这江北之战任谁也打不出花样来。”
赵显摇头道:“江北战事的军报,本王都仔细看过了,这次江北战场上论时机把握,师兄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天下无人出师兄之右。”
这一次江北战场,王霜的表现的确无可挑剔,平心而论,如果是赵显自己去临场指挥,虽然江宁军士气可能会高涨一些,但是在临场指挥,还有决断力方面,赵显都要逊色他这个师兄良多。
毕竟赵显来到这个时代才三年时间,对于冷兵器战场,他还是要逊色这个时代的名将许多的。
但凡武将,被人夸作“国士”,都会赶到自豪,更何况这个夸奖的人是大启如今的“实天子”,王霜虽然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是目光炯炯,显然颇为开心。
“王爷,江北之战末将只是做好分内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而且江北战事末将只是打了一个开头,眼下林黑子还在江北,还是等江北战事彻底了结之后,再夸末将不迟。”
对于王霜这种低调的性格,赵显还是颇为喜欢的,他伸手拉着王霜的衣袖,微笑道:“临来之前特意嘱咐了家里人做点家常菜给师兄接风,这会儿想来就要开席了,走,师兄跟本王一起去吃一顿家宴。”
王霜是老肃王赵长恭的关门弟子,在这个极重师承的年代,说他是肃王府的半个儿子也不为过,但是之前由于种种误会,赵显并不是跟待见这个师兄,直到现在,肃王殿下才真正接受了这个便宜“师兄”。
这场江北之战,王霜既表现出了自己的能力,又表现出了自己的忠心。
王霜笑着点头:“如此,就打扰王爷了。”
“师兄这是哪里话,以后肃王府就是师兄的家,师兄在临安的时候,都可以回肃王府来住。”
赵显拉着王霜上了自己那辆四马并驾的马车,“兄弟”俩在马车上边走边说话,等到马车开到肃王府门口的时候,王霜已经把江宁之战的一些重要细节统统说了一遍,赵显感慨道:“这一战若不是师兄把肃武炮藏到最后,也不可能有这种战果,这种战机决断,当真了不起。”
王霜眯着眼睛轻声问道:“这种撒手锏自然要藏到最后,王爷你也亲临战阵不少次,若是王爷你来指挥,这肃武炮大概会是什么时候动用?”
赵显一步迈进肃王府的大门,回头笑道:“老实说开战之前本王并不是很看好这个肃武炮,因为太过笨重而且杀伤力不强,师兄能用肃武炮取得这样的战绩,着实出乎本王预料之外,如果是本王去指挥,大概在齐人第一天攻城的时候就会用出来了。”
王霜跟着赵显的脚步,踏进了肃王府的大门。
“王爷说的是,论威力这种火炮是够了,但是大片杀伤敌人还是不太厉害,这一次也是靠着这种火炮的声势吓到了那些齐人,如果他们清醒下来,就会发现真正死于火炮的并没有多少人。”
王霜摇头感叹道:“等到下一次再碰到,这些齐人便不会这般畏惧肃武炮了。”
赵显停住脚步,回头看向个子并不是太高的王霜。
“也就是说,林青在江北战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打。”
王霜呵呵一笑:“齐人向来骁勇,林大将军想要彻底拿下江北,自然是不好打的,不过那些齐人短时间内应该还会畏惧肃武炮,林大将军占据江北问题不大,主要是后期守住有些难处。”
赵显点了点头,继续带着王霜朝着肃王府正堂走去。
“咱们付出了这么多,才把局势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无论如何,也要彻底把江北给收回来。”
这一句话,表明了赵显的决心。
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天下都会被搅进局中,再无太平日子。
第594章
义父
打仗就是打钱,这场江北战事不仅对北齐消耗巨大,出兵江北的启国也是撒了大把银子下去,如今成康帝留下来的殷实国库就要见底,这场江北之战赵显甚至用了不少肃王府还有石三子石家商号的银钱,才能一路打到现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