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655


姜无忌原本已经冷静下来的眉心,再次变得炽热起来。
“呈…呈上来。”
为了防止有什么毒物,随侍一旁的宦官韩大伴,接过这名官员手里的信封,亲自拆开,摊在姜无忌的御桌上,没有让北齐天子触碰到这封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短,就短短几行字。
“呈北齐皇帝陛下亲启。”
“愚兄自兵变占临安之后,虽身居高位,但一直为人诟病,时常郁郁不安,心想若能收回江淮,必能借此大功稳居高位,可江淮毕竟失落贵国已久,妄谈夺回实属非分之想,今愚兄有一不情之请,请借江北五年,五年之后肃王府稳坐临安,必将江北归还贵国。”
“愚兄赵宗显上。”
这封书信的最下方的空白处,还被人用水墨画了一排排火炮,其中的威胁意味,已经不言自明。
第598章
低头
浓重的赵显风格。
当初他在西陲给项云都写信,也是寥寥几行字,气的那位天元皇帝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不过他写给姜无忌这封信与当初写给项云都的那封不同,这封“借地”的信,是有可操作性的。
现在北齐朝堂上下“厌战”,虽然姜无忌可以动用武力强行开战,但是必然离心离德,而且这一战如果再败,北齐就会经济崩溃,落到像西楚这样的下场,最少要休养生息四五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而赵显这封信,是姜无忌的一个台阶,一个很难下的台阶。
这台阶尽管难下,但是总比没有台阶要强的多,现在北齐朝堂这种情况,如果姜无忌想要强行打下去,无论这场仗是什么结果,他这个新帝都会在燕都与文武百官离心离德,要知道他才登基半年不到,这燕都城里还有不知道多少姜姓宗室呢!
他姜无忌登基,乃是元庆帝姜堰硬抬上去的,本就根基不稳,如果触怒了这些燕都权贵,“废帝”两个字,说来沉重,可如果上下同心,废掉一个十六七岁的皇帝,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燕都禁军虽然有一半在姜无忌手里,可还有一半在姜小白手里,只要那些权贵宗亲们说动姜小白,姜无忌一夜之间可能就会从天子成为庶人!
姜无忌阴沉着脸看完赵显的这封信之后,并没有急着发火,他虽然秉性有些暴戾,但是并不是一个蠢人,他闭目沉思了片刻,然后环顾了一眼乾元殿里的文武百官,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雍王姜小白身上。
“南人咄咄逼人,我大齐尽管条件艰难,但是总不能坐视这些南人在我大齐江北肆虐,现在诸卿都说不打,那诸卿给朕拿一个办法出来?”
这句话说出来,已经是带着商量的语气了。
这是姜无忌登基以来,第一次用这种语气跟大臣们说话,事实上一个皇帝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要用这种商量的态度跟大臣们说话的,姜无忌之前一心想学他的父皇元庆帝那样强势,可是又暂时没有元庆帝那样的手腕,所以才导致现在的燕都朝堂,一片沸水之态。
北齐主事兵部的尚书田横出班道:“陛下,江北的军报我兵部已经看过了,那些南启兵马不足为惧,但是他们的火器确实莫测难防,我兵部的意思是暂且与南人讲和,避免我大齐将士不必要的伤亡,等咱们把这些南人的东西琢磨透了,南启区区偏安小国,不可能是我泱泱大齐的对手。”
姜无忌愤怒的拍了拍御桌。
“可南启现在是要整个江北!”
古人最重视“土地”这个概念,古时候家里有了闲钱,第一要务就是买田置地,因为在古人心中,土地才是最踏实的东西,有了土地就有吃食,有了土地就可以生活。
老祖宗置了田产,后世子孙如果出卖田产,那就是不孝子孙,就是败家子,是要给人戳脊梁骨的。
这种观念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所以国土更是寸步不能让,一直到后世,哪怕是小老百姓们都对国土重视万分。
如果是一城一地,譬如说滁州府这种地方,暂时给南人占了去或许还不要紧,但是江淮沃土,起码有十余个州府,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在姜无忌手上丢掉,那么他这个皇帝,要被北齐所有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
甚至那些姜家的宗室,也会蠢蠢欲动。
这声怒吼,让整个乾元殿都鸦雀无声,过了许久之后,站在最前面的雍王姜小白手捧朝笏出班道:“陛下,臣想了想,那些南人的火器守城厉害,但是攻城却未必厉害,咱们可以暂且派出五万禁军,与先前的江北残军合在一处,防守江北。”
姜无忌大皱眉头:“江北少说也有十几个府城,如果分散兵力防守,必然会给南启逐个击破。”
姜小白大有深意的低头道:“陛下,咱们可以弃守其他城池,主力防守庐州。”
“只要庐州城不失,江北就算没有丢……”
这是个不得已的折中法子,姜无忌不可能同意赵显所谓“借”江北五年的说法,又可能直接放弃江北,那么剩下最好的办法,就只能如姜小白所说守住江北一地,维护一下最后的脸面。
说到这里,姜小白为了劝服姜无忌,又补充了一句:“陛下要仔细思量,如今的局面已经很难破局,再打下去我大齐就会伤筋动骨,咱们先守住庐州,就可以从长计议,想出应付南启火器的法子。”
姜无忌暗自咬牙。
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如果再强硬下去,惹恼了这个皇叔,那么他的皇位了就不稳了。
不得已之下,这位北齐新帝艰难的点了点头。
“就按皇叔说的办,禁军再分出五万人支援江北,命令田沛固守庐州城,无圣旨不可迎战。”
说完这句话之后,姜无忌长长的喘了一口气,涩声道:“今日朝会就到这里,散了吧?”
底下的文武百官,纷纷下跪,对着高高在上的龙椅行礼。
“吾皇圣明——”
“吾皇万寿——”
………………
一场气氛极为不好的朝会就这样散了去,面容沧桑的姜小白叹了口气,跟在韩大伴的身后,走到了姜无忌的寝宫。
寝宫里,姜无忌已经把玄黄两色的龙袍随意丢在地上,头上的帝冠也被他扔在一边,整个人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喝着闷酒,看起来极为颓废。
姜小白摇了摇头,低头双手捡起帝冠,捧在手上,交给了一旁的韩钊。
“收起来,这可是我姜家传家的物件。”
韩大伴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跟着对姜小白弯了弯腰:“陛下心里有些郁结,请王爷多开导开导。”
说着,他接过帝冠,转身朝后殿走去。
姜无忌抬头看了一眼姜小白,仰头闷了口酒:“皇叔来了。”
姜小白眯着眼睛说道:“陛下心里不舒服?”
“皇叔跟那些老臣联合起来欺朕……”
姜无忌把赵显的信狠狠丢在地上,怒道:“南边的那个赵宗显,还写信来羞辱朕!”
“朕焉能不气!”
姜小白把地上赵显的信捡了起来,摊开看了一遍之后,摇头道:“不过逞一逞口舌之利而已,陛下被这种东西气道,还是太年轻了。”
姜无忌冷笑一声,不再回话。
说到这里,姜小白轻轻咳嗽了一声,不轻不重的说道:“陛下,你我之间虽然有些不快,但是那都是家事,无论如何臣也不会在国事上私加报复,今日朝会,陛下以为是臣联合那些老臣抗衡陛下,其实不然……”
姜小白低声道:“臣是在搭救陛下。”
“这大齐不止是我姜家一家的大齐,燕都城里还有千家万家权贵跟咱们一个锅里盛饭,如果陛下再这样任性下去……”
“恐怕这皇位……”
第599章
下江南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误以为“家天下”就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其实不管是哪朝哪代,一家一姓都是坐不稳江山的,整个天下,或者说一个国家,是有许多势力家族共同执掌的,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与其说是天下的主人,其实更像是一个有一些分配权的裁判,如果这个裁判做的不好,或者他没有能力做这个裁判,导致所有人都不满意,那么他就会给人赶下来,换一个新裁判。
有一些皇帝一辈子都没有楚国皇城,一样可以稳稳的坐稳龙椅,就是因为他这个裁判当的好,可以平衡大部分势力,至于那些少部分不满意的,自然会被这些满意的给镇压下去,几乎都用不着皇帝操心。
北齐的前任皇帝元庆帝就做的很好,元庆帝在位的时候,燕都城里各方势力都算平衡,而且他又颇有手腕,所以在他执政后期,整个燕都城他都可以一个人说了算。
但是姜无忌不行。
一来他太过年轻,二来他根基浅薄,在朝堂之上并没有自己的死忠势力,所以一旦他这个新帝做事让大部分朝臣不满意了,就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姜小白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姜无忌身边,想伸手拍拍这个年轻侄子的肩膀,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右手,摇头道:“现在没有外人,臣就跟陛下说一些实话。”
姜无忌默默取出一个杯子,给姜小白也倒了一杯酒。
酒很烈,是临安城出产的蓝火酒,在燕都城已经卖到了天价。
“请皇叔教诲。”
姜小白笑了笑,仰头把这杯酒一饮而尽,然后低头道:“其实臣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在意脸面,陛下是想摆出一副强势的姿态,尽快掌握燕都朝堂。”
说到这里,姜小白摇了摇头:“可是陛下太过心急了,那些朝堂百官的分量,远远超出陛下的想象,你必须拉拢分化他们,拔擢一批,打压一批,在朝堂上培植自己的亲信,才能掌握朝堂,否则就算臣现在把另一半禁军也交给陛下,陛下也没有办法在燕都城里乾纲独断。”
年轻的北齐天子低着头不说话。
姜小白也不在意,继续自顾自的说道:“先帝在位的时候,为什么可以在燕都城里一言九鼎?那是因为兵部尚书田横,户部那个老头儿裴渐,吏部那个鼻孔朝天的丁胖子,还有从前执掌禁军的钱将军,个个都是先帝一手拔擢起来的死忠,有了他们先帝才能在燕都城大声说话,金口玉言,可陛下你现在有什么?”
姜小白毫不客气的说道:“你就只有禁军,还是半个禁军!”
“兵权固然重要,可是兵权吓不倒那些文臣,陛下就算执掌了禁军,还能把他们全部杀了不成?杀了他们,以后谁还肯给你治理偌大的大齐?”
姜小白一个字一个字的说,而姜无忌就这么默默的听着,时不时喝上一杯酒。
叔侄俩说了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姜小白终于把该说的说了个梗概,然后总结道:“陛下你登基日子还浅,那些老臣们还没有全然认你,燕都里还有不少姜家子在觊觎着你这个位置,陛下还年轻,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求稳,而不是求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