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655

第627章
外放
这个翰林院的李朔,乃是成康十三年的榜眼,也就是一甲进士及第,今年三十一岁,在翰林院做编撰已经四年了。
按照朝堂潜规则,这种进士及第的功名,一般要在翰林院熬上几年,然后送往六部打磨,最后历练个十几二十年,就有机会登堂拜相,成为指点江山的宰辅。
就拿成康朝的五个宰辅来说,除却以名士身份做官的谢康以外,其余四个宰辅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曾经在翰林院渡过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日子是很难熬的,寒窗苦读十几年,好容易金榜题名,很难有人能按捺住内心的野心,安安心心的在翰林院修书做学问。
这个李朔,显然就按捺不住自己心里的寂寞,想凭着“劝进”,给自己一个进身之阶。
说实在了,李朔这个人,乃是一甲进士及第出身,只要老老实实在朝堂上熬资历,将来哪怕做不成宰辅,熬到一部侍郎的位置也是不成问题的,他实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去做什么“劝进”。
可是他偏偏做了。
对于这件事情,赵显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回应,如果他默认了李朔这种行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种劝进的文书,会向雪花一样飘向他的桌案,挡也挡不住。
可是他对这个李朔的态度也不能太过激烈,否则那些肃王党们难免会有些心寒,甚至会有生出一些别的乱子出来。
所以这其中的分寸一定要拿捏的好。
大约子时初刻,穿着厚重袍子的赵炳赶到了肃王府书房门前,赵显开门把他迎了进去,轻笑道:“大冷的天,大半夜还劳动大统领跑一趟,辛苦大统领了。”
赵炳弯腰道:“王爷这是哪里话,宗卫府本就是王爷的左右手,不分时间的。”
事实上,赵显平日里有什么事情,往往都是派人知会赵炳一声,像这样直接派人唤他过府的情况,还是少之又少的。
相比来说,先帝赵睿,倒是经常大半夜把赵炳喊到宫里去,次数远比赵显要频繁的多了。
赵显给赵炳搬了把椅子,然后自己也在座位上坐了下来,把桌子上李朔的奏书递在赵炳面前,笑道:“大统领看一看这个。”
赵炳双手接过,只是轻轻扫了一眼,这位大统领的角色就瞬间变得惨白。
无论在什么时候,“篡位”这两个都是极为敏感的,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要了无数人性命,在看到这份奏书以后,向来沉稳的赵炳瞬间就慌了神,甚至身子也跟着颤了一颤。
因为他不清楚赵显的想法,他不知道赵显给他看这份文书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让他去着手处理这个上书的李翰林,还是让他着手协助赵显登基……
想到这里,赵炳声音都有些颤抖:“王……王爷的意思是?”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近来江北初定,我大启也勉强算是中兴,所以朝中有些人开始起了别的心思,但是现在我大启百废待兴,朝堂之上最需要的就是稳固二字,本王不想看到有人再拿“劝进”这两个字做文章,大统领执掌宗卫府十余年,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
赵炳闻言,长出了一口气。
赵炳其实没有谢康高明玉那样的野心,他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跟随在赵睿身后,之所以后来倒向赵显,也是因为旧主将死的原因,他就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宗卫府大统领,并不想有什么从龙之功。
“王爷的意思,卑职明白了。”
赵炳低声道:“这个李朔,卑职立刻派人去处理。”
赵显摇头:“本王要你处理的不是李朔这个人,而是朝堂上的这些苗头,从现在开始,宗卫府要抽出一部分人力,去监察百官,最起码不能让他们再背地里结盟议事,本王不希望有一天本王上朝的时候,这些人来一个黄袍加身,逼着本王坐上那个位置,你明白了吗?”
赵炳虽然不明白“黄袍加身”的典故,但是字面意思已经足够这位大统领理解了,他点头之后,有些迟疑的说道:“王爷,我宗卫府最近一直在做军器监的事情,如果再抽出人手去监察百官,卑职怕人手不够,误了王爷的事情……”
这是在跟赵显要人要钱。
赵显用手敲了敲桌案,淡然道:“内府人手不够,那就放一些事情给外府去做,宗卫府外府已经成立两年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遴选出一些能用的人?”
赵炳低下头:“卑职知道了。”
“那这个李翰林……”
“李朔这个人,你把他详细资料整理一番,送到本王这里来,之后的事情你们就不必多管了,本王自己处理。”
“卑职明白。”
赵炳在赵显的书房里,足足待了近一个时辰,一直到丑时初刻的时候,他才从赵显的书房里出来,此时这位见过不知道多少大风大浪的宗卫府大统领,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了。
他今天晚上经历的事情,是关乎启国无数生民性命的大事,因为只要那位年轻的肃王殿下一念之差,临安城里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这其中,也包括了那个小皇帝的性命。
赵炳站在肃王府门口,望着皇城方向,轻轻叹了一口气。
随后,这位宗卫府大统领,迈着沉重的步伐,踏进了夜色里。
此时夜风凄冷,临安城寂静无声。
次日,翰林院正六品的翰林编撰李朔,被吏部一纸文书调出了京城,调往南边的一出偏远县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七品县太爷。
要知道,京官外调一般是平升两级甚至三级,也就是说向李朔这种在翰林院打磨了四年的正六品翰林官,如果外调到外地,至少也该是一个正五品的通判,甚至是从四品的一府知府,如今他莫名其妙成了一个县令,已经是连降三级的重罚了。
如果朝廷的风向不出什么变化,这位李翰林这辈子恐怕都没有什么机会回京了。
赵显的这个举动,给临安城里的所有官员敲响了一个警钟,至少短时间内,没有人会再在赵显面前提“劝进”两个字了。
想来谢康跟高明玉这两个老货,也会在这场试探里感受到赵显的意志,最近一段时间里,不会再给赵显找事了。
第628章
分蛋糕
李朔的下场,给了临安朝堂上下敲响了警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没有人拿“劝进”说过事,不过赵显的这个做法有利有弊,好处自然是能让他安生一段时间,坏处就是让临安城暗处的一些人,动起了歪心思。
要知道,临安城不止有一个赵显,还是有正儿八经的皇帝的,而那个皇帝,过完年之后就整整十岁了。
在李朔外放之后的一个月之内,临安城里先后有十几位官员被罢官夺职,有些甚至直接被下狱问罪,这些人都是在暗地里偷偷接近小皇帝的人,赵显处理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
贪腐。
这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拥有宗卫府作为左右手的赵显,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出临安朝堂里大部分官员的罪证,而且每一个人的罪证都货真价实,没有一个人是冤枉的!
电视剧里那些明镜高悬的清官太少太少了,事实上整个临安城,就没有几个干净的人,哪怕是谢康这种世家大族出身,并不缺钱的高官,逢年过节也有些礼是推不掉的。
毕竟,你在朝堂里想要做事,就要收拢自己的一批人,这收拢心腹的过程中,收礼送礼都在所难免的过程,这些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潜规则,这个送礼的过程,就会让双方都握住对方的一些把柄,从而相互信任。
从古至今,只有官员这个职业是从来不缺人的,一批高官下马之后,自然会有另一批人削尖了脑袋顶上,而现如今想要升官,就不可避免的去抱肃王府的大腿,这样一来,赵显对于临安城的掌握程度,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寒冬料峭。
刺骨的冬天终于到来,地处南方的临安城虽然没有下雪,但是也已经非常寒冷,清河坊里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们开始很少出门,而是躲在自家暖阁里,烤火取暖。
后世每次到冬天的时候,就有人会生出疑问,这么冷的天,古时候没有空调,人们是怎么扛过来的,答案很简单,用命去扛。
这个年代,不仅没有空调,就连棉衣棉被都只是少部分人家能有,一到冬天,只要家里断粮一两天,就很容易冻死人,每年冬天的时候,临安城里面还好,城郊个个郊县,都会冻死不少人。
这还是帝都京畿,天子脚下,放眼望向整个启国,冻死饿死的人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话道尽穷人心酸。
身上披着一身厚厚狐裘的赵显,坐在肃王府前院的一个木亭子下面,感受着凛冽的冬风吹拂,肃王殿下口中吐出一口白气。
“记得刚来临安那年,时任礼部右侍郎的严靖,跟本王说过,不怕天色,就怕天冷,表叔知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道理?”
与赵显一同坐在木亭子下面的,是刚刚从山阴赶到临安的谢家家主谢建,谢家主坐在赵显身边,双手拢在衣袖里,显得颇为拘谨。
两年前赵显下江南去谢家拜访的时候,谢建虽然也十分客气,但是却没有现在这样敬畏,毕竟如今的赵显,身份地位比起当年,可以说已经是云泥之别。
“老夫恭听王爷教诲。”
赵显从木亭里面的石桌上,端起一杯热茶捧在手里暖手,淡然道:“记得当时严靖与本王说,夏天很难热死人,但是冬天却很容易冻死人。”
谢建低下眉头,声音恭谨:“王爷爱民如子,真是慈悲。”
“哪有什么爱民如子。”
赵显微笑道:“本王的那个儿子,现在正在暖阁里头烧着银骨炭,身边还有好几个丫头婆娘伺候着,不晓得多舒服,可不用像那些老百姓一样,受着凄风冷雨。”
事实就是这样,爱民如子这四个字从来都是一句屁话,那些皇帝口口声声子民子民,可自家的皇子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
谢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赵显这样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还是让他有些不太习惯。
不过这个谢家家主修养很好,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他对着赵显微微一笑:“眼下临近年关,王爷把老夫喊到京城里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吩咐?”
赵显喝了一口热茶暖了暖身子,轻声道:“自然是江北的事情。”
“江淮沃土,向来是天下粮仓,如今在兵事上我大启已经占了临安,现在就看表叔你能不能把江北经营好了。”
说到这里,赵显脸色肃然起来:“如果表叔这个江淮经略使做得好,以后我大启子民受冻不受冻不好说,但是挨饿的人肯定会少上许多,这是泽被苍生的天大善事,还请表叔对江北的事情多上心。”
赵显之所以把谢建喊到临安来,就是为了给他提前通个气。
这些儒林士大夫,表面上喊着修齐治平,其实大多都是着眼于一家一姓的利益,尤其是谢建这种一家之主,他更在乎的是山阴几千谢家人过的好不好,而不是什么狗屁天下苍生。
谢建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微笑道:“老夫自然应承下江北的差事,自然会给王爷做好,江北的事情王爷下了多少心力,老夫多多少少从二弟那里知晓了一些,王爷放心,无论如何老夫不会把江北弄砸的。”
“如此,本王便放心了。”
赵显微笑着给谢建倒了杯热茶,轻笑道:“如果表叔在江北做得好了,谢家的子弟本王可以优先安排去江北为官,以后江北稳固了,谢家大可以在江北扎根,也算是开枝散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