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655


“皇叔曾经答应过侄儿,要把小玲儿嫁给侄儿,侄儿这趟来,就是想请皇叔做主,主持这场婚事。”
这么多年以来,赵寿虽然坐在龙椅上,但是面对赵显的时候,他没有说过一个“朕”字,都是以侄儿自称,赵显对此也听之任之,任自己这个侄儿玩弄自己的小心思。
对于现在的赵显来说,皇宫里这一对母子,已经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说句不客气的话,赵显现在就可以把这个隆武帝给废了,哪怕他不做皇帝,也可以扶自己五岁的儿子登上皇位,然后自己继续当这个摄政王打理朝政。
也就是说,现在的赵寿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不管这个孩子有什么小心思,背后耍什么小手段,都无法撼动肃王府。
毕竟赵寿虽然有一个皇帝的身份,但是在朝堂上却没有半点根基,毫不客气的说,就算赵寿现在成婚,赵显在朝堂上要还政于他,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答应。
所以对于赵寿成婚的请求,赵显心里还是赞同的,毕竟给现在这个孩子成个家,也算给自己的皇兄延续了香火,将来把他从皇位上赶下来的时候,说不定能对自己的皇兄少一些愧疚。
所以赵显只是略作沉吟,就很痛快的点了点头:“陛下跟小玲儿的婚事,的确是臣应承下来的,不过当初先帝给陛下定下的亲事是跟西陈的项璟儿,陛下当真要放弃与项璟儿的婚事么?”
项璟儿是西陈项云深的幼女,也就是现在西陈国主项少阳的亲妹妹,当初成康帝给赵寿定下这么一门婚事,就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争取到一些助力,不过这门婚事在赵显的干预下早早的黄了,现在之所以问这么一句,就是想要赵寿自己否了跟项璟儿的婚事。
赵寿坐在赵显旁边,很干脆的点了点头:“侄儿跟那个项璟儿素未谋面,更谈不上娶不娶了,请皇叔成全侄儿跟小玲儿的婚事!”
赵显闭目思索了一番,睁开眼睛看向赵寿,淡然道:“陛下要成婚的事情,太后娘娘知不知道?”
赵寿犹豫了一番,摇头道:“母后还不知道,等皇叔点了头,侄儿回宫再去跟母后禀明。”
这五年以来,萧太后的情况越来越不好,不止是脾气变得极坏,就连行为举止也怪异了不少,据陈公公说,这个原本端庄大方的太后娘娘,现在在后宫里动辄殴打太监宫女,还经常划伤自己,整个人都神经兮兮的,就连她的亲儿子赵寿,平日里见她的次数也极少。
赵显点头道:“陛下要成婚,臣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这成婚毕竟要双方点头,我们赵家没意见,还要问一问小玲儿的家人愿不愿意,这样,你先回去问一问太后娘娘,臣派人去肃州府把小玲儿的父母接到临安来,都点头同意之后,再让钦天监择一个良辰吉日,臣亲自替陛下主持这场婚事。”
赵寿大喜过望,连忙点头:“那侄儿这就回宫去见母后。”
这一下赵显还未答话,一旁的项樱抬头看了看天色,轻声笑道:“这都快晌午了,陛下在府上吃一顿午饭再回去不迟,臣妾亲自下厨招待招待陛下。”
听到这里,赵显脸上虽然仍旧带笑,但是心里已经默默翻了个白眼。
整个肃王府,谁不知道这位正妃娘娘十指不沾阳春水,平日里最多就是去厨房熬点米粥,连赵显平日里喝的鸡汤补品,都是家里的阿绣帮着她做的……
赵寿却不过情面,只能低头对着项樱说道:“劳烦婶婶了。”
项樱伸手拉着小世子,对着小皇帝说道:“那陛下就先在这里歇一歇,臣妾下去准备饭食去了。”
“婶婶去忙就是了……”
项樱走了之后,整个肃王府正堂里就只剩下赵显跟赵寿叔侄两个人,他们两个人已经许久没有独处过,赵寿抬眼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已经开始蓄须的皇叔,心里百感交集。
记得几年之前,皇叔他还是一个少年人,现在留了一些小胡子的皇叔,身上的气质,已经渐渐有了父皇当年的模样。
在赵寿打量自己堂叔的时候,赵显也在打量自己这个侄儿。
成康十五年他初进临安的时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赵寿,不过八九岁年纪,身高也就到赵显的腰腹而已,如今七年时间过去,自己这个侄儿已经与自己差不多高了。
时光一晃,自己来到大启已经七年有余了。
想到这里,赵显摇头笑了笑,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对着小皇帝微微一笑:“陛下,现在没有外人,也就没有君臣之分,咱们便是一家人了,臣府上才一岁多的那个丫头赵莯,陛下还不曾见过,这丫头最近刚刚学会说话,臣带着陛下去见一见她。”
赵寿连忙起身,轻笑道:“正要去见一见莯妹妹。”
第635章
解释
启国现在日益强盛,自家天子的婚事自然要办的喧天赫地,从赵显这边点头之后,整个临安城的相关职司就全部忙碌起来,开始着手准备天子的婚事。
马小玲的父亲马季,原本是在肃州府先登村帮赵显训练那一支偷偷养出来的私兵,不过赵显兵变之后,那支私兵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被赵显编进了宗卫府,成为了宗卫府内府的青衣卫,所以马季也就跟着进了宗卫府,仍旧做那些少年人的长官。
本来宗卫府内府为了保证忠诚,一般只收临安城附近的赵姓男丁,不过肃州府深山的这些少年人,每一个都对赵显足够忠诚,所以身为大统领的赵炳也就没有多少什么,只是在内府里重开了一卫,给这些少年人披上了青丘服。
趁着这个机会,赵显让赵慷把那些先登村的老人们统统接进了临安城,准备再见他们一见,不过这一次距离上次赵显进入先登村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六年时间里,原本只剩下一两百个老人的先登村,现在已经不足三位数。
也就是说,当年那些跟随老肃王一起落户肃州府的六百先登营,已经十去八九。
这场婚事,赵家这边没有意见,马家那边自然也不敢有什么意见,更何况小玲儿自己也愿意嫁给赵寿,尘埃落定之后,钦天监把时间定在了年后的元月初十,也就是隆武六年。
按照规矩,在成婚之前新郎新娘是不能见面的,所以赵显就干脆把小玲儿从皇宫里接回了肃王府,让这个丫头从肃王府里出嫁,也算让她嫁的风光一些。
此时距离小玲儿被马踏,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当年那个瘦瘦弱弱,脸色惨白的小丫头到现在也还是很瘦,脸色仍然不太好看,并且时不时的还会咳嗽两声,看起来让人十分心疼,不过这些年她生活条件还算不错,虽然略显瘦弱,但是个子已经到了赵显的肩膀,看起来很是高挑。
这些年尽管她一直住在皇宫里头,不过赵显平日里去上朝的时候,偶尔也会去后宫看望看望这个丫头,所以小玲儿对赵显仍旧十分熟络,回了肃王府见到赵显之后,甜甜的喊了一声师父。
按年龄来说,当初赵显的那群学生,其实都跟他差不了几岁,唯独这个小玲儿,跟他在年龄上可以说是差了一辈,因此这一声师父,赵显也是坦然受之。
小玲儿的父亲马季,现在是在宗卫府当差,此时也跟在小玲儿旁边,对着赵显弯下了腰:“卑职见过王爷。”
这会儿已经是接近黄昏的时分,赵显正盘坐在自家偏厅里,面前摆着一个红通通的火炉,火炉上面架着一个瓦罐,见到两个人来了之后,赵显也没有起身,指着自己对面的两个垫子,微微一笑:“天气冷了,都坐。”
父女俩应了一声是,都在赵显对面恭恭敬敬的坐了下来。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七八年时间了,赵显至今没有喜欢跪坐,当初在成康帝面前的时候,他还能老老实实跪坐在软垫上,成康帝崩了之后,没人能管的住他,他就经常毫无形象的盘坐在软垫上。
项樱为此还说过他不少次,称赵显在学那些庙里的和尚,没个正经云云,不过赵显一概抛在脑后不去理会,仍旧我行我素。
他可以盘坐,马季和小玲儿父女俩可没有这个胆子,两个人都规规矩矩的跪坐在赵显对面,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赵显笑呵呵的从瓦罐里盛出两碗滚烫的米粥,递在两个人面前:“喝点粥,暖暖胃。”
马季颇为拘谨的双手接过,小玲儿轻轻咳嗽了一声,也伸手接过米粥捧在手里,对着赵显俏皮一笑:“师父您怎么还自己熬粥啊,师娘不给您饭吃啦?”
小铃儿从五岁那年就在肃王府里生活,到了七岁才被赵显送进皇宫里,这几年里赵显因为可怜这个丫头,也待她极好,因此她并不章旁人那样十分害怕赵显,反而像赵显的女儿那样,跟赵显很是亲近。
赵显也给自己盛了一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轻声笑道:“就你这丫头多话,你师娘知道你要回来,本来亲自给你熬了鸡汤来着,又想起希夷真人说你身子虚,就换了米粥。”
小玲儿又咳嗽了两声,朝着赵显那边挪了几步,昵声道:“还是师父师娘对小玲儿好。”
赵显伸手摸了摸这丫头并不是太多的乌黑头发,摇头叹了口气:“一转眼,当年那个五岁的小丫头就要嫁人啦。”
这一句话是他出自真心的,当年赵显亲眼看到这丫头被烈马踏伤了身子,眼见就救不活了,那时赵显就十分可怜这个丫头,后来也是当女儿一样养在自己家里,现在他还真有一种嫁女儿的感觉。
小玲儿嘻嘻一笑:“那有什么不一样,反正小玲儿从前也是住在皇宫里,嫁人了还是住在皇宫里。”
说罢,她又捂着嘴巴咳嗽了几声。
赵显皱了皱眉:“你这病又发了?要不要去让希夷真人来给你看一看?”
小玲儿摇了摇头,苍白的小脸勉强一笑:“老毛病了,不用劳烦希夷真人。”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马季,突然开口说道:“爹爹,小玲儿有几句话要跟师父说说,你能不能先出去一下。”
小玲儿的父亲马季是当年肃王军的亲卫之一,也是先登营老卒,向来沉默寡言,闻言他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抬眼看向赵显。
赵显哑然一笑:“再过几天马叔你就是当朝国丈了,哪里需要事事看我的眼色,也罢,小玲儿既然有些悄悄话,马叔你就先回避一下。”
马季低头嗯了一声,默默放下手里仍旧发烫的米粥,从垫子上起身,对着赵显抱拳,声音低沉:“王爷对马家天恩厚德,马季永远是先登营小卒!”
说罢,这个当年一身都是旧伤瘫痪在床上的汉子,轻轻退了出去。
等到马季走的远了,小玲儿也喝了一口米粥,脸上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师父,陛下他要跟小玲儿成婚,你不会怪他吧?”
赵显愣了愣,然后摇头笑道:“这本就是我前几年答应他的,又怎么会怪他?”
小丫头摇了摇头:“我这几年在宫里,也跟陛下一起读过不少书,知晓天子成婚亲政的规矩,不过陛下他全然没有亲政的意思,师父你可不能误会了他。”
赵显皱了皱眉头,微笑道:“说了我没有怪他,你这丫头哪来的这满腹心思?怎么还没有嫁人,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小玲儿眼中滴下眼泪,努力跟赵显解释:“小时候陛下就说要娶我,可是我身子又一直不好,他是怕我活不久了,所以才这么着急要跟我成婚……”
赵显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她的脑袋。
早在八年前,希夷真人就说过,这丫头命不会太长。
第636章
一家人
小玲儿这一辈子过的都不算太好,毕竟任谁五岁被烈马一脚踏在胸腹之后都不会太好,要知道烈马的力道可以轻而易举的踢死一个成年人,如果不是当年那匹枣红马并没有用全力,小玲儿五岁那年恐怕就离开人世了。
那件事情之后,小玲儿不止留下了病根,还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至今为止,她都不怎么喜欢跟外人说话,也就只有在赵显,项樱还有赵寿这些亲近之人的面前,她才会像一个正常的女孩子。
而且她还很怕马。
对于这样一个聪明可爱的丫头,没有人会不生出恻隐之心,就连赵显也不例外,他拍了拍这丫头的脑袋,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胡说什么呢,希夷真人说了,你这身子养的好了,抱孙子也没有问题,十几岁的小孩子,说什么死不死的。”
小玲儿擦了擦眼泪:“好,我不说了。”
赵显摇了摇头,从坐垫上站了起来,对小丫头微笑道:“你很久没有回来了,走,我带你去看一看你几个弟弟妹妹,你也认认人,以后经常回来看看他们。”
赵显现在一共两儿两女,肃王府或者说老赵家,在他这一代也算是开枝散叶,老赵家几代子嗣不兴的窘境,在他这里总算得到了缓解,老肃王泉下有知,也应该足可以欣慰了。
领着小丫头,一路来到了项樱的院子,项樱的大儿子赵宋现在已经五岁半了,正是最皮的时候,这位肃王府的小世子平日里不怎么怕赵显,对他娘亲却是畏惧的厉害,每次项樱一瞪眼,保准老老实实的,而赵显瞪眼则没有这个效果。
此时小世子正在项樱的房间里照看自己的妹妹,也就是项樱跟赵显生下来的小女儿赵莯,这个肃王府的嫡女今年一岁半,已经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赵宋平日里最是喜欢这个妹妹,一天倒有半天时间要在这里陪着她。
赵显领着小玲儿进来的时候,小世子抬头看了一眼这个不曾见过的大姐姐,他记得母亲的话,在外人面前必须给自己老爹面子,于是像模像样的跪在赵显面前:“见过父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