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655


不过他还是不服,大声道:“你少要扯东扯西构陷于我,你不敢扯开衣襟给我们看左肩,你便是摩尼教反贼,便是害了肃王府一家的元凶!”
赵显心中怒气终于爆发,他狠狠一脚踢在季子升的胸口,这么多年十段锦下来,赵显的气力并不是很小,直接把他踢出了两三米远,季子升被这一脚踢的胸口发闷,只能在崇政殿的地上来回打滚。
“本王有无数明证可以证明身份,人证物证样样俱全,凭你一个外人红口白牙,就可以污蔑本王赵家身份了?”
“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让本王解开衣襟?”
第646章
照单全抓
老实说,赵显的左肩的确是他的罩门,不过这个罩门现在几乎有等于无了,以他现在的身份,除了自家的姬妾,没有人能让他褪去衣衫,更别提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了。
就连皇帝也不行。
不过赵显对季子升为什么会知道自己左肩的印记,还是极为好奇的,所以赵显也不准备杀他,而是准备仔细盘问清楚。
能够知晓自己左肩印记的,只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当年南明教教主卫道人那里传出来,二是从赵显自己的姬妾里传出来。
这第二个可能是极小的,因为赵显现在就三个老婆,三个老婆里没有人知晓南明教所谓的“圣火印”,再说赵显的左肩当年在江宁城里中了一箭,后来虽然愈合,但是留下来的伤疤已经把卫道人的那个印记弄得扭曲模糊了。
如果提前不清楚那四个字是“唯光明故”四个字,是绝对认不出来的。
所以赵显大可以褪去衣衫,让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看一看清楚,不过这种事情太丢面子,现在的赵显是不会去做的。
踢完这一脚之后,赵显心中的怒气抒发了不少,他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对着高坐龙椅上的赵寿拱手道:“陛下,季子升一党公然在朝堂之上离间天家血亲,君臣关系,况且臣乃赵家血嗣,不管是先帝还是宗府都毫无异议,这人红口白牙,便公然污蔑于臣,臣请重罚季子升一党!”
赵寿手足无措的摆了摆手:“这些国事,自然任由皇叔做主,不过季子升等人的确可恶,皇叔当从重处罚,才能警示天下!”
这种国事,本来是不必要问赵寿的意见的,但是现在是敏感时期,而且赵显接下来要做大事,会得罪一大票读书人,这就必须要让小皇帝亲口说出来,帮自己分去一大部分黑锅,以免落人口实。
听到赵寿说出这句话之后,赵显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狰狞的笑容,他对着赵寿微微拱手,冷声道:“臣遵旨,此事不给季子升一党一些教训,他们还当我们赵家人好欺!”
说着,赵显拱了拱手,就退出了崇政殿。
这场还政的闹剧,也因为赵显的强势反应,最终不了了之,毕竟崇政殿里再无第二个季子升,敢跳出来跟赵显放对。
不过对于赵显的话,这些官员们也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毕竟季子升这些人是自己作死,肃王殿下处理了他们,这场风波自然也就平息下来了,只有宰相谢康一个人注意到了赵显的言辞。
赵显方才说的并不是重处季子升一人,而是重处“季子升一党”。
也就是说,只要跟着季子升一起尚书要求还政的人,都可以归入“季子升一党”,都可以被赵显扛着皇帝陛下的大旗,一起清算!
谢康隐隐有些心惊胆战,所以当赵显退场之后,他这个主持朝政的政事堂首辅,很快结束了这次大朝会,匆匆忙忙朝着政事堂赶去。
等他到了政事堂的时候,肃王府那辆玄黑色的马车已经停在政事堂门口,而赵显本人正坐在右仆射赵恪的桌案上,在翻看那些要求肃王府“还政”的文书了。
谢康,戴浦两位宰辅看了一眼赵显,然后对视了一眼,都明白赵显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了。
唯有右仆射赵恪,早就知晓赵显的用意,他从另一张桌子上又搬来厚厚一叠文书,放在赵显面前,声音略显恭敬:“王爷,这些也是。”
谢康怒视了一眼赵恪。
但是却毫无办法,赵恪是赵家人,是赵显摆明了放在政事堂里的代言人,就算是谢康,也没有办法拿赵恪怎么样。
赵显随意翻看了几本之后,就把这些“还政”的文书丢在一边,抬头看向站在自己桌子前的谢康,微微一笑:“这里面似乎没有谢相的奏书,怎么谢相一副很紧张的样子?”
在私下里,赵显通常都是称呼谢康为表叔,但是在政事堂里,两个人都不会称呼的这么亲近了。
谢康苦笑一声,对着赵显拱了拱手:“王爷,上天有好生之德,老夫只是不忍心看到死太多人。”
“你不杀人,人便杀你。”
赵显从赵恪的位置上站了起来,指着几乎摆满桌子的厚厚文书说道:“这些奏书,每一本都是要杀本王的奏书。”
说到这里,赵显轻声说道:“本王若是死了,临安城里会死更多人,谢家更是一个人也逃不脱,表叔信是不信?”
谢康默然无语。
赵显反倒是一副很轻松的表情,他对着三个宰辅摆了摆手:“这些人都统计出来名字,送到宗卫府去。”
说到这里,赵显语气重了几分:“还有,怎么处置他们是肃王府的事情,政事堂只需要把名字报上来,一个都不许漏掉。”
谢康等人无奈拱手,齐声道:“臣等遵命。”
离开了政事堂之后,赵显再次坐上自己那辆黑色马车,一路驶出了皇城,朝着清河坊的宗卫府内府行去。
宗卫府门口,一身九尾青衣的赵炳已经等了许久,见赵显从马车上下来之后,赵炳恭恭敬敬的弯下身子:“卑职赵炳,见过王爷。”
赵显对着他点了点头,轻声道:“那个季子升,送过来没有?”
在崇政殿里,负责擒拿季子升的是金殿上的金吾卫,这些金吾卫分属皇城兵马司,并不归宗卫府管理。
赵炳弯腰道:“回王爷,皇城兵马司已经把那人送来宗卫府了,现在正关在宗卫府诏狱里头,王爷要见他?”
赵显点了点头,然后迈步朝着宗卫府后院走去。
他曾经在宗卫府上过班,对宗卫府自然很是了解,也不用赵炳带路,就径直朝着宗卫府的诏狱走去,而赵炳则是跟在赵显的身后,微微弯着身子。
两个人走到宗卫府诏狱门口的时候,赵显停下脚步,回头对着赵炳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跟大统领说一说。”
赵炳面色恭谨。
“王爷吩咐。”
赵显轻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要大统领忙碌一段时间就是了,今日或者明日,政事堂那边会送来一份名单,名单到了宗卫府之后,大统领便照单抓人,把这些人统统抓到诏狱里头来。”
说到这里,赵显顿了顿,补充道:“这些人人数可能比较多,如果诏狱装不下,大统领就去找三法司借一借地方装人。”
赵炳有些愕然的看了一眼赵显,弯身道:“王爷……这些人怎么处理?”
这会儿赵显已经迈进了诏狱的门口,闻言头也不回的对赵炳说道。
“先关着,需要杀的时候,本王会给你递条子。”
赵炳面色肃然。
“卑职……遵命。”
第647章
白素素
自从启国建国以来,宗卫府诏狱就是临安城最为幽暗的地方,尤其是赵显掌权以来,有不少从前的政敌被他手下的宗卫府投进诏狱里头,而整整五六年时间,能从诏狱里走出来的人数并不多,季子升三人就是为数不多的诏狱幸存者。
不过眼下这三个幸存者,又被重新拿进了诏狱里头,这一次,他们一个也休想出去了。
赵显背负双手,走在幽暗的诏狱之中,身为大统领的赵炳并没有跟过来,赵显跟他说了刚才的牛逼之后,赵炳知道接下来宗卫府有的要忙,已经加紧安排去了,不过当年那个负弩少年,如今已经为人父的赵希,仍旧紧紧跟在赵显身后。
说起赵希,这个少年人如今也已经是二十二岁的成人了,一身的精力已经到达巅峰,这几年来他又经常去禁军里头找王霜习练武艺,一身功夫比起少年时要强出不止一筹,就算是淮安侯王霜全力出手,也要小半天功夫才能分出胜负,赵希如今的身手,距离大宗师的水平只差火候了。
所以,每次有赵希跟在赵显身后的时候,赵显也就懒得再带那百多名的亲随,有这个武道宗师在,赵显的安全层级又上了一个层级。
走到诏狱深处的时候,赵显皱了皱眉,用衣袖捂住了鼻子。
这里的味道着实太难闻了,一股腐臭不说,还有那些犯人身上的酸臭味道,让人很难禁受。
大抵监狱都是如此,也不能怪负责监狱的牢头不爱干净,监狱毕竟是“处罚”人犯的地方,尤其是诏狱里头的人,大多还要让他们招供,如果打理的干干净净,反倒没有什么处罚的意味了。
在一名青衣卫的带领下,赵显在诏狱靠左的一间牢房里,找到了那个不久前还在崇政殿上指着自己鼻子大骂的季子升,此时这个季榜眼已经不复刚才的意气风发,不仅衣衫不整,而且头冠散落,满头长发披肩,显得很是狼狈。
“打开牢门。”
赵显轻声吩咐,那个带路的青衣卫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打开牢门上厚厚的枷锁,帮着赵显推开牢门,赵显捂了捂鼻子,矮身进了牢房。
赵希寸步不离,跟着赵显走了进去。
里面的季子升虽然形容狼狈,但是却并没有多少惧意,抬头看了一眼赵显以后,语气不轻不重:“奸贼。”
赵显左右看了看,发现这间牢房里并没有可以坐的地方,于是让那个青衣卫搬来一个凳子,坐在了季子升对面,然后从自己衣袖里取出一张白纸,轻声道:“季子升,成康七年中秀才,成康十一年中举人,隆武五年中进士,通州府人士,出身通州城南的季家,家中世代以读书为业,广有田产,乃是通州府数一数二的富户。”
说到这里,赵显略微加重了语气冷声道:“双亲俱在,兄弟四人,姊妹三人,家有一妻四妾,两儿四女。”
听了赵显的话之后,季子升身子猛地颤了颤,然后猛然抬头看向赵显,咬牙道:“赵宗显,季子升一人做事一人当,你若是个男人,便不要跟个妇人也似,究及季某家人!”
赵显面无表情,冷声道:“你现在知晓本王是赵宗显了?方才在崇政殿上的时候,季榜眼可不是这么说的!”
说到这里,赵显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冷眼看向季子升:“本王本来有些好奇,你身为一甲榜眼,家中父母俱在,有妻有子,前途无量,没道理因为什么圣人大义,要在朝堂之上这样自毁前程。”
“直到昨日,宗卫府的人从通州回来,把这张纸送到了本王案头。”
上一次季子升上书之后,赵显虽然叮嘱宗卫府暂时不要难为他,同时也让宗卫府派人去通州府彻查,宗卫府的人花了不少时间,刚巧在昨天,才把季子升等三人的情报,送到了赵显的案头。
赵显冷眼看向季子升,继续说道:“通州府本王刚巧也去过,正是在通州府的白家,本王才设计把南明教余孽一网打尽,季子升,你与白家的那位白素素,是青梅竹马是不是?”
白素素,就是当年那个白家家主白芷若的小姑姑,十七岁就进了临安,给杨吉做妾,不过后来赵显追究此事的时候,杨吉推脱说这个女子早已经病死了,赵显那时候一方面要应付西楚,一方面还要提防陈静之,也就没有在这件事上耗费太多心力,久而久之就把这个白素素抛在了脑后。
不过仔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对,当时杨吉出事的时候,白素素不过才进杨府十年出头,杨吉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尚且身体健壮,白素素怎么可能三十岁不到,说死就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