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48部分在线阅读
赵显闻言点了点头,轻声道:“北齐嚣张了这么多年,自然有他们嚣张的资本,想要轻而易举的打掉他们,自然是不现实的事情,本王也没有指望能在短时间内拿姜家人怎么样,所以……”
“所以师兄就要做好长期待在徐州城的准备了。”
这徐州城是北齐南部第一大城,城墙高大不说,附近的农田肥沃,资源也算丰富,完全可以供养王霜麾下的这二十万兵马的用度,既然伐齐会是一场持久战,那么这徐州城刚好可以成为启国在淮河以北的大本营。
王霜轻轻皱眉,低声道:“王爷的意思是?”
“等本王回了临安,就会正式任命师兄为徐州大总管,另外伐齐的事情暂且搁置几个月,现在天冷,我大启男儿常年生活在南方,此时出兵尽占劣势,本王的意思是等明年开春之后再行伐齐。”
赵显说到这里,微微喘了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如刚才师兄所说,想要一战拿下北齐并不现实,明年开春之战,师兄能够打到燕都城下自然最好,那就可以狠狠的削一削姜家人的面子,如果不成,本王给师兄一个底线。”
说着话,赵显把手指指向了地图上一道蜿蜒的长线。
黄河,是中国北部的最大河流,也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源头,在许多年前的时候,黄河附近才是华夏文明的主体,那时候南启所在的土地,都是“百越”之地,不过经过数次南迁之后,现在文明主体逐渐南移,也就只有当年给故周镇守北疆的姜氏在燕都立国,最终成为如今这个庞大强壮的北齐。
即便如此,黄河也仍旧是北齐的底线,也是北齐的生命线,如果王霜能把启国的势力推进到黄河边上,那么北齐这个国家就会直接失去生机,哪怕一时半会不会亡国,国祚也不会超过二十年。
王霜眯着眼睛详细打量了一番地图,最终他沉重而又缓慢的点了点头:“王爷放心,明年开春之后,末将便继续朝北进军,一年之内,黄河以南的土地将会尽入我大启手中。”
赵显呵呵一笑,拍了拍王霜的肩膀,声音平淡:“真是如此,到时候本王也给师兄封一个王爵玩玩。”
王霜连连摇头:“我大启祖制,非皇姓不得封王,王爷折煞末将了。”
“一个王爵有什么要紧,最多不世袭也就是了,祖制是规矩,规矩还不是人定的?”
赵显轻笑道:“这种泼天的功劳如果真能成,不能给师兄封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本王还觉得亏待了师兄呢。”
王霜闻言惶恐不已,就要给赵显下跪行礼。
赵显伸手扶住了王霜,轻声道:“罢了,此是内室,咱们兄弟本是一家,不必行礼,只是明年开春之后,还有一件事师兄需要注意。”
王霜恭敬低头:“王爷吩咐。”
赵显从一旁拿了一盏灯在手上,然后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郢都方向,轻声道:“西楚的项云都不是蠢人,先前林青跟他说的鬼话,在师兄占据了徐州之后也就瞒不了多久了,开春之后师兄如果在徐州城有所动作,西楚的项家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再次北进。”
三方势力的角逐是最难分高下的,因为在每一方势力都不想消亡的情况下,一旦其中一家强大起来,另外两家就会自然而然的联合起来,从前北齐元庆帝在位的时候,南启跟西楚就有结盟对抗北齐的意思,现在如果南启有了平灭北齐的能耐,西楚决不会坐视不理。
唇亡齿寒的道理显而易见,一旦南启灭了北齐,西楚也就亡国不远了。
王霜轻轻点头:“王爷说的不错,不过现在西楚很是孱弱,咱们西陲军还有十万人在,就算他们有心,也未必能突破西陲军的防线。”
赵显微微摇头。
“前几个月西陲的事,师兄也该知道,后来宗卫府查到的消息是北齐用了雷震子的方子,才骗得项少阳动心,现在项少阳消失无踪,本王担心的是,他会拿着这雷震子的方子,投向郢都,如果项家有了雷震子,到时候西陲军就不是那么好应付了。”
“明年开春之前,本王会尽快着手解决西楚那边的隐患,师兄便在徐州静等肃王府消息就是。”
王霜恭敬点头:“末将遵命。”
此时,外面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师兄弟二人已经商量了整整一夜,赵显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本王先去歇息,等晚上睡醒之后,便准备动身回京了。”
“王爷辛苦。”
第763章
水鬼
在隆武六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赵显已经两次离开临安城了,上一次离京的时候,他为了隐蔽,赶路的时候都是昼伏夜出,不过这一次带着个老人家,赵显也不想让老人家每天熬夜辛苦,于是他选择白天出发。
身受重伤的赵炳,不宜赶路,被赵显留在了徐州城养伤。
王霜很是担心赵显一行人的安全,因此派了五百多个贴身的亲卫相随,把赵显的马车严严实实的护在了中心。
同时,宗卫府外府的大统领赵慨,也领着宗卫府的人四下戒备,就这个阵仗,即便是当年成康帝出游,大概也就是这样而已。
奇怪的是,这一路上风平浪静,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走到了淮河边上。
肃王府的玄黑色马车里,赵显正在跟母亲说着肃王府里几个孩子的趣事,老人家本来那天有些不太高兴,听了自己孙儿孙女的事情之后,立刻乐的合不拢嘴,马车里面也算是其乐融融。
唯一让老人家不开心的就是,姜瑶对于自己两个孙儿的名字都不太满意,这位北齐帝姬皱着眉头跟赵显说道:“咱们家怎么说也是王侯之家,延宋延康的名字都太小了些。”
还不等赵显说话,搂着母亲肩膀的赵灵儿就嘿嘿笑道:“阿娘,原本几个侄儿侄女的名字,都该由那些大儒来取,可是七哥非要自己来,现在可不是闹了笑话?”
赵显不轻不重的瞥了赵灵儿一眼,然后抬头对着母亲微笑道:“当时想着是自家孩儿,就随便取了名字,阿娘不要见怪才是。”
姜瑶右手被赵灵儿握住,左手习惯性的掐着一串念珠,她轻声道:“王公皇族家里的孩儿改名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嫡长子,要配一个气派的名字才成,依为娘看,显儿你家的大儿子,不如改名字叫赵延礼怎么样?”
说到这里,这个北齐上一代的帝姬又低吟了一番,轻声道:“你那个二儿子的名字,倒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他是庶子,只要一生康泰,平平安安,也就是福气了。”
这个时代,并没有后世的那个赵宋,有的只是春秋的那个宋国,春秋的宋国不过是姬周为了兴亡继绝,给殷商血脉划出来的一个小国,从春秋到战国一直都不成气候,所以姜瑶才会说赵延宋这个名字太小。
而礼字就不一样了,礼字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从宗族社稷,到君臣父子,甚至包括天下的治理,兴衰,都尽在一个礼字当中,所以姜瑶这个名字取得极为大气。
不过赵显推算过时间,如果按照那一个时代的历史走向,如今正是北宋时期,赵延宋这个名字,也算是赵显留给自己的一个念想,所以他轻笑道:“不瞒母亲,宋儿的名字都已经入了赵家的金册,此时想改动已经不太容易,再说都喊了五六年的时间了,也没有必要去改,这样罢,以后孩儿如果再有子嗣,就按着母亲的意思,取作赵延礼,如何?”
姜瑶虽然不太清楚现在的启国究竟是个什么局面,不过这么多天接触下来,她已经隐约察觉到了自己这个儿子现在的身份地位,她出身皇室,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因此姜瑶只是微微摇头:“罢了,是你自己的儿子,为娘的只是提个建议,听与不听都在你。”
说着话,姜瑶伸头朝着马车外面看了看,然后回头对自己的儿子问道:“显儿,咱们这是到哪了,何时才能到临安,为娘想早些见到孙儿孙女。”
赵显闻言掀开车帘,对着驾车的赵慨淡然问道:“到哪了?”
赵慨一手拉着缰绳,然后低下头回答道:“回王爷,前面不久就是淮河了,卑职已经让人准备的大船,马车可以直接上船,不过马车在船上会颠簸的厉害,等会还要王爷下车步行的好。”
赵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多久可以到临安?”
赵慨轻声道:“等过了淮河,就是官道,如果王爷还有太王妃不嫌颠簸,快一些的话,咱们七八天就可以回到临安了。”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达了淮河边上,此时淮河之上早就有宗卫府的人准备好了一艘可以容纳两三百人的大船,赵慨回头对马车里说道:“王爷,前面咱们就要上船了,请王爷下车吧。”
说着,马车在淮河边上停了下来,赵显在车里对母亲说道:“阿娘,前面是淮河,咱们要下车换船了。”
姜瑶叹了口气,轻轻点了点头。
赵显和赵灵儿兄妹二人,一起把母亲搀扶了下去,由于风寒的原因,姜瑶脸色还是不太好看,三个人在十几个宗卫的护持下,缓步登上了这艘宗卫府特意调拨过来的大船。
在船的一层木甲板上,赵灵儿扶着母亲站在栏杆边上,这位北齐上一代的帝姬有些感慨的看了一眼淮河,对着身边的赵显轻声道:“二十多年前,为娘就是贪玩,非要去淮河以南玩耍,才被你们那混账父亲捉到了临安去,后来他竟然也不放人,就让为娘做了他肃王府的什么侧妃。”
说到这里,姜瑶脸上有了一些怒色。
“为娘怎么说也是姜家的帝姬,就算明媒正娶,他赵长恭也未必求的动我姜家,可是这混账………”
这么多年过去了,姜瑶对于嫁给赵长恭这件事已经不太反感,但是至今让她愤愤不平的是,她身为北齐帝姬,嫁给赵长恭这个南启皇子,应该理所当然的成为正室,可是那赵长恭居然就敢让她做了侧妃,肃王府的正室还让她受了不少委屈。
提起这件事情,姜瑶犹自愤恨不已,一旁的赵显轻轻握住了她的手腕,宽慰道:“阿娘,过去的都过去了,没有当年那桩旧事,也就不会有我们兄妹了不是?父王早年是对不住您,以后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会好生待您的。”
姜瑶提起往事,眼眶有些微红,她取出一张锦帕擦了擦眼睛,轻声道:“为娘受委屈都是小事,只可惜你兄长他受了池鱼之殃,也死在了当年那桩变故里,皇兄他做事……”
姜瑶口中的兄长,是指赵显的六哥赵耀,直到现在,她还是不肯承认肃王府的另外五个公子也是赵显的兄长。
母子三个人正在一旁叙旧,突然宗卫府的大统领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在了赵显面前。
“王……王爷,大事不好了,船底下有水鬼!”
赵显皱了皱眉头,回头对着赵灵儿说道:“灵儿,你好生照看母亲,我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赵灵儿知道出了事,也不敢调皮,轻轻地点了点头。
赵显把赵慨拉到一边,低喝道:“怎么回事?”
赵慨此时都快哭出来了,他有些颤抖的说道:“王爷,咱们船底下有人在凿船!”
仿佛在配合赵慨,此时这艘大船猛烈的颤了一颤。
第764章
沉船
明镜寺接到了姜无忌的死命令,无论死多少人,也要置赵显于死地,可是赵显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是一路上的护卫并不少,所以最薄弱的地方,就是赵显渡河的时候。
从徐州回临安,一共要经过两条大河,分别是淮河还有长江,长江在南边,距离北齐太远,而且长江太过宽阔,并不是特别好下手,因此这淮河就成了明镜寺的最佳选择。
为了绕过宗卫府的排查,从三天前开始,大约数十个精通水性的明镜寺人,就潜藏在了淮河上游,等到宗卫府的大船驶来的时候,他们便摸到了船底,静等着赵显登船。
现在,就是他们在船底凿船。
这个时候的大船,通体都是木结构,从物理角度上并不难破坏,而且这些精通水性的齐人自然也都清楚船的结构,只要找到大船钉铆的地方,数十人一起合作,想要凿沉一艘大船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些齐人,就是等到了大船行到淮河中心的时候,才开始动手凿船的。
宗卫府的宗卫对此毫无防备,一直到大船开始吃水的时候,他们才惊觉水底有动静,而在赵慨报给赵显的时候,这艘大船已经朝下沉了半米左右!
赵显脸色阴沉下来,果断吩咐道:“吩咐所有宗卫,青丘刀出鞘,会水的下水,再让船上的船工修补船舱,无论如何,要让船只靠岸。”
老实说,赵显虽然会水,但是在水里也就是勉强不被淹死的水平,一旦真落了水,就会被那些精通水性的刺客轻易近身任意宰割,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保证这艘大船不沉。
唯一比较棘手的是,由于这艘大船只能容纳两三百人,因此随从护卫赵显的那些禁军并没有全部上船,船上的大部分人还是赵慨带领的宗卫府宗卫,在不知道水底到底有多少人的情况下,现在赵慨的心里很是发虚。
赵慨听了赵显的命令之后,立刻跪了下来,大声道:“卑职遵命!”
说完,船身的晃动愈发明显,赵显不善水性,大船剧烈晃动一些,他顿时觉得有些头重脚轻,不过就跟在赵显身边的陈清玄却神奇无比,虽然大船在剧烈晃动,但是这个清瘦道士的身子仿佛钉在了甲板上一样,随着大船一起晃动,整个人安然自若的站在原处,潇洒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