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655


本来他只是想给这些将官们,打打气,洗洗脑,振奋振奋士气,但是不知为何,此时他当真把自己代入了赵宗显这个角色,每一个字都是由心而发。
“天佑大启!”
赵显喝道:“成康十五年,我军大破北齐,杀敌五万余,俘虏五万余!”
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肃王殿下,此时须发结张,声音激愤:“六年前,我大启两军齐出,赖两位国士用心,诸位将士用命,一举收回了江北故土,不致使我等九泉之下,羞见先祖!”
这番话说完,底下的数百将官,都是脸色通红,呼吸粗重。
在这种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再没有什么比赵显这番话更振奋人心的了。
赵显在城楼上喘了几口气,然后振臂道:“江淮故土已经回归,可我大启百多年所受屈辱,难道就要这样咽下去吗!”
这一下,气氛被直接点燃。
“破燕都,洗旧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六个字开始在这些将官之中回荡。
“破燕都,洗旧辱!”
一声声大吼冲天而起,在徐州城下经久不绝。
第773章
不来的是孙子
在赵显之前,应该从来没有哪个将军,或者说哪一个上位者会用这种方式来振奋军心。
在这个时代,最多就是开拔之前开一个誓师大会而已。
可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演讲是振奋人心,或者说挑拨人心最好的方式了,当台上的人说出你想听的话,你身边的人跟着振臂高呼的时候,什么理智都会被冲动冲散,让你变成一只“合群”的狼。
这种手段,在现代战争之中非常常见,那位德意志的恶魔,就是靠这种手段,把所有的德国人民都变成了恶魔。
当然了,赵显并没有想要把这些将官们变得如何如何凶残,他之所以有这场演讲,是因为接下来不久的时间里,他就要对北齐展开行动,可是据王霜所说,因为是寒冬的原因,这些生长在南方的将士大多受不了严寒,还有很多人生了冻疮,军中的士气低落了不少,他刚才这场演讲,就是要提升军中的士气,好配合自己的下一次行动。
一个“偶像”的带动力是极为可怕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整个启国没有比赵显更大牌的偶像了。
王爷身为贵不可言的天潢贵胄,都来到前线跟我们同吃喝,共进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大启抛头颅,洒热血?
演讲完之后,赵显大手一挥,大声道:“诸位兄弟,本王从临安带来了不少蓝火酒,今晚上就分给诸位兄弟,咱们喝个痛快!”
蓝火酒是成康十五年开了第一窖,尽管这么多年以来,年年酿制,可是还是供不应求,这种纯度极高的烈酒,渐渐的成为了贵族专用酒,这些军中的将官九成都是只闻其名,从来不曾喝过的。
就是赵显带过来的这些蓝火酒,大多还是肃王府这些年的存货,总共只有不到一千坛,在座的这些将官每个人分一坛并不难,可是徐州城里的启军足有二十万人,想要分给将士们就是难上加难了。
赵显对着城楼下的王霜使了个眼色,王霜会意的点了点头,对着秦干戚说道:“秦将军,军中的蓝火酒留一百坛,其余全部分下去,再从徐州城里采购烈酒,买些猪羊过来,问一下有即将老死的耕牛,也买几头过来,杀了分给将士们吃了。”
“记着,每一个将士最少也要分到一口酒,吃上一口肉,哪怕是寻常的浊酒也行。”
赵显最初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总对牛肉有一些误区,以为吃一顿牛肉很难,事实上在这个时代,牛固然金贵,杀牛也的确犯法,但是吃牛肉却是不犯法的,因为只要有牛在,哪怕你不杀它,它总有一天也是会老死的。
当年在肃州府里,他还因此误会了老黄。
听了王霜的话之后,秦干戚有些为难的说道:“大将军,咱们可足有二十万人在,末将可没有这么多银钱,去徐州城里买酒买肉。”
因为启国以后是要编户齐民的,所以赵显下了死命令禁止在北齐境内烧杀抢掠,所以哪怕是秦干戚去置办这些东西,那也是要给钱的。
王霜用眼角撇了撇城楼上的赵显,微微一笑:“秦将军且放心去,如果一时之间没有银钱,就先欠着,咱们这位王爷,可是天下第一有钱人……”
启国本就是三国之中最为富庶的国家,再加上赵显这些年烧玻璃,酿蓝火酒,再通过石家商号卖给另外两国,不知道赚了多少银子,把大启的国库和肃王府的账面加在一起,赵显的确是天下第一有钱人。
就这样,一场极为壮观的酒宴在徐州城际摆开了,秦干戚分派了几对数千人,开始在徐州境内搜罗猪牛羊肉,又派了些人进徐州城里找酒,一时间整个徐州城被这些军汉闹得鸡飞狗跳。
就在这些将士们热火朝天的准备酒肉的时候,赵显已经跟王霜回到了徐州城的州牧府,在州牧府后院的木亭子下,师兄弟两个人面对面而坐,王霜微微弯着腰给赵显倒了杯蓝火酒,眯着眼睛笑道:“王爷手段高明,末将远不及也。”
赵显摆了摆手:“一些嘴皮子功夫,算得上什么手段,论起沙场冲阵,兵机韬略,本王逊色师兄远矣。”
王霜面色严肃的摇了摇头:“王爷过谦了,恩师曾经说过,这行军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二字最为关键,而人和便是士气,王爷一番话便让军中士气暴涨,已经是神仙一样的手段了。”
王霜这番吹捧的话倒也不是完全吹嘘拍马,在冷兵器时代,士气的确是关键无比,而赵显这种演讲的方式,也被王霜默默记在心里,准备以后写在赵长恭传给他的那本《定边韬略》里。
这本《定边韬略》,虽然是当年战神苏定边传下来的,但是老肃王赵长恭带在身边几十年,在其中增删了不少内容,传到王霜手中之后,王霜又在里面添了不少心得,书名虽然仍叫定边韬略,但是其实是启国三代名将的心得汇本。
师兄弟两个人说了一会话之后,王霜敬了赵显一杯酒,轻声问道:“王爷在这个时候鼓动士气,是想要在最近北进?”
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说明了“士气”这种东西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是有一定的时限的,哪怕当时再怎么热血沸腾,回去睡一觉冷静一下,就什么都想明白了。
赵显低头抿了口酒,微微摇头:“没有那么快,今夜闹出这么大动静,振奋人心倒是其次,主要目的是为了告诉燕都城里的姜家皇帝,告诉他本王准备下手揍他了。”
王霜低下头喝了口酒,然后轻笑道:“王爷这句话形容的倒是巧妙,今夜徐州城里闹出这么大动静,燕都那边不可能不知道,只怕最多两天时间,徐州城的情况就会摆在姜无忌案头了。”
这种蒸馏出来的蓝火酒度数极高,最适合在冬天暖身子,赵显喝了几口之后,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他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吹出一口白雾。
“姜无忌这个人阴狠暴戾,而且不太沉得住气,知道了本王要对他动手,他必然会沉不住气。”
王霜微微摇头:“王爷口中的姜无忌,是许多年前的姜无忌了,如今他执掌北齐这么多年,不可能会像从前那样冲动了。”
好像回过头来,对着王霜微微一笑。
“等明天白天,师兄派个人替本王送一份国书书去燕都,就说本王约姜无忌各带十万人,在兖州各带决一死战。”
“不来的是孙子。”
第774章
玩心眼
如果只论打仗,赵显远不及王霜精通,王霜都被困在徐州城裹足不前,赵显自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一举打到燕都,可是相比于算计人心,王霜就拍马也赶不上赵显了。
历数这些年赵显赢下来的争斗里,每一次都是赵显摸透了对手的心思,从而在险中取胜,这其中虽然军器监那些火器的助力,可是在早年军器监只有雷震子的时候,雷震子并不能决定战场大势,真正靠的还是赵显一次又一次的临机决断。
而这封“单挑”的国书,看起来虽然有些可笑,实际上却意义非凡。
百多年以来,启国一直是被北齐压着打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当年赵长恭在世掌兵的时候,启国也没有半点能够反攻北齐的态势,因此这种强弱对比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齐人的心里,上一次江北之战北齐失了江淮,已经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次更是被启国直接占了徐州重城!
要知道,国书与普通信件不同,国书是要使臣在朝堂上宣读的,就赵显这个口气的国书,一旦在燕都乾元殿上宣读出来,不用一天时间内容就会传遍燕都城,到时候哪怕姜无忌能咬牙忍住这口气,燕都城的百姓估计也会群情激愤。
姜无忌本就是受不得激的人,这封国书一旦到了燕都城,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动赵显不太清楚,但是可以预见的是,燕都绝不会坐视不理,两国之间即将再次碰撞。
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只要他长期处在第一的位置,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北齐做这个天下第一已经一百余年了,就算是这百多年的历史,也不可能容忍燕都咬牙隐忍。
王霜微微低着头轻声道:“王爷既然要打,那依末将的意思,咱们不如暂时北进,也不必走的太远,只要派出先锋军往北进个两三百里做做样子,这样既能够了解了解北边是个什么情况,又能给燕都不少压力,总要比一封干巴巴的国书强很多。”
赵显眯着眼睛看向王霜,轻轻咳嗽了一声:“师兄觉得派多少人北进合适?”
“五万人够了。”
王霜低声道:“军器监的火器精良,再加上那些齐军已经对我大启生出了畏惧之感,只要五万人北进,他们等闲不敢阻拦,而且一旦有什么异动,这五万人也尽可以支撑到援军到来。”
赵显点了点头:“那师兄觉得,这五万人由谁来领兵合适?秦干戚么?”
王霜摇了摇头,恭声道:“王爷,秦将军固然是一个良将,统兵作战都是一把好手,但是他临机决断不足,暂时不能够独当一面,末将愿意亲自领兵北上,为王爷做这个先锋。”
赵显静静的看着王霜,声音平静。
“那师兄你是要带右营禁军,还是要带淮南军?”
启国现在的军方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中央禁军一分为二,分别是林青和王霜在掌管,而两部边军也是被一分为二的,西陲军是王霜一手整合起来的,可以算是王霜的嫡系,而淮南军更是林青带了许多年的老部下,因为这样,他们两个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互相制衡地步。
如王霜所说,现在他们的确鱼丸派出一支先锋部队,但是先锋无疑是极为危险的。派哪个部队去就很讲究了。
无论谁,都不会愿意自己的嫡系力量受损,哪怕是平日里看起来潇洒自若的王霜也一样,事实上这两位大将军虽然同出肃王军,往日关系莫逆,但是近七年时间过后,他们两人麾下各自都有了一群小弟,成为了军方的两座山头,如今就算他们两个不想争,也不得不争了。
王霜低眉笑了笑:“回王爷,末将调教了六年多的右营禁军,自然还是自己人用着顺手,这一次末将就带右营禁军的人马北进。”
赵显伸手拍了拍王霜的肩膀。
“师兄大气。”
……
第二天一大早,王霜就冒着寒风点齐了五万兵马,然后在秦干戚复杂的目光中,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徐州城,朝着北方缓缓开进。
这行军的动静闹得极大,瞒不住任何人,齐人现在时刻都在注意徐州城,王霜北进的消息很快就可以传到燕都去。
赵显穿着一身洁白的大氅,背负双手站在城楼上,目送王霜远去。
一身铁甲的秦干戚,躬身站在赵显身后,抱拳道:“王爷,末将有一事不解……”
相比于王霜来说,秦干戚跟赵显说话的语气就要谦卑很多了,毕竟王霜跟肃王府渊源极深,赵显也要喊他一声师兄,但是秦干戚并不是肃王军旧人,在赵显兵变以前,他与肃王府可以说没有半点关系,乃是一个实打实的外臣,因此这个大胡子将军在面对赵显的时候,从不敢有半点怠慢。
赵显收回目光,回头看了一眼秦干戚,然后微微一笑:“秦将军可是想问,为什么不让你做这个先锋将军?”
秦干戚半跪在地上,厚重的铁甲铮然有声。
“王爷,末将在外带兵已有数十年光景,论起数十万人以上的大战,末将自认为不及侯爷远矣,可如今出城的只有五万人,而且尽是禁军中人,这禁军固然都是精锐,可末将麾下的淮南军将士比起禁军袍泽也丝毫不逊,大将军身为行军总管,本该坐镇帅帐,这种先锋理应末将前往,为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