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655


赵希点了点头,左手按住青丘刀,朝着院子的门口走去。
没过多久,他重新回到赵显身边,面色有些尴尬,低头道:“王爷,是孔家的人给您送夜宵来了。”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人就不必进来了,让他放下东西回去就是。”
赵希低头道:“王爷,来的是一个女子,好像是孔家的千金,自称要见一见王爷,末将拿不准主意,才来问一问您的意见。”
“女的?”
赵显微微皱眉。
他下午的时候,跟孔家的家主孔元礼说了不少狠话,现在这个时候,孔元礼应该是在跟孔家的那些宿老们一起商议怎么应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怎么这个时候,会有一个孔家的小姐上门?
难道是美人计?
想到这里,赵显突然就来了兴致,他开口问道:“是孔元礼的女儿?”
赵希点头:“据这位小姐自己说,她是孔家家主的幼女。”
赵显点了点头,然后坐回了石凳上,轻声道:“既然如此,本王就见一见她,你去唤她进来。”
“是。”
时至今日,赵显能够“驾临”孔府,已经算得上是孔府的荣光,他自然不用亲自去迎接这位孔府的千金,所以赵显就这么怡然自得的坐在石凳上,大约片刻之后,一个穿着月白色小袄,手里拎着食盒的女子,步履从容的跟在赵希身后,来到了赵显面前。
“王爷,孔小姐到了。”
这个孔家小姐,从赵希身后站了出来,对着赵显微微一福:“民女见过肃王殿下。”
原本二人地位悬殊,赵显是不必起身的,但是由于前世习惯的原因,赵显还是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对着这个孔家小姐微微一笑:“孔小姐出身圣人之家,可不能是什么民女。”
孔家小姐掩嘴一笑:“小女身上一无官职,二无爵禄,如何称不上是民女了?”
知道这个时候,赵显才有空看清这个孔家小姐的面容,只见她面色白皙,身材高挑,一身月白色的小袄看起来很是俏皮,初一看去只觉得这个女子生的好看,但是细细看去,便会发现一种极为特殊的气质,越看越有味道。
每个人的气质都大不一样,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就像项樱是带着一股英气,高雅儿是江南女子的温柔,萧铃儿则是小女子的机灵聪明,而眼前这个孔家女子不仅生的好看,给人一眼看去,就会觉得她读过很多书。
赵显呆愣了半晌,然后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座位,轻声微笑:“初次见面,本王的名字小姐应该已经知道,不知道孔小姐芳名?”
这个孔家小姐很是大方的坐在了赵显对面,然后低头一笑:“小女子名叫幼霜。”
说着话,她打开了自己带来的食盒,露出了里面几块制作精美的糕点。
“今日听闻王爷到了我家,小女子欢喜无尽,特意从梅园踩了些花瓣过来,制成了梅花糕,王爷尝一尝?”
第785章
问答
孔幼霜,是孔家当代家主孔元礼最小的一个女儿,家里人昵称小妹,今年年方二九,也就是一十八岁,按照这个年代的成婚时间,十八岁早该到了嫁人的年纪了,可是出身高门的孔幼霜硬是没有嫁的出去。
因为她太聪明了。
这个丫头,是孔家这一代里最出彩的天才,一岁能言,五岁能诗,到了八岁的年纪,四书五经就已经烂熟于心,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孔家家里的各类经学书籍就被她看了个七七八八,曾经有孔家人放出话来,如果能允许女子科考,孔家的这个小妹,必然是新科状元。
正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来孔家求亲的年轻俊彦,往往只跟孔幼霜说上几句话,就因为学识不足,羞红着脸离开孔家,再也不敢登门半步,更别提求亲之事了。
这也是她到了这个年纪仍旧待字闺中的原因。
今日,赵显登门,家主孔元礼和一堆族老商议的半天,都没能商议出一个结果,于是这位衍圣公找到了自己的小女儿,想从女儿这里求到一个解决的法子,结果孔幼霜听了父亲说完事情经过之后二话不说,提上食盒就朝着赵显的院子来了。
所以,才有了赵显跟她见面的场景。
赵显看了看她食盒里模样诱人的糕点,似笑非笑的说道:“孔小姐该不会是奉了衍圣公的命,想把本王毒死在这里吧?”
孔幼霜微微低着头,淡然一笑:“王爷的兵马就在曲阜城外,这食盒里如果有毒,那就是要毒死孔家上下老小数千人的性命,孔家生养小女子近二十年,小女子又岂会做出这种不智之事?”
赵显微笑点头,不过他还是没有伸手去拿食盒里的糕点。
在这个孔家小姐眼里,拿整个孔家上下的性命去换赵显的性命,自然是不值当的,可是赵显却并不这么认为,现在赵显的身份,就算十个孔家,也抵不过他的性命要紧。
赵显的小动作,孔幼霜自然看在眼里,她伸出纤白的手指,从食盒里捏了一块梅花糕出来,然后轻轻咬了一口,对着赵显微笑道:“这下王爷总该放心了?”
赵显还是微笑摇头:“孔小姐不必证明什么,今日白天,本王曾经威胁令尊要杀你们全家,现在本王可不敢吃你们孔家一粒东西,万一本王死在了这里,且不管你们孔家下场如何,我临安肃王府肯定是要倒了的。”
即便是孔幼霜,听到“杀你全家”这种粗鄙之词后,内心也猛地抖了一下,不过好在她掩饰的极好,并没有在脸上显露出什么,只是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王爷玩笑了,临安赵家向来厚待读书人,岂会会对我们家下手……”
说着,她把手里咬了一口的梅花糕重新放下,对着赵显微微一笑:“王爷的事迹,小女子即便身在孔家也是听说过的,王爷十八岁领兵江宁,二十岁便在临安城登顶,堪称当世传奇,似王爷这等盖世英杰,应当放眼天下才是……”
赵显眯着眼睛打量了一遍这个孔家的小姐,轻声道:“看起来小姐并不是单纯来与本王送这些糕点的,怎么,孔家没有男人了?”
的确,这一次孔幼霜是得了父亲孔元礼授权的,别今天晚上,孔幼霜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孔家做出抉择的。
这位孔家小妹微微低头,语气轻柔:“不瞒王爷,家父与诸位长辈商议过了,始终议不出一个结果,小女子自小还算聪明,所以家父问了问意见,可是小女子没有见过王爷,不好说话,因此才深夜冒昧拜访,来见一见王爷。”
赵显轻轻点了点头,语气玩味:“看来这北地的确是阴盛阳衰,以往燕都的姜家也是派一个女子来与本王言事,现在偌大一个孔家,居然也是要一个女子来掌舵。”
其实像孔家这种大族,族内男尊女卑应该是划分的极为明朗的,孔族之内的女子,不可能能够决断任何事情,哪怕是孔幼霜这种极为聪慧的女子也不行,所以这一次孔元礼也只是征求自己女儿的意见,并不是要她完全替孔家做出抉择。
听到了赵显有些嘲讽的语气,孔幼霜并不生气,只是低眉轻声道:“小女子只是代家父问王爷几个问题,并不是要替孔家言事。”
此时寒风吹来,赵显缩了缩身子,把手拢进衣袖里,语气平缓:“那孔小姐问就是了,只是事先说好,本王的耐心并不是很好,明日天亮之前,孔家需要给本王一个明确的答复。”
孔幼霜也松了一口气,她抬头看向面前这个貌不惊人的赵家王爷,然后柔声道:“王爷在六年前夺回了江淮,已经尽复启国故土,仅凭这份功业,百多年来除却赵家太祖以外的赵家第一人,人生已然立功如此,王爷为何还要继续北进?”
赵显意外的看了一眼孔幼霜,心里有些感慨。
这些自幼读书的高门子弟,的确有异于常人之处,哪怕是孔家的家主孔元礼,也没有问出这种一针见血的问题。
赵显把手伸在房间里的火炉上暖和了一会儿,然后才轻声开口:“孔小姐也知道这江淮之地是我大启故土,北齐强占我大启故土数十年,如今我们夺回故土只是回本,难不成还不许我赵家讨回一点利息?”
“原来王爷只是为了讨回利息。”
孔幼霜轻笑一声:“小女子还以为王爷幼年捡到了传国玉玺之后,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呢。”
所谓传国玉玺,只是赵显随口扯出来的瞎话,这一点孔家人也清楚无比,现在孔幼霜说出这句话来,无疑是有些调侃的味道。
赵显捏了两颗象棋的棋子在手里把玩,然后抬头直视孔幼霜,目光微冷:“圣人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一点孔小姐应该比谁都清楚才是。”
话说到这里,已经到了要害部分,孔幼霜微微吸了一口气,声音尽量保持平缓。
“所以王爷要我孔家替赵家正名?”
“也不是非要孔家倒向我赵家。”
赵显语气平淡,却杀气腾腾:“我赵家可以没有圣人,北齐姜家也不能有,孔小姐听明白了没有?”
北齐从来都是以孔家为天下宗,自诩正统,赵显现在要伐齐,关键就是破了北齐的这个“正统”,现在孔家倒向不倒向赵家,都是锦上添花而已,可是如果孔家不愿意倒向赵家,那么赵显不介意毁了这个圣人世家,让北齐也失了这个正统。
孔幼霜脸色发白,知道这个时候,她才能感受到面前这个看起来和颜悦色的年轻王爷,身上带着磅礴无比的杀气。
此时,这位孔家小妹声音微颤:“王爷,现在南启当真有把握……以一敌二?”
赵显闭目不语。
第786章
孔家问天下
三国之间互相掣肘的态势已经持续的百多年,因此只要不是很蠢的人都能够看得明白,现在南启势强,大举北进,唇亡齿寒的局面下线,西楚必然会在后面拖启国的后腿,孔幼霜所问的以一敌二,就是问赵显能否以一国敌两国。
坦白说,以硬实力来说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当年元庆帝时期的北齐都没能做到,更何况现在赵显面对的是更为强劲的齐楚两国,而现在启国的力量,只能说比当年元庆朝之时的北齐略胜一筹,想要正面平灭齐楚两国,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显才要取巧。
这孔家,便是赵显取巧的方向,孔氏是天下文宗,在三分天下的格局里,他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天下正统,有了孔家,赵显就可以高举义旗,北进之路便会省却许多麻烦。
哪怕孔家不同意倒向赵显,赵显也可以平灭曲阜城,再把这件事情推到北齐身上,打着替圣人世家复仇的名号,继续北上。
赵显闭目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睁开眼睛看向面前的这个孔家小妹,声音平淡:“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这些事本王也就不瞒着孔小姐了,以我大启现在的能力,胜过北齐不难,甚至打进燕都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以一敌二,暂时还不是时候。”
孔幼霜眨着眼睛笑了笑,然后柔声道:“既然不是时候,王爷现在又这么年轻,为什么王爷不能等一等?”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临安城里的不少人也有这个疑问,那就是启国现在的国力每一年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只短短五六年时间,就从当年跟西楚相当的水平发展到现在胜过北齐的地步,况且肃王殿下又这么年轻,只要再安心等个十年时间,那么天下便唾手可得,在这个局面下面,为什么肃王殿下要这么心急,非要在这个当口冒险北进?
赵显低眉看了孔幼霜一眼,然后轻声回答道:“为什么这么心急?因为再等下去,等我大启国强民壮之时,再来打仗就没有意思了,这个答案孔小姐满意否?”
孔幼霜礼貌性的露出了一个笑容,显然是不信的。
其实这一次进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赵显的个人因素,他骨子里是一个很懒散的人,前世的时候别说野心,连个梦想也欠奉,但是这几年时间逼于无奈,他不得不把自己关在肃王府里,每日面对案牍文书,从早到晚,更可恨的是这种无休无止的工作,是没有一天能够休息的!
要知道哪怕是临安朝廷里的文官们,每个月还有三天休沐,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有休息机会的,但是赵显不一样,他是这个“军政府”的一把手,哪怕那些官员休息了,他还是得在肃王府里处理那些四面八方传过来的消息情报,以及暗地里林林总总的诸多问题。
当年成康帝赵睿,就是因为在这个状态坚持了十六年之后,英年早逝。
这种情况让他一度很苦恼,但是为了肃王府,以及肃王府的那些身边人,他又不可能轻易从这个位置上退下去,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死死地盯着这个位置,所以赵显便咬牙把自己闷在了临安城,一做就是七年时间。
直到今年,启国内部的情况基本稳定之后,赵显才终于有机会能够走出临安城,去西陲看了看,然后他又实在是按捺不住,才想着这个时候进军伐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