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655


按照从前的惯例来看,一个武将得胜还朝,皇帝慰问,武将一般都会说“托陛下鸿福”,或者“全赖陛下运筹帷幄”云云,总之是要把大功劳推在皇帝身上,但是赵显却说是大启臣民的福气,这里面就有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了。
赵寿自然也能听出来其中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也不敢计较,当下对着赵显笑道:“皇叔太过谦虚了,此次伐齐,功盖当世不说,便是古人之中,也少有与皇叔比肩者。”
夸了赵显一番后,小皇帝顿了顿,有些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皇叔亲征辛苦,有什么事情派人知会政事堂一声就是了,今天亲自来崇政殿,不知道是……”
赵显理了理自己沉重繁琐的朝服,尤其是头上颇为沉重的亲王冕旒弄得他很不舒服,等整理了一番之后,他才对着赵寿轻轻拱手,微笑道:“陛下,臣虽然是武将,但是也是京官,身上还有临安的职司,来参与大朝会,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么?”
赵寿被赵显噎的有些说不出话了。
你还知道你是临安臣子,从成康十六年到隆武七年,整整八年时间里,你上朝的次数不超过十次!
还不等赵寿生气,赵显就在御阶下面抱拳,轻笑道:“不过此来,的确是有些事情要禀报陛下。”
赵寿深吸了一口气,勉强保持笑容:“皇叔请说。”
赵显声音平静,开口道:“第一件事,臣北进的时候,路过曲阜孔家,于是前去拜会,孔家人知晓我大启历来亲厚士大夫,因此孔家家主,衍圣公孔元礼决定弃暗投明,举家投诚我大启,曲阜城也尽入我大启版图,孔家乃是圣人世家,颇为重要,过几日衍圣公孔元礼便会来临安朝拜陛下,到时候请陛下亲自迎一迎才是。”
说到这里,赵显补充道:“至于曲阜城,臣以为可以封给孔家。”
孔家衍圣公的爵位,是西楚,南启还有北齐三个国家都封过的,孔家也都接了下来,间接认同三国同属诸夏王朝,因此衍圣公的爵位不用再次敕封,但是曲阜城从前是北齐的土地,如今归到南启,这其中还是有一个流程要走的。
这个流程不止是为了做样子,更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告诉天下人,孔家姓赵了。
听了赵显的话之后,赵寿深吸了一口气,勉强笑道:“皇叔迎回圣人世家,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皇叔所请,朕一概准奏,等衍圣公进临安之时,朕会亲自出城接迎…曲阜城自然也仍旧归给孔家。”
赵显点了点头,轻声开口:“除此之外,臣就没有其他事情了,臣北进劳顿,请退。”
赵显这一趟,之所以要在崇政殿里大张旗鼓的露脸,孔家的事情只是旁枝末节,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诉那些躲在临安城暗处的人,他赵显回来了。
项樱掌政几个月时间,临安城里多了不少魑魅魍魉,只有赵显才有足够的威严,震慑这些宵小。
至于除恶务尽,那就是痴人说梦了,水至清则无鱼,如果真想要临安城里清澈见底,那么要累死宗卫府不说,还会弄的人人自危。
小皇帝听了赵显的话之后,松了一口气,缓声道:“皇叔一路劳累,便回去歇息罢。”
赵显轻轻拱手,缓缓退了下去。
次日,朝廷明发圣旨,敕封赵显为当朝太傅,领大司马。
封肃王府次子赵延康为肃安郡王。
将肃王府封地从肃州府一府,扩为周围四府。
第817章
皇后省亲
大司马这个官职,在西楚还是实职的,类似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同时也是武官系统的最高官职,不过南启当年开国的赵太祖乃是武将立国,所以颇为忌惮武将,因此就把武官系统归到政事堂麾下,大司马这个官职,早已经成了一个用来加封的虚衔,并没有实际上的职权。
南启从前作战的时候,都是皇帝下令,兵部拟文书,再有政事堂勘核,这趟程序走完之后,前线的将军才能有动作,否则的话边军就只能守不能攻。
这个状况,一直到赵长恭和赵显父子二人的时候,才得到改观,如今的启国武将地位迅速攀升,连续出了淮南侯和淮安侯两位军侯,并且都手握兵权,两个人论起官职只是二品,但是论起实权,已经和加封了太子少保的谢康不相上下。
这个大司马的虚衔,显然并不是隆武帝的意思,而是赵显让政事堂拟出来的,从前赵显统兵,用的是成康帝遗留下来的辅政名义,不过现在小皇帝渐渐成人了,尽管朝中上下都是肃王府的人,但是以后赵显再肆无忌惮的调兵,总归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这个大司马的位置虽然只是虚职,但是在赵显手里却可以变成实职,毕竟他早就是大启名副其实的大司马了。
赵显从皇城出来之后,坐上了自己那辆招牌的玄黑色马车,然后晃悠悠的回到了清河坊肃王府,赵显刚刚回府坐下喝了杯茶,阿绣就慌慌张张的跑到他面前,轻声道:“王爷,皇后娘娘来了!”
“皇后娘娘?”
赵显微微皱眉,不过旋即他才想起来如今的南启皇后已经不再是萧皇后,而是赵寿去年刚刚迎进门的马皇后,也就是当年赵显在肃州府,从一群恶少手底下救回来的马小玲。
马小玲很小的时候就被赵寿要进了皇宫里面,颇有童养媳的味道,不过从前小玲儿虽然住在皇城里,但是隔三岔五还会出宫回肃王府看一看赵显这个“老师”,从去年她嫁给了赵寿,成为大启名义上母仪天下的皇后之后,已经有接近一年时间没有回肃王府了。
对于皇室那边的态度,赵显还是很明确的,萧萸与赵寿母子肯定是不能随便出宫的,但是小玲儿是从肃王府嫁出去的,当时赵显曾经嘱咐过宫里的陈公公,让他在宫里多多照抚这位年幼的皇后,同时不限制她的任何行动。
去年小玲儿出嫁的时候,是从肃王府出的门,也就是说肃王府是她的半个娘家,她这趟来肃王府,可以说是省亲了。
赵显眯了眯眼睛,轻声道:“去让王妃出去迎一迎,跟皇后说一声,本王身子不舒服,就不出去迎她了。”
政治之中甚少亲情,小玲儿可以说是赵显一手养大的,但是现在她已经是当朝皇后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赵显的政治对手,在没有搞清楚这个皇后的来意之前,赵显不能对她太过亲近。
再加上赵显乃是皇帝的长辈,又有天大的功勋在身上,就算不出迎,外人也不会说肃王府什么坏话。
阿绣点了点头,到后院去找项樱去了。
赵显转身回了后院,在高雅儿的侍奉下,脱下了那一身繁琐的朝服,换上了一身紫色的亲王常服,头上的冕旒也被赵显摘了去,只插了一根玉簪子固定头发,然后赵显在镜子面前左右看了看,轻轻迈步走出了后院。
阿绣从前院低头跑了过来,轻声道:“王爷,皇后娘娘正堂了。”
赵显点了点头,负手朝着肃王府的正堂走去。
等到他走到正堂的时候,才看到正堂里站了两个女子,一个是肃王妃项樱,另一个则是当朝的皇后娘娘马小玲,此时的小玲儿已经十四周岁,身着皇后盛装,她的个子仅比项樱矮了些许,只不过由于身子不太好的原因,她白皙的脸庞显得有些不太健康,整个人还会时不时的咳嗽两声。
见到赵显来了之后,两个人都是朝着正堂门口走来。
“王爷。”
项樱面带微笑。
皇后娘娘则是规规矩矩行晚辈礼,微微弯了弯腰,声音轻柔:“玲儿见过王……皇叔。”
赵显眯着眼睛笑了笑:“臣身子有些不舒服,没能出去迎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不要见怪才是。”
小玲儿脸色更白,连连摇头:“叔父这是什么话,当年如果不是叔父,玲儿尸骨都已经寒了,而且叔父是长辈,玲儿又是在肃王府长大,这趟从宫里回来,就是为了看看叔父还有婶娘…”
听到小玲儿这句话,赵显心里也有些感慨,他伸手指了指正堂里的椅子,轻笑道:“来都来了,站着说话做什么,来坐下来说。”
皇后娘娘微微摇头:“长辈没来,晚辈不敢落座。”
赵显眯了眯眼睛,轻声笑道:“刚才身子不适,躺在床上歇息,所以晚来了一会儿,咱们坐下说话就是。”
小玲儿轻轻点头,三个人分主次落座。
按照从前的惯例,主位一般都是位高者坐,像皇帝皇后,已经是天下最高的两个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自然都是坐在主位,可是在肃王府里,这个规矩显然不适用,赵显跟项樱两个仍旧坐在主位,面色如常。
而小玲儿也理所当然的坐下下首,仿佛并没有哪里不对。
赵显伸出手比划了一下,轻声道:“当年把你带回家的时候,你才这么高,一转眼你也成了人,都当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啦。”
这个时代,自称和尊称都很是讲究,赵显在外人面前,对于称呼一向很谨慎,不过在自己人面前,他都是按照前世的习惯,称呼“你”,或者“我”。
小玲儿咳嗽了一声,声音有些虚弱:“当年不是叔父菩萨心肠,小玲儿哪里能够活到今天…”
赵显皱了皱眉头:“怎么了,调养了这么多年,身子还没有见好?”
小玲儿微微摇头:“希夷真人说这是伤了肺腑,落下了病根,这病根要陪着我一辈子的。”
赵显轻轻吐了口气,摇头轻叹道:“你也是命薄,从小到大,药石不断。”
皇后娘娘对着赵显甜甜一笑:“叔父这话不对,希夷真人说小玲儿命特别好,不然怎么能当上皇后呢……”
如果说起运道,大启开国以来恐怕无人能出这位皇后娘娘之右,要知道南启皇室娶亲,都是娶名门大族的,比如说萧太后出身广陵萧氏,而谢太妃出身山阴谢氏,皇帝后宫的妃子,尤其是皇后,基本都是名门之后。
像是小玲儿这种出身农户军户的女子,在正常情况下,是绝不可能当上皇后的。
赵显眯了眯眼睛,轻声笑道:“是这个理。”
命好是命好,命薄是命薄,小玲儿当了皇后不假,可是她能当多久皇后,就连赵显心里也说不准……
第818章
格局
马小玲可以说是肃王府的半个闺女,这下闺女回门,肃王府上下顿时就忙活开了,阿绣来来回回招呼着下人们准备吃食,没过多久,整个肃王府上下就热闹了起来,项樱领着肃王府的几个孩子,出来一一跟小玲儿见面,不过在这里项樱多了个心眼,并没有让她的长子,也就是肃王府的世子赵延宋出来见马小玲,毕竟赵延宋对于肃王府,尤其是对于项樱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容不得出半点风险。
小玲儿心思细腻,自然能够察觉到项樱的意思,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隐约有些不太舒服。
肃王府已经把她当作是外人了。
如今的肃王府,包括姜珞等人在内,能够上桌的人总共是有十来个人了,中午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吃完饭之后,项樱拉着小玲儿的手,把她拉到了后院,声音亲热:“小玲儿你也许久没有回来了,这一次回来就多住几天,婶婶给你多弄一些好吃的,省的你回宫之后,又不知道多久才能出来。”
小玲儿轻笑道:“婶娘这是什么话,咱们同住临安城,皇城距离清河坊也就小半个时辰的路程,以后小玲儿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年小玲儿被赵显带回肃王府的时候,才只有五岁年纪,虽然被陈希夷救回来一条命,但是每天咳嗽不止,偶尔还会往外咳血,那时候整个肃王府里没有人不心疼这个小姑娘,就算是性格刚强的项樱,也对小玲儿极为疼爱,是实实在在把她当闺女养的。
当年赵寿硬生生把小玲儿要进了皇宫里去,项樱还为此跟赵显吵了几句,现如今九年时间过去了,她们之间的虽然生份了不少,但是这份感情终归是在的。
项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温柔了很多:“宫帷里头满是阴气,你一个小姑娘,身子还不太好,婶娘有些担心你的身子吃不住。”
小玲儿眨了眨眼睛,脆生生的笑道:“婶娘多心了,这宫帷里头的阴气是人多了才会有,现在陛下只娶了我一个人,哪里会有什么阴气……”
项樱轻声道:“万一他以后多娶几个呢?”
小玲儿坐在项樱旁边,抬头看向这个从小照顾她的婶娘,声音有些低沉:“婶娘,陛下他还有机会多娶几个么?”
项樱愣了愣,开口道:“为什么这么说?”
小玲儿眼睛有些发红,她轻声道:“我在宫中听别人说了,他们说叔父这些年在外面打仗打的很好,已经打下了半个北齐,小玲儿以前在肃王府的时候,也是读过一些书的,知道北齐当年欺负我们欺负的厉害,也知道叔父打下半个北齐有多么了不起,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