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655


赵显缓缓摇头:“本王若是变成了成皇帝的儿子,那肃王府一脉哪里还在,此事不妥,还请宗正回宗人府,与宗老们再商议商议。”
赵成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低头笑道:“商议却也不用商议,来之前老夫已经跟宗老们都商议过了,殿下若是一定不同意,那也没关系,殿下是距离皇室最近的血亲,便不过继,也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赵显还是摇头:“不妥不妥,父王当年南征北战,才打下了肃王府一脉,我肃王一脉的香火不能断了,本王是决然不能去做这个皇帝的,不过如宗正所说,这天家不能没个准备,好在本王府上还有两个男丁,嫡子赵延宋今年已经八岁了,算起来他是除了本王之外,距离陛下最近的血亲了,宗正回去与宗老们商议商议,就由本王这个儿子去做储君,看成是不成?”
赵成器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抬头的看了一眼赵显还有肃王妃项樱,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您是要把您的世子,要过继到昭皇帝名下?”
他这句话一问完,还不等赵显回答,一旁的肃王妃项樱就断然摇头:“宗正大人,本宫与王爷的儿子,岂能说没就没了,方才宗正也说了,可以凭借血亲承继皇位,劳烦宗正回去与宗老们商量商量,如果我儿能够做储君,便让他去做,如果不成,本宫与王爷也不强求。”
赵成器心中暗暗吃惊。
肃王殿下这是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了啊,不过既然是你肃王府开口了,整个临安城里又有谁敢说不成?
想到这里,赵成器恭敬低头,起身拱手道:“既如此,老夫就回宗人府与宗老们商议商议,等议出了一个结果,便立刻来通知殿下与王妃。”
赵显起身相送,笑呵呵的说道:“宗正也不必心急,陛下他吉人天相,说不定过几天病就突然好了,到时候就用不着宗人府再操心了。”
赵成器连连点头,转身离开了肃王府。
等到这个老头走了之后,项樱缓缓走到赵显身边,轻轻拉着赵显的手臂,声音有些幽幽:“七郎,宋儿他还是个孩子,你这么早就把他送上皇位,是不是太过难为他了。”
赵显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平静。
“这是该他做的,跑也跑不掉。”
第891章
叔嫂
在暗处里,真正的赵寿早就被赵显接出了皇城,甚至送出了临安城,用来安置这位隆武帝的地方也很有意思,那就是位于肃州府城显庆街上的肃王府。
那一座肃王府,比起临安京城的这一座肃王府还要大上不少,不过已经许多年没有人居住,就连肃王府的宗祠也被赵显早早的迁移到了临安城,赵显那座肃王府就是一个空宅子。
不过那里虽然没有人居住,但是却是肃王府一脉的老家,因为肃王府一脉早已经封地就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显现在只是客居在临安为官,就如同那些文官一样,一旦致仕告老了,还是要还乡的。
当然了,赵显这个客人早已经反客为主,以后肃王府一脉多半就会在临安定居,不会返回肃州府了。
成康五年的时候,成康帝赵睿将肃王赵长恭流回肃州府,如今是隆武七年,赵长恭的儿子又把隆武帝的儿子放逐到了肃州府,如果仔细想一想,还真有点因果循环的味道。
临安城里,风波正急。
隆武帝久病不起,朝廷到了要立储的时候,不过想要立储,任何人都不太好说话,因为陛下的生母萧太后还在人世,想要场面上过得去,不给后世诟病,这场立储还需要萧太后点头,甚至是让萧太后亲自来办这件事情。
于是,在隆武帝昏厥三天,仍旧人事不醒的时候,肃王殿下亲自进了一趟皇城,面见了久居不出的太后娘娘。
在大凰城的坤德宫里,赵显一身严谨的朝服,面见了萧太后,见到萧太后之后,赵显双手在前,深深一躬,用极其标准的大启礼仪,向萧太后行礼。
“臣,赵宗显,见过太后娘娘。”
萧太后此时,反倒没有了从前的歇斯底里,只不过八年的囚禁生活,让这个原本风华正茂的太后娘娘苍老了许多,她呆呆地坐在主位上,木然看了赵显一眼,随即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七郎你现在的礼仪倒是规矩了不少,记得成康年间你刚进临安的时候,连一个村夫也不如。”
赵显虽然是魂穿,但是并没有继承赵宗显的任何记忆,所以当初他刚进临安城的时候,对于朝堂规矩还有皇家规矩半点也不懂,只能推说自己失忆,若不是成康帝大度,早年单单失仪两个字,便能让赵显丢掉肃王爵!
任何一个皇室,都是无比注重礼仪的,因为礼仪代表着规矩,而规矩就是皇室权力的来源,只有人人都遵守规矩,皇室的权力才能固若金汤,因此历代皇室都极其注重规矩,就拿南启来说,从前在临安城,皇子少年的时候,每失仪一次便要被记上一笔,如果次数多了,便会因此丢爵。
当然,后来南启赵家皇室的人丁越发稀少,这个规矩也就没有那么严苛了。
而且,经过这几年的耳濡目染,赵显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宗室,现在就算是赵宗显复生,在礼仪规矩上,也未必能够胜得过他。
赵显眯了眯眼睛,对随侍的宫人们挥了挥手,轻声道:“你们都下去,孤有些大事,要与太后娘娘商议。”
这些宫人巴不得早点离开,闻言连忙对赵显还有太后娘娘行礼,躬身退出了坤德宫的主殿。
等这些人都离开之后,赵显才对着萧太后拱了拱手,声音平静:“许久不见,皇嫂身体康健否?”
萧太后冷冷一笑:“囚徒之身,有什么康健不康健的,只是还没有追随先帝而已。”
赵显习惯性的把双手拢在衣袖里,抬头看了一眼已经有了不少白发的萧太后,声音有些感慨:“短短八年时间,皇嫂倒是苍老了不少。”
当初赵显刚刚进京的时候,萧太后才不过三十岁出头,而且她又出身名门,嫁到皇室,自然保养的很好,那个时候的萧皇后,正是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时候,一举一动比起当时的项樱还要风姿绰约许多,但是八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的萧太后仿佛苍老了二十多年,整个人的容貌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精神状态却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一样。
这八年时间,赵显并没有短过皇宫里的任何用度,皇宫每年花费的银钱,比起成康朝之时还要多出不少,萧太后之所以变成了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心态变了。
赵显看到萧太后,又想起了自己刚刚进临安的样子,不由心生了许多感慨。
“好了,不必你肃王殿下来假慈悲。”
萧太后咬了咬呀,冷哼道:“你赵七现在是为所欲为了,寿儿怎么说也是大启天子,你说让他死,他便死了!”
在此之前,萧太后早知道隆武帝是假死,不然她不至于这么平静,说不定早就冲上来,要跟赵显搏命了。
赵显微微一笑:“皇嫂,你是自小读书长大的,又在皇宫里头待了这么些年,应该知道,古往今来但凡政变,旧帝少有不死的,臣弟能够让陛下活着,并且安然活下去,已经是难得的仁慈了。”
说到这里,赵显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臣弟这种作为,是要承担风险的,如果被有心人知道陛下还活着,那么他们随时可以借着陛下这面大旗揭竿造反,别的不说,前后五百年,也就只有臣弟有这么一份仁心,顶着这种压力也要保全陛下性命。”
隆武帝假死的事情,当然不止赵显一个人知道,肃王府高层的几个人都知道,除却林王两位大将不在临安之外,谢康还有赵炳都是知情的,但是不管是平日里忠君爱国的谢康,还是身为成康朝忠犬的赵炳,都不同意让小皇帝继续活着,因为小皇帝活着,就代表了未知的风险,而他们……
并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
若不是赵显掌握了肃王府集团的绝对权力,他也没有办法在这种压力之下,保住赵寿的性命。
说到这里,赵显继续说道:“因此,皇嫂以后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千万不能让别人把陛下还活着的消息传扬出去,因为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就必然会变成谣言。”
赵显话里的威胁意味已经不言自明,意思很明显,如果有人到处说隆武帝还活着,那么本来活着的隆武帝就会变成一个死人,他虽然可以让赵寿活着,但是绝不会让赵寿脱离自己的掌控之中,让这个不确定因素开威胁大启江山。
萧太后咬了咬牙,但是对赵显却又无可奈何,她只能怒视了赵显一眼,怒声道:“你干脆把哀家也假死了,让哀家去陪一陪寿儿!”
赵显闻言,心头微动,抬起头看了一眼萧太后,眼中目光闪烁。
这个提议…很不错啊。
第892章
旧事重提
如果把萧太后也送出皇宫,临安城里的旧势力就几乎被一扫而空了,毕竟自己的儿子登基之后,是要搬到皇宫里头去住的,而萧太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是要住在皇宫里的,如果能把萧太后给弄出皇城,自己也能安心不少。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在赵显的脑海里一闪而过,毕竟小皇帝年仅十六岁暴毙就已经引人怀疑,如果再让萧太后同样“暴毙”,事情就太过明显了,事关大位顺递,该谨慎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想到这里,赵显抬头看向萧太后,缓缓开口道:“皇嫂,如今临安城大局已定,北齐也快被林青和王霜打了下来,这个时候,让临安城变天,非是赵七害你们,而是在搭救你们,如果等到林青还有王霜回京,陛下他能不能活命,都是未知之数。”
赵显这句话里,有虚有实,首先,如果林青还有王霜携灭国之功回京,那么第一件事必然是把赵显推到皇位上去,因为他们绝不会愿意把自己身上泼天的功劳,寄托在无根浮萍之上,所以一旦林王两位将军回京,临安城就必然会易主,到时候他们两个将军身上带着这么大的功劳,如果真一起跪在肃王府门口劝进,就是赵显也不好开口拒绝。
但是劝进是一方面,能不能保住赵寿的性命是另一方面,不管是林青还是王霜,在目前都是绝对受制于赵显的,因此哪怕他们俩回京,赵显也仍旧可以保住小皇帝的性命,当然了,这种话不可能明说,现在必须要吓一吓这位太后娘娘才是。
萧太后脸色微变,但是嘴上仍旧不肯松口,她冷笑道:“按照肃王爷的意思,本宫与陛下还要感谢你才对?”
赵显低头道:“不敢居功,但求无怨。”
他轻声道:“今天的这种情况,其实早在成康十六年,臣弟带兵回京清君侧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跟在臣弟身后的那些人,不可能允许陛下永远坐在龙椅上,此时能够做成这个局面,臣弟以为已经皆大欢喜,如果皇嫂还不满意,那么臣弟也没有办法。”
萧太后咬牙切齿:“好一个皆大欢喜,你怎么不去问一问先帝,他在天有灵,会不会欢喜?这个帝位,是先帝传给寿儿的,先帝临终前,嘱托你好生辅佐寿儿,你现在监守自盗,要强占了去,还敢厚颜说出这句皆大欢喜!”
赵显低着头,声音幽幽:“陛下即位的时候,臣弟曾经想为陛下扶冠。”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萧太后,面无表情:“那个时候,没有记错的话,是皇嫂拒绝了。”
“成康十六年,先帝刚去的时候,臣弟曾经进宫面见过皇嫂,那个时候臣弟说过,咱们是一家人,不应当被陈静之这个外姓人离间,希望皇嫂能够相帮肃王府。”
赵显声音冷然:“可那个时候,皇嫂还是没有答应。”
“更为可恨的是!”
“臣弟是先帝亲自任命的两边总督,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总揽西北两边兵事的!彼时西楚入侵,臣弟领兵出京,在前线与敌人浴血厮杀之时,带着我大启将士在前线舍生忘死之时,临安朝堂,断了我大军的粮草!”
说到这里,赵显心里痛快了不少,他抬头看向萧太后,声音有些沙哑:“皇嫂,说句真心话,一直到成康十六年臣弟带兵西陲的时候,心中都没有任何反意,那个时候,我最多也就是想着怎么扳倒陈静之,然后在隆武朝能够活的更滋润一些,赵七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被你们逼的……”
萧太后脸色苍白,颤声道:“那都是陈静之做的,那都是陈静之……”
赵显冷冷的打断了这个女人的话,闷哼道:“陈静之只是政事堂的首魁,没有皇嫂的授意,他焉敢断了我大军的粮草?”
提起这段往事,赵显憋在心里许多年的怨言终于释放了出来,他抬头冷冷的看向萧太后:“从那时起,臣弟便知道,大启在你们手里,迟早会亡国,与其这样,还不如我赵七来打理这个国家,赵七虽然没有什么治国经验,但是想来再怎么差,也不会比你们更差了。”
萧太后被赵显说的哑口无言,她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抬眼看向赵显,声音有些沙哑:“你再怎么争论,百年之后,你在史书里头,还是一个乱臣贼子!”
萧太后说的不错,如今赵显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像是瞒住了临安城所有人,但是其实大家都只是慑于肃王府威严,不敢说而已,哪天等到肃王府房倒屋塌,或者南启成为昨日烟尘之后,这段往事总会流传下去,哪怕正史上的赵显如何光伟正,后人总会从一些蛛丝马迹里头,旁敲侧击,得窥大概。
无论是谁,只要登上了这个高台,都逃不过读书人的那一笔。
赵显眯着眼睛笑了笑。
“臣弟不在乎。”
赵显呵呵一笑:“成康朝时,齐楚两国可以任意欺凌我大启,如今攻守易势了,至多五年时间,我大启便可以一统九州,在这种功业面前,赵宗显一个人的名声何足挂齿?”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萧太后,缓缓开口:“皇兄生前,做梦都想着我大启能够强盛起来,如今的大启,正是皇兄梦中的大启,臣弟承诺给他的,全部都做到了,臣弟没有对不住任何人。”
萧太后浑身颤了颤,最终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声音沙哑:“赵七,你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