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655


严心阳早年因为父亲的原因,被赵显安排在礼部做了一个五品的文官,这么些年赵显也没有刻意打压他,这位严家的大儿子已经爬到了礼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堪称升迁有道。
一行人在严家的正堂里坐了下来,赵显坐在主位,奉了茶水之后,赵显才轻声笑道:“严老尚书猜一猜,本王亲自来严家一趟,是为了什么?”
严靖微微低头,苦笑道:“总不至于是为了取笑老夫这个糟老头子,王爷英明睿智,想来不会这么无聊。”
赵显呵呵一笑:“严老大人早年帮我肃王府极多,后来你我之间虽然生了一些分歧,但是好歹没有闹得太僵,今日肃王府也算是修成正果,特来与老大人一个前程。”
严靖低着头,声音平静:“王爷可是缺一个楚地总督的人选?”
赵显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老头。
这老家伙,可以啊。
第951章
名利的诱惑
总督这个官职,在大启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个官职只是一个临时官职,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朝廷才会分派总督出去,处理地方事务。
北齐那边,因为国土广袤,所以临安城一口气派了五个总督出去。
而西楚这一边,局势就比较复杂,顾平生还在西南平叛,而且还有项歧这种本土势力,因此不太适合大规模派驻官员,所以赵显就只打算派一个总督过去。
思来想去,临安城里比较适合这个位置的,也就只有这个在家赋闲了八年的严靖了。
听到严靖问出这句话,赵显就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老尚书果然慧眼,楚地现在已经尽归我大启,但是暂时还有些不太太平,因此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去做这个总督,稳住楚地的局势,老尚书在朝堂沉浮几十年,又是将门子弟,去做这个总督,再合适不过了。”
严靖毫不犹豫了摇了摇头。
他对着赵显抱拳道:“王爷莫要唬骗老夫了,这几年老夫虽然赋闲,但是天下大事老夫还是听到了一些的,西楚虽然覆亡,但是多有反复,而且项家人还在郢都掌事,在这个情况下,老夫去做这个总督,只要那个项家人稍有反意,老夫第一个就要人头落地,王爷您不能因为老夫曾经得罪过您,就这种送死的活,分派给老夫。”
赵显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老头,还挺精,直接就把自己拆穿了……
肃王殿下咳嗽了一声,轻声道:“严老尚书,严候爷前几年已经去了,现在的严候应该是老尚书的胞弟,老尚书被革出严候府这么些年,现在本王给老尚书一个机会,让老尚书能够重回严家祖籍。”
严靖神情微动。
他是将门子弟出身,早年因为参与科考中了进士,被老严候严崇逐出了严家,另立门户,这些年严靖的年龄越来越大,对于重回家门的事情,也就越发耿耿于怀。
叶落归根,是每一个人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严靖自然也不例外,早年年轻的时候,他还没有太多这种想法,现在年纪大了,做梦都想重回严家祖籍,此时被赵显这么一说,这个老人家就有些心动了。
赵显见到有戏,就继续说道:“严候府的老严候严崇,前几年去了,没记错的话,新的严候应该是老尚书的胞弟,不过严候府这些年没落,一直没有出什么像样的人物,现在严候府上下没有一个人在外掌兵,就只剩下一个空空的爵位,老尚书便不想中兴严家么?”
当初的临安三大开国候门,严候府,李候府还有司空候府,已经全部没落了,李家还有严家青黄不接,手里几乎没有了兵权,司空候府就更不用说了,只剩下司空夏这么一个嫡系,只能在禁军里头厮混,现如今的三大候门,被林青王霜还有那个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顾平生,压的喘不过气来。
再这样下去,十几几十年之后,朝廷将把三大候门彻底抛在脑后,让他们渐渐消失在临安的舞台上。
严靖低头思虑了许久,最终无奈的抬头看了赵显一眼,苦笑道:“论起猜弄人心,世上无人及得过王爷,老夫从来都不想死,只想在家里摆弄摆弄花草,有生之年多读几本书,但是被王爷这么一说,居然觉得死也没有什么了。”
这个老大人抬头看向赵显,叹了一口气:“王爷要怎么做,能否给老夫一个章程?”
赵显心里早有腹稿,闻言呵呵笑道:“如老大人所说,楚地局势很不稳定,本王不可能让老大人独自上路,本王准备从夔州的西陲军里分出一万人,作为郢都总督府的府兵,这支亲兵允许扩充编制,上限是三万人,直属郢都总督府管辖。”
严靖若有所思的抬起头,看了一眼赵显,然后低声道:“王爷的意思是,以一万西陲军作为骨干,再招募一支总督府府兵,让……严家人来统领这支府兵?”
赵显微笑点头:“今后,哪怕老大人不做这个郢都总督了,这支府兵仍旧交给严家人带着,这样一来,严家这个候门就不至于顶着一个将门的名号手里没有半点兵权,以后在临安城里多少可以说几句话了了,老大人那位胞弟,惦记着老大人恩德,多半就会让老大人重入门墙。”
对于将门来说,手里有没有兵权,差别是很大的,你手里有兵,就有立功的机会,就有让族人攀爬升迁的资本,在临安城说话就会大声一些,比如说林青和王霜两位国公,虽然他们只是两个武将,但是就算是谢康与他们两个说话,也是要客客气气的,至于什么三大候门,在他们两个人面前,连大气也不敢喘。
严靖低头思考了许久,然后抬头看向赵显。
他深呼吸了几口气,神色肃然:“王爷,为了大启,老朽何惜此腐朽之身,老朽愿意前往郢都,替王爷,替大启分忧!”
赵显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老头,毕竟是读过书的,脸皮比那些武将可厚实多了。
不过也不奇怪,他给严家的好处是实打实的,这份好处,如果放在李候府面前,就算让李家死上一半人,李家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赵显似笑非笑的说道:“好,难得老大人一片赤诚之心,本王这就给政事堂递个条子,让他们起草文书,这楚地的旧势力已经被打散了七七八八,新的势力该如何分配,就看老大人手段了。”
严靖微微苦笑,低头道:“老夫尽力而为就是,只是如果老夫办事不利,或者不幸死在郢都,还请王爷不要牵连严家。”
赵显眯着眼睛笑道:“放心,老大人不管做的好与不好,严家的好处都不会少了他们的。”
说到这里,赵显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拍了拍严靖的肩膀,微笑道:“老大人在郢都的任期是五年,五年之内,如果老大人能给临安一个太平稳固的楚地,那么本王就在政事堂里给老大人留一个位置。”
严靖闻言,心里一热。
先前赵显提到的好处,都是给严家的,与他严靖本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这个政事堂的相位,便让严靖有些心动了。
但凡是读过书的,谁不想登堂入室,成为一国的国相?严靖早年苦读,高中进士,还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在朝堂之上拜相?
他站了起来,对着赵显深深一躬。
“老夫,尽力而为。”
赵显满意的点了点头,负手离开了严府,严靖送赵显送到门口,目送赵显远去之后,对着身后的儿子轻声道。
“备车,去严候府。”
第952章
没治了
从郢都回来之后,赵显就开始着手替自己的儿子准备班底,只不过他的这个儿子还太小,所以现在准备班底也还太早了,他只能尽力把大启各方各面的空缺都填补进去,然后再慢慢寻出一个尽量稳固的班底。
就目前来看,唯一能够确认的未来宰辅人选,就是那个被赵显派去北齐做总督的严分谊了,严分谊这个人,心思虽然有不太正,但是他办起事情,却是一打一的得力,从当年整恩师陈静之,再到夔州城,再到帮着谢建经略江北,这么多年来一桩桩一件件事情,他都给赵显办的漂漂亮亮。
这个人,天生就是做宰辅的材料,只是在赵显心里,严分谊这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到次辅而已,如果给他做到谢康那个位置上,八成就会为祸朝廷。
而且这个人野心勃勃,绝不会甘于人下,因此哪怕把他放在次辅的位置上,他也会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顶头上司扳倒,赵显这么些年刻意打磨他,就是为了磨掉他这份野心,将来把他放入自己儿子朝堂之中的时候,赵显才能放下心来。
除却严分谊之外,赵显心中还有一些预备人选,比如说他自己的妹夫顾平生,严靖的儿子严心阳,司空候府的小侯爷司空夏,赵炳的儿子赵明光,还有林青和王霜的几个子嗣等等,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会组成大启下一任班底,而赵显现在就是要尽力把他们磨去一些不该有的棱角,把他们培养成自己儿子用的顺手的人物。
安置好了严家之后,赵显并没有立刻回到肃王府,而是坐上了另外一辆玄青色的马车,朝着卫国公府的方向前进。
小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在卫国公府的候门停了下来,当朝的卫国公林青,身穿一身便装,垂手站在卫国公府的后门处,见到赵显的马车来了之后,林青才微微弯下身子,对着马车低头道:“林青见过王爷。”
早在半个时辰之前,就有宗卫府的人给林青递了消息,让他等在这里,因此这位位高权重的林大将军,已经站在这里小半个时辰了。
赵显掀开车帘,对着这个头发已经见白的老将军挥了挥手。
“来,林叔,上车说话。”
林青弯着身子,钻进了赵显的马车里,等到他上车之后,赵显才对着驾车的赵希轻声道:“出发。”
赵希应了一声,马车缓缓开动,方向是朝着临安城城外的。
林青搓了搓手,陪着笑脸说道:“王爷这是要带末将去哪里?”
赵显微微一笑:“本王今日得空,要去希夷山上一趟,林叔前些日子在郢都的时候,不是说身子不太康健么,正好这次带上林叔,一起去拜访拜访希夷真人,希夷真人不止是道门的真人,还是杏林之中的国手,这一趟,让他给林叔看看,帮林叔把身上的毛病给治好咯。”
赵显之所以这么上心林青的身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是因为林青这些年立功颇多,赵显对这个大胡子将军的确是有几分感情的,二来是大启军方需要一个能与王霜并立的山头,而不能一家独大,否则就很容易兵权旁落,闹出矛盾。
就现在而言,赵显并不想做过河拆桥的人,可是如果林青没了,王霜又不愿意退,那么他们的师兄弟情分就很容易碎灭。
这种事情,容不得温情脉脉。
对于赵显来说,他一来不一样林青死,二来也不愿意对王霜动手,因此他只能想办法,让林青的身子好转过来。
在下一任班底彻底成长起来之前,林青和王霜两个人都不能出事。
林青闻言,心中有些感动,他在马车里低下身子,深吸了一口气:“鄙贱之躯,累王爷挂念,末将铭感五内。”
赵显呵呵一笑:“林叔过谦了,你这可不是什么鄙贱之躯,你这个身子,是临安城里最金贵的几个身子之一了,林叔可万万要保全自己才是,谁出事,林叔你都不能出事。”
人人平等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你可以说生命是平等的,但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却是有着实打实的分别的,就拿林青来说吧,现在如果这位卫国公要死了,要赵显拿一万个禁军将士的性命去换,赵显也会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
这就是每个人的价值不同。
林青是个聪明人,听赵显说了这么多,他多多少少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窍,这位林大将军默默的点了点头,轻声笑道:“王爷放心,就是为了王爷,末将也会努力活下去。”
赵显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笑道:“林叔不必说这种话,林叔身子向来健壮,想来不会有什么事情的,等希夷先生看过了,用不了多久,林叔又能够像从前一样,成为开五石弓的猛士。”
两个人边走边说话,不多时马车在一个小山的山脚下停了下来,这座小山是凤凰山的其中一个山头,早年并不叫希夷山,是陈希夷被赵显坑到南启来以后,成康帝赵睿为了感念希夷真人的妙手,就把这个山头封给了陈希夷,从此成为陈希夷私产。
赵显与林青先后迈下马车,两个人沿着阶梯拾阶而上,沿着山路走到半山腰之后,又绕过了一片七拐八拐的竹林,最终才来到了一座竹屋面前,竹屋的院子里,头发雪白的陈希夷,正在淘洗菜蔬,院子里炊烟袅袅,显然是陈家人在生火造饭。
赵显笑眯眯的敲了敲竹篱笆做成的院门,笑呵呵的说道:“希夷真人,赵七看你来了。”
陈希夷放下手里的菜蔬,抬头看了一眼门口的赵显,然后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站了起来,对着赵显拱手道:“肃王殿下光临寒舍,真是天大的稀客,不知道肃王殿下所为何事而来?”
赵显老实不客气的推开竹篱笆做成的院门,然后四下打量了一遍,然后笑呵呵的说道:“灵儿这丫头,听说又跑到希夷山上来了,有件事情要告诉她,就顺道来看一下先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