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655


谢康摇了摇头,不过没有多说什么。
赵显眯着眼睛说道:“表叔,咱们都是自己人,侄儿也不想与你拐弯抹角的说话,这么些年表叔功劳不小,肃王府不会亏待了谢家,本王现在与你一个承诺,表叔之后的下一任政事堂首辅,由表叔举荐,如果表叔举荐的这个人,能够坐稳这个位置,那就让他坐下去。”
谢康毕竟老了,就连赵显也能够看得出来,自己这个表叔做不了多久的宰辅了,而文官毕竟不是世袭的,一旦你从宰辅的位置上卸任,就难免会有人走茶凉的危险,赵显这句话,是给谢康留一个后路,让他哪怕是退了之后,也能够在朝堂之上有些影响力。
至于他举荐的这个人是谁,赵显并不关心,一个地位很高的位置,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够做的,如果谢康提上来的这个人没有能力,把他摆在首辅的位置上一段时间,自然而然的就会做不下去。
而且,政事堂有着自己的一套升迁体系,谢康如果要培养下一个首辅,现在就可以着手带进政事堂培养了。
以谢康现在的身体,再做个五六年宰辅是不成问题的,赵显的意思就是,让他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出一个接班人。
谢康低头沉吟了片刻,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坐在主位上的赵显,就眯着眼睛开口笑道:“只是表叔的这个学生,可不能姓谢了。”
谢家是跟着赵显一起起势的,谢家的二老爷谢康,在政事堂一坐就是近十年,大老爷谢建,也在江北经略了五年时间,留下了不知道多少门生故吏,如今的谢家,已经成为大启朝堂上除却肃王府以外的最大的一股政治势力,因此赵显不得不加以限制。
谢康低头道:“王爷的意思,老夫知道了,老夫定当尽力,为国求贤。”
赵显微笑道:“表叔不用想这么多,只要你身体能够吃的住,做多久宰辅都没有问题,本王之所以说刚才那番话,就是想让你放心做事,在本王手下,没有过河拆桥的说法。”
谢康低头致谢。
赵显轻声道:“还有一件事情,本王要问一问表叔。”
“王爷请问。”
赵显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沉声开口。
“表叔以为,严分谊这个人怎么样?”
第957章
心愿
严分谊是陈静之的关门弟子,当年最是得陈静之器重,以之为得意门生,后来,也是这个得意门生,亲手把自己的恩师,写进了佞臣传里。
正因为这个原因,严分谊这个人在大启仕林的名声一直不太好,许多人诟病他欺师灭祖,不过除却人品方面的问题之外,严分谊这个人做起事情来却是半点也不含糊,无论赵显派他去哪里,他都不会有半点怨言,而且做事也做的漂漂亮亮。
更关键的是,他还很年轻,当年陈静之倒台的时候,严分谊才刚刚到而立之年,也就是说,到今年他也才三十八岁而已。
因此,这个人早早的进入了赵显的视野,被赵显列入了下一代班子之中。
谢康皱了皱眉头,想起了那个当年在政事堂里行走,一口一个师相的严分谊。
过了片刻之后,谢康才开口道:“严分谊这个人,才干比起乃师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个人心术不是很正,且野心勃勃,用固然好用,但是不太好掌控。”
说到这里,谢康抬头看了一眼赵显,低头道:“如果是王爷在掌事,那么这个人怎么都跳不出王爷的掌心,问题是新帝能不能掌控得住他。”
“因此,按照下官的意思,此人不可大用。”
赵显低声道:“次辅如何?”
谢康摇了摇头:“此人绝不是甘于人下之人,如果他做了次辅,必然心心念念坐上首辅的位置,以他的城府,很难有人能争得过他。”
赵显微微点头。
谢康的说法与他心中所想大致不差,只不过严分谊这个人,不用未免太过可惜,还好他现在还在北齐做总督,要回临安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在这几年里,赵显有的是时间能够想清楚该怎么用他。
想到这里,赵显点了点头,对着谢康微笑道:“表叔,今天就不要走了,等下午客人们走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表叔平时也可以带谢家的晚辈常来肃王府走动嘛,以后还是要一起过日子的,不要生份了。”
谢康低着头说道:“下官遵命。”
说到这里,两个人的谈话也就告一段落了,赵显负手走出书房,迎着外面的漫天大雪,从后院的书房走到前院的正堂,正堂里,赵显的儿子赵延康,还有女儿赵馨,正在给祖母姜瑶磕头,磕完头之后,姜瑶满心欢喜的把孙儿孙女抱进怀里,显得很是开心。
赵显早在一大早的时候,就给母亲磕了头,现在倒是不用跪下,他双手拢在衣袖里,在正堂里走了一圈,与这些前来拜寿的人都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被项樱拉着袖子,拉到了偏厅说话。
偏厅里,项樱对着赵显嗔怪道:“一家人都在忙里忙外的,偏偏就你不见了影子,你去哪里去了?”
赵显在一个椅子上坐了下来,淡然道:“姜家的姐弟毕竟过来了,要有人陪着他们,这里谁去陪着他们都不合适,只能我去了。”
项樱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现在,肃王府执掌的事情,一件一件都交割了出去,最近越发清闲下来,反倒有些不知道该干什么。”
在赵显的意志之下,肃王府的权柄在肉眼可见的变轻,从前项樱也要帮着赵显打理事务,最近一两个月,肃王府的事务只要赵显每天花上一两个时辰,就可以轻松处理了。
不过赵显交割出去的权力,都不是什么要害,最为关键的宗卫府,皇城兵马司,还有十二门兵马司,临安军器监,还有临安禁军,仍旧是死死地掌握在赵显手里的,说白了,他交割出去的,都是一些文职的权力,但是只要兵权在手,这些文职上面的权力,赵显随时都可以要回来。
赵显微笑道:“轻松一些还不好?偏偏要像从前那样累死累活的,你才满意。”
说到这里,还不等项樱回话,赵显就继续说道:“这样罢,你要是闲着无聊,以后肃王府的那些产业,御酒司还有石家商铺那边,就都交给你打理,这些事情比起政事还要繁杂一些,够你忙活的了。”
肃王府的产业,是一个颇为庞大的机构,抛开石家商铺不谈,光御酒司这一个机构,一年就能够给肃王府进项几百万两银子,这笔收入在从前,加上石家商铺的收入,甚至可以与大启的税赋比一比。
不过现在,北齐西楚都归入了大启,未来大启的税赋将会一年多过一年,相比较起来,肃王府的产业也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这些东西,赵显一直是交给他那个秘书团,还有石三子在打理的,现在既然项樱闲着无聊,那就干脆让她去弄这些。
项樱轻声道:“你便不怕我给你弄亏本了?”
赵显呵呵一笑:“不是说了嘛,这些产业除了御酒司以外,其他的都要交割到宋儿名下,反正将来都是你儿子的钱,你弄得亏本了,宋儿少花一些就是了。”
项樱握了握拳,轻哼道:“你少瞧不起人。”
赵显伸手握住了她的拳头,然后把项樱揽在怀里,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还记得咱们刚成婚的时候,我问你想要做什么么?”
项樱甜甜一笑,依偎在赵显怀里,轻声道:“记得,那时候我说,我想要做一个女将军,去看一看战场是一个什么模样。”
(这段详情见第二卷开头……)
说到这里,项樱抬头看向赵显,嗔道:“当时你说,有机会就带我去见一见真正的战场,可是这么些年,你都是自己跑到战场上去,一次也没有带过我。”
赵显陪着笑脸。
“这些年的战场都太过危险了,我怕伤着大公主嘛。”
肃王殿下声音很是温柔。
“顾平生正在西南剿匪,等这个年关过了,我就带你偷偷出去一趟,让我们的项大将军亲自披上铠甲,去看一看战场是个什么样子。”
项家的西南诸王,虽然跟项樱一样姓项,但是项樱对他们其实是没有半点感情的,对于项樱来说,他们与盗匪其实并无区别。
这位自小练武的郢都大公主,这几年做惯了肃王妃,本来已经没有从前那么跳脱了,现在听到了赵显的话,她的内心又活泛了起来。
她拉着赵显的袖子,声音轻柔,
“七郎,谢谢你。”
第958章
兄弟
如今的肃王府,慢慢抛弃了除却军权之外的其余权力,赵显的角色从一个决策者,参与者,开始向“监督者”的身份转化,不过十年以来,赵显对于临安城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即便他不参与临安的政事,临安朝堂做事,还是按照肃王府的风格来的。
赵显的这种变化,被临安城的官员敏锐的感觉到了,尤其是政事堂里的几位宰辅,感受最为明显,毕竟从前的所有大事,都要送进肃王府给那位肃王殿下决断,现在,政事堂几乎恢复了成康朝之时的权柄,不过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按照从前的规矩来做事,短时间内没有人敢逾越规矩。
毕竟赵显是大启有史以来,功勋最重的宗室,现在也仍旧是大启的实军,他哪怕不用任何权术,凭借着一身武功,就可以在临安城乾纲独断。
也就是说,赵显可以不管事,但是如果这些人做的让他不满意的,他是可以随时撤换人的。
临安城,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年关如期而至,隆武七年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朝廷开始张贴皇榜,宣布改元平安。
这一年,是大启的平安元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北齐还有西楚的降臣们,有许多都在临安城里做官,这些人多少被大启的官员们看不起,但是他们的品级毕竟摆在那里,也慢慢开始在朝堂上抱团,形成了“楚党”和“齐党”。
当然了,这些人抱在一起,并不是为了谋逆之类的事情,但凡是降臣,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短时间内对新主子特别忠心,但是,以林青为首的大启文官,对这些降臣多多少少有些看不起,他们抱在一起,无非就是为了在朝堂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已。
大年初一的晚上,赵显正在肃王府与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个年夜饭是家宴,不存在什么地位高低,因此太妃姜瑶坐在主位上,赵显陪坐在她左边,赵灵儿坐在右边,肃王府的一众小娃娃,则是坐在下首。
就连当今的天子赵延宋,也是坐在下首,老老实实的跟兄弟赵延康坐在一起。
兄弟两个人,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他们两个的母亲,一个人出身宗室,另一个出身书香门第,而高门之中,最忌讳的就是兄弟阋墙,因此兄弟两个人从小到大,都没有红过脸,打过架。
已经五岁的小世子赵延康,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赵显,然后低下头对着赵延宋问道:“哥,做皇帝好玩吗?”
赵延康是高雅儿所出,平日里他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但是自己的兄长这大半年以来经常不在府里,问起来的时候,旁人都说他去做皇帝去了,因此赵延康就有些好奇,皇帝这个工作到底“好不好玩”。
此时他才五岁,问出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出于好奇,绝没有半点别的意思,而这个问题,在八岁的赵延宋听来,也没有任何问题,这个八岁的小皇帝撇了撇嘴,低声道:“可不好玩了,坐在那个高高的椅子上,跟个傻子一样,还要一坐就是几个时辰,出恭都要憋着。”
说到这里,赵延宋嘿嘿一笑:“弟弟,要不然我跟父王说说,让他给你去做这个皇帝,你从小耐性就好,坐在座位上几个时辰也不会觉得枯燥。”
赵延康摇了摇头。
“父王让你去,肯定是有道理的,你乱说话,肯定要被父王责罚的。”
赵延宋咬了咬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