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923

  ————————
  因为卸下了五辆大车的原因,李信一行人行军速度快了许多,他们下午出发,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赶到了距离蓟门关西面六十里的烽戍。
  这个烽戍背后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名叫小陈集,附近几十里的百姓,都靠这个市集互通有无,现在是夏粮收货的季节,小陈集上常有卖粮的农户,那些残周的人就是看中了这些粮食,想进来打打秋风。
  北周宇文氏被赶回关外之后,就重新回到了游牧生活,不过部族势力大减,甚至会到吃不饱饭的地步,因此才会铤而走险,常常越过烽燧,来关内抢东西。
  蓟门关虽然有守军,但是看不住这些往来如风的轻骑,常常被他们放风筝。
  第二天下午左右,李信等人赶了小陈集,一个负责引路的蓟门关将士指了指不远处的烽燧,对着李信低声开口道:“前面就是小陈集的烽燧了,这是附近比较大的烽燧之一,上下加在一起,有四百号人。”
  所谓烽燧,就是看管烽火台的守军,类似于一个堡垒模样,算是镇北军的一个个小据点,毕竟整个北边的防线很强,大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每隔二十里建立一个烽燧,有敌袭的时候就第一时间点燃烽火,互相呼应。
  烽燧只起到预警作用,人一般不会很多,一个小烽戍常常只有十个人左右,不过小陈集这个地方颇为重要,所以小陈集附近的这个烽燧,足足有几百号人。
  这个烽燧,已经不仅仅是预警,如果碰到敌袭,他们是要负责迎敌,卫护身后的小陈集的。
  李信带着手下人,步履整齐的朝着小陈集的市集进发。
  这个时候,李信身后的四百羽林郎,都不知道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
  因为羽林卫没有义务参与边军战事,这个时候提前告诉他们,他们是可以抗拒李信的命令,拒绝参战的。
  但是如果迎面撞到了敌军,按照大晋的军法,有敌袭的时候,附近的所有人都有义务迎敌抗战,尤其是羽林卫这种正规的军人,一旦怯战,上官可以就地正法!
  四百多个人小陈集的市集附近停了下来。
  驻扎完毕之后,李信回头看了自己手底下这些羽林郎一眼,开口道:“诸位,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驻扎,现在大家可以去市集上采买一些东西,不过不准在市集上闹事,再有天黑之前记得要全部回来。”
  “否则军法从事!”
  这些羽林郎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天子亲军,跟随李信从京城一路到北地来,日子过得很苦,大多都是一两个月没有见过油腥了,羽林卫是天子亲军,每个月的响钱从未拖沓过,这些羽林郎都不是很穷,闻言欢呼一声朝着市集冲了过去。
  李信吩咐了几个哨官维护秩序,然后他迈步走出了营帐。
  营帐门口,老校尉王钟已经在等着他。
  羽林卫一老一少两个校尉,迈步朝着小陈集北边的烽燧走了过去。
  靠近烽燧几百步的时候,他们就被拦了下来。
  “镇北军烽燧要地,禁止靠近!”
  李信从怀里取出腰牌,沉声道:“羽林卫校尉李信,求见燧长。”
  说来可怜,李信等人都早早的就知道了敌袭的消息,小陈集烽燧的当事人,却还不知情。
  因为他们的上司还没有告知下来。
  一来是因为李信他们已经到了,不会出什么问题,二来是因为防止小陈集烽燧的人露出破绽,引起残周敌人的怀疑。
  为了做戏做的真,叶鸣选择隐瞒自己人。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刀下都是功劳!
  宇文氏虽然是鲜卑人,但是北周立国数十年,已经皇室几乎已经全部汉化,因此三十年前他们被赶出蓟门关的时候,都还以大周自称,叫嚣着要恢复旧都。
  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北周残余仍旧是说汉话的。
  只不过迫于无奈,他们只能重拾老祖宗旧业,开始了掳掠的生活。
  没有办法,当年北周逃出关外的人总共大概有三四十万,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人口不升反降,只剩下了三十万不到,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粮食不够吃。
  所以,他们只能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入关掳掠。
  历来中原王朝最头疼的就是这些让人厌烦的外族,一来是他们很是恶心,二来是言语不通,想沟通也没有办法沟通。
  但是这个北周残部不一样,他们是说汉话的,很好沟通。
  所以,他们内部就出了奸细。
  当天午夜,大约六百轻骑从北面悄悄的摸到了小陈集烽燧。
  这些人,几乎人人骑马,腰里配着弯刀,背上有一把短弓,身上是动物皮毛揉制成的皮甲,他们迅捷如风,呼啸着朝着小陈集烽燧冲了过来。
  这个时代,没有热武器,所以烽燧的作用只是点燃烽火预警,然后用弓弩还击,但是这些轻骑的速度很快,往往很快就能绕过烽燧,去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小陈集烽燧寂静无声。
  这次劫掠的统领名叫宇文木青,三十多岁,一脸络腮胡子,放到三十年前还可以称得上是北周宗室,不过如今只能沦为土匪头子了,他在距离小陈集一千步的地方住马,皱眉看向不远处的烽堡。
  “奇怪,按理说这个时候,他们无论如何也应该发现我们了才是,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反应?”
  “没人发现不是更好?”
  一个大汉在宇文木青的粗声说道:“小陈集那边的麦子刚刚割了,现在到处都是收成的粮食,咱们这一次只要能杀进小陈集,至少能拿到够部族吃两三个月的粮食。”
  北周溃败之后,现在也变成了一片散沙,分裂成了一个个小部族,他们就是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部族,全族上下大概不到一万人。
  这位三十多岁的统领深呼吸了一口气,冷声道:“是这个道理,不管这么许多了,拿下这个烽燧,小陈集的粮食就全部都是我们的,一直够我们吃到秋天!”
  “咱们冲过去!”
  想要绕过这个烽燧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如果没有迎敌就饶了过去,固然可以到达小陈集,但是事后就会被这个烽燧的边军围在关内,烽火点燃之后,他们就会被包围起来,一个也走不掉!
  只能先杀人!
  当他们冲到烽燧下面的时候,烽燧的烽火骤然被点燃!
  烽燧的烽火,夜里才是火光,白天则是狼烟,此时烽火台上火光四起,几乎把附近照成了白昼。
  一根根羽箭破空而来。
  宇文木青大声嘶吼!
  “他们早发现我们了,儿郎们,杀了他们,一家老小就都可以吃饱肚子!”
  对于他们来说,战场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如果不赢,他们就要饿死,相比战死来说,饿死才是最可怕的。
  小陈集烽燧的四百人,一边远距离房间,一边开始布置绊马索,但是他们的射术毕竟不如这些弓马为家的外族厉害,一会儿之后,就出现了不少伤亡。
  与此同时,在小陈集附近驻扎的李信等人,也看见了烽火,李信立刻爬了起来,命令手下的哨官击鼓。
  羽林卫的纪律性还是很好的,尽管是深夜,但是片刻之后,四百个衣甲整齐的羽林郎,已经聚集完毕。
  李信指了指不远处烽燧冒出来的火光,开口喝道:“兄弟们,烽火乍起,当是烽燧遭遇了敌人,我辈身为天子亲军,当为天子卫戍疆土,大家整理好佩刀弓弩,准备进发!”
  这段话虽然老套,但是是必须要说的,必须要让这些羽林郎认为,他们是“遭遇”了敌袭。
  李信手底下的羽林军,都是烈士之后,没几个胆小鬼,闻言都是神情振奋,跃跃欲试。
  李信大声道:“大家听从王校尉指挥,不能擅自行动,违者立斩!”
  “我羽林卫有十七禁五十四斩,临阵退缩者斩,大家勿要忘了!”
  王钟立刻开始整理编队,这四百个人被他分成了四个小队,朝着小陈集烽燧进发。
  小陈集距离烽燧,其实是有一段距离的,等到李信赶到烽燧的时候,烽燧将士已经跟残周的敌人纠缠在了一起。
  满地尸体,有些还被火光点着,焦臭的味道很是难闻。
  老校尉王钟呼喝一声,后面两排羽林卫立刻开始放箭。
  羽林卫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身为天子亲军,他们每天的训练量是非常大的,甚至还要胜过这些边军,射箭是最起码的本事,每一个羽林郎放在边军里,都可以做弓弩手。
  箭雨呼啸落下。
  两轮齐射之后,残周的敌人已经死伤了不少,许多人萌生的退意,开始准备骑马逃窜。
  这些人人人有马,只要跑出一段距离,李信等人无论如何也是追不上了。
  李信和沐英两个人,都坐在马上,参与了这场厮杀,朝着这些残周的敌人追了过去。
  混乱中,李信抽刀一刀砍在了一个敌人的后背,那人猛然回头,怒目圆睁,就要对李信挥下弯刀!
  李信手上用力,这个人立时毙命!
  正在参与混战的宇文木青见势不妙,立刻大声呼喝:“他们有援兵,我们上当了,准备后撤!”
  李信再次挥刀砍死了一个人,几个月的拳桩下来,他的力气和反应速度还要胜过常人一些,连杀了两个人,自己竟然没有受伤。
  老校尉王钟,用长弓射杀了几个走远的敌人之后,几下就跳到了李信身边,喝道:“小子,借你的乌云马一用!”
  说罢,他跳上李信的乌云马,和沐英一起,朝着那些逃跑的小股敌人追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