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3

第二十二章
你不要惹事
  人生在世,最基本的立场必须要有,从血脉上来说,自己这个身子虽然是平南侯的血脉,但是那个平南侯的儿子,早在大半个月前,就被冻死在了城外的破庙里,如今的李信,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跟平南侯府没有关联。
  更关键的是,李信是看过自己前身的记忆的,“自己”跟母亲两个人,躲在永州那块小地方相依为命十几年,母子两个人甚至都不敢住到村子里头去,母亲就带着李信住在了山脚下面,平时大多是靠母亲做一些刺绣卖钱,即便如此,母子两个还是不为当地人接受,那些人骂了母亲十几年贱女人,骂了李信十几年野种。
  就因为未婚先孕,连母亲亲手做的刺绣,也不敢自己拿去卖,都要委托舅公转手才能卖出去,因为那些人嫌弃她不干净。
  整整十五年时间,母子两个人就是这么过来的,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李信”从来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说那位平南侯,整整十几年一次也没有去看过他们母子两个。
  终于,两三个月前,母亲熬不住人世艰苦,因为一场简单的风寒便撒手人寰,临死之前她告诉了“李信”父亲的身份,让李信带着那块玉牌,来平南侯府寻亲。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李信”跟舅公两个人,被活活冻死在了京城外面的破庙里!
  以上种种。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绝不是一句平南侯不在京城就可以解释的清楚的,别的不说,光十五年抛下母子两个人不见人影,那个素未谋面的平南侯李慎,就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这些事情,李信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他都在另一个李信的记忆里看到过,两个人的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融合到了一起,李信多少有些感同身受。
  这就是为什么,李信第一次见到那个平南侯府公子李淳的时候,心里会生出这么大的怒气。
  因此李信对于平南侯府的态度是很清晰的,他不会与平南侯府有任何关联,有生之年,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要替母亲跟那个“便宜渣爹”要一个说法!
  京兆尹李邺看了看面前这个面色坚定的少年人,微微摇了摇头:“罢了,既然你不愿意,那老夫也不好太过强求,这一次你掀起了这么大的风波却没有波及到自己,算是你小子走运,以后在京城里头讨生活,做事要慎重一些。”
  说到这里,这个一身青衣的老头子准备转身离开李信的这个破院子,李信跟在后面相送,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李邺停下脚步,略做犹豫之后,开口问道:“这几日……可有…人来找你?”
  在这位京兆尹看来,这场“大字报事件”是透露着许多诡异的,首先就是天子知悉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京兆府还没有来得及动作,朝廷的处分就已经落了下来。
  其二就是陛下的态度,按照道理来说,就算陛下知道这件事,最少也该传唤他这个京兆尹前去对峙一番才是,但是陛下仿佛不用任何证据,就已经掌握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这其中,隐隐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势力在其中推动。
  李信知道这个老头是在问七公子,此时他当然不能够出卖这位姬家的宗室,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姬七公子,都是他在京城里生存的倚仗。
  于是李信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
  “府君大人,在下在京城里没有认识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人来找我。”
  李邺点了点头,开口道:“这几天时间,如果有人来找你……”
  李邺本意是想让李信到京兆府知会他一声,但是不知想起了什么,就缓缓摇了摇头,轻叹道:“罢了,你自己多长点心就是,京城里头不比你的老家,人心倾轧的厉害。”
  李信低头抱拳:“在下谢过府君大人教诲。”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到了院子门口,一个青色的官轿,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在了院子门口,李邺在院子门口停了下来,对着李信说道:“你初来京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可以来京兆府寻老夫。”
  说到这里,老头子狠狠地瞪了李信一眼:“再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写什么诗,更不要在诗里提到京兆府!”
  这一次的大字报事件,可把李邺害苦了,他之所以不顾身份,亲自来这个破院子里看望李信,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李信算是李家的后生,更重要的是他害怕李信再惹出什么事情来!
  李信摇头苦笑道:“府君大人这是什么话,在下一向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这一次若不是京兆府的官爷烧了在下的住所,在下又岂敢对京兆府不敬?”
  李邺闷哼了一声,矮着身子钻进了官轿里。
  “你老实一些,过几日老夫会让人给你办一个金陵城的身份,你若是想要考学,可以用这个身份参考。”
  李信的那份大字报,后面几句是他自己编的,但是前面几句,却是原封不动抄人家白居易的,所以文采很是不错,李邺是科考出身,自然能够看得出来,因此给了李信一条科考的路子。
  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个青色的官轿被四个轿夫抬了起来,一行人缓缓离开李信的小院。
  李信眯着眼睛,看着这个官轿远去。
  一个金陵城的身份,他自然是需要的,不然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太方便,不过考学这种事情还是不太现实,古时候的科考,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点真材实料,是不可能能够从浪潮之中脱颖而出的,李信自己的底蕴自然是不够的,另一个“李信”虽然读了一些书,但是中秀才都很是困难,几乎不可能能够在科场有所作为。
  所以,科考这条路,李信并不准备去走。
  至于以后该如何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过好当下。
  目送李邺走远之后,李信转身走进了自己的院子,插上门栓之后,李信转身走进了院子里的厨房,开始给一老一小准备饭食,小丫头很有眼色,立刻蹦蹦跳跳的跑了进来,坐在灶台旁边开始帮着李信生火。
  李信把七公子带过来没吃完的羊腿清洗了一番,剁成一个个肉块,依次倒进了锅里。
  “丫头,这可是草原送过来的羊,今天你有口福了,哥弄一锅羊肉汤,给你好好补补身子。”
  卖炭妞点了点头,低头更加卖力的烧火。
  
第二十三章
有恶人拦路
  如果不是七公子,李信是准备在京城里找一些生计的,但是经过这么一档事之后,李信暂时也就放弃了出去做买卖的想法,按七公子所说,现在是有一队内卫监的人在暗处保护自己的,也就是说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上面的监视之下,这个时候还是安分一些的好。
  更重要的是,要过年了。
  李信是腊月初来到这个世界的,转眼大半个月过去,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马上就要年关了,虽说这个年关没有办法和家人一起度过,但是只要是诸夏子孙,总是把年节看的很重,所以李信还是打算好好过年的。
  因此,他准备出去采买年货了。
  临走之前,李信去看了一下卖炭翁,此时经过几天时间的养伤,老头子的伤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只不过因为自己的房子被烧了的原因,他的脸色还是不太好看,精神状态也有些萎靡。
  见到李信来了,老人家在床上坐了起来,咳嗽了一声之后,有些艰难的说道:“李……公子,在京城里头有仇家?”
  老头子虽然日子过的很苦,但是他好歹活了这么多年,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他那个小木屋,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十几年时间都无人问津,偏偏李信来了之后,就有人上门烧了屋子,这其中必然与李信有关。
  李信低头道:“老丈,房子被烧这件事,确实与小子有关系,不过老丈放心,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最多一年,小子在京城里头赔给老丈一座房子。”
  卖炭翁微微摇头。
  “老头子一早就看出来了,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是那个小木屋是老头子一块块木板亲自搭起来的,什么房子也比不上它…”
  李信苦笑道:“那房子已经化成了灰烬,小子也没有办法复原。”
  卖炭翁坐直了身子,直直的看着李信。
  “所以,老头子要你答应一件事情。”
  李信低头道:“老丈是要我照顾丫头?”
  卖炭翁点了点头。
  老头子伸头朝外面看了看,确认卖炭妞没在之后,开口说道:“李……公子是个聪明人,应该瞧得出来,这丫头…不是老头子的亲孙女。”
  这个东西……李信还真没有瞧出来,不过这个卖炭翁皮肤黢黑,而卖炭妞虽然脸上经常弄得黑乎乎的,但是脸色却是白皙的,起初李信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想想,这丫头确实不像是卖炭翁的孙女。
  老头子咳嗽了一阵,声音沙哑:“她姓钟,是家里出了变故,被人托付到老头子这里的,老头子没有什么本事,这些年苦了她了,你把老头子的房子弄没了,以后须得帮老头子好生照看她。”
  “老丈对小子有救命之恩,小子先前承诺过与老丈养老送终,不会食言的,至于那个丫头……”
  李信沉默了片刻,轻声笑道:“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她,老丈尽可以放心。”
  卖炭翁长出了一口气,重新躺回了床上,又咳嗽了几声之后,开口道:“施恩本来不应当图报,不过老头子也是没了办法,李公子不要介意……”
  李信微微摇头,开口道:“老丈好生歇息,过几天就是年关了,小子出去采买一些东西,然后咱们三个聚在一起过个年。”
  老丈轻轻点头,又咳嗽了几声。
  李信从床边站了起来,缓缓退了出去,走到院子门口的时候,才发现小丫头从外面捡了不少枯枝,正抱在怀里朝着家里走过来,李信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开口道:“丫头,哥哥出去一趟,你在家里照顾爷爷,不要到处乱跑了。”
  小丫头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有些笨拙的点了点头。
  亲自锁上门之后,李信从腰里取出那块京兆府赔偿的银块,朝着就近的钱庄走去,这个时代的银子,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去钱庄兑成铜钱之后才能正常流通,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硬通货,而不是货币。
  从银块上切下来一小块,换了三四贯钱之后,李信朝着京城的西市走去,京城的各个坊市都是划分好的,北城是皇城的所在地,类似于永乐坊那种地方,都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而李信居住的大通坊,则是位于南城,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至于市场,则有东西两市,其中西市的东西要便宜一些。
  这些都是李信这几天在京城里打听到的。
  李信现在虽然有些余钱,但是本质上还是在坐吃山空,因此他只能去西市买东西。
  只不过他刚刚走出大通坊,就隐隐感觉到有人跟着自己,这种被盯梢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不过按照七公子的说法,这些应该是皇城的内卫监,对自己没有恶意,李信也就假装没有发现,自顾自的朝着西城走去。
  他走出大通坊大概一两个街坊之后,两个身材壮硕的壮汉,拦住了他的去路,
  李信微微皱眉。
  “两位,这里是京城,京兆府的巡捕还在四处巡逻,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要做什么?”
  两个壮汉面无表情,其中一个看了李信一眼,沉声道:“小兄弟,我家公子有请。”
  李信面带微笑。
  “这个世界上,还有拦路请人的道理?”
  这个壮汉面色不变:“我二人也是奉命行事,希望小兄弟不要让我们为难。”
  直到这个时候,李信才明白,从大通坊出来之后,就是这两个人在跟着自己,而不是内卫监,如果是内卫监的人跟着自己,自己根本没有可能察觉的到。
  想到内卫监,李信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状,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相信七公子,于是微微抬头,漠然道:“带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