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923

  这年头,给皇帝惦记着,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李信勉强一笑:“家乡偏僻,来回路远,有劳陛下挂念了。”
  天子摇了摇头:“你我兄弟,何必见外?”
  谁敢跟你做兄弟啊…
  李信微笑不语。
  “家乡的事情都办妥了?”
  李信点头道:“办的差不多了。”
  天子呵呵一笑:“听董承说,你在永州,逼着一户人家改了姓?”
  李信摇了摇头:“臣哪里有权力逼人改姓,是他们自愿的。”
  天子试探性的问道:“董承说,那户人家……是你的外祖?”
  李信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然后纠正道:“那户人家在十八年前,就把母亲逐出了家门,不算臣的外祖。”
  天子轻轻叹了口气。
  “朕知道长安你幼年的时候受了不少苦,这次回乡,一吐胸中怒气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你的手段有些不对。”
  天子沉声道:“那肖姓人家可以家破人亡,也可以身败名裂,这些都是你我一句话的事情而已,但是无论如何有这份血脉在,你不应该亲自出面。”
  皇帝陛下幽幽说道:“你出面了,就是犯上,以后在朝堂上,恐遭人非议。”
  他是在替李信担心。
  坦白来说,他说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无论怎么说,肖家的确是李信的外祖家,他在背后可以用一万种手段,让肖家家破人亡,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亲自出面。
  毕竟以后李信是要混朝堂的,这样做就会留下污点,成为将来朝堂上政敌攻讦他的把柄。
  李信沉默了一会,开口道:“陛下说的是,臣冲动了。”
  事实上这个污点,是他故意留下来的。
  李信当然可以在背后玩死肖家,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天子叹了口气,开口道:“这件事,朕会想办法替你补救,以后朝堂上朕还有许多仰仗长安的地方,可不能让那些文官抓住这个把柄。”
  李信点头。
  “多谢陛下。”
  这个把柄,自然不能掌握在文官手里,而要掌握在这位陛下手里才成。
  李信与这位天子个喝了几口茶之后,开口问道:“不知道陛下这么急着召臣回来,所为何事?”
  天子闻言,身子顿了顿,然后缓缓喝了口茶,对着李信苦笑道:“不瞒你说,朕一个人在京城,有些孤立无援,需要你回来帮帮忙。”
  所谓孤立无援,是指那些承德朝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假,但是权力更替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新帝登基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人全部提了上来,把旧臣全部赶下去。
  这样是要出大问题的,而且太康天子手底下,也没有那么多人,可以一下子把重要的部门全部占完。
  所以这就需要时间。
  一般新帝登基以后,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才能完全掌控朝局。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老人们未必愿意退下去。
  就拿宰相张渠来说,新帝登基之后没多久,他就说自己做不长了,但是到现在,他还是稳坐相位,岿然不动。
  倒不完全是他本人不愿意让,事实上是他背后一大堆利益集团推着他,不许他主动退下来。
  更何况,就算如今张渠主动退下来了,太康天子这边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能够立刻继承张渠的位置。
  大半年以来,太康天子虽然聚拢了一大批亲信,但是五个相位只抠下来一个,那就是宰相桓楚的位置。
  其实这个过程不用太心急,毕竟天子有名分在,时间久了投向天子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权力自然而然的就交替了。
  李信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京城里,还有人跟陛下作对?”
  “这倒没有。”
  太康天子有些苦恼:“只不过那些老臣总是让朕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让朕束手束脚,很是难受。”
  这不是废话吗……
  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骤然执掌乾坤了,他们可不得看着你管着你点,不然万一你一个不高兴,把家掰了怎么办?
  李信有些无奈的说道:“陛下,这是常有之事,过几年等陛下熟稔朝堂政务了之后,他们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就连当年承德朝的时候,先帝不是也不能为所欲为?”
  太康天子摇了摇头:“那些文官无关痛痒,可以慢慢来,朕也不着急,朕需要的是把禁军把握在自己手里。”
  太康天子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登基的过程,是有问题的。
  所以他才这样迫不及待的要把握权力,要坐稳这个位置。
  而要坐稳这个位置,最重要的自然是握住兵权了。
  李信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
  “陛下是说…裴大将军?”
  大将军裴进,是承德天子的死忠,算起来执掌禁军已经有接近十年了,早些时候种帅在京城的时候,还可以分制裴进,如今种帅也离开了京城,禁军又成了裴进一个人的。
  虽然裴进这个人看起来很忠心,但是太康天子……不放心。
  他还记得,去年宫变的时候,裴进这个人,是倾向废太子的。
  如今废太子不知所踪,更让天子寝食难安。
  “不错。”
  太康天子狠狠点头。
  “长安,朕要你帮着朕,换掉这个裴进!”
  
第三百八十二章
铁面裴三郎
  坦白来说,这位太康天子心急了。
  他原本不用这么着急,因为他还年轻,只要不犯什么错,两三年时间就可以顺顺利利的接过朝堂权柄,成为真正的至尊。
  但是他……得位不正!
  太康天子即位,从程序上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先帝的遗诏文武百官都看到了,宰相张渠也证实了。
  但是程序是程序,人心是人心。
  废太子一直到先帝驾崩前夕都还是太子,没有道理先帝刚死,太子就被废了。
  太巧合了。
  直到大半年后的今天,朝野上下,从京城到地方,许许多多的人仍旧觉得如今这位太康天子是“篡位”,只不过没有人敢说出来而已。
  而事实上,新帝的确可以算是篡位,毕竟当初是动了刀子的。
  这一点上,太康天子也有些心虚,虽然坐上了龙椅,但是总是感觉不太踏实。
  他迫切需要把禁军彻底拿到手里。
  但是当初魏王府门下的人多是品级不高的文官,武将只有叶璘,侯敬德还有李信三个人,太康天子没有合适的理由和合适的人选替代裴进。
  当然了,如果他肯把禁军交给老公爷叶晟打理,裴进肯定是要乖乖的把禁军交出来的。
  问题是,新帝宁愿让裴进继续带领禁军,也不愿意让叶家拿到禁军。
  李信皱眉思索了一番前因后果之后,开口道:“陛下,这件事……不能太过着急,裴进没有造反的根基,只要再过一两年,陛下坐稳了位置,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拿掉他。”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有一点陛下要注意的是,在陛下没有彻底掌控朝局之前,陈公公和张相,一个也不能动。”
  这两个人,是先帝遗诏最后的见证人,也只有他们两个亲眼看到,先帝把遗诏放进了那个盒子了,可以说,只有他们两个可以证明太康皇帝的地位合法性。
  所以,在这位新帝不能乾纲独断之前,张渠和陈矩都动不得,也死不得。
  这是先帝留给太康天子的“遗产”,也是先帝留给这位新帝的桎梏。
  这个桎梏就是,张渠的地位将会在新朝岿然不动,如果不能肆意认命首相,新帝的权力就会被大幅度限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