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923

  李圳恭敬还礼。
  “家父已经是一介白身,不是什么府君了,此刻正在里面处理事情。”
  李信迈步走了进去。
  说实话,平南侯府的这场丧礼虽然办的很隆重,但是并没有多少人来,而且现在的平南侯府已经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角落里还有一两间院子幸存,看起来很是凄凉。
  丧礼,就在这幸存的小院子里举行。
  靖安侯直接走到这个院子里,见到了正在指挥下人挂灯笼了李邺,李老头这会儿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根,但是做起事情来还是一丝不苟,很是认真。
  李信双手拢在袖子里,静静的站在这个老人家身后。
  老实说,他对李邺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恶感,唯一不好的印象是他曾经很古板的劝自己去认祖归宗。
  当初,这个老头是位高权重的京兆尹,想要弄死或者强迫李信,只是一个眼神的事情,但是他选择坐下来跟李信讲道理,这就很不容易。
  “府君大人,你不该插手进来的。”
  李邺身子顿了顿,然后转身回头看了李信一眼,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以为老夫想插手进来?”
  他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低头道:“就算分了家,老夫毕竟是李慎的堂兄,他家里遭了难,不能连个打理丧事的人都没有,老夫要是不来,全天下姓李的,都要在背后戳老夫的脊梁骨。”
  李信也坐了下来,低头道:“旁人说就让旁人说去,旁人再怎么说,要不了府君大人的性命,但是你非要插手进来,将来天子一句话,你就可能因此丢了性命。”
  李邺微微一笑。
  “你放心,老夫也做了几十年官了,这种事情还是看得明白的,老夫是听说陛下要给李慎办丧事,上书陛下,得到了陛下同意之后,才敢过来给平南侯府处理后事。”
  李信抚掌道:“老大人高义。”
  “同出一门,总不能为了苟全性命,就置之不理吧?”
  李邺昂着头,开口道:“老夫读了几十年的书,不能辜负了圣人教诲。”
  老实说,在如今京城里所有人都对平南侯府避之不及的情况下,老李邺还能主动上门揽事,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最起码李信是办不到的。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死问题,而是有可能连累整个家族的大事。
  李邺回头看了李信一眼,闷声闷气的说道:“靖安侯爷跑到这里来做什么,看笑话么?”
  这个老头是个很传统的人,在他心里,一直对李信不肯认祖归宗耿耿于怀。
  李信微笑道:“路过,就进来看一看。”
  “府君大人意思意思就行了,早点回家歇着,让朝廷去大操大办,不要把祸事牵连到自己头上。”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老大人本就是平南侯的堂兄,关系很近,如果南疆生了乱子,老大人也在三族之内,这个时候尽量低调一些,不要再露面了。”
  李邺闷哼一声,转头看向李信。
  “昨天老夫去见陛下,陛下说就是你小子进言,拿掉了老夫的京兆尹!”
  “我那是为了保你。”
  李信白了这老头一眼。
  “如果你继续在京兆尹的位置上,一旦李慎逃出京城,第一个死的就是你,现在不管李慎出城不出城,都跟府君大人关系不大,你应该摆酒谢我才是。”
  “李慎已经死了。”
  李邺指了指院子里的灵牌,面无表情。
  李信呵呵一笑:“如果他诈尸了呢?”
  这位前任的京兆尹面色严肃。
  “人死不能复生,他诈尸不了,等会老夫把他们夫妻俩埋下去,李慎这个人就没了,平南侯府一脉就此绝断香火,南疆再怎么闹,也跟李慎这个人没有关系了。”
  “总不能污蔑一个死人造反,靖安侯爷你说是不是?”
  李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如果李慎出现在南疆了呢?”
  “李慎已死,南疆如果再有一个李慎,那么肯定就是假的。”
  李邺语气肯定。
  “有歹人冒充李慎,意图不轨。”
  李信再一次拍了拍手掌。
  上一次他是为了李邺的情义鼓掌,而这一次他是为了这老头的机智。
  他本来以为这老头这样舍己为人,不惜担着天大的干系,也要给平南侯府办丧事,现在看来,他是想把自己那一脉给再出去。
  老头子说的很对,一旦李慎的丧事办完,南疆以后再出现李慎,那么也注定了是假的李慎,假李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牵扯到李邺头上来。
  “不愧是府君大人,厉害。”
  李信拍手笑道:“只是过几天之后,府君大人恐怕会再一次听到噩耗。”
  这会儿,整整一千人的内卫已经出京了,他们的目标是北周世族。
  这些北周世族里,包括了赵郡李氏……
  
第四百四十章
饶你一命
  听了李信的话之后,府君大人脸色微变。
  如今的李信,已经不再是那个两年前任他拿捏的穷小子的,现在的靖安侯爷,可以说是太康朝第一红人,见天子的次数甚至比尚书台的宰辅们见天子的次数都多,他说出来的话很有可信度。
  李邺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压低了声音。
  “靖安侯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信淡然一笑:“府君大人与赵郡李氏可还有联系?”
  “还有。”
  李邺面色微沉,低头道:“先父就是出身赵郡李氏,后来虽然自立门户,但是老夫这些年还是时常会回家祭祖。”
  “世族门阀的时代要过去了。”
  李信声音平静。
  武皇帝之前,天下五国并立,那个时候天底下最尊贵的未必就是五国的皇族,而是这些出身世家的世家子。
  这些世家的寿命可以达到千年以上,国亡而家不亡,每一个世家都掌握了大量的人才储备,他们垄断知识,掌握学术话语权,这种情况在北周独大的时期,一度达到鼎盛。
  当时夸张到什么地步呢?
  荥阳郑氏的家主郑规说过,他父亲当初到京城来,那时候的大晋还是偏安江南的南晋,姬家的皇帝是要亲自去迎接这些世家家主,并且奉为座上宾的。
  这种情况,在武皇帝那里被打破了。
  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是北周,因此世族多半是在北周做官,只有很少一部分家族,派了一点分支到其他四个国家为官,目的也是不把鸡蛋摆在一个篮子里。
  当时赵郡李氏的兄弟二人,李知节,李知礼两个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赵郡李氏分了出来,到了金陵定居。
  后来大战将起,武皇帝甚至没有敢用李知节这个世家出身的人去攻打北周,而是力排众议,用了叶晟这个“泥腿子。”
  然后,叶老头就用一杆大枪,打碎了看似庞大威武的北周。
  这是世族衰落的序幕。
  在那之后,这些世族的力量虽然大为削弱,但是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毕竟大晋一统天下之后,还是对这些世族采取了怀柔政策的。
  真正致命的是,科考。
  科考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来只有南晋这个文风盛行的地方才会用科考,北周南蜀之类的,多半都从世族里选官,基本不用考试。
  但是大晋一统天下之后,科考就被推行到天下,强制执行了。
  当然,在科考上面,知识垄断的世家子弟还是占了很大便宜的,以至于如今大晋的很多科考出身的地方官,都是有世族背景的。
  杀死世族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武皇帝时期的神功七年,一个书铺的匠人,弄出了弄出了成熟的雕版印刷。
  这就导致了世家不再垄断知识,从武皇帝再到承德朝,两代皇帝都大力推动科举,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世家的影响力正在一步一步削弱。
  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件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