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923

  李信掰着手指说道:“按照保守来算,锦城里的平南军最少也还有五万,就算他们没有城门城墙,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吃下来的。”
  “就算吃的下来,我们要赔上我手底下这将近四万人,还有汉州五万人斗都要赔上去死个七七八八。”
  如今的平南军,虽然已经不是三十年多年前那个啃下南蜀的平南军,按照军中十年一轮,三十多年来最少更替了两三代人,但是不管是李慎还是李延,治军都非常严格,平南军到现在为止,自然保持了极高的战斗力。
  而且南疆还有很多平南军退下来的老卒,李慎振臂一呼,这些人未必不会重新披甲上阵。
  总而言之,锦城这块骨头,李信并不准备去啃。
  吃力不讨好,就算李信倾尽全力,真的一己之力拿下的锦城,到时候不仅叶大将军这个主将面子上不好看,京城里的天子也不知道会如何想。
  李信的这两个身边人,一个沐英一个赵嘉,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算得上是顶尖的人才,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政治敏感度,都是要远远逊色于李信的。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出头,心眼多的人才能吃得开。
  沐英咧嘴笑了笑。
  “先前,卑职把汉州之兵尽出,老爹与李兴还在后面扯卑职的后腿,前些天绵竹破城的消息传过去,他们两个人当场傻了眼,话都不敢多说了。”
  说到这里,沐英畅快大笑。
  “侯爷你是没有看到那个李兴的嘴脸,太解气了。”
  靖安侯爷面带微笑,开口道:“那个李兴,交权之后难为你了?”
  “谈不上难为。”
  沐英摇了摇头,开口道:“就是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卑职做事的时候,他就会到沐家来跟我老爹多嘴两句,让人有些生厌。”
  “不过老爹买他的帐,卑职却不怎么搭理他,这段时间他已经老实了不少,尤其是绵竹破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李兴他就更没有什么威胁了。”
  “终究是个祸害。”
  靖安侯爷微微皱眉,开口道:“沐兄如果不方便下手,我可以帮沐兄动手,除掉这个祸害。”
  李信现在,表面上是大晋朝堂的红人,但是朝堂上的他就像无根浮萍,没有根基,他真正的根基在西南,在汉州这五万人,任何威胁到汉州军的人,都是李信的死敌。
  李信不介意用任何手段弄死这个人。
  沐英感觉到了李信浓重的杀气,他连忙摆手,摇头道:“侯爷,李兴再怎么说,也是闵王殿下唯一的血嗣,西南十万户南蜀遗民都还在,如果他这个唯一的血嗣没了,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沐家,到时候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
  李信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那汉州的事,沐兄看着处理就好,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个李兴也不是死不得,我们完全可以弄出来一个假的南蜀大殿下。”
  沐英连连点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侯爷放心,汉州的事我会处理好的,如果碰到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一定会告知侯爷。”
  靖安侯拍了拍沐英的肩膀,开口笑道:“沐兄不用这么紧张,你我还是从前羽林卫里那对难兄难弟,兄弟情分比什么都重要。”
  当初在他们两个在羽林卫里的时候,李信是一个处境危险的无名庶子,沐英是一个远赴京城的反贼,两个人在那个环境里结识,然后一路走到今天。
  坦白来说,李信是的确把沐英当成生死兄弟的,不然汉州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事情,他也不会放心的交到沐英手上。
  沐郎将低眉笑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
  “侯爷,绵竹已经破了,我汉州军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等着。”
  “等什么?”
  靖安侯笑了笑,开口道:“等叶师兄兵临锦城之下的时候,摇旗呐喊。”
  “到时候,我就有办法给十万户南蜀遗民,谋一个能见光的身份。”
  
第五百四十九章
难以捉摸的天子
  帮着汉州“义军”谋一个合法的身份,是李信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这些汉州军不再是“反贼”了,才可能正大光明的一直存在在汉州。
  也就是说,必须想办法把这些前蜀反贼,扣上“义军”的帽子。
  汉州有太多事要跟李信汇报了,因此这一个大年夜的晚上,沐英都在李信的房间里,跟他说汉州具体的事务。
  很快,大年夜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就是成康三年的大年初一。
  一转眼,那位靠宫变夺位登基的太康天子,已经在位两年有余了。
  这两年多时间里,李信正儿八经在京城度过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加在一起甚至都不到一年,其他大多数时间他要么是在永州,要么就是在西南征战,很少在那座大晋京城里厮混。
  就拿这一次来说,李信与太康天子已经接近一整年没有见面了。
  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每一刻的心思都千变万化,一整年的时间未见,谁也不知道天子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思。
  成康十八年的李信,有把握拿捏那位魏王殿下的心思,但是如今的靖安侯爷,已经不太有把握拿捏太康天子了。
  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李信一边吩咐沐英在汉州打起“襄助王师”的旗号摇旗呐喊,另一边写了一封信,把如今西南的情况,详细写在了奏书里,只是在奏书的中间,李信没头没尾的提了一句。
  “汉州蜀人,多有助王师讨逆之义士。”
  一篇奏书写下来之后,李信自己看了一遍,然后立刻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里去。
  这封信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不过在这封书信到达京城之前,叶鸣叶少保的奏书已经提前到达了京城。
  叶鸣是在腊月二十六七的时候,收到了绵竹破城的消息,他作为征西军的主将,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写进奏书里,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西南距离京城,足有三千多里路,就算是六百里家里,叶茂的信送到京城的时候,这已经是年初五了。
  这会儿,京城里刚落下来太康三年的第一场雪。
  京城上下一片素白。
  这会儿还是朝廷休沐的日子,因此平时很安静的永乐坊,这会儿热闹了不少,因为永乐坊里的贵人们,相互之间姻亲的非常多,这会儿正是拜年的时候,不时有一顶顶轿子来回往来。
  一骑快马,径直冲向永安门。
  冲击宫门,是重罪之中的重罪,这个当口敢于冲击宫门的,只能是西南的驿差了。
  这个驿差最终还是没敢闯进永安门,只在永安门门口住马,没过多久,有一个看起来极为年轻但是身着大红衣裳的宦官,伸手接过了这个驿差手里的书信。
  大晋内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八监少监,才有资格穿红色,也就是说这个年轻的宦官,至少是内廷八监里的少监了。
  这位少监手捧着这道奏书,一路走到了未央宫门口,径直走了进去,最终在未央宫的暖阁里停了下来,在暖阁门口跪了下来。
  “陛下,西南军情。”
  本来,下面递上来的奏书,都是应该尚书台先看,经过筛选之后再送到天子手里,但是如今这道奏书不用经过尚书台,而是直接送进了未央宫,足见这一年时间,太康天子对于朝局的掌控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暖阁里,传来一个平和的声音。
  “递进来。”
  这个少监,自然就是如今执掌内侍监的当红宦官萧正了,他手里捧着西南的奏书,迈着小碎步进了暖阁里,缓缓下跪。
  天子伸手接过他手里的奏书,展开看了看,随即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长安果然不负朕望,才去西南一年,西南已经被他拿下了七八成了。”
  天子脸上露出可见的喜悦。
  “有了绵竹,朕的禁军最多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回京了,这一年时间京畿空虚,朕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踏实。”
  一旁的萧正面露谄媚的笑容,低头道:“陛下,西南大捷了?”
  “岂止是大捷。”
  天子抚掌微笑道:“长安他已经在西南定鼎了胜势,平南军分崩离析就在眼前了。”
  “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做到父皇也不曾做到的事情了!”
  年轻的萧太监跪在地上,五体投地。
  “奴婢恭喜陛下。”
  “陛下英明神武,气运昌隆。”
  “朕气运昌隆?”
  天子脸上的笑容收敛,淡淡的看向萧正。
  “你的意思是,朕是运气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