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923

  过了不知道多久,李慎才开口说话,语气已经略微平静了下来。
  “你把姬喾送去哪了?”
  李朔老老实实的低下头。
  “送去绵竹了。”
  李慎脸上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他自嘲一笑:“这么说,是李信让你这么做的?”
  “难怪他会约我见面,难怪这件事前后会这么巧。”
  “好一个李长安啊。”
  李朔虽然很害怕,但是他还是摇了摇头,咬牙道:“大父,不是靖安侯要我这么做的,是我自己去绵竹,与靖安侯谈成的这件事。”
  “绵竹已破,锦城破城就是时间问题了。”
  李朔悲声道:“儿生在锦城,长在平南军,实在是不忍心见到袍泽兄弟们就这么白白的死了。”
  他是李慎的儿子,这一点父子两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但是这是他第一次在李慎面前自称儿子。
  李慎勉强从床上坐了起来,冷冷的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小儿子。
  “所以你就把锦城给卖了?”
  “李长安许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也做侯爷?”
  李朔垂泪道:“大父,儿要是给自己谋前程,这会儿应该跟太子殿下一起去绵竹,而不是跪在大父面前领死了。”
  “最开始,您与父亲要举旗造反的时候,我就反对过,我不止一次的去见您,见父亲。但是您与父亲都无动于衷。”
  “我想过许多办法,想要保住西南,保住锦城,保住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这个少年人泪如雨下。
  “但是绵竹破城之后,一切都成了奢望。”
  “我去见过靖安侯,我问他能不能到此为止,问他能不能来锦城,给咱们李家做事。”
  说到这里,李朔抬起头,看了脸色苍白的李慎一眼。
  “靖安侯与我说,他说不是他想打,是朝廷想打,这件事无可挽回了。”
  李慎怒声道:“不是他李信一手推动,我李家如何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李朔低头道:“这个儿也想过,如果没有靖安侯,咱们李家也只是晚一点到如今这个地步而已。”
  “儿子跟靖安侯谈好条件了。”
  李朔擦了擦泪水,低头道:“锦城只要装模作样的与朝廷打上几次,然后开城投降,到时候靖安侯会多写四五万的伤亡,到时候平南军就可以至少有四五万人,从这场劫数中脱身。”
  “因为我们是主动投降的,朝廷毕竟是王师,他们不会太为难平南军将士的家人。”
  “这样,哪怕朝廷日后会清算平南军,之前也有四五万人被保全了下来。”
  这个一身黑衣的少年人低头说道:“无论怎么样,这个结局也比他们跟着大父,跟着父亲,白白死在战场上要好得多。”
  “大父您在朝廷的账上已经是死了的,他们不会承认身在西南的您还是朝廷的平南侯,这样您可以轻易脱身,朝廷至少明面上不会再为难您。”
  “至于父亲,我会带着他去您说的那个山里,好生过日子。”
  说到这里,李朔咬牙道:“如果我提前这么与大父说,大父定然不会同意,不得已之下,我只能被太子殿下先送出城去,断了大父的念想……”
  李慎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完了李朔的话。
  然后他睁开眼睛,语气漠然。
  “你怎么知道,李信会遵守诺言?”
  听到这句话,李朔眼睛一红,抹了抹眼泪。
  “大父,您怎么还想不明白……”
  “我们别无选择了。”
  他咬了咬牙:“这个时候,我们只能信他,就算他不守承诺,咱们也只能认命。”
  “大父,时间不多了。”
  李朔低着头,垂泪道。
  “现在,靖安侯手里还有决断权,如果剑阁破城,叶鸣与靖安侯合兵一处,那就算靖安侯想要信守承诺,恐怕也有心无力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自知之明
  李朔的话说的太直白,直白到一时半会之间,让李慎很难接受的地步。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说的是正儿八经的事实。
  如今叶鸣被李延挡在剑阁之外,李信一个人还可以在绵竹做主,不管什么事情,那个年轻的“李家人”都可以说了算。
  但是一旦叶鸣与李信合兵一处,情势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叶鸣是主将,这个不用多说,合兵之后按照法理,所有征西军的人都应该听从叶鸣的调遣。
  更重要的是,李信与李朔达成的这个“协定”,不合朝廷意志。
  也就是说,李信这么做,是绝对不能够被朝廷发现的。
  一旦叶鸣到了绵竹,这种不合朝廷意志的事就绝对不可能发生,那个时候就算李慎开城投降,靖安侯爷也不会认这档子事。
  躺在床上的李慎缓缓闭上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开口说话,声音嘶哑。
  “你不该事先不与我商量。”
  李朔跪伏在地上,垂泪道:“大父的性子,容得我开口与大父商量么?”
  柱国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你把你跟李信说的话,原原本本的再跟我说一遍。”
  李朔擦了擦眼泪,把当日在绵竹跟李信的对话,慢慢说给了李慎听,过了大概一柱香时间,他才把当日靖安侯的意思大致转达给了李慎。
  “李信的意思是,锦城破城之后,我平南军可以多活五万人,他不管这五万人的去向?”
  李朔点了点头,开口道:“靖安侯跟这个意思,他说这五万人爱去哪里去哪里,他管不着。”
  李慎微微眯了眯眼睛。
  “他可以管的。”
  “他能够把汉州的那些南蜀遗民收为己用,以他的本事,再多拿五万人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李朔低眉道:“许是怕朝廷猜忌。”
  “朝廷已经在猜忌他了。”
  柱国大将军冷笑道:“姬家人的德行,我们李家两代人再清楚不过,当年我父刚打下锦城,连休整清点都没有弄完,朝廷就下诏书唤我父回京,还要另派人来接手平南军!”
  这件事,当初的确是有发生的。
  那会儿的平南侯李知节的处理方式很简单,他应召回京,但是朝廷派来接手平南军的将军却死在了半路上,于是乎李知节在京城待了大半年之后,又被派回了南疆。
  也是在那个时候,尚且年幼的李慎,被扔在了京城为质。
  “李信如今的功业,已经不亚于当年的父亲,他回京之后除非老老实实的做他的驸马,或许还能在姬家天子的仁慈之下苟活,只要他有半点别的心思,靖安侯府都很难有什么好下场!”
  “李信不是那种跪着求生的人。”
  柱国大将军咳嗽了一声,带出了一丝猩红的血迹。
  他这十几年时间,尤其是这两年内,精神一直都是紧绷状态,最近接连承受打击,身子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到现在,我也不好说你是对是错,不过你私放那头肥猪,我轻易饶你不得。”
  李慎冷冷的看了李朔一眼。
  “你下去,领六十鞭子。”
  李朔几年前就进了平南军,算是平南军的一个军人,六十鞭子是平南军的军鞭,一般吃了这六十鞭子的,非伤即残。
  执鞭人手辣一点,死了也是正常的。
  李朔低头垂泪道:“大父,您杀了我都行,但是锦城的事情,大父必须要有决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