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923

  想到这里,李信微微点头,沉声道:“既如此,本侯知道了。”
  “一路上舟车劳顿,你先在我府上住一天,晚上我写一封信,你带去给沐英。”
  沐竹深深低头。
  “小人遵命。”
  说着,他就被靖安侯府的下人带着离开了。
  等沐竹离开之后,李信坐在主位上,闭目沉思。
  李兴这个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除非有人想从沐英手里,拿过汉州军的权柄,这样李兴才会有大用处。
  比如说……那位。
  沐英现在是朝廷的汉州将军,统领汉州军也是名正言顺,如果朝廷突然任命李兴为汉州将军,把沐英调职或者“升迁”,到时候沐英是交兵权还是不交兵权?
  如果不交兵权,那就几同于造反了。
  想到这里,靖安侯爷眉头大皱。
  他现在在京城里,不太方便大张旗鼓的动用羽林卫,除了羽林卫之外,京城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内宫八监之一的天目监,天目监的太监董承与李信交情颇深,但是这一部分势力比较敏感,也是不太方便用的。
  事情有点麻烦了啊。
  李信犹豫了一会儿之后,让人把陈十六喊了过来,没过多久,只有一条胳膊的陈十六,就出现在了李信面前,他低着头语气恭顺:“侯爷。”
  曾经的陈十六,是一个有些腼腆的少年人,但是那已经是八年前的事情了,八年前的壬辰宫变之中,身为羽林卫的陈十六被内卫斩下了一条胳膊,在家休养了大半年之后,从此就在靖安侯府里做事,把羽林卫的日子一起算上的话,他跟着李信已经八年多了。
  如今的陈十六,已经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在这个时代,绝对不算什么年轻人,他比起从前,沉稳了很多。
  李信坐在主位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你去,把沈刚叫过来。”
  沈刚,是当年李信进羽林卫之后,收揽的第一个属下,这个有些刺头的汉子因为在永安门门口闹事,导致羽林卫与内卫起了冲突,当时还是一个队副的李信,毫不犹豫的与内卫大打出手,帮着他扛下了这件事情。
  从此之后,这个人就一直跟在李信身边,对李信忠心耿耿,李信也很信任他,把一些手边的事情都交给他去做。
  太康三年李信西征,沈刚也作为亲卫跟着去了,但是却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从此转入地下,帮着李信处理一些暗中的事情。
  从太康三年到现在,整整五年的时间,李信虽然大部分时间的确是在家里赋闲,但是闲暇的时候,他就通过沈刚在暗处弄出了一批人,五年时间下来,这批人已经颇有规模了。
  这种组织非常需要钱,李信这几年偷摸的经营了不少产业,大半收入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陈十六愣了愣,随即点头道:“这就去。”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没过一会儿,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人就从侯府后门离开,出了靖安侯府之后,又离开了永乐坊,一路避开巡逻的坊丁,一直来到城南的大通坊。
  大通坊是京城里一处很不起眼的坊,不过算是李信发家的地方,一直到现在,李信在这里还有两处房产。
  沈刚就住在大通坊,不过并不住在李信之前的住处,而是另寻了一处地方。
  这个人找到一处宅子门口,伸手在门上敲了三四下之后,在门口放了一块石头,便转身离开。
  没过多久,这处宅子的房门被打开,里面走出一个汉子,看到了门口的石头之后,没有多少犹豫,就换了一身衣裳,动身朝永乐坊走去。
  大概到子夜时分的时候,他才赶到靖安侯府,从后门进入,这时陈十六已经在这里等他许久了。
  “沈大哥来了。”
  沈刚默默点头,低声道:“侯爷在哪里?”
  “我领沈大哥去。”
  不一会儿,陈十六就把沈刚带到了李信书房门口,他敲了敲书房的房门,低声道:“侯爷,沈刚到了。”
  “让他进来。”
  沈刚这才弯着身子,低头而入。
  见到了李信之后,这个已经年近四十的汉子深深低头,抱拳道:“侯爷有何吩咐,要亲自唤卑职来。”
  平时有些事情,让中间人递个纸条也就行了,像这么大张旗鼓的,还真不多见。
  李信坐在书房主位上,伸手敲了敲桌子,声音平静。
  “帮我找个人。”
  
第十六章
代天卜卦
  李信的性格就是个懒散的人,不然他也不至于放着这么好的资源,当真赋闲几年时间,不在朝堂里问事,不过懒散归懒散,该做的事情他还是会做的。
  早在承德三年西征的时候,他就对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有了一些防备之心,不然汉州府也不会被他刻意做成那样一个局面,既然有了防备之心,那么他就不可能整整五年都在京城里混吃等死,总要慢慢让自己强壮起来。
  这支藏在暗处的力量,就是李信这五年的成绩……之一。
  这个暗处的力量,由李信借沈刚的手一手组建的,并且在这几年时间里,招揽了不少人,到现在,这支深埋在京城里的力量已经十分可观。
  李信建立起这支力量,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自己打探消息,但是打探消息只是次要的,他建立这支力量最主要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如果翻脸了,这只藏在暗处的手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把他还有他的家人送出京城以外。
  这个目的,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为了这个目标,李信这几年砸了不知道多少钱进去,就是为了在尽量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让这支力量壮大起来。
  沈刚听了李信的话之后,深深低头:“侯爷,找什么人?”
  李信淡然道:“一个叫做李兴的人,巴蜀人,今年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将要四十岁了,最近一个月到的京城,生的颇有些白净。”
  “知道的就这么多,你们先去找一找,找到了不要轻举妄动,立刻来通知我。”
  沈刚恭声道:“卑职明白了。”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不管找不找得到,不要大规模动作,免得引起旁人注意。”
  沈刚恭敬开口:“卑职明白。”
  说完,他就缓缓退出了李信的书房,然后对着外面的陈十六抱了抱拳,趁着夜色走远了。
  他离开之后,陈十六走进书房,对着李信低头道:“侯爷,眼见就要丑时了,您该歇着了。”
  李信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口道:“知道了,这就去睡了。”
  ……
  这些暗处的事情,注定是不为人知的。
  不过相比较来说,一些明面上大事,就非常的引人注目了,比如说在李信收到沐英信的七八天之后,京城里开始四下传闻一件事情。
  传说中的纯阳真人的师弟,来自于终南山太乙宫的一阳子真人,不日即将进京觐见陛下。
  纯阳真人的故事,有李信当年几乎没有太多漏洞的故事,再加上这些年说书先生还有各方面势力的传播,已经在大晋闹得人尽皆知,尤其是朝廷也出面给这位纯阳真人塑金身的情况下,民间的信仰崇拜就更加不可收拾了,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就成了大晋几乎人人皆知的神仙。
  影响力直逼大晋战神叶老头。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本朝本来有些式微的道门,竟然瞬间变得兴盛了不少,别的不说,最起码终南山太乙宫的香火,这几年是从来没有断绝过的。
  从前,大晋整体是偏向佛教的,毕竟大晋皇室因为偏安江南百年,比较喜欢吃斋念佛的佛教,道教一度被打压到了最底层,但是因为道门突然出了这么个神仙,一下子便昌盛起来了。
  眼下,纯阳真人的师弟一阳子真人,就要进京来给陛下庆贺生辰,京城的百姓人人为之沸腾。
  神仙的师弟自然而然也是神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这个来自于终南山太乙宫的一阳子真人,被京城的所有人都当成了神仙。
  除了李信。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李信更知道纯阳真人是怎么来的,这个所谓的神仙师弟一阳子,又是怎么来的了。
  纯阳真人,是李信按着另一个世界那位吕剑仙的模板编出来的故事,至于这位一阳子真人,则是终南山太乙宫的掌门,用近十车药材跟李信做的买卖。
  尽管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是李信并不准备孤揭穿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各取所需,没有必要去跟别人为难。
  可是,李信不想去招惹这位一阳子真人,一阳子真人却偏偏找上了李信。
  就在京城里四下还在传闻一阳子真人何时进京的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神仙一样的道士,已经坐在了靖安侯府的客厅,对着李信满脸笑容。
  “李侯爷许久不见,风采更胜往昔了。”
  李信白了这个老道士一眼。
  废话,当时老子在西南晒得黢黑,还狼狈不堪,如今白回来了,自然更胜往昔了。
  “一阳子真人进了京城不如朝拜陛下,来本侯的府上做什么?”
  李信喝了一口茶之后,不咸不淡的问道。
  “一来是向侯爷答谢当年的救教之恩,二来是有事情求教侯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