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923

  “浩然公放心,我省得的。”
  张府远没有李信的靖安侯府那么大,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就已经到了门口,临别之际,李信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这位左仆射,开口道:“浩然公,您致仕之后,是谁接您的班……?”
  张渠愣了愣,随即苦笑道:“这个全看圣意,你我还是不要妄加揣测了。”
  其实人选还是很好猜的,三省五个宰辅,去掉张渠还剩下四个,张渠走了之后会有一个人增补入相,但是这个人却不可能一跃成为左仆射,也就是说张渠空出来的这个位置,要有现在的四个宰辅其中一个替补上去。
  可能张老头心里已经有了点数,不过不方便对李信说而已。
  李信眯了眯眼睛,也不恼火,而是继续问道:“那是谁补缺进入三省拜相呢?”
  张渠眨了眨眼睛,苦笑道:“老夫猜测,应当是礼部的左侍郎。”
  山阴谢氏大儒辈出,前几年有一个仕林名宿谢迁入京出仕,虽然只是山阴谢氏的旁支,但是已经做到了礼部左侍郎的位置上。
  李信面色微变。
  山阴谢氏在朝堂中的势力已经越发庞大,如果再有谢家人拜相,那么这个后族的势力,就已经是空前庞大了。
  甚至可以说是大晋开国以来第一后族。
  想到这里,李信心里多少有些嘀咕,他想不明白,当今的天子这么过分的重用谢家人,到底是个什么意图。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兵部尚书该过问的,李信对着张渠拱了拱手,沉声道:“浩然公留步,李信这就先回了。”
  张渠抬手唤住李信,开口微笑道:“老夫入仕以来,一直听说叶国公威名,但是苦于不得一见,李侯爷是叶国公弟子,能不能代为引荐一番,老夫想在离京之前,见一见叶国公。”
  陈国公叶晟,可以说是大晋的全民偶像了。
  四十年前,叶晟从北周凯旋归来的时候,张渠刚刚以进士入仕,根本见不到叶晟,后来叶晟在大都督府干了十几年差事,便辞官不做了,那时候的张渠,堪堪爬到六部郎中的位置上,也无缘得见。
  再后来这位浩然公成功拜相的时候,叶晟已经闭门谢客许多年,没有特殊的理由,他也没太好意思去见叶晟。
  李信闻言,看了一眼张渠诚挚的面孔,低声道:“浩然公……家师身子不太舒服,恐怕不太方便。”
  张渠面色肃然。
  “那就更应该去探望探望了。”
  “老夫这几天准备准备,便带一些东西去探望叶国公,无论如何也要见他老人家一面才成。”
  这老头现在还是当朝左相,他要见叶晟,其实直接去叶家递拜帖,多半也能见得到,之所以跟李信说了一声,纯粹的因为客气而已。
  无奈之下,李信只能低头道:“浩然公随意就是。”
  终于,他离开了张府。
  骑在墨骓马上的时候,李信心里仍旧在思考张渠致仕的影响。
  这位浩然公的离开,将给朝堂文臣的权力版图中,空出好大一块出来,这块版图,李信是无力去争的,但是他必须瞪大了眼睛看着,把一切都记在心里。
  回到靖安侯府的时候,军器监的赵监正已经在书房等候了李信许久,见到李信回来了之后,他立刻站了起来,对着李信深深抱拳。
  “下官见过李侯爷。”
  李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账算清楚了?”
  “算清楚了。”
  赵监正低头道:“库房一共一万副甲,两万柄制式长刀,还有五万箭矢,按军器监的低底算,要一百三十万七千六百贯。”
  说到这里,他从袖子里递出了一张清单,恭声道:“这是军器监的同僚,昨晚上一晚上没睡统计出来的,请李侯爷过目。”
  李信伸手接过这个清单,只懒洋洋的看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边,开口道:“就这么办吧。军器监那边准备装车,交给羽林卫押送北疆。”
  “除却这些,还要再制出这么多东西,一批一批押送北疆。”
  反正这些钱不是他李信的,而是朝廷的开销,他花起来一点也不心疼。
  靖安侯爷的声音懒洋洋的。
  “至于钱,自己去后院的库房里搬去,记得不要搬多了,库房里的钱都是有数的,少一分,都要你们军器监去赔。”
  赵德脸上露出笑容,语气恭敬。
  “下官遵命。”
  
第三十三章
疏淡了
  其实这一次皇帝让李信去做的事情很简单,说白了就是采购和发货两件事情而已,任何一个普通的官员都可以轻易完成,难就难在,如何跳过兵部去做成这两件事。
  李信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他很粗暴的跳过了兵部,用羽林卫去完成了这两件事,至于这么做会引起的后果,他并不是十分在乎。
  京城里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各种派系林立,一旦涉足其中,每做一件事都要小心翼翼,换成任何一个人来做这件事,都会跟兵部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绝不可能像靖安侯爷这样干脆利落,但是李信本人没有什么派系,他也对朝堂里的斗争不太瞧得上眼,所以才能这么横行无忌。
  说一句露骨一点的话,事到如今,只要他不踩到皇帝的红线,不跟皇帝正面作对,在京城他想做什么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朝堂上的那些势力,对他构不成太大威胁。
  这也是他这几年兵部尚书做的不太上心的原因。
  李信在太康朝的地位能够如此超脱,一部分是因为当初的从龙之功,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五年前平定西南的功劳,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当今天子这把龙椅,最起码有一半是他李长安的功劳。
  如今的他,功高已经可以震主,但是他却低调了五年,在这种前提下,不管他做什么事情,皇帝……或者说朝廷,都会给他一定程度的容忍。
  更何况,他也没有做什么太过逾矩的事情,身为兵部尚书,他自己亲自去做与兵部去做也没有什么区别。
  安排完了军器监的事情,剩下的就是御酒那边的采购问题了,这些杂事李信就懒得亲自去过问了,他让羽林卫搬了二十万贯钱去御酒司,再让御酒司限期给出两万坛祝融酒。
  算下来,一坛祝融酒合十贯钱,这个价格已经与御酒司的成本价查不到哪里去,甚至御酒司那边还要亏损一些,不过李信很肯定,御酒司一定会如数交付这些祝融酒。
  采购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配送”的问题,这一点靖安侯爷准备用羽林卫的右营去配送,反正右营的郎将是天子的小舅子,都是他们自家人,出了错漏也怪不到李信的头上。
  大概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之后,李信简单整理了一下,在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准备进宫去了。
  毕竟那一位才是老板,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充其量只是一个采购经理,拍板还是要老板拍板的。
  从前李信进宫,一般都是一身常服,甚至会穿着一身便服,这一次他很郑重的穿上了朝服,并且戴上了朝冠。
  靖安侯府的马车,在永安门门口停了下来,李信走下马车,抬眼看了一眼永安门门前驻守的人。
  抬眼就是一抹赤红色。
  嗯,还是内卫。
  靖安侯爷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迈步进了永安门。
  虽然内卫的人不归他管辖,但是他早就可以自由禁宫行走,永安门这种外城门,还是没有人敢拦着他的,一路顺利走到未央宫门口的阶梯之下,李信才停下脚步,规规矩矩的等候传召。
  过了一会儿之后,一身大红衣裳的萧正,急匆匆的从台阶上走了下来,来到李信身边,恭敬低头:“李侯爷怎么在这里等着,去偏殿侯见就是了。”
  靖安侯爷对着这位新任的大太监微微颔首,笑着说道:“臣子侯见,都是在这儿。”
  萧正愣了愣,随即陪着笑脸,开口道:“您怎么能一样呢……”
  朝廷里的大臣前来求见,都是在这个台阶下面等着,但是李信是不一样的,从前李信进宫见天子,都是直接进未央宫里,甚至是直接进天子书房的。
  靖安侯爷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规矩就是规矩。”
  萧太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能低头道:“陛下唤您进去呢,随奴婢来。”
  说着,他才在头前带路,李信点了点头,规规矩矩的跟在后面,进了未央宫,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皇帝的书房。
  书房里,李信走到天子面前,跪了下来,叩首道:“臣李信,叩见陛下。”
  天子本来已经起身相迎,但是看到一身朝服跪在地上的李信,他愣了愣,随即上前走了两步,把李信扶了起来,开口苦笑道:“怎么如此生分了?”
  李信起身,低头笑道:“陛下,君臣之礼不可废,从前是臣不懂规矩,今后一定恪守成规。”
  天子叹了口气。
  “之前朕……”
  “罢了。”
  天子摇了摇头,重新坐回了主位上。
  老实说,他见到李信这么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两个人相识十年,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是坐在地上一起吃串认识的,哪怕后来他魏王的身份“曝光”,李信在他面前客气了不少,但是两个人也还是可以一起喝酒的朋友。
  如今,这份友情经过上一次的矛盾之后就,越发疏淡了。
  天子缓缓吐出了一口气,抬头看着李信,开口问道:“长安你……有什么事情么?”
  李信躬身道:“陛下,户部拨付给兵部的三百万贯,臣为了保险,已经暂存在府上,军器监和御酒司两边,臣也已经联络妥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