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923

  李信很干脆的挥了挥手。
  “撞开。”
  于是,左营的四个都尉很干脆的朝着这个房门撞去,房门本来就是木门,被四个大汉合身一撞,两块门板立刻倒在地上,掀起了一阵烟尘。
  房门一开,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
  蓬头垢面的左郎将王钟,半躺在椅子上,一只手拿着酒壶,喝的不省人事。
  即便房门倒在地上,他也无知无觉。
  李信皱了皱眉头,迈步走了进去。
  “王师父这样多久了?”
  他对一个都尉问道。
  这个羽林卫的都尉,曾经是他手下的一个队正,闻言连忙说道:“回侯爷,王头儿他从…叶老公爷走了之后就这样,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喝酒,也没有怎么过问过羽林卫里的事情了……”
  叶晟的八十寿辰当天,王钟带带着十六个老卒一起去给他贺寿,当天十八个人一起,喝的畅快不已,但是第二天,老公爷叶晟便撒手人寰。
  这其中的原因,旁人不了解,身为内家拳宗师的王钟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叶晟走了之后,他还去找了尚未来得及离京的秦元化问过,得知了老公爷的确带着病,不能饮酒,王钟知道了之后,当即就扇了自己几个响亮的嘴巴。
  那次大家一起去拜寿,是他去联络的,他自然把这件事归咎到自己头上。
  从那以后接近两个月时间,王钟都是这个模样,每日喝的大醉,半梦半醒之间,还会起来抽自己嘴巴。
  如果不是他自小练内家拳,有一副好身子,这会儿说不定都已经陪叶晟去了。
  李信叹了口气,挥了挥手。
  “我知道了,你们先出去,我与王师父说几句话。”
  四个都尉都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几个人都走了之后,房间里只剩下李信与王钟两个人,李信从房间外面找了个扫把,把这班房地上的碎片都扫在了门口,然后又把房间里稍微整理了一下,最后搬了把椅子,坐到了王钟旁边。
  他伸手把王钟手里的一壶酒取了下来,放在了桌子上,微微叹了口气。
  “王师父,我再过几天就要北上蓟门关了。”
  老王钟仰面朝天,闭着眼睛,完全不理会李信。
  靖安侯爷也不气馁,只是微笑道:“王师父莫装了,我练拳十年便很少喝醉,你练了一辈子了,喝不醉的。”
  练拳不会增加酒量,但是练内家拳的吐纳却会,李信练拳十年不辍,现在喝个一斤半祝融酒一点问题也没有,哪怕真喝多了,最多头晕一些,根本不可能不省人事。
  像王钟这种自小就练呼吸吐纳的功夫,他喝醉的可能性不高。
  当然,这都是李信自己的猜测,他也不知道练拳到底能不能提高酒量。
  不过印象里,自打他认识王钟以来,这个老家伙便每日喝酒,却从来没有见他真正误过事。
  王钟还是仰面朝天,花白的胡子横七竖八,不搭理李信。
  李信也不介意,只是自顾自说自己的。
  “我知道,王师父在为叶师的事情内疚。”
  他端起桌子上的茶壶,给王钟倒了一杯茶水,然后长叹了一口气。
  “不瞒王师父,叶师从去年秋天的时候,身子便开始出问题了,每天浑身上下都疼痛难当,他老人家硬撑了大半年时间,才撑到了八十寿辰。”
  “当天,能与老兄弟们喝一顿酒,他老人家走也是笑着走的。”
  “若死后有灵,叶师也一定是感谢王师父你,绝不会怪罪你老人家。”
  王钟还是闭着眼睛,没有说话。
  李信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他拍了拍王老头的肩膀,继续说道:“便是没有那一次,也是也就是一年半载的寿数,还得每天受疼痛煎熬,他这样畅畅快快的走了,未必不是好事。”
  王钟眼皮子动了动。
  李信站了起来,对着这老头作揖道。
  “王师父,弟子过几天就要北上了,此次估计要时间长一些,大约好几年不能回京,弟子不在京城,您老人家要保重身子。”
  “我已经跟家里人交代过了,逢年过节,还是会来这里给王师父送东西。”
  说到这里,李信叹了口气,再一次深深鞠躬。
  “弟子初到京城,进入羽林卫,受王师父授业之恩,更有颇多照顾,弟子诚心希望王师父能够安享晚年。”
  “王师父膝下无子,弟子以后便给您养老送终。”
  说着,李信便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临走之前,他还特意嘱咐了几个都尉,把王钟的门给修好,毕竟王钟一天有大半时间都在班房里渡过,要是没了门,在羽林卫大营里喝酒的事情就不好遮掩了。
  他走了之后,躺在椅子上的王钟才缓缓睁开眼睛。
  已经七十多岁的老头子,缓缓坐了起来,看着桌子上还冒着热气的茶水,半晌没有动弹。
  
第七十二章
裴进
  这一天时间,李信分别处理了兵部还有羽林卫的事情,然后才动身回家,等到第二天一早,他还在站拳桩的时候,小公爷叶茂就带着家将在靖安侯府里等着了,因为李叶两家亲近,小公爷没有通报便直接进入了靖安侯府,这个大个子也没有催促李信,规规矩矩的在一旁看着李信站拳桩。
  等到李信出了一身汗,收了功夫之后,叶茂才走了过来,低声感慨道:“师叔这一套拳桩真不错,闲暇时能不能教我一教?”
  叶晟是农家出身,但是年轻的时候也算有奇遇,与一个归隐在宁陵的武将学了一身本事,因此叶家是有家传武学的,不过叶家的功夫只能算是外家功夫,看起来刚猛,练不到吐纳上去。
  所以叶晟才会落得一身伤病,要不是他天生身体好,估计五六十岁便没了,根本不可能撑到八十岁。
  李信正在擦汗,闻言开口道:“教给你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王师父门里的秘传,所以教给你之后,你要是再传人,得先问过羽林卫的王师父。”
  王钟这个人,叶茂还是知道的,他低头道。
  “侄儿明白。”
  说话间,李信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叶茂这才开口道:“师叔,我们今天出发么?”
  李信摇了摇头。
  “今天去禁军领人去,等领完了人,再从兵部的库部司库房带点东西走。”
  李信既然要从兵部带东西走,那就不太可能跟叶茂两个人上路,他们两个人即便再加上各自的家将,也不会超过一百个人,一百个人带这么多东西,路上说不定就给绿林好汉劫道了。
  所以,李信准备从禁军带一个千人队一起北上。
  这件事早就想好了,因此在去兵部之前就跟天子打了招呼,天子要用他北上,这么一点条件自然不可能不同意,很干脆的让李信自己去禁军带人。
  叶茂点了点头,低头道:“那我是在这里等着,还是与师叔一起去?”
  “自然是一起去。”
  李信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带着你这个小公爷,那位裴大将军才不敢为难我。”
  此时距离叶老头过世,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间,李信心里仍旧缅怀恩师,但是已经恢复了从前有说有笑的样子,不过小公爷很显然还没有放的下,他勉强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李信见状,微微叹了口气。
  “斯人已矣,心里记着就行了,没必要愁眉苦脸的,叶师在天上看到了,多半也会不开心。”
  小公爷低着头,声音略微有些沙哑:“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祖父带我长大,他突然便走了……”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信摇了摇头,回了后院换了一身衣裳,然后牵出了自己的墨骓马,小公爷叶茂也把自己的坐骑带了出来,两个人走在最前面,身后各自的家将加在一起有四五十骑,从京城东门出城,朝着禁军大营的方向飞奔。
  禁军大营也算是李信曾经的“单位”,因此他找到方位还是驾轻就熟的,只一个时辰,他与叶茂就在禁军大营门口停了下来,下马之后,靖安侯府的家将便走上前去,对着营门的守卫沉声开口。
  “劳烦通报裴大将军,我家侯爷,奉皇命来禁军公干。”
  禁军大将军裴进,在太康元年从禁军大将军的位置升为大都督府的右都督,五年前,也就是太康三年的时候,李信卸任禁军右营将军,裴进因为失职,从右都督的位置上被贬为禁军右营的将军。
  五年时间过去,他已经从禁军右营将军,重新升为禁军大将军,就连壬辰宫变三大功臣之一的侯敬德,现在也是在他手底下做事。
  因此李信要从禁军带人,不免要经过这个人。
  其实如果细算一下,李信与裴进对比起来,就显得很不公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