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923

  他这句话一说出口,便是答应了,李信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你放心,沐英是可信之人。”
  赵嘉微微摇头:“任谁掌兵五年,心思都会变,侯爷不是幼稚的人,不应该以情分驭人。”
  李信微笑道:“汉州军里的骨干,都是我羽林卫旧部,他们会听我的。”
  赵嘉继续摇头。
  “这些人会听侯爷的不假,但是未必会听我的,侯爷让我去西南,总要给我一些利器傍身才是。”
  靖安侯笑了笑。
  “汉州城里,有一个人叫做林虎,是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如今天雷的方子还有制作团队,都掌握在他手里,幼安兄去西南之后,可以找到他。”
  “他会听你的。”
  赵嘉闻言,立刻站了起来。
  “如此,我这就回去准备。”
  西南的局势非常明朗,汉州军全靠天雷,才有把握能够控制西南,也就是说谁能掌控天雷,谁就能间接掌控汉州军,因此赵嘉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
  天雷,是个非常危险的东西,放在任何人手里,李信都不放心,只有林虎这种跟他一起长大的兄弟,他才能放心托付,但是林虎这个人,心思不太活泛,不能物尽其用,因此这东西由赵嘉这种聪明人握在手里,才可以在西南大显神通。
  李信之所以想把赵嘉弄到西南去,是因为他想要在汉州,弄一个“政委”。
  如赵嘉所说,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情分,都会在漫长的时光中变味,以情分驭人,是很幼稚的行为。
  赵嘉离开,李信亲自起身相送,不过为了不太引人注目,他只送到了前院就止步不前,对着赵嘉深深作揖。
  “委屈幼安兄了。”
  赵嘉的人生目标就是做官,地方父母官也好,中枢的阁部大臣也罢,只要能给百姓做点事情,他便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白读,眼下他在溧阳,只做了半年县令,溧阳县已经在渐渐向好,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了起来。
  可以说,赵嘉现在过得很开心。
  这个时候,让他放弃人生目标,跑去西南做一个“反贼”,无疑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不过,因为与李信之间的情分,他还是点头答应了。
  赵嘉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李信低头还礼。
  “侯爷客气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嘉不是眼皮子短浅之人,这些事情还是看得通透的。”
  李信笑着说道:“幼安兄放心,等风波过去了,你还能继续做你的官,比起现在只大不小。”
  赵嘉微微摇头,他对着李信躬身道:“相比于侯爷的事情来说,赵嘉个人的事情都是小事,侯爷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不去趁这段时间,好好想一想,咱们到底要干什么。”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
  李信看着赵嘉的背影,若有所思。
  ……
  这个喜穿白衣的县尊老爷,出了靖安侯府之后,上了自己的马车,离开了京城,晃悠悠的朝着溧阳县走去。
  一路上,有不少人遥遥缀在他的身后盯着。
  但是,赵县尊还是很顺利的在天黑之前,进了溧阳县。
  他早早成婚,有两儿一女,与夫人一起都住在溧阳县县衙里,他回到县衙后院之后,夫人很快上来,帮他脱了身上的衣服,打了盆热水,一边伺候他洗脸洗脚,一边问道:“大年初一的,跑到哪里去了?”
  赵嘉勉强一笑:“去了趟京城。”
  “又在忙活春种的事情?”
  夫人有些好奇,一边给他洗脚,一边问道:“年前不是已经忙活完了么,县丞已经带人去京城采买了足够的春种,都发给百姓们了……”
  赵嘉坐在床边,缓缓闭上眼睛。
  在溧阳做了半年父母官,他惩了不少劣绅,也帮扶了不少百姓,年前他还走访了县里买不起春种的老百姓,替他们采买了足够的春种。
  今年雪很大,明年开春种子播下去,到了秋天一定是丰收的一年。
  如果能看到那些金灿灿的粮食,他这个县尊,估计能开心的好几天睡不着觉。
  但是,他可能看不到溧阳县丰收的时候了。
  这位还算年轻的县尊老爷,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夫人啊。”
  县尊夫人抬起头,愕然道:“怎么了?”
  年轻的县令一脸平静。
  “我不在朝廷做官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白发大将军
  赵嘉出生的时候,叶晟北征已经回京,他生在叶家,长在叶家,从小跟着父亲一起读书。
  他的父亲,是跟着叶晟一起北征的军师,北征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气,不过也因为这个关系,不曾出仕为官,引以为终生憾事,因此就把这个读书人共有的愿望,寄托在了赵嘉身上。
  赵嘉从小就是读书,然后想着做官。
  此时他已经年过而立,终于成了一县县尊,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把溧阳县治理的有模有样,最多两三年时间,他就可以真正做到安民一方,但是此时,这个正在践行理想的年轻县令,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溧阳远行西南了。
  此时还在过年,朝廷官员休沐十五日,过了上元节之后才会重新恢复衙门,但是在年初二的这一天晚上,赵嘉走到几乎没有人的溧阳县县衙,恋恋不舍的把溧阳县的县尊大印,挂在的正堂牌匾之上。
  然后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一家人坐上马车,离开了溧阳。
  一路上,是随身跟着李信的沈刚,亲自带人护送。
  赵县令坐在马车上,依旧掀开车帘,看向了越来越远的溧阳县。
  “不知道明年春播会不会顺利,我不在溧阳,那些人多半又要欺压百姓了。”
  他的夫人坐在他旁边,轻声道:“老爷,你要是舍不得溧阳,我们就回去……”
  赵嘉缓缓摇头。
  “事有轻重缓急,此时我当然可以躲在溧阳做一个小县令,但是旧时恩主求到我身上,我便不得不去帮他。”
  他拍了拍自己妻子的后背,微微叹了口气。
  “况且咱们家与靖安侯府休戚与共,靖安侯府倒了,为夫别说做县令,就是咱们一家的性命也堪忧。”
  做了半年县尊夫人的妇人点了点头,语气温柔。
  “老爷做主就是,我们母子一直陪在老爷身边。”
  赵嘉笑了笑。
  “上一次在西南待了五年时间,才得以返回京城,本以为可以踏踏实实的做几年父母官,没想到刚回京城半年,就要再回到西南去了。”
  “这一次,恐怕又是一个五年。”
  赵县令微微叹了口气。
  “人生能有几个五年。”
  ……
  新年伊始,京城里依旧到处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穿了新衣服的小娃娃,在满大街的疯跑,跑的累了,就从腰里取出长辈给的零花钱,在路边买串糖葫芦,三四个娃娃聚在一起,吃得满嘴都是黏糊糊的红糖。
  也有许多文人骚客,结伴同游。
  秦淮河上,画舫游船遍布,京城依旧是一副太平景象。
  初五这天,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坐在一辆马车上,从京城的西门进城,马车从得胜大街,一路驶进了北边的永乐坊里。
  马车在陈国公府门口停了下来。
  马车里的老人透过车帘,看了一眼陈国公府,然后微微叹了口气。
  “不在这里停了,直接去靖安侯府。”
  驾车的汉子立刻点头,驾着马车开向靖安侯府。
  此时的靖安侯府大门,冷冷清清。
  要知道,今天可是初五,正是拜年的好时候,也是朝中官员光明正大互相送礼而不用担心被御史台告状的好时候,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就是官员们互相走动人情最密集的时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