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923

  “还有什么条件,你都说出来。”
  李朔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直视李信。
  “我想问一问兄长,兄长这样经营西南,意欲何为?”
  “我没有经营西南。”
  李信回答的很是坦然:“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我经营了汉州,是作为自己将来的一条后路,西南局势发展成现在这个模样,我事先也没有想到。”
  李朔继续问道:“西南将来会如何?”
  这个问题问的有趣,李信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微笑道:“大概是会有一个名义上的蜀王,然后你还有沐英等人名义上都算是这位蜀王的臣子,实际上各有心思。”
  “当然了,这也只是目前的一个推测,世事难料,将来西南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谁都料想不到。”
  “那兄长你呢?”
  “我嘛。”
  李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然后目光看向了京城方向。
  “我志不在西南,多半不会去跟你们抢那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将来如何,我也看不分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朔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兄长其实可以到西南来,做一个真正的蜀王。”
  李信摇了摇头。
  “那我岂不是成了第二个李慎?”
  李朔愣了愣,随即苦笑道:“兄长对大父成见太深了。”
  靖安侯爷“呵呵”一笑。
  “不去提他。”
  他伸了个懒腰之后,迈步朝着亭子外面走去,双手拢在袖子里,懒洋洋的说道:“你既然到了我府上,便不要出去了,否则内廷的人真的会把你抓去严刑拷打一番,在我这里安心住着。”
  李朔也站了起来,对着李信的背影问道:“兄长,我何时能回西南?”
  李信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李朔。
  “什么时候我能离开京城了,便带你一起去西南。”
  李朔苦笑道:“那我岂不是在京城要住一辈子?”
  李信越走越远。
  “等着罢,说不定这两天我就可以出京了。”
  ……
  北疆大捷,镇北军一举击溃宇文部四大部族之一的宇文浮屠部,并且把浮屠部的族长以及一众贵族都活捉了起来,正在押往京城!
  这个消息在朝廷有意的宣扬之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此时,大晋虽然已经一统四十年了,但是老一辈的人对当年的强盛的北周仍然畏惧,此时北周残存在北边的残部,被一举灭掉了一个,京城百姓自然大为振奋,当报功的皇榜贴在京城大街小巷的时候,横穿京城的得胜大街上从街头到街尾,到处都是一片喜庆。
  立刻有人开始组织舞龙舞狮,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从永乐坊到大通坊,处处张灯结彩,如同又过了一次年一样。
  其实区区一个捷报,或许有必要庆祝,但是绝对没必要这么夸张。
  之所以这么夸张,自然是出于某些目的。
  就在京城上下都热闹万分的时候,一道敕封成汉宗室李笈为蜀王的圣旨,从未央宫里发了出来,被太监萧怀亲自捧着,送到了靖安侯府。
  相比于京城里庆功的热闹场景,这道实际上事情更大的封王圣旨,反倒基本没有引起朝野的注意。
  事实上,这道要经过三省才能有效的圣旨,本来是应该被尚书台的宰辅们宁愿得罪皇帝退回未央宫,御史台的文官宁愿撞柱子撞死几个人,也不可能通过的,但是在太康天子的手腕之下,就这么静悄悄的通过了!
  所有人都在庆贺北疆大捷,这个高兴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敢去触皇帝的眉头。
  所以,这道圣旨才轻飘飘的送到了李信手里。
  靖安侯府里的李大侯爷,手里捧着这道圣旨,稍微展开看了看之后,就随手丢在了一边。
  他心里明白,
  皇帝愿意放他出京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太子殿下
  说白了,朝廷此时大肆宣扬北疆大捷,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遮掩敕封蜀王这件丑事,尽量把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越少人知道越好。
  因此两件事情的反差才会如此明显。
  李信当然知道朝廷这么做,或者说皇帝这么做的原因,因此他拿到这份圣旨之后,便开始很低调的收拾行李,只准备带上陈十六还有李朔等七八个人。
  出城的时间也不急,定在了三天之后。
  其实这个时间可以缩短为一天,但是李信不想,也不能这么急躁,不然慌慌张张的出了京城,皇帝就很有可能觉得他是逃离京城,到时候说不定就走不了了。
  所以一定要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一直到第三天的时候,靖安侯府总算准备停当,准备离开京城,不过李信还是磨磨唧唧的拖到了中午,等到日头正南的时候,才坐上那辆玄黑色的马车,从靖安侯府正门离开,缓缓驶向永乐坊的大门。
  这一次,他把陈十六也带上了。
  本来因为陈十六断了一条胳膊。到哪里都不太方便,因此他一般都是留在京城看家,但是这一次不太一样,陈十六的妻子蕙娘,还有一双儿女,都随着长公主秘密离开了京城,他也想离开京城,去见一见家里人。
  马车很顺利的离开了永乐坊。
  但是快走到西城门门口的时候,却被一队黑衣黑甲的羽林卫拦住,为首的一人正是当今谢皇后的堂弟谢岱,如今已经从羽林卫右郎将的位置上,熬到了羽林卫中郎将。
  当然,他之所以能够升官,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因为谢皇后的胞弟谢敬,从千牛卫中郎将的位置上离任了,不然皇帝就是再信任谢家,也不可能把三禁卫之中的两个,都交给谢家人。
  谢敬站在路边,对着马车低头抱拳。
  “李侯爷可在车里?”
  马车里的李信,掀开车帘,淡淡的看了谢岱一眼。
  “原来是谢国舅,何事?”
  谢岱低头道:“李侯爷这是要出京?”
  这段时间,三禁卫的人都收到过紧盯靖安侯府的命令,谢岱也带人盯过李信一段时间,不过三禁卫之中羽林卫距离天子最远,因此羽林卫虽然没有再负责盯着李信,却也没有收到放李信出城的命令。
  靖安侯爷微笑道:“是要出城,怎么,羽林卫现在还能管我出不出城的事情了?”
  谢岱小心翼翼的低头道:“恕下官多嘴,侯爷出城为何?”
  李信笑着看了这位谢家的年轻人一眼。
  “去接替你堂兄的位置。”
  前些日子,朝廷派去西南谈判的人,正是谢岱的堂兄谢敬,如今谢敬在西南进退两难,谈不成事情,也不好意思回京城,处境很是尴尬。
  谢岱深深皱眉。
  “侯爷能否等下官片刻……”
  李信脸上的笑意收敛:“怎么,要去宫里问一问陛下,是不是真的让我出京了?”
  “下官不敢。”
  谢岱深深低头:“如今西南乃是是非之地,刀兵不断,侯爷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出京,十分凶险,太康朝的羽林卫可以说是侯爷一手缔造,下官忝掌羽林卫,不能视而不见。”
  “下官请示一番陛下,分派一些羽林郎,贴身保护侯爷。”
  李信笑着看了看谢岱。
  “从前我就说,你比你那个堂兄厉害得多,现在一看果然如此,如果你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将来谢家多半就要大兴了。”
  “侯爷过奖。”
  李信淡然说道:“你要去请示就去罢,不过我不会等你,我是马车,走的很慢,你要是想追,从官道追上来就是。”
  说着,李信示意陈十六继续前进。
  陈十六点了点头,左手马鞭扬起,马车再次缓缓开动。
  谢岱等人没有阻拦,也不敢阻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