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923

  不过谢家尽管拍了不少人进京做事,这位国丈大人却从来没有到京城来过,现在听谢岱话里的意思,他似乎是要进京了。
  李信听完谢岱的话之后,似笑非笑的说道:“所以,我就非收下这些不可了?”
  “可不敢为难侯爷。”
  谢岱低头道:“一切全凭侯爷意愿,谢家绝不强人所难。”
  李信抿了一口茶,瞥了一眼谢岱递过来的礼单,然后随手丢在了一边的茶桌上。
  “罢了,既然这么多人想要我收下这东西,那我就收下了。”
  他口中说的这么多人里,其中有太康天子,有皇后娘娘,还有那位国丈大人,这些人都想着把李信绑到太子这辆车上去。
  尤其是太康天子。
  因此,为了顺这些人的心思,收下谢家的一点东西也没有什么。
  谢岱大喜,连忙对李信低头作揖。
  “下官多谢侯爷!”
  靖安侯爷微微摇头。
  “你给我送礼,怎么说也该我谢谢你,哪有你谢我的道理?”
  谢岱连道不敢。
  李信笑着看了他一眼。
  “谢郎将是哪年生人?”
  谢岱愣了愣,然后低头道:“回侯爷,下官承德四年生人。”
  靖安侯爷微微一笑:“那我比你大两岁,我是承德二年生人。”
  “坦白说,我跟欣赏谢郎将,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当初刚进京城的自己。”
  李信很直接的说道:“这一次如果是那位国舅爷来,无论如何东西我也是不会要的。”
  谢岱微微低头,语气有些无奈。
  “多谢侯爷抬爱,下官…愧不敢当。”
  “好好干。”
  李信拍了拍谢岱的肩膀,语重心长。
  “如今是你需要谢家,所以不得不对谢敬恭恭敬敬,但是当有一天这些谢家人需要你的时候,局势便会翻转过来了。”
  其实不仅是谢家,大多“政治家族”都是这个样子,家族给族人提供资源,然后族人各凭本事向上攀爬,等攀爬到了一定的高度,比如说做到经略一方,或者六部侍郎这种位置的时候,就开始反哺家族。
  那个时候,就是家族有求于个人的时候了。
  最起码在李信看来,谢岱这个人很有潜力,将来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应该可以爬到权力核心之中。
  最起码也是核心边缘。
  谢岱恭恭敬敬的对着李信作揖。
  “多谢侯爷金口,下官一定…铭记于心。”
  说到这里,他就要起身告辞了。
  临走之前,他对李信拱手道:“侯爷,有空可以来谢家做一做。”
  对此,靖安侯爷只是微微一笑。
  “有空一定。”
  谢岱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而李信也摇了摇头,回了自家的后院,
  时隔七年,他重新指掌禁军右营,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股很可观,也是很重要的力量,李信必须想办法把它尽快攥在手里。
  七年时间,当初他麾下的那些中低层将官,多半是已经换了一茬,不可能认得了,但是禁军右营的高层应该不会变化太明显,也就是说李信接收禁军右营问题应该不大。
  难的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禁军将军,让手下人令行禁止。
  去禁军大营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在去之前,李信要想出一个章程出来。
  他大概在家里思考了两三天时间如何接掌禁军,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靖安侯爷终于换上了一身甲胄,准备出城去禁军大营看上一看,但是刚走到前院,还没走出大门口,独臂的陈十六就拿着一封书信,朝着李信走了过来。
  他快步走到李信面前,把信递到李信手里,然后压低了声音。
  “侯爷,长公主的回信。”
  李信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把信塞进袖子里,然后默默转身,回了自己的书房。
  书房里,这封书信被缓缓打开。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体就是说她们母子三人现在都还好,让李信不用担心。
  但是信的末尾,却让李信大皱眉头。
  他看完之后,把这封信揉成了一个团,丢进了一旁的火炉里,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已经在京城,你还是想要回来啊。”
  靖安侯爷闭上眼睛,想起了他当年初见长公主时,那个躲在魏王殿下身后的那个小丫头。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罢了,回来就回来罢。”
  
第一百七十八章
去皇宫
  长公主要回京,是李信不怎么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天子是她的胞兄,而且兄妹两个人在前些年感情十分好,天子病重,长公主没有不回来的理由。
  要知道,哪怕是当年京城夺嫡气氛十分激烈的时候,还是魏王殿下的天子,也没有忘记带着小九满京城找吃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小九认识了李信。
  就算后来,这一对兄妹两个人的感情,因为李信的原因变了味道,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他们兄妹两个人前些年的情分。
  接到这封信之后,李信默默点了点头,把信丢在一边。
  “告诉沈刚,让他注意长公主安全,尽快把长公主带回京城里来。”
  长公主虽然回京,但是靖安侯府的大小姐李姝,还有小公子李平却是不会回京的,他们还是会在那个地方,由蕙娘还有钟小小两个人带着。
  有这一对儿女在外面,就算京城里出了什么事,靖安侯府也算留下了根苗。
  陈十六点了点头,开口道:“我这就去。”
  他抬头看了一眼李信,微微犹豫道:“侯爷你出门,要不要我跟着?”
  “不用。”
  李信负手朝着马厩走去,沉声道:“我骑着墨骓去,而且还是去禁军军营,你跟去也没有用。”
  陈十六微微点头。
  李信去马厩,把毛发乌黑油亮的墨骓马牵了出来,从太康三年这匹马从西南回京之后,李信就没有怎么骑过他,上次去北疆的时候,李信也是骑了军中的马,没有带上墨骓,这个老伙计已经有好些时日没有怎么舒展筋骨了。
  骑上墨骓马之后,李信又喊上了二十来个家将,一行人从东城门出城,朝着城外的禁军右营大营奔去。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信一直很积极的接触禁军右营,有时候甚至会在右营大营里住上一两天,如今禁军右营的中低层将官,的确与七年前大不一样,但是折冲都尉与果毅都尉以及几个中护军,基本上都还是那些人。
  毕竟做将官到了这个级别,再往上一步就会迈进军方的顶层,而进入这个顶层,人脉,机缘,本事,甚至出身缺一不可,大部分出身一般的的人都会被卡在折冲都尉这个位置上,一直到老去。
  因此,李信接收禁军右营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他有朝廷圣旨,又是禁军右营的“老领导”,名正言顺而且也不太会有人不服,只十来天时间,便已经初步掌握了禁军右营。
  这十来天时间里,天子召见了李信两次,大概在跟李信说天雷的事情,不过天子越发虚弱,对李信的态度也远不如前几次强硬,甚至有些恳求李信交出天雷的味道。
  很快,时间进了太康九年的十一月。
  这一年的天气极为寒冷,让在京城多年的李信,一度想起了承德十七年那场冰冷彻骨的大雪。
  因为怕冷,所以一大早李信就穿了两三层厚实的衣裳,离开侯府,坐在侯府那辆玄黑色的马车里,陈十六驾着车,朝着京城的南城门走去。
  太阳刚刚爬起来,陈十六就跟李信两个人,等在了南城门门口。
  主仆两个人一直等了接近两个时辰,到了日上中天的时候,一辆不起眼的青色马车,才缓缓开到了南城门门口。
  李信不认得这辆马车,但是认得这辆马车旁边的沈刚,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理了理自己衣服上的褶皱,迈步走了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