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6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923

  不过马上就要过年,开年之后新帝就要改元,此时礼部的很还在商量改元之后的“年号”,始终没有结果。
  这些东西,都是跟李信没有关系的,他这会儿正在皇宫的坤德宫里,面见已经“升级”成为太后的谢皇后。
  这坤德宫,历来就是太后居所,原先的太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是个很守规矩的人,新帝登基之后,她就第一时间搬了出去,把这座宫殿让给了谢太后。
  李信垂手站在这位还算年轻的太后娘娘面前,沉声道:“太后娘娘,先帝驾崩,有许多疑点,别的不说,这龙虎山的张家必须要给朝廷一个说法,否则这事情不可能过去!”
  太康天子病逝的时候,才三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李信不太相信什么天命,这件事情里,龙虎山张家从头掺和到尾,是一定要追查下去的。
  谢太后也才三十多岁,便丧了夫君,心里自然不可能好受,她先是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开口问道:“太保要如何做?”
  “臣请朝廷下旨彻查此事,臣领羽林卫出京,亲自去一趟龙虎山,就算把这座道门圣地掀个底朝天,也要把真相追查出来!”
  李信追查这件事的原因,一来是这其中的确有不少疑点,不可能不问,二来曾经的魏王殿下算是他的朋友,朋友死的不明不白,不管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友,都要问个究竟才成。
  谢太后皱了皱眉头。
  “李侯爷这个时候,不太适合离开京城罢?”
  新帝即位没有几天,甚至连登基大典也没有办,远没有到坐稳帝位的时候,这个时候谁离京都可以,但是独独李信这个禁军将军不能离京,这一点谢太后心里看的很清楚。
  她缓缓说道:“龙虎山的事情自然要查,但是不能急于一时,而且李侯爷你也不能亲自出京去查。”
  李信早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他微微低头,拱手道:“太后娘娘,臣不离京这件事也可以查,如今羽林卫是谢家的谢岱在掌管,臣请朝廷下旨,让谢岱带五百羽林卫去龙虎山,把龙虎山张家该带到京城里的人,全部带到京城里来。”
  “到时候,臣可以亲自审问这些人。”
  太后还是微微皱眉。
  “龙虎山张家,历来受封天师……”
  “天师也不能胡作非为。”
  李信深深低头。
  “不追查出一个结果,先帝何以安?”
  现在,太后或者说刚即位两天的小皇帝,都需要李信这么个靠山作为依仗,因此太后娘娘也不太好反对李信,她叹了口气之后,开口道:“那好,本……哀家这就让谢岱去龙虎山拿人……”
  她历来都是自称“本宫”,此时突然要改称呼,还有些不太习惯。
  李信微微低头:“太后英明。”
  朝廷里任何衙门,都是有它自己的职司的,比如说李信的禁军右营,职业就是拱卫京城,别的事情不归禁军去做,就算他手底下的兵部,也没有三法司的司法权,因此他只能通过太后,来接手这件事。
  太康天子死的不明不白,无论如何也要寻出一个答案,就算真得罪了龙虎山那个所谓的陆地仙宗,了不起他李信一个人承担了就是。
  陆地仙宗,也抵不住刀枪弓弩。
  与太后说完这件事情之后,李信就回了自家的靖安侯府,这个时候,长公主已经从宫里回来,不过她的心情仍旧不太好,经常坐在椅子上发呆。
  李信回了侯府之后,陪着她坐了一会儿,正要说些“体己话”的时候,陈十六的声音在房门外响了起来。
  “侯爷,外面有人要见您。”
  李信皱了皱眉头,看向了房门口。
  “不是与你说了,先帝驾崩,侯府闭门谢客,不管是谁一律不见。”
  陈十六在门口,并没有走,而是继续开口。
  “侯爷,那人说她姓宇文,是从北边来的。”
  “她说侯爷听了她的姓氏,就一定会见她。”
  靖安侯爷眉头微皱,最后还是从长公主床边站了起来,拍了拍长公主的后背。
  “是北边的人,我出去见一见。”
  长公主轻轻点头:“你自己当心些。”
  李信推开房门,看了看门口的陈十六,沉声道:“来人在哪?”
  “现在在前厅等着。”
  陈十六低着头,小声说道:“是个姑娘,方才殿下在,我没敢说……”
  靖安侯爷白了这货一眼。
  “我这就去见她。”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上门的“小三”
  四十多年前,庞大的北周尚在之时,宇文这个姓氏并不罕见,因为宇文氏是当时的北周皇族,光宇文氏的宗室子弟就有数十万人,此外还有许多被宇文氏赐姓宇文的贵族,在北周国境内到处都是。
  不止如此,因为当时北周的国力冠绝天下,还有不少汉人也自作主张的改姓宇文,身在北周境内的汉人自然不敢乱改自己的姓氏,但是当时偏安南方的大晋境内,就有不少汉人把自己改成了宇文姓,自称是北周皇族,在大晋境内招摇撞骗。
  这事虽然听起来荒诞,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因为当时北周国力强横,这些“二蛮子”在大晋境内还很吃得开,甚至会高人一等。
  不过这种情况,在四十多年前叶晟一举攻破北周国都的时候,就彻底改变了,后来为了防止大晋朝廷清泉,不止是大晋本土的“二蛮子”,就连那些没有来得及逃到关外的真正的北周皇族,也都改宇文姓为汉姓,经过四十多年时间,宇文这个姓氏在大晋国土上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而自称姓宇文,又是北边来的,身份已经很明显了。
  这会儿临近年关,京城里颇为寒冷,李信穿了一身棉服,缓步走到自家前厅。
  前厅里,一个穿着一身月白小袄的女子,正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等着李信的到来,见到李信走进来之后,这个女子缓缓起身,对着李信福了一福。
  “小女子见过李侯爷。”
  李信这才看清她的长相。
  这是一个长相与中原女子略有些不同的女子,相比较来说她的骨架要稍微大一些,五官也要大气一点,但是她的头发是乌黑的,一眼看去,几乎与汉人看不出什么分别。
  毕竟北周当初入关,也在关内做了百多年天子,这百多年期间,鲜卑人与汉人大量通婚,以至于哪怕是宇文昭这样的宇文氏皇族,身体里多多少少也流淌了汉人的血。
  他们的长相,虽然与汉人还有差异,但是差异已经很不明显了。
  李信只是简单打量了一眼这个女子,然后便径直坐在了自家主位上,淡淡的说道:“是宇文昭让你来的?”
  这女子含笑点头,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份精致的文书,递在李信面前的桌子上:“小女子名叫宇文雀,家父宇文昭,奉父命特来拜见侯爷。”
  她的官话说的十分标准,甚至比她的父亲宇文昭说的还要标准一些,就这一口官话,超过了朝堂里六七成的官员。
  这个时代也有类似普通话的官话,但是远远没有普及,每一次李信到兵部衙门去的时候,听到兵部那些稀奇古怪的方言,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鲜卑人没有汉人这么多规矩,不避父亲名讳,因此她直接就说了出来。
  李信坐在主位上,淡淡的看了这个女子一眼。
  “姑娘这一身穿着,不像是鲜卑人。”
  宇文雀微微一笑:“在侯爷心里,我们鲜卑人就一定要穿兽皮不成?”
  “父亲自小喜欢汉学,也喜欢汉衣,连带着小女子都是穿这些长大的,而且我宇文氏曾经入主中原,那时候的穿着,恐怕比晋国的皇族还要讲究的多。”
  曾经过过好日子和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是两码事,宇文氏曾经在关内享了一百多年的福,眼光已经上来了,至今宇文氏的上层,都很少再穿鲜卑人衣裳。
  李信低头抿了一口茶水,
  “没有记错的话,北周最后一个年号,是叫做白雀。”(这是历史上后秦的年号。)
  “看来宇文天王这些年心心念念,都是要复国啊。”
  宇文雀连忙低头:“侯爷误会了,家父让小女子前来晋国京城,是要拜会晋国皇帝,向晋国皇帝朝拜称臣来的。”
  前些日子,经过叶茂与种家军的连番打击,北边的宇文诸部严重受挫,如今只剩下一个宇文昭部,还有一个宇文赫兰部,整个宇文部元气大伤,不过宇文昭部吞并了浮屠部与大半乞圭部的地方,只要熬过这段时间,会很快壮大起来。
  当然,这需要时间。
  因此,他派人来京城向大晋求和,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他要给自己的部族,争取到消化浮屠部的时间。
  靖安侯爷面无表情。
  “按朝廷的规矩,就算宇文氏要称臣,也应该派一个男人来才是。”
  李信这句话,没有半点歧视女人的意思,是这个时代多少有点瞧不起女子,像一方使臣这种差事,几乎没有女子担任的。
  “侯爷误会了,小女子非是使臣。”
  她站在李信面前,大大方方的对李信行礼:“父亲的意思是,把我送给你们晋国,作为这一次朝拜的礼物。”
  靖安侯爷有些懵了。
  他可以理解双方谈判达成的“和亲”,但是哪有这种自己长了两条腿,把自己送过来的“礼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