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3/923

  于是乎,就有了现在的这个场景。
  沈宽等人列举了天子失德之处,尤其是把楚贵人一家的死全部推脱到了皇帝身上。
  不过在未央宫里,他并不敢直接要求皇帝退位,而是要求皇帝修养德行,还政于朝,由朝中辅臣理政,太后监国,皇帝本人在宫里好生接受圣人教诲,等德行完备之后再行亲政。
  如今元昭天子的名声,已经坏到了极点,在朝野上下看来,废帝都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沈宽等人的要求,已经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天子没有理由不答应。
  但是坐在帝位上的元昭天子,始终没有松口。
  于是乎,就有了现在大半百官跪在未央宫里请愿的场景。
  没有跪下的人只有寥寥七八个人,其中包括了京兆府尹周顺德。
  严守拙跪在最前面,他叩首道:“先前陛下用天目监,查出了臣等历年所犯之过错,都交由三法司论断,无论判罚如何,臣等悉数都认,该贬官的贬官,该罢职的罢职,尚书台和御史台的位置,臣等也都可以让出来,交给房相他们打理。”
  “臣等,非是求权之人。”
  严司空叩首道:“陛下登基一年,却有失德之处,如德行不修行完善,为人君父,天下恐将大乱,臣等恳请陛下还政于朝,事后陛下要杀要剐,臣等引颈就戮。”
  沈宽与另外两位宰辅,带着他们的一众门生故吏,跪倒在地上,声音沉重。
  “臣等,愿引颈就戮!”
  元昭天子坐在帝位上,脸色涨红。
  他咬牙道:“楚贵人一事,京兆府已经查的明明白白,至于宫中之事,也许朕无关,尔等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这件事情硬扣在了朕的头上,可有半点把朕这个君父放在眼里?”
  “今日殿中下跪诸臣,俱是不忠不孝之徒吗!”
  无人应答。
  殿中沉默许久之后,沈宽抬头看了一眼仍旧站着的京兆府尹周顺德,闷声道:“陛下,这位京兆府尹,恐怕已经被权欲蒙蔽了眼睛,全不记得圣人教诲,京兆府查出的东西,只会是陛下愿意看到的东西。”
  周顺德对着沈宽怒目而视。
  “沈宽,本官原敬你是宰辅,也是京兆府的上官,从未对你恶言相向,我京兆府所查之事,向来人证物证俱全,你空口白牙,就想抹黑我京兆府?”
  “那日我京兆府审查那些山贼匪类,讯问得知,他们去杀害楚家一门三十余人,乃是有人指使,这背后到底是谁指使的,沈相心里比谁都清楚!”
  沈宽跪在地上,闷声道:“自然是有人指使山贼所为,总不能要大晋的禁卫去屠杀大晋的子民!”
  “听说,楚贵人之事事发之后,陛下曾经亲口说要夷楚贵人三族。”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当日楚贵人莫名其妙出现在未央宫里之后,元昭天子被气个半死,的确说过要夷楚贵人三族的话,但是这话只是私下里说的,从未传出去。
  天子被气的咬牙切齿。
  “沈相真是耳目通天,朕在宫中的私语,也能落入沈相的耳中!”
  此时已经撕破脸皮,沈宽也不再避讳什么,他沉声道:“陛下既然说了,便不应该怕人知道。”
  宫人向宫外传话的事情并不少见,不管是在承德朝还是太康朝,都会有大臣向天子近侍打听皇帝说过什么话,从而揣摩圣意,这是内侍监宫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当年承德朝的时候,承德天子就自嘲说,他在宫里放了一个屁,半个京城的人都能闻得见。
  元昭天子怒哼了一声,咬牙道:“朕尚未亲政,诸卿便逼朕还政,那按照你们的意思,朕什么时候亲政才算合适?”
  严守拙跪地叩首,开口道:“先昭皇帝二十四岁嗣位登基,景皇帝二十三岁嗣位登基,俱是一世明君,臣等商量过了,陛下年纪尚幼,应一十八岁之后,再亲政理朝。”
  天子今年十五岁,原本再过一年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亲政,但是严守拙轻飘的一句话,就要让他再等上三年时间。
  现在,这些文官基本跟元昭天子已经撕破脸皮,他们绝对不会让元昭天子真正亲政,否则到时候他们全部都要人头落地,现在提出十八岁亲政,也只是缓兵之计。
  如果计划成功,这三年时间,都是这些文官在朝理政,到时候朝廷内外,都会被他们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届时废立皇帝就要比现在容易的多了。
  元昭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平复心情之后,转头看向大都督姬林,冷着脸说道:“大都督也是这个意思?”
  姬林跪在地上,叩首道:“臣掌军务,不宜插手政事,一切都由陛下与太后娘娘抉择。”
  这个时候,大都督府不反对,就已经是支持了。
  大都督府与李信有过一段不愉快,而且如今舆论已经完全不在天子这一边,再加上那些文官每日游说,如今这位大都督,屁股多少已经歪向了文官那一边。
  元昭天子冷笑一声:“朕如何抉择,你们还听得进去么?”
  姬林跪在地上,沉默不语。
  气氛再次僵持了下来。
  这个时候,一个一身淡紫色衣裳的太监萧怀,小路小跑跑到了干爹萧正面前,附耳说了几句话,萧正皱了皱眉头,走到天子面前,低头道:“陛下,李侯爷到了。”
  元昭天子脸色一喜,正要宣李信进来,就听到萧正继续说道:“陛下,李侯爷他……带了四五十个羽林卫过的永安门,这会儿已经到了未央宫门口了,您的意思是……”
  按理说,不管是谁,上朝都不可能带着禁卫一起,
  元昭天子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闭上眼睛,开口道:“直接让李师进来。”
  萧正点了点头,对着萧怀打了个手势。
  萧怀会意,跑到了未央宫门口,高声唱道。
  “宣太傅觐见——”
  这一声高唱,声音尖细,非常有穿透力。
  同时,未央宫里跪在最前面那一排的人,心里都是一惊。
  沈宽更是转头看了严守拙一眼,目光惊疑不定。
  严司空也是大皱眉头,此时所有的文官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他怎么回来了?
  正在众人思索的时候,穿着一身紫色朝服的靖安侯爷,已经迈步走进了未央宫。
  因为这几天吹了不少风雪,爱心的脸色有些发红,皮肤略显粗糙了几分,不过身材高大的他穿着一身高大的朝服,走在未央宫里,很是有一股气势在。
  靖安侯爷走进未央宫,先是跪地对天子行礼,元昭天子连忙站了起来,示意他平身免礼。
  李太傅起身之后就,回头看了看跪了一地的文官们,脸上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诸位。”
  “好久不见啊。”
  
第二百八十章
臣去杀人了
  十余年前,壬辰宫变之后,李信就已经是靖安侯,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京城里的这些老人,只当他是一个暴发户,明面上虽然尊重,但是难免把他当成个孩子。
  但是如今的靖安侯爷,已经二十八岁了。
  他在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开始蓄须,十多年朝堂沉浮,再加上官场战场的磨练,如今的靖安侯爷不说气势骇人,但是身上已经有了一些老国公叶晟的影子。
  整个朝堂,不管是谁,包括天子在内,没有人再敢轻视他半分。
  他只是轻轻的问了一句好,沈宽与严守拙等人眼神都微微有些闪烁。
  李侯爷笑容和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多文官,微笑道:“昨天赶了一天的路,今天起晚了,没能一早来参与朝会,诸位在商量什么呢,怎么都在地上跪着?”
  “我大晋,似乎没有跪着议政的规矩罢?”
  沈宽沉默了一会儿,从地上站起来,开口道:“李太傅不是回乡给老母扫墓去了么,何时回京来的?”
  李信面色平静,淡然开口。
  “本来是在永州老家,准备歇个两三年再说的,但是在老家听说西南那边出了事,好像是蜀王府与朝廷起了争端,要打起来了,就想着回京来问一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昨天刚到的京城。”
  “沈相与严司空都跪在地上,不知道是因为?”
  沈宽沉默了一会儿,微微欠身:“太傅身份尊贵,但不是先帝遗命的辅臣,我等受先帝之命辅政理国,今日之事,事及我大晋社稷纲统,还请太傅不要插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看向了未央宫里跪了一地的官员,沉声道:“否则就是与朝堂百官为敌!”
  这些文官并不怎么怕皇帝,一来是因为皇帝没有亲政,二来是皇帝要顾及名声,但是他们却害怕李信这种不讲道理的丘八,这位李侯爷十多年在朝廷里,做事从来都是肆无忌惮,从不吃亏,偏偏他手里还掌握了禁军,如果他真的要插手进来,站在天子那一边,今天的事情就很难办了。
  靖安侯爷不再理会沈宽,而是转头看向元昭天子,微微躬身:“陛下,臣初回京,不知道京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可否为臣解惑?”
  元昭天子点了点头,对萧正开口道:“去把前因后果,说给李师听。”
  萧正立刻点头,走下御阶,来到李信身边,躬身低头,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给了李信听。
  靖安侯爷听完之后,往前走了两步,走到了百官最前列,然后转过身子,面朝百官,脸上的笑意已经收敛不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3/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