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6/923

  比如说,不管沈宽有多大的罪过,他也不能这么直接一刀把他给捅了,这是犯了大忌讳的。
  先古一个个部落组成文明,此后诸夏数千年经久不衰,最大的原因就是“规矩”两个字,各种各样的规矩组成了这个社会,到了王朝时代,朝廷这种国家机器,更是由一层层的规矩堆砌而成,不管是谁身处在这个国家机器之中,都必须要按规矩办事。
  除非你有掀桌子重来的能力,否则哪怕是皇帝,都得按规矩办事。
  否则,必然会为整个群体所厌,被群有人合力“踢”出这个圈子。
  就拿这一次的事情来说,李信得了皇命,可以审问几位宰相,也可以按规矩去查,去办,最后证据确凿之后,想怎么杀就可以怎么杀。
  但是他不能就这样二话不说,把一个先帝任命的辅臣给杀了,这么做必然会遭到朝野的反噬。
  既得利益者,最是讨厌不守规矩的人。
  李信也算是国家机器,或者说这套规矩里的既得利益者,他本来不该这么做,但是他这么做了,内心里也有他的考量。
  出了大理寺大牢之后,差不多已经过了午时,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吃饭,他直接走向了未央宫。
  未央宫里,元昭天子已经等候许久,听到李信来了之后,立马让萧正把他请进了书房,李信进了书房之后,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老师,情况如何了?”
  “差不多已经解决了。”
  李信让萧正把手里的一叠纸,递到了天子的桌案上,然后淡然开口:“这是除沈宽之外,另外几个人的供词和他们写出来的名单,他们既然已经认罪,那么朝臣逼迫陛下延迟亲政的事情,自然就成了无稽之谈,贼首已经认栽,剩下的人不会有什么大动静了。”
  “至于这些名单。”
  李信微微低头,沉声道:“这些名单上涉及的官员,大多都是朝廷有官有品的人物,可以大做文章。”
  元昭天子把这些纸拿在手里,差不多翻了一遍之后,抬头愕然看向李信,声音都有些发抖了:“老师您……要把这些人……全杀了?”
  “自然不是。”
  李信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文官势力盘根交错,这几个人写的名单,差不多涉及到了京城各个衙门甚至各个地方,且不说陛下尚未完全掌握朝政,不好动他们,就是真的能把他们全杀了,大晋朝廷也立时就要大乱,祸害远比这些人要大的多了。”
  元昭天子挠了挠头,有些疑惑不解。
  “那老师说的大做文章……”
  “这就要看陛下怎么用了。”
  靖安侯爷缓缓说道:“这些名单里,有些是各衙门的主官,陛下如果要提拔他的副手,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把他杀了,拔擢他的副手上位,届时那人一定对新朝忠心耿耿,再没有半句怨言。”
  “如果陛下不愿意杀他们,也可以把他们请进宫里来,先给他们看一看这份名单,以及几个宰相的认罪书,这些人一定吓得屁滚尿流,陛下只要当着他们的面,把他们的名字从名单上划了去,或者当着他们的面,随手把一张纸丢进火炉里,告诉他们名单已经烧了。”
  “那这些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会感动的痛哭流涕,陛下收拢人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元昭天子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看向自己手里的这份名单,如获至宝。
  “老师真是大智慧,三言两语,就把如此复杂的事情理顺畅了。”
  “没有什么大智慧。”
  靖安侯爷淡然一笑:“只是一些拿捏人心的小手段,这种小手段先帝常常拿来用,跟着先帝久了,自然能跟着学一些。”
  其实早年李信刚刚进入京城的时候,面对一摊浑水,他能够在夹缝中存活下来,就是靠着这一手拿捏人心的本事,太康天子登基之后,许多事情还是李信给他参谋的。
  元昭天子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轻松下来不少,他让萧正把这些纸张收好,然后抬头看向李信。
  “老师,那沈宽他们几个人应该如何处理?”
  “他们都得死。”
  靖安侯呢理所当然的说道:“首恶必须要诛除,不然不足以震慑人心,不过他们几个,除了沈宽之外,其余几个人的家属,可以免去死罪。”
  “至于沈宽。”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方才在大理寺大牢里,臣已经把他给杀了。”
  天子惊的“啊”了一声,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老师,沈宽可是辅臣,先帝朝的首相……”
  “就说他在牢里畏罪自尽了就是。”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个时候,不用雷霆手段,那些读书人不知道要扯皮多久,论嘴皮子,京城里哪有几个人是他们的对手,这朝堂上下各个衙门,哪个衙门里没有读书人,哪个衙门里没有他们的徒子徒孙?”
  “不这样快刀斩乱麻,这事情永远了结不了。”
  说到这里,李信对着天子拱了拱手:“陛下放心,这事情就算以后传了出去,也是臣一人所为,臣杀人之后蓄意隐瞒,与陛下无关。”
  天子愣了许久,最终苦笑了一声:“老师,朕不是这个意思……”
  “老师本来没必要管这件事情,是朕拖累的老师。”
  李信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心里却不以为然。
  天子无错,因此不管什么过错,都要有人给他背下来,这件事传不出去还好,一旦传出去,一定是李信来背这个大黑锅。
  说不定眼前的这个少年天子还回把这件事记下来,作为日后拿捏自己的手段。
  政治场上,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想到这里,李信微微低头,继续说道:“陛下,这些人的认罪书里,少了沈宽的,所以这件事需要流的血,就要从沈宽那一边流。”
  “他的家人,门生,故吏,只要牵扯到这件事情中来,都要严查严办,当杀则杀,可杀可不杀的,也要杀!”
  “两代仁君,已经让这些读书人忘了天家威严,陛下不借此立威,此事就还会在大晋朝廷里复现,或许是本朝,或许是陛下的子孙,还会如同今日一样,被文臣步步相逼!”
  元昭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李信。
  “这件事……老师去办?”
  
第二百八十四章
学生与师兄
  这件事情原就需要李信去做,因为除了他之外没有人敢去大肆杀戮文臣,也没有人有能力真正办到这件事,毕竟朝堂里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哪怕是陈国公叶鸣,家里也难免会有几个做文官的亲戚,难免会因为家大业大产生一些顾忌,也只有李信这位太康朝位高权重的“孤臣”,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做成这件事。
  虽然事情是这个样子,但是听到小皇帝这句话之后,李信还是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开口说道:“臣需要一道圣旨,然后需要羽林卫配合,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少说也要一两个月,到时候京城里多少会有些动荡,陛下在这段时间里,要想办法控制金吾卫,京兆府,以及皇城兵马司,然后稳固京城各方势力,告诉他们,京城还是原来那个京城,不会有什么变动。”
  “只要政局稳固,死一点人不会出什么问题。”
  元昭天子点头道:“老师说的这些,朕都记下了,朕一会儿就着手去办。”
  靖安侯爷低头道:“再有就是尚书台的事情。”
  “尚书台的宰辅,只剩下房子微一个人,暂代宰辅的几个人,陛下可以自己看着用,但是先前被罢相的中书令老公羊,陛下要想办法把他请回京城里来主持朝政,公羊舒是承德朝的老臣,做事老成持重,有他在,陛下可以跟他学到很多东西。”
  元昭天子对着李信眨了眨眼睛,有些诧异的说道:“老师,公羊舒似乎是因为禁军右营周青阳一事,与老师有了矛盾,才自己上书请辞的……”
  “那不算什么矛盾。”
  李信淡然一笑:“当时臣也没想把这几个大头书生怎么样,只是想拿掉他们身上辅臣的位置,他们该做宰相还是做他们的宰相,几个宰辅之中,也就公羊老头最让人看着顺心,沈宽那些人,小肚鸡肠,鼠目寸光,半点没有大国宰辅的模样。”
  元昭天子对着李信微微低头,赞叹道:“老师大气。”
  “朕明天就派人去把公羊先生请回京城里来,主持尚书台。”
  说到这里,李信半眯着眼睛,看了天子一眼。
  “接下来,就是比较要害的大都督府,与陛下的那个胞弟了。”
  说到这两处,元昭天子脸上的笑意收敛,他叹了口气,开口道:“老师,姬林是肯定不能再做大都督了,但是朕还没有彻底主掌朝政,一时半会拿不掉他身上的位置,不过老师放心,朕会想法子让他主动辞去这个职位,他如果识趣,应该会主动上书。”
  “那姬林之后,陛下准备让谁坐上这个位置?”
  元昭天子看了李信一眼,笑着说道:“老师来做这个大都督如何?”
  “臣做不成的。”
  李信摇头笑道:“臣一不姓姬,二又在外领过兵,我要是坐上了那个位置,恐怕宗室的宗老们要跪在陛下面前哀嚎了。”
  “那就只好等姬林辞官之后,在宗室之中挑选一个了。”
  说到这里,天子皱了皱眉头。
  “至于朕那个胞弟……”
  他说的那个胞弟,就是谢太后的幼子,先帝的六皇子姬传,他也是先帝的嫡子之一,是除了元昭天子之外,最有资格坐上帝位的人。
  元昭天子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开口道:“等一会儿,朕去一趟坤德宫,与母后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把六弟送去山阴外祖家中长大,等他到了年纪,就把他封在山阴就是。”
  这个处理方法还是很不错的,李信点了点头,开口道:“如此,陛下与太后商量就是,臣的意思是,如果真要把六皇子送出宫去,那就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离京,但是不能让人知道他到底去哪了。”
  “最起码这一两年不能让人知道。”
  元昭天子站了起来,对着李信深深作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6/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