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923

  靖安侯恭敬低头。
  “如此,臣就告退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遗臭万年
  尽管已经一统天下四十多年,北周也早已经成为历史里的尘埃,但是先前下次多年北周给南晋留下了太多阴影。
  要知道,北周一百多年里,有三次差点打到南晋京城,有一次已经兵临城下,北周极盛之时,正面战场上的骑兵,可以以一当五,弓马天下第一。
  正因为如此,尽管北周已经不复存在,蓟门关外只有苟延残喘的宇文诸部,从武皇帝到太康天子三代人,一直没有对北疆放松警惕,大晋两个地位最高的将门,一个叶家一个种家,都被摆在了北边,看守国门。
  太康天子临终之前,曾经特意嘱托过李信,要他帮着自己的儿子,料理好北疆的事务。
  就连李信本人,也是想要彻底解决掉北边的隐患的。
  他也是诸夏子孙,对这片土地是有强烈认同感的,上一个世界的历史还历历在目,从五胡乱华,到靖康之役,再到后来的辫子南下,凡有外族入关,这片土地就会承受太多苦难。
  诚然,大晋现在的国力强盛,而北边的宇文诸部也还不够强大,即便放置不管,估计一直到李信闭眼,北疆的鲜卑部都不会整整打进蓟门关,但是人生在世,不能只想着自己,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替后人做点什么。
  大晋武皇帝时期,一统天下之后大晋的国力几乎被彻底打空,甚至整个承德朝都在休养生息,无力看向过门之外,但是到了太康朝的时候,一代人已经长大,早年因为南征北战打空的男丁也长了起来,该存的钱粮承德天子也给攒下来了,因此到了太康朝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有了对北疆动手的本钱。
  而且从太康三年开始,朝廷也准备那么做了。
  如果……如果不是太康天子身体不好,如果不是太康天子要分心拿掉西南,这个时候北边的宇文部即便不被打烂,也肯定被打残了。
  很可惜,这件事情因为种种原因,到了太康天子闭眼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做成,不过底子是攒下来了,只要朝廷政局稳定下来,随时可以对北边动手。
  眼下,只看这位即将正式亲政的元昭天子,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李信离开宫里之后,回到家中睡了一觉,第二天上午,他练完拳在书房翻看卷宗,大概巳时正的时候,羽林卫中郎将谢岱,便来到靖安侯府求见。
  进了靖安侯府的书房之后,他对着李信恭敬低头:“太傅,西市街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李信手里正在翻看一本书,闻言随手丢在桌子上,开口问道:“今天杀多少人啊?”
  “沈宽一家…”
  说到这里,谢岱眼皮子也抖了抖,颇有些不忍心,他伸手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名单,递到了李信面前。
  “沈宽一家……还有严守拙,以及另外几个宰辅,再加上这次审出来的一些主犯,总共一百一十二人。”
  谢岱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咬牙说道:“按照太傅的吩咐,这一次的案子要办成大案,这第一批要斩首的人,都是未央宫亲自勾红的,后续审讯出来的案卷,会送到太傅这里来,由太傅决断生死。”
  靖安侯爷伸手接过这份名单,看到了名单上用朱笔勾掉的一个个名字,他指着名单上一个个赤红色的红钩,对着谢岱呵呵一笑。
  “咱们这位陛下,自己不敢动手杀人,有人给他担下这份责任了,杀起人来倒是痛快得很,你看这几钩,杀气腾腾啊。”
  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长辈,李信调笑天子两句都没有什么问题,而同样是天子长辈的谢岱,就不敢开口说话了,他只能支支吾吾的点头道:“太傅说的是。”
  “走罢,再不走,该误了时辰了。”
  因为是去监斩杀人,而且这会儿已经快到年关,天气颇冷,李信就没有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朝着西市街走去。
  谢岱本来要骑马的,被靖安侯爷拉着坐进了马车里。
  马车里,李信随手取了一块碳,丢进了马车之中的火炉里,然后他伸手一边烤火,一边对谢岱漫不经心的说道:“这几天陛下与太后,有没有找谢郎将进宫?”
  谢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愕然道:“陛下与娘娘,不曾召下官进宫。”
  李信“哦”了一声,淡淡的说道:“那很快就会让你进宫去了。”
  谢岱皱了皱眉头,对着李信微微低头:“太傅可否名言?”
  靖安侯爷这才把目光从火炉,转移到了这位羽林卫中郎将身上,他笑呵呵的说道:“先帝的六皇子,很快就要出京了,不出意外应该是送到山阴谢家养着,到时候你这个堂舅,就会负责护送这位六皇子回山阴。”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六皇子还会养在你们家这一枝。”
  谢岱是个聪明人,先前几个宰辅在朝廷里闹事,要立六皇子为皇帝的事情,他也知道,此时听到李信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六皇子为何要出京的理由,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皱眉道:“六皇子出京,下官可以理解,山阴谢氏是六皇子的母族,去那里也不意外,可就算六皇子去了山阴谢氏,也应该是去他的亲外祖家中……怎么可能落在下官这一枝……”
  “因为这个皇子很棘手啊。”
  靖安侯爷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他是先帝除了陛下之外的唯一嫡子,与陛下是胞兄弟,理论上来说是皇位最大的威胁,这么个人养在家里,就是个天大的隐患,说不定哪天皇帝不高兴了,就要降下雷霆。”
  “而且这么个人极其危险,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看着,是个烫手山芋,太后娘娘不会看着自己的家人承受危险,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她的叔叔。”
  “也就是谢郎将的父亲。”
  谢岱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低下头,沉声道:“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太傅您臆测天子,未免……”
  靖安侯爷拍了拍手上粘上的碳灰,笑着说道:“六皇子出京谪居山阴,已经是定局,住在你们家的可能性最少有八成,谢郎将不信看着就是了。”
  说着,他掀开车帘,看了看马车外面。
  西市街已经到了,驾车的沈刚把马车停在了路边,对着李信恭声道:“侯爷,到地方了。”
  马车里的李信,用手帕擦了擦手上沾染的碳灰,对着谢岱微微一笑。
  “走,谢郎将,本官带你去杀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官去。”
  谢岱还在沉思李信刚才说的话,闻言连忙跳下马车,跟在李信身后,刚下车,他就听到了李侯爷爽朗的笑声。
  “今日之后,谢郎将与我,恐怕都要遗臭万年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相公
  今日西市街上跪着的这些人,对于京城里的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难杀,甚至不敢杀的,就是皇帝本人,也是想杀但是不敢杀,但是对于李信来说,杀他们是非常简单的。
  时辰到了之后,坐在主位上的李信,云淡风轻的丢出桌子上的斩令,侩子手眼睛也不眨一下,一口烈酒喷在了刀上,然后抬头看了一眼正当头的太阳,再对着犯人念叨几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接着一把钢刀飞过,犯人人头落地。
  围观的人们齐声叫好!
  毕竟西市街的人都是小民百姓居多,他们不知道杀的人是谁,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杀,只是单纯的看个热闹,看见这些个杀人匠手法熟练,一刀下去干脆利落,便就开始齐声叫好。
  不过围观的人堆里也有读书人,这些人里有太学生,有京城的小官,还有一些不曾进入国子监的普通秀才,见到这些人人头落地之后,纷纷仰天大呼。
  “严师!”
  “大宗师!”
  这些人有的口称老师,有的口称师祖,还有叫师叔师伯的,读书人里头,各种关系纷繁复杂,京城里的所有文官,只要肯去追溯,就一定能互相追溯到渊源关系。
  看着西市街遍地猩红,靖安侯爷只是眯了眯眼睛,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这种死人的事情他见得太多了,早年西征的时候,一场攻城持续三天三夜,每天都要伤亡一两千人甚至更多,整个营帐到处都是血腥味还有残肢断臂,见过那种血与火之后,现在这一百多个人头,根本惊不起他心中的波澜。
  这些人里,固然有人是无辜被牵连其中,或者罪不至死的,但是归根结底,是沈宽严守拙这些人要作死,如今天子也想让他们死,那他们就该死。
  所有人都需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权力场上从来都没有慈悲心,假使这一次是沈宽等人成功废帝另立天子,那时候他们杀的人只会比现在多,不会比现在少。
  砍完头之后,现场很快有人收拾干净,不过那些义愤填膺的读书人仍旧在大叫大嚷,有些直接对着朝廷以及李信这个监斩官破口大骂。
  靖安侯爷面无表情,负手走到这些读书人面前,冷声道:“今日西市街杀的人,统统都是反贼,你们一口一个老师,一口一个叔伯,是想跟他们染上关系么?”
  “如果是,羽林卫随时可以抓人。”
  两句话一出,大家立刻就怂了,有些人已经开始偷偷离场。
  不过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不怕死的勇士,现在最前面的一个读书人,怒不可遏,对着李信怒喝道:“严师一生清廉,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打掉了多少贪官污吏,他老人家掌御史台之后,大晋吏治为之一清,如今朝廷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这么把他老人家杀了!”
  “全不念严师这些年的功劳吗!”
  他口中的严师,是御史大夫严守拙。
  老实说,严守拙这个人做官的确还算清廉,天目监去查他的时候,也只查到了他在地方上做巡查御史的时候犯的一些错处,相比于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员来说,严守拙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清官楷模。
  但是很可惜,他没有站对边。
  面对这种情况,李太傅的反应很直接。
  “严守拙要废立天子,等同谋反,他的文书都递到了未央宫,这还是莫须有?”
  这个读书人脸色涨红,咬牙道:“天子失德,自然要废!”
  “很好。”
  靖安侯爷对着身后的谢岱招了招手,语气淡然:“这人是严守拙同党,把他也捕了,押进京兆府大牢。”
  谢岱叹了口气,低头应了一声,然后带着四五个如狼似虎的羽林卫,把这个人直接给五花大绑,见他犹自叫骂不休,便用布条直接勒住了他的嘴巴,押了下去。
  靖安侯爷面无表情,走到了高台上,看向了一群围观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