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923

  对于拿捏人心,叶茂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皱着眉头说道:“我不知道。”
  “朝廷已经知道我在这里,萧正带人赶过来,自然不可能见不到我,他回去之后,会跟皇帝说,是你叶茂挡住了他以及千牛卫,他萧正为了顾全大局,故而无功而返。”
  “只这一句话,陛下就会对叶家多出三分猜忌。”
  叶茂大皱眉头。
  “师叔这……”
  “你想说我应该躲着不出来,或者直接威胁萧正,让他不要把我的行踪说出去?”
  李信吐出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今天我不出来,萧正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千牛卫真的进了叶家的庄子,且不说陈国公府的脸面,就是叶师的脸面,也都丢尽了。”
  “而且,我虽然拿捏了可以致他于死地的把柄,但这种把柄可以让他做事,却不能让他真的去送死,朝廷已经提前知道了我在宁陵,他回去隐瞒不说,直接就要被天子砍了。”
  “固然,他是太监,无有子嗣,但是太监也有宗族,两边权衡,他很轻易就可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
  叶茂愣在原地,目瞪口呆。
  李信伸手拍了拍这个大个子的肩膀,缓缓叹了口气。
  “或许我不该来宁陵,但是叶师兄死了,我在西南躲着,终归有些不像话。”
  “我并没有害叶家的意思,我从锦城一路沿小道过来,甚至昼伏夜出的赶路,只带了一二十个亲近的人随身,几乎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的行踪,但是朝廷还是很清楚的知道我到了哪里。”
  说到这里,李信缓缓闭上眼睛,有些无奈的苦涩一笑。
  “说明我身边有了朝廷的人,这件事我会去细查,一定把这个给朝廷报信的人查出来。”
  叶茂愣在原地,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不怪师叔。”
  这位大晋第三任陈国公苦涩一笑。
  “从祖父开始,朝廷就没有怎么信过叶家,不让我出京也没有关系,除了我们姓叶的,没有人可以掌握镇北军。”
  靖安侯爷微微低眉。
  “你尽快回京去,我不能在这里多待了,不然拖累叶家不说,还会拖累宁陵的叶家庄。”
  说罢,李信转身离开。
  叶茂看着李信离去的背影,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
  ……
  三日之后,叶茂把自己的两个儿子留在了宁陵,代替自己给父亲守孝,他本人则是带着叶家的其他人回转京城,宁陵侯府的人坐马车慢慢回去,而他则是带着十几个家将骑快马赶回京城。
  到了京城之后,他回陈国公府换了一套朝服,简单洗漱了一番,便进宫求见天子。
  以陈国公的身份,想要见到天子自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天子在未央宫的书房里接见了叶茂。
  天子十四五岁即位,如今已经四年,他也成了十九岁的少年人,比起四年前坐在帝位上的惶恐不安,如今的天子即将弱冠,已经过了“实习期”,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了。
  见到叶茂跪在自己面前,天子立刻抬手,开口道:“叶卿请起。”
  叶茂起身之后,天子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叹了口气之后,开口道:“叶老公爷溘然长逝,朕与朝中文武,心中都十分悲痛,叶卿一定要节哀顺变。”
  叶茂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天子深深弯腰,拱手行礼。
  “陛下,臣父丧事已毕,臣惦念蓟门关军务,想尽快返回蓟门关,替陛下好生看守北疆门户。”
  元昭天子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眼珠子转了转。
  
第十三章
一代不如一代
  如李信所说,叶茂既然回京了,天子自然是不想让他再回蓟门关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怕叶家与西南互相勾联。
  从太康年间开始,京城上下无人不知靖安侯府与陈国公府之间的关系极好,就差成一家人了,如今西南已经差不多自成一国,而叶家又把持了北疆门户,这个时候叶茂待在京城还好,北边的镇北军没有主心骨,基本不太可能反叛,一旦叶茂回了蓟州,与西南前后夹攻,就可以长驱直入打到京城,京畿三十万禁军,也不一定能挡得住两边的军队。
  况且镇北军一旦离开蓟门关,北边的门户大开,鲜卑部也很可能从蓟州入关,云州的种家军也不可能在平地与鲜卑部为敌,到时候长江以北将会彻底大乱,朝廷将会完全失去对北疆的掌控能力。
  更严重的是,到现在元昭天子已经登基四年时间,朝廷对西南的天雷还是知之甚少,哪怕已经想尽办法接触西南制造天雷的工匠,但是因为西南的工匠每个人只接触一道工序,还说不完整,朝廷的天雷摸索了四年,到现在只是勉强出火花的地步,根本不可能用来对敌。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西南军出蜀,朝廷安排在汉中与安康的十五万军队,挡不挡得住他们还是两说。
  更致命的是,在汉中执掌十万大军的将军,也是叶家人。
  一旦西南军与镇北军齐聚京城城下,大晋国祚就真的危险了。
  即便京畿禁军能够挡得住他们,经此一役,大晋的国力,国家机器的威信也会跌倒低谷,甚至到无力维持国家秩序的地步,用不了多久,各地豪强就会四起,大晋最多勉力支撑几十年,就会房倒屋塌。
  这种情况,显然是天子不愿意看到的。
  元昭天子屏退左右,只留下萧正在书房里,他走下御阶,深深地看了一眼叶茂。
  “叶卿,听说李师去宁陵了。”
  叶茂没有否认,低头道:“回陛下,李太傅的确到了宁陵,他与叶家有旧,家父病故,他来宁陵祭拜家父。”
  天子点了点头,开口道:“李师与叶家的交情,朕也是知道的,老国公病故,他自然应该去拜一拜。”
  说着,这位年轻的天子微微叹了口气:“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不肯回京替朕做事,李师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能替朝廷出力,朕当可以高枕无忧了。”
  叶茂低着头,沉声道:“李太傅赶到宁陵的时候,咳嗽不止,据他说是伤了风,太傅与天家交情也很深厚,还是天家的女婿,假如身体康健,不可能不回京为官。”
  天子摇了摇头。
  “罢了,你总是会替李师说话的。”
  天子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叶卿是要回蓟州去?”
  叶茂低头。
  “身负要职,不敢在京城久留,况且关外还有虎狼窥伺,臣要赶回蓟州去,为大晋看守门户。”
  天子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他再一次起身,两只手学着李信的模样,拢在袖子里。
  “叶卿去蓟州多久了?”
  叶茂恭敬低头:“回陛下,臣是太康八年奉先帝之命前往蓟州,至今已经快六年了。”
  “六年啊。”
  元昭天子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缓缓说道:“北地苦寒,叶卿一去就是六年,着实是辛苦了。”
  “再加上老国公新丧,叶卿心中悲痛自不用说,朕的意思是,叶卿不用急着赶回蓟州,在京城也好,在宁陵也好,好生歇几个月,这会儿已经入秋了,等明年开春,叶卿再回蓟州去。”
  叶茂本来是低着头的,闻言愕然抬头看着李信。
  “陛下,镇北军不可一日无主将啊!”
  “先祖当年病逝,我父从蓟州回京奔丧,那时候他也没有丢下蓟州防务,是李太傅与臣两个人赶去北疆接手了蓟门关,如今臣愿意放下丧痛,回北疆替朝廷看守门户,陛下为何不准?”
  元昭天子本来是和声和气与叶茂说话的,听到了叶茂有些顶撞的言辞,他就有些不太高兴了。
  他冷声道:“镇北军是你叶家的镇北军,还是朝廷的镇北军?叶卿的意思是,除了你之外,便不能再有别人去主持蓟州防务了?”
  四年前他刚登基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脾气的,但是做了四年的天子,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是低声下气,甚至大气也不敢喘,让这位年轻天子的脾气,越发骄纵。
  事实上大晋这三代天子,只有当年的承德天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管跟谁说话都是和颜悦色,到了太康天子,就只有跟李信还有少数重臣说话的时候和气,对待旁人多少有些刻薄。
  几代天子,脾气一代比一代差,到了元昭天子这一代,因为年纪太小,又没有人制约,已经有些刚愎自用的味道了。
  叶茂深呼吸了一口气,跪在地上,恭敬叩首。
  “镇北军自然是朝廷的镇北军。”
  镇北军名义上自然是朝廷的镇北军,但是哪怕京城里一个七八品的小官心里也明白,这只是一句屁话,叶家经营镇北军几十年,无论如何这支军队也是姓叶不姓姬的。
  不管是承德天子还是太康天子,都打压过叶家,但是那也是在朝堂方面的打压,这两代天子都没有插手镇北军这个叶家的基本盘。
  这位新任的陈国公,心里一阵发堵,他抬头看了一眼御阶上还没有弱冠的天子,重新低头。
  “陛下的意思是,另派将军代替臣接手镇北军。”
  “只是暂代。”
  天子心里也明白,不可能真的跟叶家翻脸,他对叶茂发火,也只是按照他父亲教他的“恩威并施”,吓一吓叶茂。
  他看了看叶茂,缓缓开口:“叶卿放心,叶家世代替我大晋看守门户,这些朕都是记在心里的,眼下只是让叶卿在京城休息一段时间,等过些日子,叶卿还是朝廷的镇北大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