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923

  “今日之后,属下一定详查暗部之中的叛徒,再有一个朝廷的奸细,属下提头来见!”
  靖安侯爷面无表情,缓缓开口:“你跟他们说,有主动举告的,还可以有一条活路,不然我可以从牙行把他们买出来,也可以杀了他们。”
  沈刚立刻低头。
  “属下明白。”
  “你去罢。”
  李信闭上眼睛,缓缓说道:“多盯着京城里,朝廷有什么大事,立刻送到我这里来。”
  “是。”
  沈刚说这话,缓缓退出了李信的房间。
  等到这个大汉走远之后,李信也起身离开了房间,简单梳了梳头发,换了一身布衣,提了一壶酒,朝着叶家的祖坟走去。
  祖坟距离叶家庄不是很远,没过多久,李信就看到了叶茂的芦蓬,这位新任的陈国公,正坐在芦蓬里,捧着一卷兵书,认真钻研。
  李信走了过去,坐在了叶茂对面,笑着说道:“当年的小公爷,也知道认真读书了,叶师在天有灵,多半也会为之欣慰。”
  叶茂放下兵书,缓缓吐出一口气。
  “排解寂寞而已。”
  叶茂小时候就是个小霸王脾气,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从来闲不住一时半刻,跳脱的很,基本上除了叶晟无人制得住他,想让他坐下来安生看书,更是难上加难,如今他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让他在这里静坐三年,还是有些为难他了。
  “呆不习惯也不用强迫自己住在这里。”
  李信坐下来伸了个懒腰。
  “你坐在这里,叶师兄在天上也不一定就能好过一些,尽孝道应该,但是也不用拘泥于规矩。”
  叶茂缓缓叹了口气。
  “如师叔所说,求个心安罢了,父亲生前我没有怎么陪过他,如今闲着无事,就在这里多陪陪他老人家,还有祖父。”
  李信把酒放在叶茂面前,开口道:“入冬了天寒,喝上一口?”
  叶茂摇了摇头。
  “居丧不能饮酒。”
  李信白了他一眼,自己仰头喝了一口。
  当时李信刚来宁陵的时候,叶茂是陪着他喝过一场的,算是一醉解千愁,但是从那之后,这个黑脸的大个子,还算严守守孝的规矩,不喝酒不吃肉。
  两个人正在芦蓬下面闲聊的时候,一行十几匹快马,从宁陵县城里奔了过来,当先一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瘦削汉子,他一身青衣,在距离叶家祖坟还有几百步的地方住马,然后徒步朝着叶家的祖坟走来。
  叶茂伸头往芦蓬外看了一眼,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向着这个中年人迎了过去。
  李信是背对着门口的,见状回头看了一眼,也从蒲团上起身,迎了过去。
  叶茂对着这个中年人恭敬低头行礼。
  “四叔。”
  李信也拱手道:“师兄。”
  来人自然是汉中将军叶璘了,因为他在汉中统兵,脱不开身,因此哪怕收到大兄病故的消息之后,他也没有从汉中回来,如今叶鸣过世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个月,这位叶家的老四,终于从宁陵赶了回来。
  他对李信拱手还礼,然后抬头看了看两人身后的坟墓,眼睛有些发红。
  “大兄重病,我没能回来看他,直到大兄走了,我也没有回来见他最后一面。”
  叶老四眼含热泪。
  “我对不住大兄。”
  他身形踉跄,慢慢走向叶鸣的坟墓。
  李信与叶茂都让开了身子,没有挡住他的去路,两个人看着叶璘跌跌撞撞的背影,心中都有些感触。
  叶茂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师叔,四叔这会儿不是应该在汉中带兵么……”
  “你问我,我如何知道?”
  李信看着叶璘的背影,缓缓叹了口气。
  “多半是天子,对叶师兄也不放心了。”
  
第十六章
你教出来的学生!
  叶璘是叶晟最小的一个儿子,他是叶晟从北周回京之后才生下来的儿子,出生之后,叶家就已经是“天下第一将门”了,因此这位叶四少从小到大比较混账,年轻的时候眠花宿柳不说,还经常提着把剑在京城里四处寻人决斗,因为到处沾花惹草,还跟不少衙内动过手。
  一来是他身手本来就好,二来有一个强悍的老爹,活了二十多年硬是没吃过亏,到了快三十岁的时候才改邪归正,在朝廷里谋了个差事,后来在羽林卫任中郎将。
  他这一辈子,活的比他老爹叶晟以及他的兄长叶鸣,都要潇洒快活。但是这位叶四少也不完全是混账,他心里明白,自己能在京城里这么潇洒,一来是因为老爹早年拼过命,二来是因为自己的大兄放下了毛笔,去北边投军去了。
  因此叶四少这辈子谁都不服,第一个服老爹,第二个就是服自己这个兄长,老爹走的时候他就在身边,但是大兄叶鸣走的时候,他在汉中动弹不得,收到消息之后,心中如同蚂蚁啃噬一般难熬。
  此时终于到了宁陵,曾经的叶四少跪在自己大兄的墓碑前,几乎是泣不成声。
  过了不知道多久,等他的情绪稍稍平息了一些之后,李信才慢慢走了上去,递过去一方白巾,叶璘接过白巾,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之后,回头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叹了口气:“让长安见笑了。”
  李信摇了摇头。
  “大师兄故去,小弟心里也很难受,师兄与大师兄乃是手足兄弟,自然更是彻骨之痛。”
  叶璘转过头,看了一眼兄长的墓碑,长长的叹了口气,就要从地上站起来。
  不过他跪了这么久,早已经跪的麻了,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上,李信眼疾手快,立刻伸手搀扶住他,叶茂也上前搭了把手,两个人扶他到一边的芦蓬里坐下。
  坐下来之后,叶璘舒服了许多,他先是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问道:“长安如何还在宁陵,前些日子我听说你到了宁陵之后便走了。”
  “在这里避祸。”
  李信无奈的摇了摇头:“此时宁陵城外不知道多少梅花卫在寻我,还是待在叶家庄里安全一些,刚好叶茂也被朝廷赶了回来,我就在这里多陪他几天。”
  说着,李信看向叶璘,问道:“师兄不是应该在汉中带兵么,怎么也回宁陵来了?”
  叶璘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叹了口气。
  “前几个月收到大兄病重的消息之后,我就跟朝廷上书,要告假几个月回京看一看大兄,但是朝廷一直不许,无奈之下我便只能一直待在汉中,动弹不得。”
  “一直到大兄病故,朝廷还是不准我离开汉中,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在汉中待着。”
  说到这里,叶璘咬了咬牙:“手足之丧,我居然连回来祭拜也不能,心中着实难熬。”
  “前几天,朝廷突然来了文书,说许我回乡祭拜兄长,我二话都没有说,便离开了汉中,带了些人往宁陵来了。”
  停了叶璘的话之后,李信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师兄走后,汉中的军队谁来掌管?”
  “自然是那位国舅爷了。”
  很显然,虽然与谢敬一起共事了几年,但是叶璘还是有些看他不顺眼,他冷笑道:“这位国舅爷给我做了几年的副将,我不在汉中,汉中军自然归他打理。”
  “不过我懒得去管这些事情。”
  叶璘缓缓吐出一口气。
  “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回乡一趟,祭拜祭拜兄长。”
  说着,他左右看了看叶茂搭建的这个芦蓬,又抬头看了看垂手而立的叶茂,开口道:“这儿不错,你让我在这里住几天,多陪陪父兄。”
  叶茂不敢反驳叔父,无奈点头。
  李信盘腿坐在叶璘身边,问道:“师兄也看不顺眼那个国舅爷?”
  从太康年间开始,李信就瞧山阴谢氏的谢敬不怎么顺眼,反而与谢家的谢岱很是投缘,无奈谢敬与天家的关系明显更近一些,因此在朝堂上,远远的走在了谢岱前面。
  “谁能看得顺眼他?”
  叶璘闷哼了一声:“胸中无物,还喜欢逞能,处处要出风头,这种人如果不是有个国舅的身份,在我军中,不出三天就要卷铺盖走人。”
  果然,叶璘也看谢敬很不顺眼。
  李信沉吟了一会儿,最终对着叶璘低声道:“师兄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朝廷先前不准你回乡,此时又突然放你回来了?”
  “我没有细想。”
  叶璘坐在芦蓬里,开口道:“无非是天子要捧自己的亲娘舅上位而已,我也瞧不上一个汉中将军的位置,放我回来也好,放我回来,我就在宁陵住上几年,多陪陪家里人。”
  李信语气有些沉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