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23

  “鲜卑部入关之后,有法子收拾他们。”
  “他们闹不大的。”
  
第十八章
不择手段
  “你能有什么法子?”
  叶璘冷笑一声,开口道:“真给鲜卑部毫发无损的进了关,他们十几万乃至于二十万骑兵,就可以在关内纵横驰骋,到时候你追也追不上他们!”
  “我父当年能打下北周,是因为北周那个时候已经不是游牧的鲜卑,他们也要据城而守,不会动弹,十几万骑兵机动起来,你连他们的影子也瞧不见!”
  李信面无表情。
  “但是他们总是要吃饭的。”
  “不管是什么兵,都要停下来吃饭,抢东西也要时间不是?”
  叶四少闷哼一声:“你便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追?”
  “十几万军队带马,每一天消耗的粮食都是惊人的数字,除非他们入关之后仍旧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否则他们只能抢点东西就走,缺东西了再来。”
  叶璘深深皱眉。
  “假如蓟门关都挡鲜卑不住,你如何打退他们?”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我有天雷,很多。”
  “这几年时间,西南几乎日夜不停的在弄这个东西,这东西师兄应该知道,它对阵型散乱的骑兵用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数量足够多,再带一些禁军收尾,就可以很轻松的正面战胜鲜卑部。”
  叶璘沉默了一会儿。
  “你送一点天雷去蓟州,蓟州城便固若金汤,大兄与我说过,此物是守城利器。”
  “若叶茂现在在蓟门关,我已经让人往蓟门关送这东西了!”
  “但是叶茂现在不在蓟门关,师兄你也不在蓟门关,朝廷甚至不准备派一个叶姓的人过去,如果叶家对此毫无反应,守下了蓟州又如何?那也是旁人的功劳!”
  “师兄也知道,镇北军是叶家的家业,陈国公府的根基,给别人立了功劳,时间一长,镇北军还会不会跟你陈国公府姓叶?”
  “反正我绝不同意放鲜卑人入关。”
  叶四少声音如雷:“古来异族入关,无不是生灵涂炭,叶家的家业是重,但是重不过北地百姓的性命。”
  “镇北军拼空了便拼空了,老父若在,也不会让你开门放外族入关。”
  “非是放鲜卑入关。”
  李信也皱了皱眉头:“我先前已经说了,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打输了打不过了,就往后撤,保存有生力量。”
  叶璘起身,默默的看了李信一眼,然后缓缓说道:“我一直都知道,长安你是个有野心的人,父亲说了,你是叶家的老五,所以不管你做什么,我都当你是自己人。”
  “但是这件事不行。”
  叶璘缓缓吐出一口气,开口问道:“长安,我大晋六千万黎民,异族入关,少说也要有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假使你将来真的做了天子,回想起这数十万人,不觉得心中有愧么?”
  李信沉默了许久,最终起身,对着叶璘拱手作揖。
  “师兄教训的是,如此,我便不在镇北军之上做文章了。”
  “蓟州该怎么打便怎么打,我不再过问,打赢了自然一切无恙,打输了小弟应该也会去收拾烂摊子,只当我先前的话没有说过。”
  叶璘起身还礼,然后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叶茂,缓缓开口:“我已经从陈国公府分家,先前的话只是一家之言,镇北军是陈国公府的家业,这件事情叶茂说话要更管用一些,不过我的态度已经摆在了这里,镇北军尽力而为,蓟门关就算被破了,叶家无愧于天下人。”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战争,没有打空这个说法,一般双方军队开战之后,素质差一些的战损一成就会逃跑,战损三成就会溃逃,能够坚持到战损五成才溃败的,就能称得上是精兵了。
  镇北军被叶家调教了这么多年,自然是精兵,但是即便如此,一旦镇北军的伤亡超过一半到了六七成的样子,也就会溃败了。
  李信与叶璘争的事情,并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一旦北边打起来了,叶家应该出几分力。
  李信的意思是叶家出个五成力气,局势不对就可以考虑保存有生力量了,而叶璘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叶家都要尽力而为。
  双方并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是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李信的做法要更理智一些,而这位叶四少,家国情怀要重一些。
  一直沉默不语的叶茂见两个人不再争吵,苦笑一声,开口道:“四叔说的不错,祖父若在,不会愿意看到镇北军不出死力,不过真的全力去拼的话,我们叶家人都不在镇北军,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外人去摘桃子。”
  他看向李信,叹了口气:“师叔可有什么办法?”
  “我没办法。”
  李信摊了摊手,有些无奈的说道:“要不就趁着还没打起来之前,让这位新上任的镇北将军死在半路上。”
  “若真的要守蓟门关,师兄你跟叶茂两个人,最好给云州城的种家写一封信,约定云州城与蓟门关一定要守望相助,有云州城的援兵,鲜卑破关就不会有这么容易了。”
  叶四少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了李信一眼,淡淡的说道:“长安你好像一心想要北边乱起来,是不是北边乱了,西南就要趁机出蜀了。”
  李信面色平静。
  “不管北边北边乱不乱,西南军不可能永远待在西南。”
  “本来师兄你在汉中,我还不太好意思与汉中正面冲突,如今师兄你不在汉中带兵了,倒也算是好事,那位志大才疏的国舅爷在汉中,迟早吃一个大亏。”
  “而且师兄你这句话看低小弟了。”
  李信深呼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不是我盼着北边乱起来,是有那个燕王在,北边迟早会乱起来,师兄应该已经知道了,鲜卑部受封燕王之后,不止一次入关查探地形,他们想要做什么,昭然若揭。”
  “我与师兄还有叶茂说这些,不是要利用叶家做什么,而是想要叶家在这场乱局之中能够尽量止损。”
  靖安侯爷面色平静,淡然道:“如果师兄你或者叶茂任何一个人,此时能够就任镇北将军,那么李信亲自前往蓟州,帮着叶家守城,城外人在,城亡人亡。”
  “可惜,师兄与叶茂都去不得。”
  说到这里,李信吐出了一口气,对着叶璘拱了拱手。
  “李信与师兄相交十多年,师兄也应该知道我不是一个不择手段的人,我若是真的什么手段都愿意用,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当今天下或许依然姓姬,但是谁说话算数就不一定了。”
  说着,靖安侯爷自嘲一笑。
  “何至于被一个孩子逼得躲在老家不敢动弹,被朝廷的梅花卫追着到处跑?”
  
第十九章
闷雷
  从当年的壬辰宫变之后,李信基本上都是待在中枢的,他原本并没有任何造反的念头,所以对于官场也不是那么执着,甚至是一种爱搭不理的态度,从他做了整整七年的兵部尚书,却没有去过几次兵部衙门就能看得出来。
  李信当年只留下了一些能够保证给他一条后路的力量。
  如果他有争权夺利的心思,七年的兵部堂官,足够他培养出一代门生故吏,再加上他太康朝第一红人的身份,靖安侯府也不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尤其是在太康天子故去之后,他不止一次有机会执掌中枢,如果强势一些,甚至可以直接留在京城里做他的权臣,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开京城,主动回到西南老家去。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元昭元年那一次沈严之变,李信但凡有一点歪心思,龙椅上的天子早已经不是现在的天子了,废了这个皇帝,再立一个五六岁的皇帝,到时候朝政大事还不是由着李信如何拿捏?
  再有就是,当年梅花卫的事情,萧正被李信拿了一个天大的把柄在手里,李信真有一些不择手段的坏心思,未央宫里的帝位他想让谁坐谁就可以坐,哪里还有今天这些破事。
  靖安侯爷或许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是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个坏人。
  听完李信的话之后,叶璘也知道自己有些不对,他对着李信拱了拱手:“是为兄失言了。”
  李信叹了口气,开口道:“今日之后,宁陵我便待不下去了,今天夜里我就连夜离开宁陵,回锦城去。”
  叶四少皱了皱眉头。
  “你我兄弟就事论事,不伤感情。”
  “是就事论事。”
  李信笑了笑:“也不伤感情,叶师说我是叶家的老五,那我永远都是叶家的老五。”
  “只是叶家以后的事情,我就不开口说话了。”
  说到这里,李信伸手拍了拍叶茂的肩膀,笑了笑:“情分还在,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该我开口说出来,有什么事情就给我送信,我这个做叔叔的能帮一定帮。”
  说着,李信对这叔侄两个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芦蓬,朝着叶家庄走去。
  叔侄两个人看着李信远去的背影,想要开口挽留,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叶茂长长的叹了口气,转头对着叶璘开口道:“四叔,李师叔他不说全为了叶家着想,但是应该也没有利用叶家的心思,你说的那番话,太寒人心了。”
  这位第三代陈国公端起粗瓷碗,喝了口水。
  “爷爷病重的时候,是李师叔到处给找大夫,每天在叶家忙里忙外的陪着,还要逗老爷子开心,他对叶家真的没有坏心思。”
  叶璘皱了皱眉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