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7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923

  这个条件,还是很值得考虑的,元昭天子沉默了许久,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抉择,只能无奈的挥了挥手,咬牙道:“萧正,送李师回府。”
  萧正点了点头,走到李信面前,开口道:“侯爷,请罢。”
  李信含笑点头,两个人起身没走两步,天子又想起了什么事情,开口道:“姑母不在京城,李师缺人招呼,萧正你从宫里调拨二十个宫女,去李师府上照顾李师起居。”
  萧正会意点头,对着天子躬身道:“奴婢知道了。”
  李信没有多说什么,云淡风轻的走出了未央宫,在一众宫人的监视之下回到了靖安侯府。
  萧正亲自把他送到了家里,又安排了二十多个宫女一起住进了靖安侯府,同时天目监梅花卫开始全天十二时辰监视靖安侯府,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他才转身回宫,刚进了永安门,还没来得及走到未央宫门口,就看到一身紫衣的萧怀,神情慌张的跑向未央宫,萧正上前,拦住了萧怀,皱眉问道:“出什么事了?”
  萧怀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声音有些慌张:“干爹,梅花卫西南急报,西南反贼正式起兵,来势汹汹的开向汉中,汉中军出城应战,敌方的天雷铺天盖地,汉中军首战大败……”
  “这消息传到京城最少要六天时间,此时西南那边……恐怕已经乱成一片了!”
  萧正刚才在未央宫里,已经听到了李信所说的话,他对此早有准备,闻言伸手接过这份文书,叹了口气:“交给我送给陛下罢,我把天目监的人也调给你指挥,全力搜集西南的情报,有什么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里来。”
  说到这里,萧正皱眉想了想,又从自己的腰里摸出一块牌子,开口道:“你拿着我的牌子,去御马监提领一批好马,用于传递消息,不用爱惜马力,跑死了算我的。”
  萧怀低头,两只手接过牌子,开口道:“谢干爹,儿子一定尽力。”
  说罢,萧怀领着牌子躬身退去,萧正手里拿着这份文书,摇头叹了口气,迈步走进的未央宫。
  此时天子仍旧在自己的书房里发呆,对于如何处置李信犹豫不决,萧正走进来之后,恭敬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梅花卫从西南递来了消息。”
  天子回过神来,对着萧正招了招手。
  “递上来。”
  萧正两只手捧着文书,递了上去,天子只是扫了一眼之后,便狠狠地把这份文书甩在了一边,砸在了书房的柱子上,雷霆大怒。
  “反贼!反贼!”
  “萧正,你现在带几个内卫,去靖安侯府,立刻把李贼给朕一刀杀了!”
  萧正跪在地上,惶恐不已,他叩首道:“陛下……”
  如果天子口中的人名不是李信,萧正这会儿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就带人去把事情给办了,但是作为皇帝的身边人,他十分了解这位天子,也很明白,这只是一句气话。
  天子呼哧呼哧喘了好几口气,闭上眼睛冷静了很久,才沙哑着声音说道:“去把几位宰相还有大都督,都请到宫里来,朕有事情与他们商议。”
  萧正恭敬叩首:“奴婢这就去。”
  “让梅花卫与天目监,时刻盯着西南的消息,每天三份文书送到朕这里来,不得延误。”
  “奴婢已经让萧怀去办了。”
  天子闭上眼睛,很是疲惫的叹了口气。
  “你……去办罢。”
  ……
  不管南北局势如何恶劣,京城里仍旧是一片太平景象,永乐坊里各种达官贵人家中依旧往来无白丁,该做什么做什么。
  而陈国公府利,叔侄两个人已经摆酒坐了下来。
  叶茂伸手给叶璘倒了杯酒,然后给自己满上,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四叔,开口道:“四叔,李师叔从锦城回来了,现在被天子叫进了宫里。”
  叶璘“嗯”了一声,仰头喝了口酒,没有说话。
  “您看错了李师叔。”
  叶茂也喝了杯酒,开口道:“您以为李师叔是一个一心造反的野心家,但是北边出了事情,镇北军出了事情,他还是回京来了,他要是一心造反,只会对北疆的事情拍手称快,不可能从西南来到京城这处死地。”
  叶璘闷头喝了杯酒,声音沙哑。
  “我看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可就算他是个大晋的忠臣又如何?他这一次回京,要么死在京城,要么被关起来一辈子,又有什么用?”
  叶茂微微摇头。
  “侄儿与李师叔接触的比较多,他是个绝顶的聪明人,我相信他不会自蹈死地。”
  “他敢来京城,最少也有六七分把握才对。”
  叶璘冷笑一声:“除非当今的天子突然犯病,不然他李长安岂能有半点活路?”
  “假如呢?”
  叶茂弯身给叶璘倒了杯酒,缓缓说道:“假如李师叔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呢?”
  叶璘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大侄子,皱眉道:“你想说什么,直说就是,用不着拐弯抹角。”
  “四叔,咱们家现在很危险。”
  “从祖父开始,咱们家与李师叔家就已经同气连枝,不可分割,先前在宁陵,您与李师叔说了家国大义,那时候侄儿也站在了您这一边,但是李师叔能在这个当口,从西南回到京城,说明他即便有野心,同样也有家国大义。”
  “所以呢?”
  叶璘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儿,闷声道:“你要做什么?”
  “四叔跟我都被关外京城里,咱们又能做什么?”
  叶茂自己闷了一口酒,然后抬头直视自家四叔,借着酒劲,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侄儿的想法是……假如李师叔能够脱困,不管他以后做什么,叶家都跟了。”
  叶璘豁然起身,又惊又怒。
  “他李长安,干的是可以夷三族的祸事!”
  叶茂面色平静,抬头看向叶璘,缓缓说道:“当年先帝夺位的时候,四叔您也参与了,那场壬辰宫变,不是夷三族的祸事?”
  “李师叔赌赢了,您也赌赢了,才有叶家的第二次兴盛,才有了现在的靖安侯府。”
  “您已经带着叶家赌了一次,既然如此,侄儿也想带着叶家赌一次。”
  这位第三任陈国公咧嘴一笑:“反正我叶家起家不过三代,不像种家那种传了十几代的大家族,赌输了拉倒。”
  叶璘站在叶茂对面,沉默了很久。
  许久之后,他才一屁股坐回了叶茂对面。
  “罢了,你是家主。”
  “你说了算。”
  
第三十九章
敌人来了
  大晋北疆的情况愈发恶劣,因为季节从冬天到了春夏,正是草长马肥的时候,草原上的牛羊幼崽也开始慢慢长成,再加上宇文昭这几个月,从大晋的边疆劫掠了大量的粮食,导致鲜卑部暂时解决了粮食问题,因此这些异族对蓟门关的进攻越来越猛烈。
  大晋在这场战争中是处于守势的,而守城的一方最被动的,就是只能固守一方,很难做到机动灵活。
  就拿大晋的北疆来说,其实如果云州城与镇北军合兵一处,凑成二十万兵力,那么借助城池,想要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还有余力出城与鲜卑部碰一碰,但是要命就要命在,双方没有办法互相支援。
  因为攻击的主动权,掌握在鲜卑部手里,云州城那边还有一个乞圭部,一旦云州城派兵支援蓟州,云州那边空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敌人轻易破关。
  即便支援,也只能有限支援。
  以云州城十万兵马来说,种家肯派出两万人支援蓟州,就已经仁至义尽,但是实际上种家并没有那么大气,在蓟州这边边防吃紧的情况下,种家只派了一万五千兵马,押送了一批物资,送到了蓟州城。
  除了来自云州的支援以外,再有就是朝廷的京畿禁军了,按照种玄通的建议,京城禁军两营一共分出了四个折冲府,统共五万余人,慢慢朝着北边进发,作为北疆的援兵,但是种玄通回京并没有多长时间,这一路援兵虽然朝廷已经在弄,但也只是刚刚选出将领,这四个折冲府还要押送朝廷的物资送到北疆去,指望他们到达蓟州,最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
  然而蓟州能不能撑得住两三个月,还是未知之数。
  蓟门关外的一处高坡上,一身甲胄的宇文昭,放下了手里的千里镜,回头对着幕僚范承皱眉问道:“范先生,您之前说镇北军没有了叶家人,就失了主心骨,士气低下,应该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拿下,但是现在已经打了两个月,镇北军仍然很顽强。”
  范承站在宇文昭身后,也皱了皱眉头,他低头道:“叶家经营蓟州这么些年,即便一时半会不在蓟州领兵,应该也是可以在镇北军里说了算的,可叶家的叔侄两个人,这会儿都不在蓟州,而蓟州的镇北军依然这样卖命……”
  他叹了口气,低头道:“是属下低估了叶家人的胸襟。”
  宇文天王沉声道:“那现在当如何?这两个月,我部死伤已经超过两万,再打下去,便要伤筋动骨了。”
  “镇北军也死了很多人。”
  范承缓缓说道:“主公,论兵力,镇北军是不如我部的,再打下去,只会是他们率先支撑不住,主公背后有王帐支撑,随时可以再调兵过来,可一旦镇北军的人死伤到达三成,必然军心涣散。”
  “况且,已经打了两个多月,蓟门关的守城物资,多半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再打下去,主公会越来越占便宜。”
  “这个时候不能放弃,不然等南晋朝廷的支援到了,主公恢复故周的大业,便遥遥无期了。”
  范承咬牙道:“西南那边此时多半已经配合主公,有所动作了,在这个时候,主公若是把守,定然错失千载良机。”
  宇文昭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然后把手上的千里镜收回怀里,皱眉道:“这两个月来,死伤的多半都是其他三部的人,再打下去他们便要造反了。”
  “那便用王帐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