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923

  李信闻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拍了拍陈十六的肩膀。
  两个人都不是话多的人,马车里渐渐没了声音。
  很快,他们就到了汉中城下。
  汉中城里,有一个西南大将军府,也就是李信在汉中的住所,回到了大将军府之后,李信把暗部几个在沈刚之下的统领叫了过来,然后把沈刚的牌子交给了陈十六,在几个统领的见证下,任命陈十六为第二任暗部的大统领。
  这件事做完之后,就差不多快到晚上了,陈十六跟着几个暗部的人一起离开了大将军府,去暗部的据点熟悉暗部事务去了,而李信则是让人把沐英与李朔两个人,都叫了回来。
  天色全黑的时候,两位西南的将军,才堪堪赶到大将军府,来到李信面前,半跪行礼。
  “末将,见过大将军!”
  两个人的声音齐整,中气十足。
  李信上下打量了一番,不管是沐英还是李朔,脸色都有些疲惫,不过精气神比起前几个月,不知道好上多少,尤其是沐英,两只眼睛都在放光。
  李信挥了挥手,让两个人坐了下来,然后他转头看向沐英,呵呵一笑:“沐兄,现在让你拿下襄阳,你有几成把握?”
  “还是十成。”
  沐英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李信,两只眼睛里全是佩服的神色,他有些兴奋的开口道:“大将军,给末将三个月的时间,末将一定给你打下襄阳城!”
  李信又看了看李朔。
  “你呢?”
  李朔整个人要内向一些,他恭谨低头,开口道:“回大将军,末将这段时间,在林先生那里请教了不少东西。”
  “末将也认为,三个月之内,可以拿下襄阳。”
  “好。”
  李信抚掌道:“既然二位都这么有信心,那么明日就开始整军罢。”
  他眯了眯眼睛,声音低沉。
  “半个月之后,我们正式……”
  “出蜀东征!”
  
第九十二章
襄阳城里
  襄阳城,是大晋中部的一座核心城池,也是原先大晋与北周的边界,当年大晋尚未一统的时候,种家军就是驻扎在襄阳,帮着姬家抵抗了北周许多年。
  后来北周被叶晟平灭,襄阳就从边城成了中部城市,种家军也从襄阳北上到了云州,不过即便如此,襄阳依然算得上是军事重镇,在朝廷的汉中军与安康军没有驻扎襄阳之前,襄阳也是有两万多军队常驻的。
  此时,汉中军七八万人再加上安康的四万人驻扎在襄阳,加上襄阳的守军,这个曾经的大晋边城,已经有了十五万人马,甚至超过了当年种家驻扎云州之时的人数。
  国舅爷谢敬,此时已经住在襄阳的一处大宅子里长达数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朝廷又派来了种家的种衡,给他做“副手”。
  朝廷这个时候派来一个“副将”,其中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哪怕是谢敬本人也能想的明白,这位种家的种衡,是来全面接手自己手中事务的,之所以担了个副将的名头,无非是朝廷给了自己一些面子,没有明说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元昭天子还生怕谢敬不明白,亲自给谢敬写了封信,在信里嘱咐自己的亲娘舅,多听一听种衡的意见,谢敬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也不是太过愚蠢之人,收到了天子的书信之后,就把汉中军的事务基本上全部交了出去,自己留在襄阳城里喝酒听曲儿,只挂个名。
  不过谢敬虽然没本事,但是心气却十分高,当年太康朝的时候,他甚至一度有要跟李信争一争高下的念头,如今虽然赋闲,但是心里颇有些不畅快,整日在宅子里饮酒,经常喝的烂醉。
  这天,谢敬在襄阳城里寻了个姑娘,带回自己的宅子里喝酒取乐,饮到三四分醉的时候,就有下人过来通报,低头道:“大将军,种衡种将军求见。”
  谢敬本来心里就不畅快,闻言闷哼了一声:“他来寻我何事?”
  “似……似乎是有军务要谈。”
  谢敬闻言,把手怀中美人的胸脯中抽了出来,然后把姑娘推到一边,淡淡的说道:“既然有军务,让他进来见我罢。”
  “是。”
  谢敬屏退了身边的姑娘以及下人,饮了一口热茶,酒醒了一些。
  没过多久,一身铁甲的种衡,迈着大步走了进来,对着谢敬躬身抱拳:“末将种衡,见过大将军!”
  无论如何,谢敬现在还是汉中军大将军,种衡的顶头上司,作为将门子弟,在军中尊奉上官,是最基本的素养。
  谢敬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指了指身边的位置,开口笑道:“小种将军不用客气,快快请坐。”
  种衡是大晋的老牌将门,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即便现在身为天子母族的山阴谢氏,也没有资格与种家相比拟,面对种家的长孙,哪怕是谢敬,也是客客气气的。
  种衡也没有跟他客气,直接坐了下来,开口道:“大将军,西南军这几日频频异动,似乎有从汉中东进的念头,末将已经增派人手去盯着他们了,不过西南军这些年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我大晋的京畿禁军,甚至尤有过之,这件事不能轻视,我起草了一份文书,请大将军看一看,如果没有问题,就连同裴大将军一起联名,送到京城里去。”
  说着,种衡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文书,递在了谢敬手里,谢敬接过来简单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写的都是一些西南的近况,以及……向朝廷求援。
  这些年,朝廷已经从禁军左营调了不少人到西南来填充汉中军,因此这个时候想要跟朝廷要人,不太现实,种衡也没有想要跟朝廷要人,只是跟朝廷要东西。
  要钱粮,要物资,要兵器。
  谢敬简单看了一眼之后,微微皱眉,开口道:“小种将军,如今襄阳城的守军加在一起,人数超过十五万,西南的这些贼军,加在一起也就是这个数目而已,咱们据城而守,人数相当,这种情况下怎么还要开口向朝廷要东西,陛下与朝堂诸公,恐怕会疑心我等无能。”
  “大将军,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了。”
  种衡低头苦笑道:“我大晋已经把整个西南全部丢了,眼下如果襄阳有失,我大晋的西部将会彻底失去掌控,这个时候,绝不能再计较个人前程,守住城池最是要紧。”
  谢敬皱眉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打量了一番这封种衡亲笔的奏书,开口道:“小种将军,这封奏书我可以送上去,但是不能就这么送上去,言语修辞要改一改,委婉一些。”
  种衡深深皱眉,但是却没有多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谢敬是他的上司,不能与上司有什么冲突。
  两个汉中军的首脑,正在商量如何修改奏书内容的时候,一个汉中军的斥候,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半跪在两个人面前,咽了口口水,颤声道:“大将军,将军……西南军,出蜀了!”
  种衡立刻站了起来,神色微变。
  “你说什么?”
  这人咽了口口水,开口道:“种将军,前方的兄弟们刚刚送回来的消息,说西南的西南军,已经……离开了安康,朝着襄阳这边过来了……”
  “据估计,最少有五万人以上……”
  种衡缓缓吐出一口气,有些苦涩的摇了摇头:“该来的还是来了。”
  种衡早年在京城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千牛卫中郎将,与李信见过不少次,两个人算是相识,此时李信的大军终于开始挥师东进,彻彻底底的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他只思索了一瞬间,便回头看向谢敬,微微低头道:“大将军……”
  “战事起了。”
  这位种家的长孙沉声道:“这些天,末将在襄阳城墙上巡查了许多遍,咱们襄阳的物资,便是有二十万人来攻,我也有把握守上一年半载,不过襄阳城里用来守城的军资不多,还请大将军尽快向朝廷求援,让朝廷把东西送到襄阳来。”
  谢敬这会儿酒已经全然醒了,他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缓缓吐出一口气。
  “小种将军不用太过担心,西南一隅之地,底蕴不足,便是当年平南侯李慎那样的人物,也难有所作为,这会儿西南闹得声势越大,越蹦哒不了多久。”
  说到这里,谢敬眯了眯眼睛。
  “用不了多久,那位骑在咱们这代人头上许多年的靖安侯爷,就会跌落到尘埃里,走上跟他爹一样的道路!”
  尽管谢敬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种衡还是深深皱眉,他缓缓的叹了口气。
  “那位靖安侯爷,可从没有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啊……”
  
第九十三章
你们投降罢!
  种衡接手了汉中军之后,曾经仔细研究过西南军,在他看来,西南军现在的力量,就算是加上天雷,也不足以出蜀东征,最少还要积蓄上好几年的力量。
  偏偏西南一地不过百万户,就算穷兵黩武,强行征兵,也够不到推翻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地步,因此在西南造反,本就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去年北疆宇文部作乱,本来是西南最好的机会,那个时候只要西南军放下汉家的身段,与宇文部联手,南北夹击之下,覆灭大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西南军相较于宇文部来说,力量不足,即便与宇文部联手灭了大晋,恐怕也得不到天下,只能像从前的南晋一样,拿到半壁江山,与宇文周隔江对峙。
  在种衡看来,这位靖安侯爷错失了这个机会之后,多半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回龟缩在西南当土皇帝,静静的等待着下一个机会。
  但是,李信的行为总是出乎群有人的意料之外。
  安康距离襄阳并不是很远,即便行军速度不快,大半个月之后,十万西南军已经开到了襄阳城下。
  是的,西南军并没有倾巢而出,只由沐英与李朔两个人各领了五万人,前来攻打襄阳。
  襄阳城墙上,裴进,种衡与谢敬三个人,各自拿着一个京城将作监出品的千里镜,观望着数里之外的西南军。
  谢敬放下千里镜,扭头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两位将军,开口道:“二位,斥候已经送来了较为详尽的情报,此次西南军并没有全军出动,只来了十万人,而我襄阳城如今,有差不多十五万兵力,依我看,咱们也没有必要据城而守,直接出城迎敌就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