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923

  沐英连连摇头,开口道:“汉州军与宁州军,俱是大将军的西南军,大家同气连枝,末将只是担心宁州军这边出了差漏,就想着过来看一看,能不能帮上忙,汉州军那边末将已经下令,随时准备支援宁州军了。”
  说到这里,沐英再次看了李信一眼,开口问道:“大将军,两边咱们都打赢了,那下一步……”
  李信哑然一笑:“既然两边都赢了,那么该着急的就不是我们,而是京城里的官老爷们了,这一仗宁州军打的很漂亮,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天就会有许多人主动联系我们了。”
  说到这里,李信微微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我在京城里还有一个故人,假如能说动他倒向西南军这一面,接下来我们不用与禁军死磕,也能顺利进入京城。”
  “故人?”
  沐英有些疑惑的看向李信,开口问道:“大将军是说……叶家人?”
  李信微微摇头。
  “准确来说,是我的一个老部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见过将军
  一场大战之后,双方都需要休战一段时间。朝廷那边迎来了又一次大败,需要商量进一步的对策,而西南军这边也需要休整,同时运输更多的火器过来。
  宁州军还在外面清扫战场,而在帅帐中的李信,则是把自己的妹婿赵放,喊了过来。
  这段时间里,赵放一直在西南军控制的地域奔忙,游说那些说话管用,掌握话语权的仕林大儒,或者是地方上的名士,收到了李信的召唤之后,他连夜从庐州赶到了宁州军大营,第二天早上便在李信的帅帐门口等着了。
  等到李信睡醒之后,双眼都是血丝的赵放,躬身走了进去,对着李信低头行礼:“大将军,唤属下何事?”
  李信先是看了他一眼,然后开口道:“辛苦你连夜赶回来,进来说话罢。”
  赵放躬着身子,跟在李信身后进了帅帐,此时帅帐里就他们两个人,李信坐下来之后,开口问道:“交给你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回大将军。”
  赵放沉声道:“进行的颇为顺利,尤其是我西南军这一次大破厢军与京畿禁军之后,不少人已经给属下写信,明确表明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其中性急一些的,已经开始给六皇子写颂词了。”
  李信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尽快写出来,现在西南军需要他们来造势。”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你……能分得了身么?另外有一件事,需要你出面去办。”
  赵放低头道:“大将军吩咐就是。”
  李信缓缓开口:“我要你进京城一趟,代替我去见一个故人,不过造势的事情更重要一些,如果你分不开身,我就另找人去办。”
  赵放也跟着皱了皱眉头,苦笑道:“本来大将军开口了,属下自当紧着大将军的事情办,但是各地的名士需要属下去联络,恐怕一时半会脱不开身……”
  “如果京城的事情紧急,属下可以先进一趟京城……”
  “罢了。”
  李信摆了摆手,开口道:“既然你忙,那我就另找人去办,你现在办的事情更重要一些,联络那些文人,把六皇子进京的势头造起来,要告诉天下人,我西南军是尊王攘贼的王师。”
  “是。”
  赵放躬身道:“属下明白,这一次西南军大胜之后,用不了多久,江南一带的风向,就会倒向我西南军。”
  “大将军大事可期。”
  李信没有多说什么,又叮嘱了赵放几句之后,便让他离开了,赵放离开之后,李信坐在帅帐里沉思了许久,最终才下定决心,对着身边的亲卫吩咐道:“去跟十六打个招呼,让他把赵奕叫到我这里来。”
  这个亲卫是李信用来联络暗部的,闻言立刻低头:“属下遵命。”
  这一次,赵嘉虽然坐镇后方,但是他的儿子赵奕却被李信带在了身边,负责联系军情,因为距离宁州军大营不远,没过多久,一身灰色衣裳的赵奕,便进了李信的帅帐。
  他跪在了李信面前,叩首道:“见过义父,义父唤孩儿何事?”
  李信伸手把他扶了起来,苦笑道:“有件颇为危险的事情,想让你去办,不知道你肯不肯。”
  赵放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办事稳妥,让暗部把他送进京城里,李信还是很放心的,但是赵奕还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又是赵嘉的长子,让他去代替自己进京,李信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犹豫的。
  赵奕低头,恭声道:“义父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父亲让孩儿跟在义父身边,本就是为了给义父分忧。”
  李信默默点头,缓缓说道:“我需要你……替我进一趟京城,见一个人。”
  赵奕低头道:“义父吩咐,孩儿自当照办,但是现在京城封城了,孩儿如何进去……”
  “京城现在虽然已经闭城,但是只有西城门是完全不能进人的,另外几个城门每天还会打开一段时间,进出人员以及运送物资,京城里的暗部会想办法,把你弄进去。”
  “你进去之后的事情,我会让你十六叔给你安排,你只需要把我让你说的话,转告给那个人就好。”
  说到这里,李信皱眉道:“现在京城里颇为凶险,你进去之后可能会有杀身之祸,你要想想清楚,愿不愿意进去,咱们是自家人,你不同意,我不会强行让你去做。”
  赵奕并没有太多犹豫,抬头对着李信笑了笑:“这些年常听父亲提起义父当年的故事,义父当年十六七岁,便在京城里险死还生数次,孩儿今年也十六了,如何不能替义父做点事情?”
  “孩儿愿意去。”
  他低头道:“至于父亲那边,您也不用担心,孩儿进京之前会给父亲留书,此是孩儿自愿,与义父无干。”
  李信摇了摇头。
  “我不是怕担责任,我是怕你出了什么事情,如果不是这件事事涉机密,我也不会让你这个孩子去以身犯险。”
  “孩儿明白的。”
  赵奕答应的很是干脆,李信叹了口气,拉着他在帅帐里坐了下来,把进京之后要说的话,说给赵奕听了一遍,赵奕虽然没有其父赵嘉那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也十分聪慧,听了一遍之后,就把李信要说的话大致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李信从袖子里取出一枚印信,递到赵嘉手里:“见到那人之后,把这东西给他看,他就知道你是我派去的了。”
  赵奕把印信收进了怀里,低头道:“孩儿明白。”
  ……
  战胜的西南军,在城外休整,而京城里的禁军,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厢军禁军两方夹击西南军,却被西南军轻松化解,同时在正面碰撞之中赢了四个折冲府,导致禁军又折损了两万多将士。
  这场战败,不仅导致了朝廷之中人心大乱,甚至未央宫里的官老爷们都吵成了一团,不少文官怒发冲冠,嚷嚷着要把禁军主将种玄通革职,另换禁军主将。
  种家军在大晋朝廷里,地位十分超然,一般无人敢说种家的不是,但是这一次,已经有人把火苗点到了种家身上,足见京城已经有些不太对劲了。
  对此,种老将军连未央宫都没有来,而是一直在西城墙附近,率领禁军。
  高居帝位的天子,对此也没有表态,任由这些文官吵来吵去。
  就在朝堂里的老爷们打口水仗的时候,伪装成菜农的赵奕,在暗部的操作之下,顺利进了京城。
  京城各坊此时都已经戒严,不过李信当年在京城位高权重,京城暗部里不少人地位也不低,赵奕顺利的进入了柳树坊。
  在柳树坊一个不起眼的胡同里,他见到了一个同样不起眼的老人。
  赵奕走了上去,低头行礼。
  “晚辈赵奕,见过贺将军。”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连哄带骗
  赵奕顺利进入京城,看起来十分顺利,但是背地里是李信在京城的暗部,冒着暴露的风险才把他送进去的。
  这些年李信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都是住在京城里,京城里的暗部也是他花费心血最多的地方,这些暗部之中有的是酒楼掌柜,有的是古玩行的老板还有一些是被李信动用关系,安排在各衙门里当差的差人,甚至……
  还有一些是当年壬辰宫变之后,从羽林卫升迁到各衙门之中的“羽林卫一系”。
  毕竟朝廷也不是耳聋眼瞎,朝廷有天目监,有梅花卫,还有不知道多少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的耳目,这个时候安排人进入京城,是冒了天大风险的。
  这也是李信本人,没有进京城的原因。
  赵奕在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之下,才终于进入到了柳树坊,见到了想见的人。
  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这个老者,贺菘,贺将军。
  贺菘,早年是大将军叶鸣麾下,镇北军的都尉,军帐之中功劳无数,后来因为追杀侵扰边境的鲜卑部族人,右手小指被鲜卑人射了下来,从此握不稳兵器,拉不稳弓弦,便从镇北军前线上退了下来,进入到了陈国公府,坐了陈国公府的家将。
  太康元年的时候,太康天子与李信谋划掌控禁军,最终成功的把裴进抬进了大都督府,李信本人也如愿以偿的坐在了禁军右营将军的位置上,不过那个时候,李信才十八岁的年纪,也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不太好掌控禁军,老公爷叶晟,便从陈国公府的家将之中,遴选了八个“借”给李信,帮着他打理禁军。
  贺菘就是其中一个。
  当年八个陈国公府家将之中,他最早一个做到方山折冲府折冲都尉,后来跟随李信西征之后,便成了禁军右营的副将,帮着李信打理禁军右营。
  当年李信领着禁军右营西征,并且成功打下了西南,因为功劳太重,需要避嫌,叶老头也让他敛藏锋芒,因此那些年里,李信虽然挂着禁军右营将军的职位,但是很少真正去禁军右营处理军务,真正在禁军右营主事的,便是这位贺菘贺将军。
  后来李信从禁军右营将军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贺菘也理所应当的接过了这个位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右营将军,在之后漫长的时间里,他都是禁军右营的主事人。
  一直到元昭年间,他仍然任禁军右营将军。
  一直到去年年底,西南军正式出蜀,贺菘才因为与李信“有旧”,又是陈国公府出身,被天子借机拿掉了右营将军的位置,让他在京城赋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