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923

  贺菘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老夫一个人死了不要紧,我贺家人丁稀薄,跟着老夫死了,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叶国公还没有表态,我一旦擅作主张,出了什么差错,不止是我一家人掉脑袋,陈国公府也会受到老夫牵连。”
  “李侯爷已经跳出了京城之外,一家老小都在西南,自然可以全无忌惮,但是老夫不行,老夫一家人都在京城,叶国公一家人,也都还在京城。”
  “李侯爷是老夫旧部,他一句话递过来,要老夫这条性命,老夫眉头都不会皱一皱,但是……这件事牵涉太多人,老夫做不了主。”
  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抬头看着赵奕,声音低沉。
  “劳烦小郎君替老夫给李侯爷带个信,跟他说,老夫可以豁出一家老小的性命替他做事,但是老夫有一个条件……”
  他面色平静。
  “我要看到叶国公的态度。”
  “叶家点头了,大家就一起拼上一把,生死成败都没有什么遗憾,叶家不点头,老头子不会替他李长安做任何事情。”
  
第一百三十八章
北疆不设防!
  威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往往并不以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来决定。
  比如说李信现在的“作为”,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叶晟,但是即便叶晟已经过世七八年时间,叶家在许多人眼中的地位,依旧无与伦比。
  就拿贺菘来说,他是叶家大爷叶鸣的部将,但是已经离开陈国公府十多年时间,甚至已经自立门户,但是在他眼里,只要现任的陈国公叶茂说句话,他就可以带着一家老小的性命去拼。
  之所以有这种差异,一来是因为叶晟是带领大晋“以弱胜强”的英雄,光芒万丈,自然就拥有无数拥趸。
  二来也是因为李信的底蕴不足,以至于到现在除了西南军之外,别人很少有人会为了他李长安去拼命。
  见贺菘这么坚决,赵奕自然不可能再说什么,他对着老人家行礼之后,悄然离开了贺家。
  这个时候,进出京城都不容易,进京还相对简单一些,但是想要出去就真是千难万难了,毕竟如今永乐坊里的贵人们,都想着离开京城避祸,因此已经进京的赵奕也就没有打算再出去了,他通过暗部给李信那边传递了贺菘的想法,然后就静静的在京城里,等待李信的回复。
  就在李信想法子控制两营禁军的时候,京城朝堂里,也是风波渐起。
  在西南军打到京城之前,京城里的任何人,包括小民百姓在内,没有人认为朝廷的禁军会输,毕竟大晋已经无敌的近五十年,武皇帝之后再没有谁能够与大晋叫板,但是,京城百姓的自信,被西南军无情的击碎了。
  首先是侯敬德带兵袭营的那一战,一万多禁军死于非命,那个时候京城的百姓还可以说是是禁军轻敌了,但是这一次,禁军整整四个折冲府,以及十多万江南厢军合围西南军,却被西南军逐个击破,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正面战胜了大晋引以为傲的中央禁军!
  襄阳城的战事,朝廷通过封锁消息的手段,还可以瞒得住,但是事情就发生在京城,家门口的事情,朝廷再怎么瞒也不可能瞒住全城的老百姓,于是乎在禁军战败之后,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更要命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隐瞒的襄阳之战也有些瞒不住了,不少京城百姓这才知道了,当年种家军守了几十年的大晋雄城襄阳城,被西南军三日破城!
  人心惶惶!
  不仅是坊间百姓有些慌乱,朝堂里的一些人也开始坐不住了,有些人要向禁军问罪,有些人的意思是招安西南军,还有一少部分人……
  则是要与西南军和谈。
  西南军的目的,是让六皇子姬盈进京嗣位,而这些主张与西南军和谈的,暗地里的心思,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未央宫里,就连几位宰辅都有些坐不住了,主掌尚书台的房子微房相,对着两眼布满血丝的天子拱手道:“陛下,如今京城朝野……人心惶惶,朝廷必须要有所应对,不然再这样下去,臣恐怕会生出乱子……”
  天子已经好几天没有怎么合眼了,此时正在闭目养神,听到房子微这句话之后,他有些疲惫的睁开眼睛,开口道:“京城里……存粮还有多少?”
  房相声音低沉。
  “前几个月,京畿各粮库之内的粮食,就都送到了京城里,交给了户部掌管,总体还算充盈,可以支撑整个京城吃一年有余。”
  “有粮食便好。”
  天子有气无力的说道:“朕会派千牛卫去看管这些粮食,同时户部也要派人看住京城里的各大粮铺,不管是谁,不得借机涨粮价敛财,但有发现,统统送到京兆府大牢,从严发落。”
  不管是治国还是治城,想要稳住百姓,最重要的就是稳住粮价,粮食价格稳定,人心便不会大乱。
  这个道理,还是当年他做太子的时候,在靖安侯府里跟李信学到的,谁想到没过多长时间,便真的用到了。
  房子微等人点头应是,然后这位房相犹豫了一番,开口说道:“陛下,除此之外,朝廷应该对禁军有所调整,不然还是会有人借此生事……”
  “调整禁军?”
  天子睁开眼睛,淡淡的问道:“如何调整?”
  房子微深呼吸了一口气,咬牙道:“陛下,种老将军虽然是朝廷柱石,但是他老人家年纪毕竟大了,精力也不是很够,此时禁军接连战败,朝廷总要表个态,臣与几位宰辅商量的结果是……暂时把种老将军换下来……”
  “把种玄通换下来?”
  天子冷眼看了看尚书台的几个宰辅,面无表情:“那诸位的意思是,换谁上去任这个禁军大将军?”
  “不管换谁,总之不能再用种老将军了。”
  房子微吐出一口浊气,苦笑道:“不然且不论民间会如何说,就连朝廷都要乱了,陛下有所不知,从上次战败之后,京城里的大小官员,也开始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都已经上书告病,躲在自己家中不出来了……”
  “上书告病……”
  天子冷笑了一声:“什么告病,无非是向城外的反贼表态,等反贼进了京,这些告病在家的,就会第一时间,跪在这些反贼面前!”
  “你告诉他们,朕不会换将,京城里除了老种将军之外,再无第二个人有能力执掌禁军,朕不用老种将军,还能用他裴进不成?”
  说到这里,天子面无表情。
  “京城里粮食充足,朕已经下令将作监连天加夜制作火器,有天雷在,这些西南的反贼永远不可能攻进京城来,现在无非是比谁更能够耗得下去而已。”
  说到这里,天子咳嗽了两声,开口道:“尚书台拟制,朕要调西边的西陲军,与云州军进京勤王。”
  房子微脸色微变。
  西陲军,就是大晋在正西边陲的一支军队,人数不多,只有七万人左右,这支军队是用来防范西边吐蕃人的,从武皇帝时期到如今的元昭朝,这支军队就没有动过。
  至于云州军,就更不用多说了……
  朝廷为了防范北边的鲜卑人,在北边派了两支军队,一支镇北军,一支云州军,如今镇北军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云州军再回京勤王,整个大晋的北边将会全然放开,任由鲜卑人践踏。
  房相低头苦笑:“陛下,西边的吐蕃已经沉迷佛事,已经没有太大威胁,又与我大晋交好,调回西陲军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云州军……”
  他长叹了一口气。
  “调回云州军,我大晋的北边,就……不设防了。”
  天子的脸上仍旧没有什么表情。
  “丢了北边,总比丢了整个大晋要强。”
  
第一百三十九章
勤他娘!
  北疆的云州军,距离京城约莫有两千多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哪怕是骑马疾奔,也要大半个月才成,几万甚至十万规模的大军行动,最少也要两个月以上甚至更久,理论上云州军的战力虽然足够应付西南军,却来不及支援京城。
  但是,现在京城的情况比较特殊。
  京城作为天下第一雄城,不仅有数十万禁军护卫,城中的粮食也足够,再加上西南军并没有围城,京城彻底与外界断绝联络,而且西南军的战力,也不足以顶着几十万禁军,硬生生破城,冲进京城里。
  只要元昭天子不犯傻,就这么守着,再守个一年半载,绝对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云州军肯南下勤王,哪怕他走的再慢,都能赶得到京城。
  不过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本来宇文昭部被镇北军磨掉了大半战力,已经元气大伤,整个鲜卑部又被李信设计内乱,短时间内甚至一代人以内,都没有办法再把目光看向南方,但是云州军一退,他们就会毫无阻碍的入关,借着关内的资源飞速壮大。
  换成历代大晋的天子,都不会做出这个决定,毕竟鲜卑部是外族,就算中原大地改朝换代了,也不能让外族重新兴起,但是元昭天子却有底气做这件事。
  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天雷。
  在这位天子看来,现在的西南军才是心头大患,只要解决了西南军,到时候朝廷有天雷在手,鲜卑部即便入关,也会被大晋朝廷轻而易举的打出关外。
  这才是他敢于下令让云州军勤王的原因。
  ……
  西南军赢下了京畿禁军之后,双方大概休战了四五天时间,随后西南军又开始架起投石车,用天雷轰击京城的西城墙。
  这种做法,对于攻城其实并没有太多益处,但是却可以有一些“攻心”的效果,京城城墙上天天死人,京城里的老百姓天天能听到隆隆天雷的声音,这就足够了。
  就在西南军日常对着城墙投掷天雷的时候,赵奕的消息也从京城里送到了城外,得知贺菘并不愿意倒向己方的时候,李信虽然有些不太舒服,但是并不感觉意外。
  贺菘是叶家人。
  李信也算是半个叶家人,早年与叶家之前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如胶似漆”,甚至一度被人称为“叶家第五子”,但是归根结底,他还是姓李并不姓叶,除了已故的老师可能会真心把他当成叶家人,其他人都不会这么想。
  李信坐在帅帐里,皱眉思索了良久,然后他挥手唤来了一个暗部的属下,让他把如今在暗部负责的陈十六叫来。
  陈十六人是在庐州城,收到了李信的召唤之后,他立刻从庐州动身,只用了两个多时辰,就到了李信的帅帐,这个只剩下一个胳膊的暗部首领,对着李信恭敬低头:“见过大将军。”
  李信与陈十六的关系,比与沈刚的关系要亲近许多,见到陈十六之后,他立刻招了招手,微笑道:“用不着这么客气,坐着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