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8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92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宫中的长辈
  出了未央宫之后,李信并没有离开皇城,这会儿京城大致的局势已经控制住了,只等明天六皇子进京,事情就可以按照李信的意志,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再接下来无非就是一些利益分配的问题,以及关于各个衙门的人事安排,这些事情李信一个人是忙活不过来的,他需要等赵嘉进京。
  赵嘉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能够登台拜相,他撺掇着李信起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朝廷已经差不多落入了西南军手里,自然要让赵嘉进京执掌尚书台。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此之前,李信还要去见一个人。
  他出了未央宫之后,略微犹豫了一番,然后从宫中膳房选了一些糕点,又弄了一些水果,亲自拎在手上,然后走向了后宫。
  后宫是男性禁地,除了天子特许,外人是不可能进的去的,就是现在西南军接掌了皇城,李信也是命令汉州军将士看住后宫,不许任何人进出。
  但是在太康朝的时候,李信却是进过不少次后宫的,原因无他,因为他在后宫里,还有个长辈。
  在宫里小太监的带领下,李信很快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宫殿门口。
  这里……是太皇太后……也就是李信丈母娘的住所。
  原本这位太皇太后是住在坤德宫里,后来元昭皇帝登基,谢皇后便升级成了太后,这位太皇太后便主动让出了坤德宫,搬到了这座宁德宫里来,吃斋念佛。
  虽然辈分已经极高,但是老人家现在其实也才不到六十岁。
  李信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站在门口有些不敢进去。
  当年这个丈母娘,对他极好,而且是那种没有机心的好,这让李信一直十分感激,把她当成长辈看待,但是这几年因为住在西南不能回京,已经许久没有回来看过老人家了。
  如今好容易回来了,见了老太太总不能直接跟她老人家说,女婿造反成功,杀进了皇城……
  不过尴尬归尴尬,人还是要见的,李信这些年已经颇为对不住清河长公主,总不能连这门亲戚也不认了。
  他上前几步,走到宁德宫门口,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门口的宫女说道:“劳烦通报,就说李信求见岳母大人。”
  这会儿宫中大变,每个人都人心惶惶,尤其是听了李信的名字之后,这个宫女立刻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下给李信磕头。
  李大将军皱眉道:“要你去通报一声,不用磕头。”
  宫女连忙爬了起来,声音颤抖:“奴婢这就去,这就去……”
  很快,李信就被几个宫女请进了宁德宫,他左手拎着一些糕点果脯,右手拎着一些水果,看起来就像是来送礼的晚辈。
  宁德宫不是特别大,没过多久李信就被领到了一处禅房门口,伸手敲了敲门之后,里面传来了老太太有些疲惫的声音。
  “你……进来罢。”
  李信“哎”了一声,缓缓推门走了进去。
  太皇太后从太康朝开始,就开始笃信佛教,这些年几乎每天吃斋念佛,这个禅房更像是一处佛堂,供奉着不少佛陀。
  老人家就坐在蒲团上,身穿青色衲衣,手上佛珠转动。
  李信把手中的礼物放在了一边,然后小心翼翼的走到老人家身边,脸上挤出一个笑容:“岳母,您老人家身体康健?”
  老太太放下手中的佛珠,回头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些年,不管你们怎么闹腾,哀家都没有过问过,想着都是晚辈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但是这才多少年时光,怎么就能闹成了这个样子?”
  李信也找了个蒲团坐了下来,对着老人家叹了口气。
  “母亲,我是有家室的,我家里有灵秀,还有一子两女,我一个人再怎么样都没有关系,但是身为一家之主,怎么样也不能让妻儿有性命之忧不是?”
  老太太手中的佛珠停止转动,她盯着李信看了很久,声音有些沙哑。
  “哀家是姬家的媳妇,心里自然是向着姬家的,不管你如何说,造反总是不对。”
  她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假使哀家再年轻一二十岁,这会儿无论如何也要站起来跟你拼命,但是现在年纪大了,站都站不稳了。”
  李信起身,把蒲团靠近了老太太一些,然后重新跪坐下来,微微欠身:“要不您打女婿两下,出出气?”
  老太太也不含糊,拿起手中敲打木鱼的犍稚,在李信头上狠狠敲打了三下。
  不过她年纪大了,手上也没有什么力气,并不是特别疼痛。
  敲完之后,老人家手中的佛珠再一次转动,声音平静了下来:“小九她,身体还好吧?”
  李信坐在她旁边,低声道:“挺好的,这些年她也开始学母亲吃斋念佛,说是要给几个孩子祈福。”
  “这是好事。”
  老人家瞥了李信一眼:“小阿涵还有平儿呢?这会儿该长大了罢,算算年纪,阿涵这会儿都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
  “是长大了。”
  李信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再过几天,她们母子四人就应该在进京的路上了,母亲再等两个多月,就能看到她们了。”
  如今西南军已经控制住了京城,李信一家子就没必要继续躲在西南了,李信麾下的暗部消息传递极快,四五天的时间就足够把消息传到锦城,到时候李信一家人,多半会跟赵嘉一起进京。
  当然了,赵嘉肯定是要快马赶来京城的,而九公主还有家里的孩子,则是受不得颠簸,估计至少要几个月才能到达京城。
  老人家瞥了一眼李信,开口问道:“小九那个小女儿叫什么名字?”
  李信家的小闺女,是在西南出生的,都还没有来过京城,她自然不曾见过,也不知道名字。
  “叫璟儿。”
  李信笑着说道:“这丫头还没有来过京城,等她来了,我带她来见一见母亲。”
  老太太一生只有两个孩子,儿子太康天子已经病逝五年多,也只剩下九公主这么个闺女可以挂念了。
  “好。”
  太皇太后继续转动佛珠,闭上了眼睛。
  “哀家在后宫,不过问政事,也不知道你与姬家之间,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场争斗,毕竟是你李长安赢了。”
  “哀家也读过史书,知道这种事情只要赢了,便可以为所欲为。”
  “你走到了今天,还能想起来看我这个岳母,哀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欣慰的。”
  老太太合上双眼,声音平静:“如今朝局到了这种地步,哀家也知道劝不了你什么,但是你既然喊我一声母亲,我还是有句话想要劝劝你。”
  李信起身,垂手道:“母亲教诲。”
  老人家长长的叹了口气。
  “少造杀孽。”
  
第一百六十四章
迎奉新君!
  人说天灾人祸,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人祸有时候更甚于天灾,人祸之中最为厉害的,便是兵祸。
  一旦某地出现了兵祸,家破人亡都是常态,更可怕的是这些当兵的杀人不犯法,你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西南军也是兵,而且是这个时代的兵,他们的军事纪律远没有后世那么严格,打进了京城里,难免会有人胡作非为,短短一个晚上,李信就收到了二三十起西南军将士胡作非为的消息。
  虽然西南军总体上还算守规矩,但是李信还是严格处理了这些侵扰百姓的将士,总共二十七个人,有二十四个死在了西南军的军法之下。
  这天晚上,李信回到了自己的靖安侯府居住,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他就早早的起身,在京城的南
  城门等候。
  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到南城门等人,此时京中的文武百官,除了尚书台的房子微和另一个宰辅没有到之外,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差不多到齐了八成。
  这些人,都是来迎奉新君的。
  现在京城里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元昭天子已经下了退位诏书,只等新帝驾临京城,皇位便会顺递,这个时候很少人会与自己的前程过不去,毕竟大家都拖家带口,能凭借一点气节,就把一家老小置于险境的狠人,毕竟不多。
  就算是李信处在京城百官这个位置上,这个局面下也会乖乖的出来迎奉新君,那些有骨气有气节的人固然可敬,但是这些向生活向现实低头的人,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后者,就算年轻的时候不是,年纪大了也会被社会慢慢磨成这个模样。
  刚巧这些四品以上的朝堂大员里,甚少有年轻人存在。
  李信身穿太傅的朝服,站在京城的南城门门口,大概到了辰时左右,一辆杏黄色的马车,从官道缓缓驶向南城门。
  六皇子先前是在庐州城,庐州城在京城的西边,本来应该是在西城门迎接,但是西城门被西南军狂轰滥炸的好几个月,这会儿已经是一片狼藉,实在是不适合迎奉新君,因此就把地方选在了南城门。
  马车在城门口缓缓停下,李信上前掀开车帘,把车里的六皇子姬盈牵了下来。
  五年前他被元昭天子赶出京城的时候,是不到六岁的年纪,如今五年时间过去,这位六皇子也不过十一岁而已。
  十一岁的童子,即便有些早慧,但还是有些懵懵懂懂,他被李信牵下马车之后,看着数十个身着朱紫的官员,有些迷茫的看向李信,开口问道:“姑……姑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