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9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923

  宇文扈本不是个有耐心的人,平日里若是有人让他等超过一柱香的时间,他可能就会立刻与人翻脸,但是这一次,这位宇文天王的小公子,规规矩矩的坐在了靖安侯府的后院里,不仅极有耐心,而且显得十分乖巧。
  他等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穿着一身裘子的李信,终于处理完了皇城送过来的公务,一边揉着有些胀痛的腰,一边朝着后院走来,远远看到一身明显鲜卑人服色的宇文扈之后,李信迈步走了过去,对着这个看起来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笑着说道:“听说你是宇文天王的儿子?”
  宇文扈本来正在出神,闻言立刻清醒了过来,他先是抬头看了李信一眼,然后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李信叩首道:“叔父救命!”
  李大都督有些懵了。
  “小天王,这叔父二字从何说起啊?”
  宇文扈跪在李信面前,俯首道:“父亲他老人家说了,早先与李侯爷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从此父亲便把叔父引为人生知己,吩咐我晚辈等见了叔父之后,要以子侄礼待叔父。”
  李信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却不以为意。
  他心里很清楚,北边的宇文天王宇文昭,这些年与自己之间的仇怨,说一句“不共戴天”都不为过,假如自己出现在宇文昭面前,那老小子一定是想办法怎么把李信给生吞活剥了。
  如今,这个仇人家的孩子不远千里来到自己面前,非但不是前来寻仇,反而跪在地上装孙子,那么那位宇文天王,一定别有所图。
  想到这里,李大都督微笑道:“不错,当年我与宇文兄的确是一见如故,我们在一起足足喝了三四天的酒,只可惜这几年我这边一直忙不开,也没能抽出空去探望探望老哥哥。”
  他笑着看向宇文扈,开口道:“你父现在身体如何啊?”
  宇文扈微微低头躬身道:“多谢叔父关怀,家父身体康泰。”
  李大都督呵呵一笑。
  “天冷,用不着跪着,起来说话罢。”
  宇文扈长长的吐出了一口白雾,默默起身,对着李信说道:“叔父,我族在北边出了一些问题,我父说普天之下只有叔父能救,还请叔父垂帘我族,伸一伸援手……”
  李信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宇文扈,淡淡的说道:“虽然你一口一个叔父叫的很亲,但是你我两家曾经是生死仇敌,现在关系未必就好到哪里去了,我为何要帮你们?”
  “非是帮我们。”
  宇文扈从袖子里取出宇文昭的书信,两只手捧着递到李信面前,恭声道:“赫兰部在北边愈发壮大,宇文焘狼子野心,总有一天会成为叔父心中大患,我族可以配合叔父,一举清除此贼!”
  “说白了,无非是你们没了办法,跑到京城里来向我借势。”
  李大都督脸上的笑意消失不见,面无表情:“北边的部族都是一个德行,没了他们还有你们,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去管你们?”
  “朝廷想要赢宇文焘并不难,但是没有我族配合,叔父根本追不上他们。”
  宇文焘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我父亲在书信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我族再往北退五百里。大晋可以在关外设都护府,从此我宇文氏永为大……”
  说到这里,宇文扈顿了顿,继续说道:“永为叔父麾下臣民!”
  他本来是想说“大晋”的,但是想了想,大晋还能存在几年都是未知之数,于是便临时改口。
  李信伸手拆开了这份宇文昭送过来的书信,拿在手里翻看了一番内容之后,笑着说道:“宇文老哥哥倒是个狠人,这种卖族求荣的条件也能开得出来。”
  宇文扈神情一滞,随即苦笑道:“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父亲也不会做出这种抉择,实话不瞒叔父,小侄这一次出来,回去还能不能见到父亲都是未知之数……”
  “叔父若是想帮我们,还请早做决定…”
  李大都督微微一笑:“这种事情,自然不能着急,过两天就是年关了,贤侄且在京城里过个年,过完年之后我们再详谈。”
  他们两个人一口一个叔父,一口一个贤侄,叫的很是亲热。
  但是实际上,鲜卑王帐杀了蓟州十万镇北军将士,不管是叶家人还是李信自己,都恨不能提刀把这些王帐的人统统杀个干净。
  而另一边,李信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原本强壮的鲜卑王帐,坑害成这个模样,如果有可能,宇文昭父子连刀都不用,直接就能把李信给生吃了!
  双方脸上个都带着笑容,暗地里却是生死仇敌。
  
第二百零八章
一点私心
  当天,宇文扈被李信留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并且详细商量了一些“合作”的细节。
  吃完饭之后,李信把他安置在了自家院子里,然后让人去黔国公府,把黔国公沐英请进了家中。
  黔国公府也在永乐坊,距离靖安侯府不远,只大半个时辰,一身紫衣的沐英便匆匆赶了过来,在暖阁里见到了李信,对着李信恭敬抱拳:“见过大都督。”
  李信笑了笑:“沐兄越发生分了,用不着这么客气,坐下说话。”
  沐英坐了下来,对着李信笑道:“不是生分,只是该有的规矩要有,不然上下不分,天下就乱了套了。”
  说着,他抬头看了看李信,咧嘴一笑:“前些日子听说大都督与长公主闹了一些矛盾,不知道现在好些了没有?”
  李信微微摇头,苦笑道:“现在给我进院子里睡觉了,但是还是不怎么肯跟我说话,没有办法,只能是慢慢来。”
  李信与九公主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怀王殿下之死,怀王是九公主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突然就暴毙而亡,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死在自己夫婿手里,没有哪个女子能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若无其事。
  好在怀王有一个子嗣流传了下来,不然夫妻两个人可能会闹得更僵。
  想到这里,李信默默的说道:“闺中之事,便不与沐兄细说了,今天叫沐兄过来,是另有事情商谈。”
  沐英脸色正经起来,对着李信微微低头道:“大都督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就是了。”
  “今天下午,我在府上一个鲜卑部的年轻人。”
  李信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是鲜卑王帐首领宇文昭的幼子,他代表宇文昭过来见我,说愿意携整个王帐,向朝廷投诚。”
  李信把桌子上的一封书信递了过去。
  “这是宇文昭亲笔写的书信,沐兄拿去看一看。”
  沐英接过书信,展开翻看了一番之后,微微皱眉:“以鲜卑王帐现在的处境,做出这种行为不难理解,但是叶国公与鲜卑王帐有血海深仇,如果这件事大都督不过问叶家,就跟鲜卑王帐合作,被陈国公府知道了,可能会引起一些不愉快……”
  李信点了点头:“叶家是将门,不管朝廷做出什么决定,他们都会照办,但是心里有些不痛快是在所难免的,这件事我心里有些犹疑不决,如果跟鲜卑王帐联手,无疑是平定北方最快捷的法子,但是镇北军十万将士性命的仇怨,短时间内就没了着落。”
  沐英低头琢磨了一番,然后挠了挠头,对着李信说道:“这种事情,我想不明白,也不知道如何抉择,大都督把我叫来,应该是已经下了决定,大都督直接说就是,末将一定给大都督办好!”
  李信低头喝了口茶,然后开口道:“我的意思是,沐兄你从龙武卫中带一些人悄悄北上,北边的边军可以与鲜卑王帐合作,先平定其他鲜卑部。”
  “宇文昭既然给我写这封信,他就一定会留下后手,防止事成之后我们会对他们动手,到时候鲜卑王帐一定会往北逃,以鲜卑人迁移的速度,我们的军队无论如何也是追不上的,即便勉强追上,也未必打得赢他们。”
  “沐兄你带人悄悄北上,最好趁着北边打起来的时候,偷偷摸到更北边,等到鲜卑王帐向北迁移的时候,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到这里,李信皱眉道:“刚才我想了很久,这件事情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骗过鲜卑人的耳目,我没有想到解决的法子,只能靠沐兄你随机应变,我的意思很简单,这件事能做成自然极好,就是做不成也没有关系,只是有些对不住陈国公而已。”
  李信身手敲了敲桌子,开口道:“给你两万人,再有两个神机营的都尉营。”
  神机营的编制与羽林卫差不多,一个都尉营是四百人。
  沐英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低头道:“末将遵命!”
  李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拍了拍沐英的肩膀,笑着说道:“现在京城才稍稍安定下来,我就把沐兄派出京城去,沐兄会不会觉得是我要卸磨杀驴,收了你龙武卫大将军的职位?”
  沐英连连摇头,笑容真诚:“我与大都督相识多年,知道大都督的人品,做不出这种事情,再说了,只要大将军开口,末将立刻就可以把龙武卫交出去。”
  他笑着看向李信:“若非大都督,此时沐英可能还是西南一个反贼,也可能早就不知道死在了哪里,哪里能做成什么黔国公,大将军。”
  “这些都是大都督带给我的,大都督要要回去,沐英绝没有半句怨言。”
  听到沐英这番话,李信心里也有些感触,他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长叹了口气:“老实说,沐兄你本来不用往北边跑这一趟,也不用这时候去北边吃这个苦,只是因为我对叶家的一点私心,才会想着让沐兄你带兵北上。”
  “本来,身为叶师弟子,这一趟是应该我亲自去跑的,但是现在我在京城脱不开身,只能托付给沐兄你去办。”
  李信端起桌子上的茶壶,给沐英倒了杯茶,语气平静:“前些日子因为姬家宗室的事情,咱们几个人之间闹了些矛盾,我不回避这个问题,但兄弟之间观念不同,过去也就过去了,我没有放在心上。”
  沐英憨厚一笑:“大都督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大都督说的那些话,末将都放在心上了,那件事是我们几个人做错了,大都督发火也是正常的。”
  “以后,赵嘉那个大头书生,一肚子坏水,末将以后再不信他了。”
  赵嘉掌政事,本来沐英李朔这种两军就不应该与他交往过密,上一次李信大发雷霆,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李大都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举起手中茶杯。
  “今日咱们这帮人算是成了大事,这桩大事非是李信一人能够成就,西南军上下所有人,都有功劳。”
  “李信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但是也不会是过河拆桥的不义之徒,这份基业是兄弟们一起打下来的,兄弟们便一起受用。”
  他手中茶杯与沐英碰了碰,然后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对着沐英微微一笑。
  “现在我与沐兄说一些什么沐家公侯万代的话,沐兄非但不会感动,可能会疑心我是不是要对你们家下黑手了,因此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且看以后李信如何做就是。”
  古来创业者,对下属的承诺越是振振有词,后者的下场往往越是凄惨。
  比如刻着“汉有宗庙,尔无绝世”的丹书铁券,获奖者几乎无一善终。
  李信说完这番话之后,对着沐英叹了口气。
  “这一次,便劳烦沐兄辛苦一趟了。”
  沐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李信躬身道:“末将分内之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