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校对)第9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923

  此时,赫兰部基本已经不复存在,赫兰部的男性死伤大半,剩下的也被其他部族分了去,族中的妇孺就哼不用多说了,早已经成为了其他部族的资源,当初那个极盛一时的赫兰部,已经烟消云散。
  而宇文焘这个赫兰部的族长,自然也被打落尘埃,又成了当初那个养马的狼狈少年,甚至还要略有不如。
  如今,这位宇文族长心里想的并不是什么国仇家恨,而是想着如何活命……
  这是人之常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淡然自若,视死如归,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这种大恐怖的时候,表现并不会比宇文焘好到哪里去。
  李信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宇文焘,冷笑道:“你到现在还想活命?我实话告诉你,从你带领鲜卑部扰边的时候,我在京城念叨了你好几个月,你以为我让贺菘把你从千里之外带回京城里来是为了什么?”
  李信手中的青雉剑,寒光闪闪。
  “就是为了亲手杀你!”
  宇文焘被吓得浑身发抖,他抬头看着李信,颤声道:“大……大将军,我只是一时糊涂,我没有想过要入侵南晋,我只是让他们在边境抢了些东西……”
  这就是宇文焘与宇文昭最大的不同。
  宇文昭终其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打进关内,恢复当年北周的国土,重新在江北大地立国,而同样是鲜卑族长的宇文焘,眼中就只有边境的那一点蝇头小利而已。
  虽然前者对于朝廷来说危害更大,但是毕竟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对比起来说,宇文焘这种目光短浅的小人,更容易让人憎恶。
  他抬头看着李信,声音颤抖:“大都督,您……占了关外的土地,也不好打理,你们晋人……住不习惯那里,里边没有了赫兰部没有了鲜卑人,将来那里还会有其他种族在那里。”
  “即便大晋朝廷在北边设都护府,也只是监督,不可能管辖那么一大片地方。”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信,谦卑到了极点。
  “我……我愿意帮着大将军,稳定北疆,大将军只要给我一个小官做,我就可以替大将军去北疆管理那些牧民,让他们不敢生事。”
  “假使你从那个马场出去之后,仍然认得我这个恩人,好生履约,你现在对我开口说出这番话,我多半会欣然答应,但是现在,你已经没有这个资格了……”
  李信手中的长剑缓缓抬起来。
  宇文焘满脸都是汗水,他对着李信不住哀求。
  “大将军。我还有一个妹子在京城,我……我把她许给大将军,大将军留我一条性命罢……”
  他因为过度恐惧,这会儿不仅说话有些磕巴,整个人都在隔着颤抖。
  宇文焘的妹妹宇文静,当时在见识了李信的火器之后,便想着来大晋看一看,事后她成功的到了大晋国都,然后就留在了京城生活。
  到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两年时间了。
  李信冷笑不止:“鲜卑人的脸皮之厚,我今日算是见识了,且不说你妹子在京城已经许了人,就算她没有许人,也不是你宇文族长说送就送的货物。”
  话说到这里,李信也懒得再跟这种人废话,他手中青雉剑平平一挥,锋利的剑锋毫无阻碍的划过了宇文焘的脖颈,一颗头颅从脖子上滚落。
  杀了人之后,李信心中怒气平息了不少,他擦干净剑锋上的血迹,还剑入鞘,扭头走出帐篷。
  帐篷外面,贺菘正在等着,闻到了李信身上沾染的血腥气之后,他笑着问道:“大都督就这么把这人给杀了?”
  “我想杀他许久了。”
  李信面色平静,对贺菘露出一个笑容:“里面就劳烦贺将军收拾一下,再有就是,贺将军北上立功不小,明日我会奏报朝廷,与贺将军还有禁军右营请功。”
  贺菘对着李信抱拳道:“大都督,末将不要什么功劳,只有一件事情恳求大都督。”
  李信本来正在往前走,闻言停了下来,扭头看着贺菘,开口道:“贺将军请说。”
  “末将……不想在禁军任事了。”
  贺菘低声道:“末将这般年纪,得封侯爵已经心满意足,况且此时末将的年纪也已经大了,很难再替朝廷出力,就想着让出禁军的差事,给后生们一些机会。”
  李信诧异的看了贺菘一眼,然后皱眉道:“贺将军跟了我这么多年,应当知道我的性子,李信不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人,禁军的差事贺将军愿意做就继续坐下去,没有人会去动你。”
  李信在太康朝执掌禁军右营的时候,贺菘就一直是他的部下,两个人已经共事许久。
  贺菘深深低头:“确实是年纪大了,请大都督开恩。”
  李信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罢了,禁军的差事暂且给贺将军留着,贺将军你先在家里歇一歇,歇半年也好,一年也罢,等歇够了贺将军再回禁军任事不迟。”
  “如果到时候贺将军仍然要离任,我也不会强留了。”
  贺菘长舒了一口气。
  “末将,多谢大都督恩德!”
  李信叹了口气,负手离开了献俘的大营。
  这座大营里,他想杀的只有宇文焘一个人,剩下的这些赫兰部高层,他没有兴趣理会,也懒得理会。
  李信在大营外面翻身上马,一百多个亲卫紧紧的护在他四周随行,很快,一行人就回到了京城里,在永乐坊门口住马。
  李信刚刚下马,就看到陈十六一路小跑过来,然后递给了李信一份军报。
  陈十六大口喘着气,咽了口口水之后,彭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大……大都督,沐大将军的军报!”
  
第二百二十四章
此心安否?
  陈十六虽然是京郊农户出身,但是跟了李信这么多年,从靖安侯府的大管家,到西南火器的监造人,如今又做了几年暗部的首领,他的阅历已经远超常人不知凡几,此时心机城府都不是以前那个陈家村的砍柴少年可比,能够让他如此着急失态的文书,足见消息之重。
  李信伸手接过文书,直接拆开翻看,仔细看了好几遍之后,他才默默的把文书折好,放回了自己的衣袖之中。
  此时的李大都督,面色有些复杂。
  他扭头看向陈十六,喟叹道:“沐兄又一次立了大功。”
  陈十六对着李信躬身低头:“属下恭喜侯爷。”
  李信把这份文书,重新放回陈十六手里,默默的说道:“抄录几份,送到李朔还有赵嘉那里去,让尚书台准备给沐兄议功。”
  “贺菘与叶国公,抵御鲜卑有功,也要在一起立功,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陈十六低头道:“属下明白。”
  李信两只手揣进了袖子里,抬头看了看靖安侯府的牌匾,一时间有些失神。
  他扭头看向陈十六,轻声问道:“十六,你觉得……我这个人如何?”
  陈十六微微低头,笑着说道:“对于我来说,侯爷自然是个天大的好人,我们一家人,都受了侯爷的大恩。”
  “我帮了你一些,你也帮了我许多,谈不上什么大恩。”
  李信缓缓吐出一口气,本来是面朝自家宅子的,他止住脚步,朝着停在侯府门口的马车走去。
  “告诉家里人,中午我不回去吃了,不用等我。”
  陈十六对着李信的马车躬身抱拳,目送马车离开。
  靖安侯府的马车,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永乐坊,一路朝着秦淮坊走去,最终在午后时分,在秦淮坊坊门口停了下来。
  李信在沿街的铺面里买了些小食糖果之类,拎在手上,犹豫了一下,又买了半壶祝融酒,然后迈步走到了秦淮坊里的一处大宅子门口。
  这座大宅子,原本是秦淮河上一处富商的住所,后来被人买下,改成了庵堂,每日里还会有人在里面诵经念佛,在秦淮河上讨营生的清倌人们,也有不少信佛之人,偶尔也有人出入这个庵堂,在里面诵上一日半日的佛经。
  李信在门口站着,自然有人给他通报,没过多久,他就来到了这处庵堂的后院,在后院的凉亭下面,见到了一身青衣的崔九娘。
  本来李信进京之后,是准备把这个于他有恩的姐姐接进侯府或者是接进永乐坊居住的,但是崔九娘在秦淮坊住了大半辈子,不愿意搬家,于是李信就让人给她买下了这么个宅子,现在已经被崔九娘弄成了庵堂,在附近还小有名气。
  两个人坐下来之后,九娘抬头看了看李信,轻声问道:“侯爷现在……应该很是繁忙才对,如何有时间到我这里来了?”
  她虽然笃信佛学,但是毕竟没有正规的度牒门庭,因此至今没有剃发,仍是带发修行,不过岁月不饶人,她年龄本就比李信大上许多,如今李信都已经三十好几岁了,这位曾经秦淮河畔的崔老板,现在头发上已经有不少青丝。
  李信把手里拎着的小食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把半壶祝融酒打开,他知道崔九娘不喝酒,于是只给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酒之后,李信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心里总有些事情,让我不得安宁,于是来与姐姐说说话,请姐姐开示开示。”
  九娘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水,很是温婉的喝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以侯爷如今的权势,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不得安宁?”
  “再没有任何阻碍了。”
  李信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抬头看着崔九娘,声音略微有些沙哑。
  “我……可能要做皇帝了。”
  事实上李信这句话是不对的。
  他现在的处境,不是“可能”要做皇帝,是几乎一定会做皇帝,从前还有北疆的战事作为借口,但是沐英的战报送进京城之后,他便再没有任何理由借口,面前也没有任何阻碍。
  西南一系的人,绝对会把他推到皇帝的位置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9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