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338

  比如:张良、陈平、范增、彭越、季布、钟离眛、英布等等,一大堆历史名人……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人,名叫秦亥,在东阳郡督察、督办新政表面十分出色,被江苏巡抚王又贤直接看中,委以重任。
  当然,这个人如果李阳见到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做梦都意想不到的!
  因为这个叫秦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本历史上的秦二世,如今被李阳给打倒,被贬为平民的公子--胡亥!
  只不过,此时的胡亥,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自从被贬为民后,他便改名为秦亥。
  一开始,他靠着从公子府带出来的钱财,还逍遥了一段日子。
  不过,对于享乐惯了的胡亥来说,从府中带出来的钱财,莫说不多,就算是一座金山,那败起来也快呀。
  所以,很快的,他便沦为了一个身无分文,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每日食不果腹。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去做苦工,干累活,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个最底层的贱民。
  为此,他尝尽了生活的苦楚。
  饥饿与困苦,还有失落和无助,一度令他感到绝望!
  沦为一个底层百姓,看不到任何希望,这种感觉才是悲哀的,他甚至有一次燃起了跳河轻生的念头。
  所幸,最终他被人从河中救起。
  救他性命的,是一群穷苦人。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群穷苦人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也劝他要对未来抱有希望。
  自那以后,他每日与穷苦百姓为伍,所见所闻,他方才明白百姓们为何会如此的乐观,原来在此之前,百姓的日子比现在还要苦楚好几倍。
  直到今年朝廷有了一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丞相,他废连坐、轻徭役、招标赈饥荒,所以如今百姓的日子改观了数倍。可以说是,数年来从未有过的轻松。
  对于这一点,着实让胡亥出乎意料。
  他一边震惊于以往比眼下还要苦楚数倍的日子,百姓们是如何艰熬支撑过来的,一边又惊讶穷苦百姓对李阳的那种感恩之情。
  从这一刻,他对李阳充满怨恨的心,开始起了涟漪。
  随着苦日子的继续,随着他完全的成为了穷苦百姓的一份子后,他慢慢地也和穷苦百姓一样,天天盼望着朝廷能解救自己,盼望着身边人口中的那位“为生民立命”的中丞相,可以再施仁政,给自己这些苦难人们带来幸福……
  心心念念之下,果然,那位“为生民立命”的中丞相开始要恢复秦国旧制,禁兼并,均分地。
  这一刻,他对李阳的恨,突然消失了,甚至和身边的人一起欢呼、雀跃,兴奋的同时,还心存几分感激。
  吃苦大半年的胡亥,也很想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可以自耕自足,不用再继续忍受饥饿,过那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的日子。
  他盼望着新政快点施行下来,均分到一块田地,从此以后,过上正常的日子。
  可是,令他失望,甚至愤怒的是,新政的推行,被士族、豪强们阻止,各郡县官员,阳奉阴违,抗命不遵,刚刚看到的希望,沦为了泡影。
  而那位给自己这些穷人带来希望的中丞相,则北征打杖去了。
  他又开始盼,盼他打胜杖,尽快回朝,主导新政推行。
  盼啊盼,盼啊盼,终于,仅仅一个月,这位中丞相竟然灭四国,凯旋而归。
  胡亥真的被李阳的能力给震骇住了,他开始佩服李阳了。
  甚至,他开始意识到,李阳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而后,李阳成为了镇国君,倒冯相,败旧势,重新主导新政,发起了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斗争。
  胡亥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支持李阳,支持新政,打倒兼并土地的那些士族、豪强。只有这样,新政才能真正成果,和自己一样受着苦难的百姓才有一条真正的活路……
  于是乎,他全力投身于这场全民督察、督办新政的战役中,在别人的眼中,他完成就是这场战役当中的一名小将!
  因为表现过于突出,他被江苏巡抚王又贤看中,如今已被提拔为东阳郡郡守。
  对这今日这一切,或许胡亥自己也是没有想到的。
  堂堂一个被贬为民的秦国公子,如今居然成为了一郡之守。
  而且当初自己对李阳愤恨无比,如今却反而成为了李阳新政的坚定拥护者。
  世事,不是这么奇妙!
  
第二百六十三章
畅谈人生
  这次土地改革,名为恢复秦国土地旧制,即土地恢复秦国统一前的公有制。
  不过,这次的土地变革,又与以前的秦国土地制度稍有不同。
  以前的秦国土地旧制,是均分田与军工田相结合,即立军功的家庭,能得到更多的土地。而这次则将军功,改为了年俸,全民土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均分。
  同时,这次的土地新政,还实行了承包制,落实了责任田制,规定了每年有责任上交的田税外,多余的粮食则可以由农民自由支配。
  总的来说,此次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基本完成,意义重大。
  不仅让两千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大秦统一前)转变为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大秦六国统一后),彻底直接遏止和消灭了封建制度兼并土地的现象,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
  同时,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不需要再去当佃农,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未来国家实行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进一步巩固了土地公有制,摧毁了以冯去疾等为代表的贵族利益集团的政治基础,为今后的新政扫除了一大碍阻,将来的新政改革将会更加的顺利。
  土地新政的完成,最高兴的人当属嬴政和李阳了。
  章台宫。
  李阳将各行省完成土改的折子交给嬴政,笑道:“陛下,二十个行省,除去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其余十六省已全面完成了土地改革,真正的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新政的第一步,已经推行成功了!”
  李阳所说的新政第一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因为新政,是一个大的兴国强国方针战略,分为解民生温饱、依法治国、商业化、工业化、开疆扩土、科学技术发展等多个进程。
  嬴政接过各行省上报的新政成果,也是连连叫好,直赞李阳这招“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妙计之高超。
  翻看完各行省的折子,嬴政满面春风,扬眉吐气道:“如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从此之后,我大秦便可以国富民强,温饱无忧矣!李阳,你此次可是立了一大功!”
  李阳笑了笑:“之前轻徭役,今又实现了土地均分,天下万民算是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只需一两年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已是不难。更重要的是,陛下一生想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大秦,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之前一直苦于各老氏族与士族的掣肘,放不开手脚,现在机会来了,我们今后的发展将不再诸多掣肘,可以快速全面的推进新政改革了。”
  这一刻,李阳心中充满使命感。
  嬴政点点头,他很庆幸上天把李阳这个来自未来的人带到大秦,来帮助自己实现心中的大秦理想。
  不过,想到自己已经五十岁了,要想打造一个像李阳手机里那样兴盛先进的理想国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由感叹道:“我大秦的变强,确实须加快速度,朕还想看大秦称霸整个世界。”
  李阳道:“陛下放心,大秦要实现世界霸主的地位,只是时间问题。只要大秦内部国富民强了,就可以以军事、经济两个方向,统治世界。”
  嬴政对于李阳的保证,还是相当的信任,点点头,突然问道:“对了,人……真的不可长生?”
  李阳一脸黑线,这货怎么还想着长生?
  沉吟了一下,李阳摇了摇头:“自古长生之术,皆是术士蒙骗之言,哪怕在臣来的那个时候,医学技术如此先进,人类命过百岁也是少之又少。”
  听到这话,嬴政还是有些失落的。
  看到嬴政那失望的表情,李阳决定还是跟他好好的谈一谈人生,于是道:“陛下可想过,人若真的能长生不老,或许也不是一件好事。”
  “哦?为何如此说。”嬴政对于这话,还是有些意外的。
  李阳道:“人若长生,酸甜苦辣尝遍,春去秋来看尽,斗转星移千回,悲欢离合无数,以至于司空见惯,色即是空。蛇胆入口不知苦,佳人侧伴不知怜,千里送别不知远,久别重逢不知难。人间有味,不尝;人间有雪,不赏;人间有时,不惜;人间有爱,不觉。至此人人茫茫,与树无别,与死无异,活着又有何意思?”
  “这……”
  李阳的这番话,嬴政还是第一次听过,不由一时语塞。
  人若长生,与树无别,何事都司空见惯,心便无波澜,人生便会变得无味,人间不值得……
  嬴政念叨着,仿佛是在思考着这一个哲学问题。
  李阳见嬴政终于在深思这一问题,于是又道:“而人寿不过百,春秋有时,酸甜有时,悲欢有时,聚散亦有时。欢声笑语,泪洒心伤。人活着,才算是真的活着,这样活着才有意思,有滋味。”
  嬴政没有说话,而是再次深思了起来。
  李阳一笑:“陛下,如果陛下能长生不老,岂会有动力将大秦变强?因为您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今时不急,百年不急,千年不急,毫无动力,毫无时间概念,这样的陛下,就不是现在的您了。您将会变成和天地一样,无欲无求,因为任何事情在您眼里,都只不过是时间恒河的风景,世界变成如何,你根本不会关心,就好比这天,这大地,它不会催促我们快点完成一件事情一样。陛下,人的寿命虽然有时,但只要在这仅限的人生,尽可能的实现着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哪怕寿命再短,这一生也是极有意义的。”
  嬴政紧锁着眉头,良久,然后双眼一亮,诧异的抬头看向李阳,道:“为何你说的如此有道理?”
  听到这话,李阳一笑,知道嬴政肯定听进去了,于是道:“因为臣死过一次啊,只不过,死了后却来到了大秦。所以,陛下若阳寿尽去之时,或许去到了未来也说不定,也许那时的未来,将不再是臣当初的那个未来,因为我们现在一直在改变着历史,改变着世界,也许两千年后的地球,就是一个陛下命名的秦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想国度。”
  嬴政一听,双眼放光,惊道:“真的会这样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