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338

  一边往宫殿走去,一边在心里不由幻想,能缔造出如此庞大且强大的国家,这位国王当是一位如何厉害的国王呀?
  随着不断的深入宫殿,巍巍的宫殿,守卫森严,更是令人越发的感到紧张。
  王子有些担忧了,轻声对相尹道:“相尹,你说大秦国王会愿意帮助我们吗?”
  相尹一怔,也是没有丝毫把握。
  因为大秦太强大了,而少昊在大秦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一个如此强大的大帝国,会在乎连他们一座城池都不如的少昊国的吗?而且……少昊国似乎什么也给不了大秦……
  越想,相尹心里也是越加的没有底气。
  最后,他只得苦笑一句:“唯寄希望大秦能念在同是华夏儿女的份上,能答应帮助一下我们。”
  “但愿如此吧!”王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番对话,声音虽小,但却还是被一旁的徐福听见了。他笑了笑,安慰道:“相尹、王子放心,你们愿归顺大秦,少昊国便是大秦的疆域。而我大秦,从来便不会容被任何外族欺凌!哪怕大秦的疆域远在大洋之外……”
  听到这话,相尹和王子都吃了一个定心丸,心中稍加放心了一些。
  也就在这时,带路的李由停了下来,众人抬头一看,只见前方是一座正殿。上面写着三字:麒麟殿。
  这时,李由对一名宫人说了几句,那名宫人立刻小跑入殿。
  不多时,宫殿内,由里至外,传来了通传声:
  “宣,少昊使团觐见!”
  “宣,少昊使团觐见!”
  “宣,少昊使团觐见!”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归
  相尹和王子进入麒麟殿后,心里是犹为的紧张。
  只见在这麒麟殿无比的庄重、威严,显示出大秦帝国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大殿两边,文武百官分列左右,而在大殿的上方,一位身穿黑色朝服的霸气男子,居高临下之势端坐于上,显示出其在这国中的统治地位。
  “铛!”
  一声清脆的吟声响了起来,那是大殿边上的宫人,敲击编磬架上的青铜乐器发出来的悦耳声音。
  被这一声磬乐声一震,相尹和王子方才从震恐当中回过神来,赶紧恭恭敬敬的深深一揖:“少昊国特使,拜见大秦始皇帝,大秦始皇帝万年!”
  关于觐见始皇帝的礼节,徐福早就告知过了他们。
  嬴政笑道:“少昊使者一路辛苦。”
  大家都好奇的打量着少昊这两位使者,毕竟他们是从遥远的大陆漂洋过海而来。
  这一看,众人略为惊叹,这少昊之国的使者,果然是黑发黄皮肤,和华夏族人是一模一样。很显然,少昊国真的是千年前殷商迁徙过去的华夏人。
  这时,徐福和李由也列于两位少昊使者的身后,随即行作揖礼,徐福道:“陛下,臣幸不辱使命,少昊使团此次前来,便是来大秦认祖归宗,欲与我大秦珠联璧合。”
  “哦?”
  一听这话,嬴政真的激动了,大感惊喜。
  李阳也很意外,有点不敢置信。当然,满朝文武也都诧异不已,对于这个消息感到有些出乎意外。
  珠联璧合,不就是归顺大秦的意思么!
  虽然少昊使团前来,大家都相信他们有意和大秦结好,甚至于是认祖归宗。但是,大秦与少昊国相隔遥遥大洋,大秦更是对少昊毫无威胁,他们直接就欲加入大秦,合二为一,这可是着实令人感到诧异。
  “好,我华夏儿女本是一家,能合二为一,自然是我华夏之幸,华夏儿女之喜。”嬴政大喜过望,连声叫好。
  李阳也很欣喜,不过惊喜之余,他也预感到少昊愿意放弃自己划地为国,而加入大秦,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很可能少昊有危。
  不过,不管是何原因,少昊国如能并入大秦,这都是值得高兴的一件大喜事。
  想到这里,李阳道:“陛下,少昊乃我海外华夏同胞,如果真的并入华夏之祖,合为一国,此事意义深远,必将记于华夏史册,永远流传。”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一个遥居海外的国家,愿意归顺大秦,成为大秦的疆域,这可是从古至今都从未有过的。
  这不仅代表着大秦的地位,屹立于世界,而且更代表华夏文明凝聚的新高度。
  其实,这种事不说放在秦朝,就是放在两千年后,那也是令人热血沸腾,自豪感爆棚的事情。
  嬴政当然也很高兴,不过至于少昊国为何会自愿加入大秦,他心里也和李阳一样,知道其中定有原因的,所以问道:“不知少昊国对并入大秦,有何要求,使者尽管提出来。”
  相尹点点头,道:“大秦强盛,少昊既是海外游子,能并入华夏之祖国,亦是有感荣焉。至于要求,徐使君在少昊曾提出了一个并入大秦的方案,名曰‘一国两制’,少昊国为秦土,内政少昊自治。我少昊国王对此策很感兴趣,故派我等前来详问,大秦真的不插手少昊内政乎?”
  少昊使团暂不直接提要求,很显然他们的要求是要基于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的。
  嬴政笑着点点头:“大秦是整个华夏民族之祖国,听闻海外有少昊国,皆为华夏人,故而派徐福与你们结交,并基于双边利益考虑,想出一国两制之策,意在海外华夏族人能回归祖国,并不为统治少昊国。故而,不插手少昊内政,正是一国两制的特质。”
  相尹和王子点点头。
  这时,李阳道:“一国两制,其实不仅不会插手少昊内政,而且还将给少昊国带来无限的好处和利益。”
  “哦?”相尹转头,看向这位十分年轻的人,心想这人列于众臣之前,难道是大秦的王子?
  这时,嬴政道:“一国两制,正是我大秦镇国君想出来,关于此策,镇国君最是了解,不如就由镇国君来述。”
  站在相尹身后的徐福,立刻轻声道:“这位镇国君便是之前我曾说的中丞相李阳。”
  相尹和王子听闻这话,不由眉头微微一挑,没想到大秦的第一权臣、重臣,居然如此年轻。
  心中惊诧不已,同时也立即揖了一礼,道:“还望镇国君指教。”
  李阳回了一礼,道:“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大秦为实现华夏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国策。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大秦的前提下,大秦保证少昊国的制度、政治不变。少昊国王,依旧维持其在少昊国的统治地位,甚至可以说,少昊国的一切都维持不变,只是少昊国不再称‘国’,而改为是大秦的少昊。”
  “可以肯定的说,一国两制,不仅不会防碍到少昊国王在少昊的地位,而且还将给少昊国带来长远的好处。少昊国并入大秦后,少昊便不再是孤零的,背靠强大的祖国和兴盛的民族,不久少昊将在海洋的另一边快速强大。”
  相尹点点头,大秦帝国的强大,他已是亲眼见到了,有这么强大的一个帝国做为靠山,自然好处多多。不过,想到少昊国的境地,他不由赶紧问道:“一国两制,大秦的军队可会驻守少昊?”
  “原则上是需要派兵驻守的,毕竟并入了大秦,大秦的军队就必须守护。只不过……”说到这里,李阳反问道:“少昊需要大秦军队保护吗?”
  李阳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算准了少昊一定遇到了生死存亡之危,要不然不会主动要并入大秦。
  果然,相尹点点头:“实不相瞒,少昊四面环敌,少昊危在旦夕。”
  “哦?还望使者能细说一下少昊的处境。”李阳道。
  相尹道:“少昊国身在异土,肤色、语言皆与当地人不同,所以少昊部族自古以来便受到当地周边的部族攻击,村庄经常被侵略,粮食被抢夺,生存甚艰,战争从未停止。就在之前,徐使君带来了大秦的武器后,少昊大展雄风,打败了周边的两个部族,结果现今这两个部族便开始纷纷联系其他部族,意图联合多个部族,合兵灭我少昊国。”
  听到这话,众人终于明白少昊国为何要并入大秦了。
  因为,如今只有大秦可以保护他们,否则留给他们的唯有死路一条。
  明白了少昊境况,李阳当下便道:“使者放心,只要少昊并入大秦,少昊国便是大秦的国土,我大秦必会派兵驻守,绝不会容许大秦的疆土和华夏族人被外族欺凌!”
  得到如此肯定的答案,相尹和王子心中的担忧也算是放下了一些。
  嬴政也道:“镇国君说言不错,只要是我大秦的疆土,犯我大秦者,虽远必诛!”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普天同庆
  当天朝议,大秦便与少昊使者商定,少昊国回归华夏祖国,并入大秦帝国。
  少昊国,去国号,改为少昊州。
  关于“州”的定义,是大于行省,意指“洲”。
  用李阳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分七大洲四大洋,既然大秦的终极目标是统治整个世界,那么这七大洲,自然就是大秦的七个州,七块版图。
  少昊国王,去国王称号,封为少昊王。既然是王,自然在少昊有自治权。
  不过,这和春秋战国时分封制的王侯又有不同,春秋战国时的诸侯王,是一方统治者,有独立处理本地政治军事经济等事务的权力,有一定军事实力,具有不听从中央政府的号令的能力。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就是把国家分封成若干个小国,任命国君,封为王,王下面有自己的候等等。
  而大秦这次一国两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少昊王虽然享有当地的行政管理权,以及执法权。但是,大秦却会派军队驻守少昊。
  有大秦军队军事接管的地区,就算是内政自治,那也是实质性的属于大秦,而非名义上的归顺,这代表着大秦在少昊行使着主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