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338

  他终于隐约明白了胡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了,原因或许就是他最后的那句话。
  何章显然也被胡亥的这番话所动容,转头劝道:“院长,要不……发一道急奏,呈送给长公子定夺?”
  何章的意思很清楚,胡亥变了。变得很不一样了,如果罢免他,觉得可惜了。
  而让李阳直接保住他,又会对李阳不利,所以不如直接告诉扶苏,让扶苏来守夺,这样一来就不会给李阳带来麻烦。
  李阳沉吟了一下,点点头:“也罢,兄弟之情,扶苏应当不至于不念。”
  胡亥自然也知道李阳的为难,见李阳不再罢免他,而是让扶苏来决定,于是立即拜谢:“谢院长!”
  李阳苦笑道:“不用急着谢我,一切还得看长公子的意思才行。”
  胡亥点点头,道:“皇兄若是不愿让我为官,我亦无憾于今日之努力。”
  李阳一笑,他是越来越觉得胡亥变得很成熟,很懂事了。
  正事谈完,李阳想到胡亥从一个秦国公子,被贬为庶名,这一年来肯定极为的不容易,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不由心中涌起几分同情,关心道:“你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告诉我,我可以帮你办来。”
  胡亥眼眶一热,显然没想到李阳会关心他,婉然一笑:“如今我过得很好,也有了自己的家,有妻儿,一切都很好。”
  “哦?有妻儿了?”
  李阳和何章都有些意外。
  原来,胡亥刚被贬之时,一度绝望,跳河寻死,被一女子所救,在女子的关心和鼓励下,他从绝望当中走了出来,后来便成了夫妻。
  也就是在月前,刚刚诞下了一儿子。
  说到这里,胡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很显然,他如今这普通的小家庭,让他感到非常的幸福。
  看到这般,李阳也替胡亥感到高兴。
  接下来,胡亥邀请李阳和何章去他家做客。
  李阳没有拒绝,备了礼物,去了胡亥家。
  胡亥家,极为的简陋,茅草屋,小院。
  但是,这位以前纵情享乐的秦公子胡亥,却是一脸的幸福,可以看出,他对眼下的生活,非常的满足。
  胡亥的妻子,也是一位底层的庶民,得知大秦政国院院长至家中,极为的激动,赶紧放下怀中的婴儿,抽身到后厨忙活了起来。
  而这带娃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胡亥的头上。
  于是乎,胡亥在院中,一边用脚摇晃着摇蓝,哼着小曲,哄着婴儿,一边忙着择菜。
  农家,小院,炊烟升起,婴儿哇哇……
  李阳觉得,这何尝不是一种纯朴的幸福。
  
第三百三十章
赫好迟
  在胡亥的家中做客,让李阳感慨颇多。
  看到胡亥的成长,李阳不经想起了《大秦帝国》电视剧里的嬴驷。
  嬴驷少年时期,正值卫鞅变法,卫鞅出台的削除封地让嬴驷十分不满,加上被老世族利用。一次,白族向嬴驷缴税时,嬴驷发现白族的粮食成了沙砾,他不禁勃然大怒,竟杀了白族二十余名男子,结果被孝公赶出家门,流放山野。
  恰恰也正是因为被流放山野,才让嬴驷了解到了百姓的疾苦,使得一个纨绔子弟得到了成长,真正体会到了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大改变,为日后继位做好了准备,也奠定了秦国继续推行商鞅新法的基础。
  而眼前的胡亥,显然是与《大秦帝国》电视剧里的嬴驷极为的相似。
  同样是一个纨绔子弟,同样是不认同新政,同样是听人教唆,被人利用,结果被贬出宫,流落民间。
  在民间,体会了底层庶民的疾苦和艰难,彻底认清民生,了解民心,使得心性有了巨大的改变和成长。
  此时的胡亥,不仅全力支持新政,而且还偏偏说出一句要给百姓希望!
  这让李阳真的十分的动容。
  什么样的人,才会说出要给百姓希望?
  很显然,只有懂得百姓疾苦,为国为民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来。
  身为秦国公子,能说出这种话来,实为难得,甚至可以说是不易。
  说实话,李阳甚至有些欣赏胡亥了。
  秦国,缺的就是这种人。
  更重要的是,推行新政的目地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给百姓带去希望,让百姓得以生存。
  只有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大秦才能得到发展,变得强大。也只有百姓对未来还充满希望,大秦才能走得更远。
  而这一切,胡亥都深刻的理解和明白了。
  在某一刻,李阳甚至忍不住在想,觉得胡亥或许更加适合成为秦国的继承者。
  因为他了解底层疾苦,明白新政给秦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还有他心中的那个大志向,为天下百姓的生存和发展找到前途和意义。
  而扶苏显然和他不同。
  扶苏虽然爱民,但是却过于儒弱。
  比如在他的眼中,其父皇可以说是一个暴君。
  他完全不认同秦始皇的所有政见和治国方针。
  而相比之下,如今的胡亥则大为不同,他眼中的父皇,统六国,是为了为天下人立命,是为了天下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天下人万世开大平。
  由此可见,胡亥和扶苏心中都装着百姓,但二人有着巨大的区别。
  扶苏,偏于德庸。以儒家里的德,来评判对错,善恶。
  而胡亥,则以天下百姓万世的发展和前途来判断对错、善恶。
  秦国,若想中兴,若想称霸世界,很显然君主需要将华夏万世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远大志向和人生抱负。
  而这一切,如今的胡亥似乎就具备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阳不由感到一阵苦笑。
  因为历史上的秦国,就是亡于胡亥之手,自己才好不容易将其打倒,终于改变了大秦亡于秦二世的历史。如今时隔一年,自己居然发现他更适合成为秦国的继承者,这不得不说是老天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然,哪怕胡亥已经得到了成长,哪怕胡亥更具有成为秦国继承者的特性,但是,李阳也不可能就此改旗换帜,弃扶苏,扶胡亥的。
  一来,秦国的国储之争,早已成了定局,在胡亥被贬为庶民之时,便已经结束了。李阳不可能再次将秦国引起内部争端,这于国不利。
  二来,自己是扶苏的老师,更是得扶苏信任,自己岂能朝三暮四,做出背弃扶苏的事情?
  三来,自己若是真的动念头,想扶胡亥为储君,那自己便将陷入巨大的麻烦当中。可以说,对自己只有弊,没有利。
  这种于己于国,皆没好处的事情,李阳要是都去干,那就真成傻逼了。
  也正是如此,李阳不再多想,离开胡亥家后,他便与王又贤联名的方式,将胡亥之事呈送给了扶苏,让扶苏来定夺。
  毕竟,此事敏感,自己不可擅作主张。
  李阳并没有在江苏行省停留太久,不日便继续南下,前往百越,去到了广东行省。
  广东行省,有秦国第二个造船厂。
  李阳准备将这个造船厂,从广东行省的制度当中驳离出来,直接合并到工程制造署,由公输册统领,这样有利于海船制造的快速发展。
  就在李阳一门心思为大秦未来的发展劳心费力的同时,京畿咸阳却是非常的平静和祥宁。
  朝堂上有李斯、萧何等人帮助扶苏理政,外有韩信镇守蓝田大营,所以李阳离开朝堂的这些时日来,大秦的国政倒是一切如常进行,没有出现任何的乱子。
  ……
  这一日,正午。
  咸阳,白府。
  一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砰砰砰的拍了几下白府的大门。
  白府,可不是谁都能来敲门的,毕竟白氏,乃秦国的四大老世族之首。虽然白正已经不再是吏部尚书,但其多年执掌郞中令一职,大秦朝政的官员任免升迁皆出于他手,所以门生故吏可以说是遍及朝野。
  门很快开了,一名管家打量了一眼来人,冷声问道:“你是何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