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50

  101旅里,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就他和李战。当然,聂剑锋也是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但相对而言还是显得薄弱许多。
  李战注意着下降率,高度表和速度表以及俯仰角是此时最紧要的数据。他提前进入了襟翼三的位置,随即把油门杆放到了慢车位置。外面是一片黑暗的,他看不到底下的公路,也看不到前方黑乎乎之中有什么。
  此时必须要相信仪表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带了两枚空空训练弹的037号歼-7EGG战斗机机头微微昂起缓缓下落,后起落架的轮胎轻轻的擦着四号公路的沥青路面落地,滑行了一百多米,前起落架才慢慢落下来,几乎同时,襟翼负三,前襟翼正三,轮胎刹车被踩紧,二百多公里速度的战机被强大的制动力拉住的情况下,依然滑行了将近七百米才慢慢的停下来。
  保险起见,李战没有拉减速伞。
  037号歼-7EGG顺利降落之后大家一口气终于松了下来。有了探路者,后续的战机会得到准确的数据在地面的引导下进行夜间盲降。可以说鹰隼大队此时已经开创了空军部队的一个新的科目——野外疏散情况下公路夜间盲降。
  鹰巢指挥中心就在跑道的一千米位置,战机降落直接滑行过来,然后驶入用速凝水泥就地取材后铺就的野战停机坪上。野外条件有限而恶劣,因此李战在驶入停机坪的时候非常的小心,避免在地面出问题。
  十个停机坪全部分散布置,彼此相隔最少都有三百米,最远的相隔一公里。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在敌军火力打击下不至于所有战机被一次性摧毁。进入了战斗状态一切都要从实战出发进行考虑,平时在基地里吃香喝辣的空勤灶标准搞得扎扎实实的,到了野外尽管同样有空勤标准,但条件显然是要差很多的了。
  李战下飞机和机务进行了交接后,跳上勇士通勤车,裴磊一脚油门下去直奔数百米之外的鹰巢指挥中心。提着飞行头盔,李战直接登上野战塔台,劈头就问,“沙尘暴的情况怎么样?老聂你继续指挥机群降落,老张你把天气情况说一说。”
  “是!”
  张源走到作战桌那里俯下身去用铅笔在沙尘暴形成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说,“北库山脉西北侧三百公里,这里是沙尘暴形成的地方,正在往东南方向移动,也就是四号地区。预计二十个小时到达营地,我留出了两个小时的撤离时间,人员装备撤到安全距离上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所以你只有十八个小时的作战时间。”
  李战模拟的敌情背景是所有的机场都被摧毁了,因此启用四号公路和旅游公路这两处战时野外跑道进行起降作战。旅游公路已经没有办法马上启用了,确定方案和地方协调的时候还没有沙尘暴预报,所以只选择了四号公路。
  “三百公里,到这边早消失了吧?”李战皱眉问道。
  沙尘暴的特点是突发性,在强风下骤然形成来得快去得快,范围之内的事物会遭到严重破坏,特大沙尘暴卷起的沙尘甚至能够淹没一个镇区。北库地区有许多消失了的乡镇,就是因为荒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天气频发,导致居住环境恶劣,人们纷纷的逃离,于是形成了无人区。
  张源沉声说,“这一沙尘暴不一样,有强大的而且后劲十足的强风加持,席卷入境后就是沙漠,还会继续加强,整个四号地区大部分区域都会被覆盖。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最后一股冷空气南下,而此时此刻在东海海面,迎来了本年度的三号风球,超强台风,国家气象台预测风力会超过零九年的超级玛丽。”
  “又是台风!”李战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台风好像专门跟我过不去,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就出来添乱,而且一来就是超强的。”
  张源说,“三号风球还没命名,一直在加强,我分析登陆的时候会加强到十八级,直径五百公里的漩涡就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南下冷空气向东南狂奔,由此产生的强西北风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条件。”
  数千公里外的一场台风严重威胁到了鹰隼大队的胜负,乍一看匪夷所思,实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无能为力。
  “十八个小时,如果发现了红军部队,只要十八分钟就能决出胜负。”李战沉声说,“老张,我把对空搜索交给你,你可别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张源说,“你放心吧,猫团只要进来他们就跑不掉。”
  “猫团?这个简称有意思。”李战笑了笑说。
  大队部炊事班长莫方言穿荒漠迷彩服背着子弹袋和牛皮手枪套,枪套里插着九二式手枪,他戴着凯夫拉头盔手里却提着一把炒菜用的小铁铲,看上去非常的不和谐。他脚步匆匆的顺着楼梯上来,显然很着急的,不然不会忘了把小铁铲放下。
  “大队长,简餐马上做好,你还有什么要求吗?”莫方言扯着嗓子请示道。
  此时九架SU-27战机以间隔两分钟的频率降落,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整个野战营地,说话不嘶吼着喊根本听不清楚。
  李战想了想,说,“莫班长,有面条吗?”
  “发泡食物不能吃,大队长你再选一样吧。”莫方言坚持原则。
  李战说,“马上开打了,我就想吃口想吃的,没关系的,就吃一碗,莫班长没问题吧?”
  “你是大队长你说了算。”莫方言笑着说,他是四级军士长,在炊事班干了十三年,是名副其实的老班长了,主要是厨艺非常的厉害。
  上级首长每次下来视察工作都会叫他去掌勺。
  “记得放盐啊莫班长。”李战冲莫方言的背影笑着叮嘱了一句。
  莫方言摆摆手说,“那肯定不能放糖的,放心吧大队长。”
  李战对张源和聂剑锋说,“其实我更喜欢放糖,我们粤省人和广东人一样喜欢吃甜食。记得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吃了豆腐脑,居然是放盐的,老天,豆腐脑放盐这太匪夷所思了。”
  “少见多怪。别扯了,下一步怎么做,按计划?”聂剑锋放下送话器,最后一架SU-27战机安全降落了,他一颗心才能放下来。
  一个建制大队的战机向野外地域进行疏散在公路上进行夜间盲降,也就李战没当回事,在聂剑锋等人眼里这可是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高危难行动,因为害怕呼出去的气会对战机的降落产生影响。
  第一个降落的将要承担最大的风险,所有人都在替李战提心吊胆,在大家看来,大队长顺利安全降落后应该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人去那样如释重负。可是他们却是发现大队长像是从卧室走到阳台那样闲庭散步的模样,到了临时塔台之后除了了解沙尘暴的情况,就只是想要吃一碗面条,而已。
  这份淡定从容影响了整个部队,大家意识到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要知道,李战要模拟所有机场被摧毁部队只能疏散到野外去这件事情是许多人都反对的,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明明可以轻松地来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加码呢?集体荣誉比什么都重要,你自己给自己加码自己给自己提升了难度如果打输了怎么办?可以加码,但不应该挑这个时候。
  薛向东支持,李战的计划得以实施,于是全旅官兵都陷入了极度紧张的状况之下。在没有了所有机场基地之后,蓝军的大部分优势都失去了。鹰隼大队凭借着的是优异的地理位置让所有来犯的红军先累个半死,然后才慢慢的用航炮和导弹处理红军,争取尽早让红军回家以达到节省军费的目的。
  而此次蓝军这边是等于自斩手脚了,甚至还更加的过分——直接把金贵的战机扔到了荒漠上面去。
  地勤方面意见大是肯定的了,场站改基地后,保障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每一个停机坪都有齐全的保障设别和终端,机务到位后直接就可以操作,而且更加的简便。以往需要场站送货过来再进行保障的模式在北库基地早都看不见了。
  突然的被扔到野外荒漠里,保障难度陡然增加了许多倍。
  可是李战说了一个成语就把他们的怨言地打散了——居安思危!
  空话大话谁都会说,大家也就听一听,至于会不会往心里去就两说了。可是李战的“空话大话”不是空话大话,因为他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成绩来支撑。比如飞行中遇到一个情况,李战说开加力飙超音速可以解决问题,大家认为是对的。如果换了别人,大家会认为他是傻的。
  这就是威信。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前行,顶在最前面的李战淡定得跟什么似的,后年跟着他前进的官兵们自然也会淡定。在战时,指挥员的性格就是部队的性格,指挥员的情绪就是部队的情绪。
  临战前指挥员到前线阵地视察仅仅是为了了解前线部署的情况吗,给前线的将士打气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在一起,我就在你们身后,你们战死我顶上。
  这是中国军队指战员的性格。
  李战对聂剑锋和张源说,“用备用方案,让大家好好休息。”
  “按兵不动啊?”聂剑锋很意外。
  正在执行的作战方案是经过了多次讨论分析确定下来的,有非常多的细节和多部门多单位进行过协调沟通,可以说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现在李战一句话就抛弃了正在执行的作战方案转而采用备用方案,大家都接受不了,要知道这会儿对抗演练才开始,远未到需要采用备用方案的地步。
  李战说,“我相信张源的判断,既然沙尘暴只给了我们十八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咱们干脆点,也只给自己一次出击的机会。等雷达部队的情报,发现红军的踪迹全体出动决战。”
  简单直接干脆利落,更没有什么繁杂的战术了。
  恰恰是李战的性格。
  聂剑锋和张源对视着,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若有所思和无可奈何。李战是军事主官,在战时军事主官拥有绝对权威,是真的说一不二的。违抗命令的只有一个后果——情节严重的可以就地军法处置。
  “执行吧。”
  李战转身就下去找炊事班班长莫方言要陕西面条吃了。
第333章
看把人家老陆给逼得
  杨旭华踌躇满志,一心要轰平北库击落拉杆战。
  他和姚东明是营级干部培训班同学,而且是老乡,而且爹妈都是同一个单位的——事实上杨旭华和姚东明是发小,非常非常要好的发小。
  小学中学都是在子弟学校,然后一起参加招飞,又一起在航空大学就读,又是在同一个训练基地进行飞行训练,直到下部队的时候二人的成长轨迹才出现分离。
  他们是同龄人,姚东明刚刚提了副团,是九团参谋长,可杨旭华已经去年就是御猫飞行团的团长了。
  可见此人能力非同一般。
  御猫飞行团不是一般的部队,是担负着拱卫京畿重任的部队。年纪轻轻能够担任该团的团长,更说明了杨旭华此人不但军事素质强悍,其背景资源和活动能力同样是十分强悍的。
  他站在西丁场站的塔台上远眺着灯火通明的外场,跑道上有一架轰-6K正在等待起飞,在滑行道上还有五架在排队等候起飞,轰炸机师凌晨时分的大象漫步给人国际机场夜间繁忙放飞班机的感觉。
  轰炸机师师长陈家亮意气风发,笑着说道,“杨团长,我师此次出动三批六架轰炸机协助你们作战,分别对鹰隼旅的三个场站进行地毯式轰炸。只要你们把通路打开,我的人能顺利进去,我可以向你保证鹰隼旅三个场站半个月之内都无法恢复使用。”
  同样是新科军事主官,陈家亮跨过了副师长这个位置直接从参谋长升任师长,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心。他选择站在御猫团这边的原因除了因为这支部队是近卫部队,当然也有心里对鹰隼旅的不满。上次那两架歼-8RF战术侦察机的归属两支部队就吵了一架,陈家亮是一心要做大事的,他认为轰炸机师应该扩展战术方面的作战能力,而不能在战略打击这一块一棵树上吊死。大家都很清楚,自从二炮越来越叼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搞得越来越好,空军的战略核反击力量的存在感就越来越弱了。现在空司那边已经有让轰炸机师加入远程警巡的意思,这让一直鼻子朝天的战略飞行员们感到了危机——和那帮常规部队一块警巡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归根结底是数十年以来的思维固化了,一时半会接受不了。陈家亮去年到处折腾一会儿要飞豹一会儿要歼侦八,无非就是要扩展部队战术方面的作战能力。
  结果两次都被李战给“破坏”掉了,陈家亮心里头的气那是显然没那么快下去的。
  换上西装皮鞋就是商场成功人士部门经理的杨旭华提起头盔笑着说,“陈师长请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一条安全的通道,我先行一步,咱们北库见。”
  说完打了一个敬礼转身就大步离开,上了通勤车直奔停机坪,爬上歼-10A的座舱。在他前面,副团长刘志伟率领八架歼-11B已经纵队滑出,跟在了轰-6K机群的身后,紧接着,杨旭华迅速滑出跟在了歼-11B的身后,紧随其后的是其余七架歼-10A。
  起飞顺序按照滞空能力的强弱来排列,同时考虑到了轰炸机速度慢这个因素,因此让轰炸机群先起飞编队,重型制空战机歼-11B机群随机起飞迅速杀向北库,以横队的方式扫荡过去为后续打击机群打开空中通道,随即转为掩护。轰炸机群沿着空中通道进入,使用普通航弹对北库地区三个场站进行地毯式轰炸。然而这并不是杨旭华的真正杀招!
  他亲自率领的歼-10A机群才是发起致命一击的角色!
  自从姚东明北库惨败后,当时还是副团长的杨旭华马上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认真研究鹰隼大队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他们全团就只做这件事情了。
  低空突防打击训练没搞过吗?
  杨旭华日以继夜地带着歼-10A大队搞,反反复复的训练演练,只是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的好,因此哪怕是军队内部都极少人知道。费了那么多力气就为了这一天,把所谓西部鹰隼大队狠狠的踩在脚下,以此来证明御猫飞行团是天下第一团!
  如果说一年前杨旭华还没有很大的底气,那么剩下的那个歼-7团改装歼-11B后,他的信心就爆出来了。他们装备的那一个大队的歼-11B使用的是进口的AL-31F发动机,理论上来说可靠性比使用国产太行的要好。最关键的在于杨旭华非常清楚歼-11B比歼-11A好多少,两个机型的航电系统的差距几乎是三四层楼那么大。
  而他显然清楚鹰隼大队装备的全都是接手二师的最早的那一批原装整机进口的SU-27战机,那些服役了十几年的老爷机早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甚至有一些部队宁愿开歼-7G也不开SU-27,如果拉杆费一样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