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550

  “俄方认可了调查结果,更加详细的调查等上面的专业调查人员到了再展开。”方成河说。
  李战松口气笑道,“这才符合逻辑,没理由开个加力就爆炸起火。得亏没起飞,如果起飞了再来这么一下谁受得了。”
  “是啊,太危险了。”方成河叹气摇头,“俄军的装备保养的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们自己带了保障人员,用的是咱们的保障设备。”
  李战说,“还有咱们事?”
  “毕竟是在咱们这里出的事故。”方成河说,“上级的意思是给他们换两个发动机,修好了再让他们开会去。”
  李战顿时无语了,苦着脸说,“不是我们的责任还赔他们发动机,我发动机都不够用呢。”
  方成河说,“前面苏两七拆下来的不是有一部分还能用吗,一样的型号,你拿出两个来给他们换上。”
  “旅长这不行啊。”李战皱着眉头。
  这是方成河来找李战的目的。
  鹰隼大队淘汰掉的那批Su-27拆下来的配件全部作为后备航材划入了大队自己的航材库里,包括发动机。Su-27的机体寿命到了,但是有好几个发动机的寿命还有不少,都是比较珍贵的航材。
  方成河是可以直接下命令的,堂堂旅长用不着和一小小的大队长商量,但是李战不是一般的大队长。若是把关系搞成齐宏和李战那样,刚上任的方成河想要干点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都说你开飞机费发动机,我之前只当玩笑话听一听,今天这个事情后我相信这是真的了。”方成河沉声说。
  李战说,“所以我才要多备点发动机啊,旅长你有所不知,为了把这些拆下来的二手发动机留下来我是做了很多工作,每一台都无比的珍贵。”
  方成河抬了抬手说,“我不白要你的。这样,我给你三台太行,你把手里所有的AL-31F给我。你留着没用嘛。”
  鹰隼大队装备的歼-11B用的是国产太行,二大队三大队要接收的是御猫飞行团的歼-11B用的是原装的Al-31F。李战手里的Al-31F要用也是优先给二大队三大队用了,不用改线路直接可以装上去。
  因此那些还有千八百个小时寿命的Al-31F,李战这边还真的不太能派上用场。
  所以没有过多的考虑,李战就答应下来了,“行,旅长,那可说好了,旅航材库那三台太行是我们一大队专用备份。”
  “我说话算话。”方成河说。
  李战说,“我还是认为亏大了,他们机务的责任我们买单,这不合理嘛。”
  方成河笑着说,“安德烈夫科斯基答应让我们仔细参观参观他们的苏三五,甚至可以试飞一下。我请示了梁司令,讨论了一下一致认为由你来担任这个任务。”
  “试飞苏三五?”李战意外了,说,“他就一个单座机怎么试飞?不会是让我单飞呢吧?”
  连完全一致的Su-27UB都要有一个他们的飞行员坐后舱充当带飞教员,Su-35尽管不算是全新机型,但绝对是Su-27的重度改进版本啊。Su-30MKK是以Su-27为基础开发出来的,相同的地方非常多,甚至机务保障用的设备以及检修保障流程都是一样的,但是你能开Su-27SK不代表就可以飞Su-30MKK。没对应的准飞资格是绝对不允许单飞的。
  谁料方成河说,“有什么问题吗?俄方同意了。从技术层面讲,你有没有问题?苏三五和苏两七基本一致的。”
  李战却是忽然想到另一个可能,低声问,“旅长,你不会是顺手帮老部队的忙吧?我听说咱们要买的苏三五是要配备给二师的。”
  “买不买还两说呢。”方成河笑道,“以前呢是肯定要买的,而且是大批量采购,买个一两百架。现在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对苏三五的需求没那么强烈的。但是这个飞机究竟到了一个什么水准,咱们得掌握。”
  李战缓缓点头,“我大概明白了。我个人是绝对没问题的,严格地说苏三五实际上是苏两七的理想版本,当初苏联设计师设计的是苏三五,只是受当时的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造出来的是苏两七。他们大概是已经有办法完全解决当时妥协的问题了。”
  “你了解的蛮多。”方成河严肃说道,“军费年年涨,都以为部队经费充足了,实际情况呢,到处都是窟窿。事关数十亿美元,上级领导机关要尽可能多的了解苏三五的情况,要充分的决策依据。迄今为止咱们还没人开过苏三五。李战,这个任务很重要。”
  李战收起了最后一丝轻视之心,说,“旅长你放心,我肯定拼尽全力搞清楚这个飞机的实际性能。”
  “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让咱们的人参与苏三五的保障,我怕出现今天这样的事情。”
  ……
第363章
榜样的力量标杆的影响力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一定程度可以说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再辅于一定的武力,基本上可以说横着走了,至少能在一定区域里横着走。
  国家也如此。
  有钱不过沙特,可武力不行照样没全方位的地位。
  既有钱拳头又硬的不只有一个美国,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制定标准然后随意更改标准,制定规则然后随意改变规则,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可一旦连军队的基本保障都成了问题,北极熊也会犯难,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家里值钱的家当卖掉换钱维持生活。
  俄罗斯人守着最后的尊严指着Su-35说,这是我们最好的量产战机,你们一定会掏钱进行采购的,我保证这个战机的入列能过大幅提高你们的作战能力。
  其他的都好商量。
  所谓外强中干不过如此。
  飞行员们仔细研究参观,机务和技术人员们研究参观甚至参与保障,已经没什么底线了,全盘答应下来只为能过尽快促进这笔生意。
  其他的不在李战这些粗人的考虑当中,他的任务是搞清楚Su-35的实际作战能力。买卖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听卖家怎么说就怎么信,是不是好东西好到什么程度用过才知道。
  瓦西里自然成了李战的临时教员,李战坐在座舱里听站在登机梯的瓦西里介绍座舱的功能划分,不时的提出问题,瓦西里非常积极的进行解答。
  如此一天下来李战基本上摸清楚了Su-35的情况,当天晚上就按时来到会议室里向旅首长们进行了汇报。
  “各位首长,我先谈谈个人感受。苏三五这个飞机可以说是苏两七的现代化完全体。整体上看最大的变化是针对苏两七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机体结构的强度,整体的配重,气动布局的优化。从数据上面这个飞机的性能已经超出了普遍认为的三代半战机标准。”
  “第二个方面是该型飞机的几个重要变化,发动机和航电系统都是他们最傲的。尤其是发动机,前几天的协同演练苏三五的起飞证明了这一点,推力更大加速更快,这对空战影响很大。至于航电系统,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空战决策辅助系统比较有亮点,其他的一般般。”
  ……
  李战详详细细的从大到小汇报了半个多小时,把个人对Su-35的了解和初步评价都做了具体的分析。
  事关数十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基层提交的试飞报告会影响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因此旅首长们非常的重视。
  方成河神情严肃,翻看了眼李战撰写的初步报告,问,“归根结底要飞过才知道,明天试飞你有没有把握?”
  “有!”李战肯定地点头。
  包冠华说,“明天的飞行不同往常,你不能再由着性子来了。”
  李战却是说道,“政委,我认为恰恰相反。明天的飞行更要激烈一些,只有无限接近极限才能掌握这个飞机的全部性能。”
  “这是他要试飞的科目。”方成河递给包冠华一张纸,上面手写着十几个科目。
  包冠华只开过歼-6,改装歼-7没多久就转政工了,从此没有碰过操纵杆。不过部队训练科目他当然是十分清楚的,哪些飞行动作高危难哪些飞行动作比较常用也都是知道的。
  看完之后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了,抬头问李战,“所有的特技动作,穿越北库峡谷,超低空飞行,极限高度极限速度。你要在一天之内飞完这些科目?”
  “是的。”李战肯定地点头。
  包冠华不说话了,看向方成河。
  李战说,“他们只给一天时间,只能把所有的科目都集中在明天飞。”
  显而易见,飞的科目越多了解就越全面。然而毫无疑问在座的首长们都在知道这些科目平时要飞完至少要五个飞行日,集中在一天里飞强度可想而知了。
  旅参谋长杨静山观察了一下旅长政委的脸色,再看看其他几位副旅长副政委的脸色,开口说,“李战,你计划用多少飞行小时飞完这些科目?”
  “六个小时,除去返场补充燃油检修的时间,实际飞行小时五个。”李战说。
  “连续飞高危难科目五个小时我怕你吃不消。”方成河沉声说。
  李战笑道,“旅长,我们大队经常搞超高强度训练,一天飞七八个小时都试过,五六个小时的飞行完全没问题的。”
  包冠华说,“你搞的超高强度训练是单一科目的,最多是两三个科目衔接起来。现在你要飞的是全部的高危难科目,安全如何保证?这毕竟是别人的飞机,再坏点这个坏点那个,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个副旅长说,“厂家说他们的原型机也不多了,每一架都有繁重的试飞任务,这次过来参与军事交流是费了很大工夫抽调出来的。”
  说到底还是被李战的名声给影响到了,可矛盾的是除了李战他们又不相信其他人能完成这次试飞任务。倘若是自己的飞机不会难以决策,一个新机型出现到服役这个过程里需要做的试飞工作本身就充满了高度风险,是试飞员拿命去拼回来的,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可那是别人的飞机,坏了摔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沉吟半晌,方成河问那名说话的副旅长,“俄方是什么态度,同意我们做高强度试飞吗?”
  副旅长无奈地摇着头说,“我把试飞科目拿给他们看,厂家的代表就一句话,可以飞,但是飞机如果坏了我们就买下来,他们开价一个亿美元。毛子真是穷疯了。”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都笑了起来,但是一想到要一个亿美元就都笑不出来了。
  “厂家的意思是可以飞几圈,飞个把小时,这种情况下飞机出问题就都是他们的。可是要按照李战定的科目飞他们就不负责了。”副旅长苦笑着说,“安德烈夫科斯基直接指着这些科目说这比定型试飞还要厉害,他们不可能兜底。”
  可不是么,哪个新机型试飞不摔几架才能定型。李战要飞的这些科目的标准大部分都是照着Su-27的飞行包线去的,危险系数大是肯定的。可是反过来说,如果03号Su-35扛过了李战的折腾,又能说明这个飞机是比Su-27要好很多。
  作为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也许是唯一一位Su-35海外用户的我方来说,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能不能飞旅里决定不了,但是旅里要拿出统一的意见向上级汇报。”方成河说,“都说说吧。”
  杨静山是老人了,尽管只是旅参谋长,他指了指李战笑着说,“李战有信心我就支持,我相信李战的能力。”
  他是薛向东时代的人,讲这个话一点压力都没有。若不是资历不够,恐怕旅长这个位置都是他的,要文凭有文凭要军事素质有军事素质,能力全摆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