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550

  三人都陷入了沉思。
  许多人进步到了一个高度就越来越少的往回看了,更多的是往前看,挑战更艰难的战训,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下想不到通过基础科目来增强高端科目的训练效果也是人之常情。归根结底从个人来讲是主观意识太强,而李战最难得的是哪怕取得了创造飞鲨集训以来的记录,他也没有忘记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突然,张雪阳问道,“老李,你应该还有别的目的吧?”
  曹复飞也想到了,眨着眼睛看李战。
  李战一笑,道,“不愧都是当过团长的人,我这点小心思瞒不住了。”
  唐磊磊就糊涂了,这打的是什么哑谜?
  “两位团长,两位师兄,我想向陈总申请做暗舱飞行的训练,当然要以暗舱飞行为基础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所以必须要向司令部提交相关报告了。我初来乍到没什么分量,所以希望你们二人也能参加进来,一起签字。”李战道出了目的。
  张雪阳和曹复飞对视一眼,前者无奈地说,“老李,这是好事啊,没说的,我参加。”
  “老李,我也没问题,你这是给我们表现的机会啊。”曹复飞笑道。
  唐磊磊明白了,举了举手,“一哥,我也签字。”
  李战嘿嘿笑着说,“可得想好了,签字了就是探索小组成员了,出问题了大家都是要承担责任的。”
  “你不用说了,我曹复飞不是瞻前顾后之人。”曹复飞果断地说道。
  当过副团长的人哪能想不明白这些关节,决定了自然就是有心理准备的。
  张雪阳严肃地说道,“上级要求在航母入列之前具备上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最高要求,再大的牺牲我认为都是值得的。”
  看着张雪阳义无反顾的神情,李战对他的原有印象彻底改变了。
  富二代也是人,富二代同样有为革命工作献出生命的精神,归根结底穿了这身军装大家都是同一类人,不管你以前是什么人。
  暗舱飞行试验小组就在这么成立了,四人联合撰写了申请报告附带分析建议,正式提出了利用暗舱飞行这个科目来加以改进作为着舰降落的基础辅助训练内容。
  老陈头等作训指挥员们看到报告后眼睛都是发光的,反应和张雪阳等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办法的时候一模一样。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且极具可操作性,尤其是不占用两个训练区,而且可以使用歼-11A机型进行训练,解决了当前训练资源紧缺的问题。
  报海司批准总部备案后,暗舱飞行作为实机飞行之前的一项基础训练内容被确定了下来。
  接到命令后,唐磊磊笑着说,“目测一哥的第二个二等功到手了。”
  李战说,“二等功是我的短板。”
  一边喝水的张雪阳和曹复飞直接把水喷了出来。这话听着就气人!什么短板,立功能和“短板”搭配使用吗,你语文水平比步枪的还差!
  “不过如果真能立功,应该是第三个二等功了。”李战又补了一句。
  唐磊磊不觉得有什么好诧异的,他早都习惯了。
  曹复飞的震撼是最强烈的,他眨着眼睛问张雪阳,“老张,你立几次功了?”
  “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张雪阳嘴角抽着,道。
  曹复飞默然,继而说道,“我就一个二等功,三等功两次。”
  张雪阳也眨着眼睛说,“我们这样的算是立功较多的了,好多干部都没二等功,一等功更不用说了。”
  “老李身上的一等功跟不要钱一样,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怎么每次都能遇到立功机会?”曹复飞纳闷极了,都是革命军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李战笑道,“以后你们的机会也会多的。”
  一想到未来要在一百米跑道上进行飞行工作,两人都深刻地体会到了李战这句话的含义……
第520章
暗舱飞行
  往后机会真的会多起来,别说上舰后,就说现在正在进行的训练都比正常的飞训更加的危险。立功机会通常存在于危险之中。
  准飞鲨们对“谈笑之间灰飞烟灭”的理解与普通人不一样——要么是敌人,要么是自己,永无第二种可能性。
  暗舱飞行试验小组正式成立了,李战、张雪阳、曹复飞和唐磊磊四人组成第一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把路子走顺了把训练方式最终敲定了,随后就会正式列入飞鲨部队的基础训练当中。
  李战首先带着地勤人员在跑道中间段作业,自南往北开始,第一千米开始到第两千米这一千米的长度归他们,正好避开了第一训练区和第二训练区,但是安全起见三处是不能同时起降战机的,所以还是要岔开时间来,不过这样的结果已经比常规训练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确定了阻拦索区域的位置后,在两侧部署了红外感应器,一侧发射红外线另一侧接受红外线,部署四组用于模拟四道阻拦索,哪一组的红外接收器存在信号中断,证明尾勾勾住了哪一道阻拦索,大大节约了重新部署模拟阻拦索的时间。
  作为必要的补充手段和后备系统,两侧同样安装了高速摄像机,用于对战机触地时候的连续拍摄,就像体育田径竞赛终点两侧位于终点线延长线上的高速摄像机。这套光学裁判系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可以通过拍摄战机后起落架着地位置以及滑行距离来推算出尾勾触地的位置,也就是说没有尾勾的战机同样可以用于训练。
  除此之外光学裁判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战机决断高度之后到完全停止的整个过程全境拍摄下来的摄像系统。
  在两套系统的支持下,能够保证训练结果百分之一百的准确。由于这两套系统理论上的恢复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暗舱飞行训练理论上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效率非常高,只要飞机够用的话。
  飞机够用吗?
  除了歼-15,其他的要多少……也没多少,但是飞鲨训练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海司一道命令下来,海空雄鹰部队派了三架歼-11A重型战斗机一口气转场抵达了沃土飞训基地,加上有具备了上舰能力的037号歼-7EGGH轻型试验机,暗舱飞行有了四架飞机,基本上具备了“人歇机不歇”的连轴转训练能力。
  包括塔台指挥人员在内的所有地面相关部门人员分成两班全部就位,相关系统经过二十四小时的反复测试之后,宣告所有准备工作完成。
  李战第一个吃螃蟹。
  暗舱飞行员试验小组第一次飞行,气象部门特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安排在了傍晚五点开始,这个时候太阳还未下山,地面人员有不错的能见度,又不会对飞行员造成很大的影响。
  李战挥别了三位战友来到了停机坪,037号歼-17EGGH已经整装待发了,厚厚的帆布遮盖住了座舱盖以及前挡风玻璃,一辆牵引车已经在机头位置就位。按照规定验收了飞机后,李战登上飞机,机械师和他一道接通无线电和氧气面罩,检查航电系统状态,确认无误机务人员撤离,座舱盖缓缓关闭,李战顿时完全看不到了外面,而座舱里里是夜航状态,仪表台的灯光和其他位置的显示灯,都让他有在黑夜里飞行的感觉。
  严格按照塔台的指令飞行是暗舱飞行最重要的原则,失去了外界的参照,飞行员必须无条件信任塔台的指令以及仪表数据。
  “洞三拐,双手双脚脱离接触,确认回答。”老陈头亲自指挥以示重视。
  李战确认双手双脚都没有接触到操纵介质,马上回答,“洞三拐脱离接触确认,完毕!”
  “前往起飞线,等候下一个指令。”老陈头随即道。
  “明白。”
  牵引车开始把307号歼-7EGGH往跑道中段的起飞线拖,在起飞之前飞行员不得对飞机施加控制。
  座舱盖和前挡风玻璃严严实实的蒙上了布的037号歼-7EGGH,看上去活脱脱的蒙面轻骑兵的样子。机腹下和两侧机翼下的重型挂架挂载着的三具副油箱同时也在无情地向世人阐述一个事实——再怎么改也改不掉腿短的先天劣势。
  牵引车迅速撤离,跑道清空。
  各部门准备好之后,老陈头向李战下达了起飞命令。
  今天所有参与此次训练活动的人都参加过暗舱飞行,比如李战在训练基地的时候因为学得比较快很早就接触暗舱飞行了,训练的时间比其他人长很多,后来在北库又有大量夜航经验,对他来说暗舱飞行是最扎实的科目之一。
  暗舱飞行和夜航的关系非常密切世人皆知。
  大白天的非要整成瞎子,给飞行员带来的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恐惧以及主观上对他人的不信任带来了挑战。每一个下到部队的飞行员都必须要克服这些障碍,所以说飞行员的心理素质通常非常的强悍。
  险情处置经典战例里,只要能听到的陆空对话都是异常冷静的,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塔台指挥员,哪怕下一秒钟是机毁人亡,他们的声线和语气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一些影视作品里的呈现是经过艺术化加工而来的,真实的险情陆空对话平静得让人震撼。
  纪律要求陆空对话必须要表达清晰,带上情绪显然会对此造成影响。
  在平凡中戍边卫国,于平凡中牺牲自我,这是中国航空兵部队飞行员的真是写照。
  037号歼-7EGGH最重大的改进是飞控系统,一套基于歼-10系列战机所采用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研发而来的适合轻型战斗机的全电传飞控系统。这套系统用在了FC-1“枭龙”轻型战斗机上面,经过几年的使用证明该系统性能先进十分可靠。
  枭龙的底子是歼-7,在歼-7E的基础上动大手术换上这么一套飞控系统,让李战总觉得成飞不如干脆重新造一架。他不是科研人员所以不知道在同一机型上的延续改进与重新造一架试验机完全不一样。
  况且037号歼-7EGGH现在的重点在于具备了舰上起降能力,成飞需要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蒙眼”的李战轻轻松松的起飞了,正常滑跑起飞正常爬升,干脆利落的收起落架的同时大侧滑左转爬升,翼尖拉出的白色气流在黄昏中清晰可见,让老陈头觉得自己的血压往上飙了一下子……
第521章
我不要带盐!
  人总会有怀旧的情结,开的飞机多了会怀念最早开的型号,李战现在差不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转场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暗舱飞行又有不一样的感觉。
  大多数夜航都有星光作为参照物,飞行员对“上下”是有把握的,暗舱飞行则是完全什么都看不到。不过夜航中飞行员可能会把星光和地面的灯光搞混,后果是灾难性的。而暗舱飞行中如果遮盖不严实,飞行员因为思维惯性的原因很容易把透光的一侧视为天空,这同样会带来致命后果。
  作为仪表训练的一种手段,暗舱飞行要求飞行员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仪表信息和地面指令上面,而不是试图去寻找缝隙朝外看。遵照地面的指令完全依靠仪表进行飞行,这是飞行员要具备的基本功。
  针对着舰降落这一块,李战做了多项改进改变,包括模拟海上环境安排了三次要求时间短飞行动作大的突发性指令以及两次低空通场。
  李战需要做的是在暗舱飞行的条件下进行两个小时不间断的模拟着舰勾阻拦索,平均每个十分钟一次,他需要进行十次,最后根据最后的结果再进行讨论分析,以求得出训练标准来。
  飞行员要在暗舱飞行模拟着舰这个科目上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现在大家是不知道的,所以需要李战飞出来。
  有他在,领导不会考虑其他人,其他人也不会争抢,反正抢不过。
  李战当然是欢喜之极的,去年的飞行小时较之前面下降幅度很大,今年开春以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再不努力就要回家继承千万财产了。
  飞行小时是飞行员资历最直观明显的体现。
  老陈头按部就班的给李战下达指令,李战严格按照指令操纵飞机,地面雷达系统持续测量037号歼-7EGGH的实时位置,一旦发现出现偏差会马上通知飞行员,与寻常部队组织暗舱飞行训练并无二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