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550

  “那钱怎么办,有十多万了。”应婉君说。
  李战说,“聘礼啊,明天跟老爹要一点凑够二十万,明天给下聘礼。”
  “太多了!”应婉君一愣,说,“再说了,下聘礼你以为这么简单啊,不是你说下就下的。”
  李战就不懂了,“不算多。怎么就复杂了?”
  “你明天看吧。”应婉君笑着说。
  聊了几句又实弹射击了,当然没忘了上炮管套。
  第二天说起八一登记结婚的事情,李建国和叶慧华都激动坏了,说到下聘礼这事,让李战就傻了,还真的不是他说下聘礼就下聘礼的,他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决定权!
  什么黄道吉日什么这个流程那个流程,光是需要准备的东西都让李战眼花缭乱!
  在南港,结婚是你们俩的事,婚礼是爹妈的事,而且你不但没有任何发言权决定权你还必须得不折不扣地落实每一项来自爹妈的指示!
  李战就说了一句“这也太繁琐了这些繁文缛节能省就省吧怎样简单怎样来”,顿时就被二老瞪着眼严肃地教育了半个多小时。那架势就是如果你不遵照“繁文缛节”就是犯了理当枪毙的“死罪”。
  应婉君偷着笑好几阵了,这些方面她比李战懂,她的那些堂姐堂哥表姐表兄结婚她基本都参加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李战高中毕业后一直在部队,不懂这些完全正常。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部队集体婚礼之前要在老家摆一次酒!
  李战都傻了。
  本想抽个空结个婚,结果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本来就是图省事才说参加部队组织的集体婚礼,再一个这样的集体婚礼更有意义,结果这么一搞要结两次婚!
  在南港地区你俩人结婚登记归登记,宴席不摆出来请吃村里是不承认的。不是口头承认这么简单,而实际上也不承认——你法律上的老婆不能进祖宗祠堂不能参与祭祖不能以夫家人的身份自居……
  现在南港地区的农村里甚至包括城区里都还有不少摆了婚宴却没登记的夫妻,在老一辈的认知里,结婚证书那是国家的事,你俩是不是夫妻要看你们有没有走完延续上千年的结婚仪式。
  老一辈的思想影响下一代的思想,传承可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这个事一确定落实就不是李战能插手的了,老爹老妈全包了,需要他做什么一个指令下来去执行就完事了。
  本来林定威那边计划在机场重逢的那天晚上聚一聚的,结果一通电话打下来发现大家都是清明节当天晚上才有时间。一般都是清明节当天祭祖,晚上三五好友聚一聚第二天就再一次各奔东西为生活奔波劳碌。所以就把聚会时间定在了清明节晚上。
  清明节这一天一大早,李响坐早班飞机回到南港,李战和老爹老妈驱车到机场接上人直接往百公里外的村里去。应婉君是不能去的,就算是登记了没有摆婚宴就没算入门,是绝对不能参加祭祖的,祖宗不认。李龄是嫁出去的女儿,自然是夫家人了。
  原本是老爹开车,接上李响后李响就接手了,说在上海开个车跟便秘一样,到家了要好好的过把瘾。结果下了机场高速就后悔了,一大早的还没八点呢就开始塞车了,而且通常是往农村去的省道县道塞车。
  开的是帕杰罗V93,这车简直是清明祭祖利器,放到了第三排后后备箱超大能放能装。李家是个大家族,李战的高祖父,就是爷爷的爷爷,高祖父的父亲娶了四个老婆,大房二房三房四房,李战的高祖父是四房出的,所以李战这一分支就是四房,直到现在依然是这么个叫法。
  李战的高祖父又是长子长孙,所以李战这一系在村里整个大家族里地位非常高。
  高祖父之后是民国了,而且当时李家开始败落,高祖父就一个老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李战的曾祖父,曾祖父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就是李战的爷爷。李战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抗战年代,提了把锄头跟着打小日本,后来成了领导那一片地区的游击队队长,接着打国民党打土匪,解放后当了大队书记。据说当年曾祖母不放爷爷跟野战军走,不然李战妥妥的革命第三代了。
  和李战家一块祭祖的有三户人家(从爷爷一代算起,就是爷爷的堂弟们),从李战记事起就一直如此。一个家族的延续其实是一个逐渐凋零又逐渐壮大的过程,许多细节已经无从考究。
  三户人家老中青三代,青年一代(李战这一代)生了孩子就算是有四代人了,所以祭祖的队伍是相当庞大的,浩浩荡荡三十多号人,这还没是没有聚齐的情况。
  青年一代里李战无疑是主角了,好家伙,部队干部啊,营长啊,老李家祖宗保佑了。家族里有几个做点生意一年赚二三十万的,在市区里都算是不错的,到了村里就更是被老板前老板后地羡慕着,雅阁凯美瑞往家门口一停,那家伙成就感爆棚。
  但是在李战面前全都不敢拿小老板的架子,且不说人家那辆不起眼的板板正正一点都没审美的帕杰罗V93顶你两台凯美瑞,就是部队营长这个身份就够震慑人的了。部队是神秘的,因为神秘所以更显的能量无穷。
  有几个公务员,也有几个事业编的,镇政府的县事业单位的法院的检察院的还有石油公司的,对部队干部了解多一些,对李战就更加的客气了。
  没有什么装逼的情节,动不动就要标榜自己多牛逼多牛逼那是在小说里。都是年轻人而且大多都成家立业了,就讲究个感情联络,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也有想要和李战搞好关系寻求一些部队资源做做部队生意的,李战也都详细的普及了相关的常识予以拒绝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李家四房这一分支出了个正科级,李战又这么年轻,以后很有可能会是四房这一支官最大的,而且还是部队的官,这真的是光宗耀祖了。李家四房自李战的高祖父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普通公务员有,最大的也不过是个副科,就这已经牛得不行了,副镇长啊。
  村里有个据说身家过亿生意做到了马来西亚的,村的首富了,但是村里人对那一家人评价相当差劲,一个是因为做生意赚钱再多也是个做生意的,干部就不同了,那是官儿啊!而且那一家人好多年没回来过了,估计早就从族谱里清了出去。
  既有本事又不忘本的才能赢得村里人的尊重,祠堂重建、新修戏台什么的,李建国很大方,捐款出手就是十万,在村里的威望就更是如日中天了。
  大家族风水多,当地把坟墓称为风水,而且有好些是零散分布在小半个县里横跨好几个乡镇,有两个还在农场的深处。西县可不是平原,南方丘陵地形,大部分风水都在山林里,那山路直接让轿车们大喊臣妾做不到,帕杰罗V93就愉快了,跑得那叫一个欢快。亲叔叔开了个四驱皮卡拉了大部分祭品,有这个保障车祭拜倒也顺利。
  下午进农场祭拜最难到达的两处风水时,老一辈就没让所有人参与了,选精兵强将,其实就是挑混得好的去,其余人在村东头等候。
  那两处是最古老的风水,也就是两位高祖的坟墓。李战依稀记得还在北库的时候老爹说过要重修高祖坟,应该就是那两处风水了。
  车子也选了高底盘的,帕杰罗V93和皮开车无疑是主力了,再加上三辆SUV,精英小分队就出发拜祭高祖,天还没黑的时候赶回到村东头和其余人汇合。
  还有最后一处风水,李战的爷爷。
第539章
老宅和青葱岁月
  爷爷对李战的影响非常大。
  小时候爹妈工作忙李战是扔给爷爷带的,姐姐和弟弟跟着爹妈。李建国对他老子是非常崇拜的,认为他老子的教育更好,大小也是大队书记不是。李战又是长子长孙,在教育方面李建国就更是倾尽全力想尽各种办法了。
  向往部队正是因为爷爷的影响。老革命不是开玩笑的,李战上初中那会儿爷爷还有几把抗战时期的枪支压箱底,还有好几把日本刀。
  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李战早早的就坚定了目标要当兵,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会是开飞机的飞行员。
  爷爷是他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在老一辈里,爷爷的辈分最高,又当了几十年大队书记,村边上那所全县唯一一所村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爷爷当时带人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后来还补充了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成了全市都很有名气的学校,其他乡镇的家长都慕名送孩子来上学。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爷爷对当地的贡献很大,家族里几乎每一户都曾得到过爷爷的救济,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一些人家如果不是爷爷救济估计都挺不过来。
  所以每年的祭祖都把爷爷的这处风水放在最后,大家最看重的一处,现在李战出息了,李建国又搞了房地产,就越发的受人重视。
  爷爷的风水就在村东头,离村落不是几百米,那一处是龙头,几块农田之间的位置独有一小片树林,非常的显眼。这块几十个平米大的地一直空着,可是从来无人把家中逝者葬于此处。风水宝地因人而异,没有那个格局驾驭不住反而好事变坏事。
  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完全能够驾驭住龙头,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民心所向。
  李建国非常激动,磕头的时候眼泪都下来了,他身后三十多号人整整齐齐排队站满了田埂,齐齐下跪磕头。李战神经线已经百炼成钢,可是相关的一幕幕记忆涌现出来之后他也控制不住了。
  李响对爷爷的记忆没那么深刻,他一直跟在爹妈身边,但是知道哥哥和爷爷感情很深,感同身受眼泪也下来了。
  接着就是高兴,家里出了部队干部还是个营长,要大大声的向爷爷汇报。
  一直忙碌到太阳下山,晚上要大聚餐,所有人在一起吃一顿,往年许多人直接走了这个工作忙那个生意忙,今年基本上都留在村里吃,妇女们早准备好了宴席了,足足八大桌就在李战家前面的大院子里排开,灯光什么的全拉起来,李战的亲叔叔管总,什么香烟酒水全按照高标准来准备。
  开席之前,李建国把李战、李响叫到村东边路边,指着T字路口一侧的荒地说,“这块宅基地是你们两兄弟的,一人一半。我和你妈商量了一下,现在手里也有钱了,老房子也有几十年了,干脆就把新屋建起来,看看你们两兄弟的意思。”
  什么和老妈商量,李战和李响都是不信的,家里从来都是老李的一言堂,不过老李有个优点——他从来不管钱,钱都是母亲叶慧华管着。
  李响说,“爸,我常年在外家里事你拿主意,要多少钱你说话。”
  他真的做基建工程研究方面的工作了,但是没有听李建国的话考国企,而是拿了笔钱自己搞了个小公司,就是三两只小猫的所谓工程设计公司,接点外包的小活,去年四万亿大基建开始产生效应,全国的基建大爆发,李响那小公司也赚了几十万,把李响给能得说话声音都高了几度。
  其实事业这玩意儿要说难也不难,前提是你新手村就得到高等级武器。蓝天花园是怎么起来的,八十万起步资金。李建国花了八十万买了那块地,结果新规划出来地皮价值打着滚的涨,抵押贷款建楼,一卖几个亿。可是如果你没这八十万,那么就极有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为攒这八十万努力。
  李响那小公司也是这么回事,起步资金哪来,家里来呗。没家里支持他就得打工赚,猴年马月能攒够几十万的起步资金。再一个是人脉资源,凭什么发包给你,能做的公司不多的是而且比你有实力的多得多。
  没家里支持就凭他这么个毕业没两年还在职读研的小年轻?
  “你有什么钱,我钱不够你的更不够。”李建国冷笑着说。
  李响嘿嘿直笑,他当然知道老妈账户里躺着几千万,光利息就是一大笔钱。
  李战说,“要建就建吧,早晚都是要建的,以后回家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上屋失修了再不能住人,很危险。”
  他们家的老屋太多了,足足有五座,跟着村落的发展阶梯分布,基本上是一代人一座,一座就是一块宅基地,不过除了上屋(自南向北,越往北房屋越新,北面的老屋被称为上屋)外其他的基本上不能住人了。上屋是李建国和叶慧华结婚的时候盖的,很大的“门”型复合建筑,有浇筑平顶也有拱形瓦顶,但也有三十多年历史了。
  “那就这么定了,你们两兄弟一人一座,一样大一样高都建三层小别墅,谁都不吃亏。”李建国一碗水端平。
  李战和李响都只是笑根本没在意。李响以后是要回到南港的,这个是早就决定的事情,养儿防老儿子不在身边防哪门子老,哥哥在部队肯定不能跟前伺候,这任务就落他肩上了。所以村里的房子肯定就李响和二老住得多,但一年能有几个晚上待在村里。就这都比李战多多了了,李战能一年回家探亲一次就都算是“皇恩浩荡”的。
  人年纪越大落叶归根的想法就越重,李建国对村里建新房子的时候的重视程度完全超过了当时建蓝天花园的时候,当晚席间就和村里几位辈分高的老一辈和几位同辈的坐一桌上一边喝就一边商量起来,那叫一个兴高采烈。
  晚上有同学聚会,所以吃完之后就和李响一道回市区了,老爹老妈要在村里住一晚,明天李响回去接。直接让李响送到观海楼李战就准备下车,李响说,“哥,你就这样去聚会?”
  李战问,“怎么了?”
  “你没洗澡衣服也没换今天干一天活了,这还是观海楼,你这个形象……”李响提醒道。
  李战反应过来,今天搞一天土木作业了浑身都是汗味,而且因为知道清明祭祖要土木作业,他特意穿了运动服,他的便装也之后这个合适,这种形象参加同学聚会的确是显得不够重视。
  看了看时间发现都快九点了,没准大家饭都吃差不多了,再回去也来不及,当下说,“算了算了,本来就不是什么体面人,在部队也是个干粗活的,大家应该能理解。行了你赶紧回去吧。”
  “我也同学聚会来着,而且今晚我不回家了,就在外面住。”李响嘿嘿笑道。
  李战瞪了李响一眼但是没说什么。
  观海楼是老牌饭店,正如其名,直接就是在海边建起来的。现在要在海边建饭店是想都不要想,一个环评你就过不去,甭管你多大来头直接给你一票否决。所以观海楼就越发显得稀缺了,又是老味道的有四五十年历史的老店,消费高不说不提前预约还排不到位。
  林定威一心要请同学们好好聚一聚同时顺便体现体现自己现在的能力所以一定要安排在观海楼,回到的当天自然是订不到房间的了,更别说好房间了,所以推迟到今天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问了位置服务员带着过去推开门请李战进去,一进去原本兴高采烈聊着天的十来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纷纷看过来。李战一扫眼,起码能坐二十人都大桌子,自动旋转转盘摆满了各式海鲜,小腿那么粗大的龙虾尤其显眼,还要好几只完完整整的,其他的菜也基本有些残了,显然吃了不短时间,同时也在看人,还好全都能认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