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0

  李战咧了咧嘴,不得不解释道,“报告塔台,我负责吸引目标注意力,长机发起偷袭。”
  “注意速度。”于成林说。
  聂剑锋呵呵笑着,“洞三拐,注意别飞过头了。”
  于成林通报目标数据,“敌机一批两架,高度四千,速度八百,航向一百八,距离十二公里。”
  “一批两架高度四千速度八百航向正南距离三十,明白。”聂剑锋快速复述。
  都在暗暗佩服李战的眼神,十二公里的距离居然能够目视发现,要知道,今晚可是满天都是星星。
  李战当然也得到了最新的数据,道,“洞拐洞,我要脱离编队了。”
  “好,解散编队,掩护我。”
  李战回答,“明白,我在你右翼。”
  刚才一起爬升,但是李战飙了超音速,歼-7优良的高速给发挥了起来,比聂剑锋飞得更高更远,尾焰也更长更醒目。聂剑锋占据了高度之后马上恢复了平飞,做好了向目标俯冲的准备。
  空中作战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就那么几下子,分分钟决出胜负,一场战斗打个把小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是三代机,双方连照面都没机会打。近距格斗这一方面,反倒是二代机的飞行员们更有心得一些了。不过话说回来,开三代机的飞行员,哪个不是从二代机改装过去的。
  李战吸引目标的想法奏效了,聂剑锋想不引起注意的想法落空了。那俩八爷不是瞎子,反而眼神更好,早就发现了他们的企图。
  比爬升比速度啊?
  你得叫爸爸。
  聂剑锋一看到目标忽然拉出两道长长的尾焰,在夜空中十分醒目,那颗心就沉了下去了。人家的爬升和速度比你的更好,随随便便都能飙两倍音速的。
  “洞三拐,拼刺刀吧。”聂剑锋说。
  李战也看到了,心里叹口气,“明白,我先上。”
  说着就猛压操作杆,还没平飞的037号机呼啸着向爬升中的目标俯冲。此时李战依然是占据了高度优势的,而俯冲能够带来更多的速度。当他的空速达到了一点五马赫的时候,机身在颤抖,感觉像是马上要散架了一样。
  这点强度对歼-7来说不算什么。
  五团的那俩开八爷的大概很少遇到战斗风格如此勇猛的对手,有那么一会儿的迟疑,等他们开始做反应,李战已经杀到了五公里范围内,而且占据了攻击阵位。通常来说,这个时候是可以判定李战赢得了主动权。
  不过那俩开八爷的也不是吃干饭的,花开两朵迅速分开,一架横滚着做规避机动,另一架朝相反方向高速疾驰,直奔聂剑锋。
  人家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连二打一的局面都不要了。
  论机动性,八爷也不遑多让,虽然与七爷比是稍差一些,但也只是稍差一些。
  四架战机在夜空中狗斗了一阵子,南指指令结束训练,各回各家,塔台随即命令战机返场。
  “我总感觉在格斗之前咱们就被击落了。”返场的途中,李战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
  聂剑锋讶异,“怎么说?”
  “他们有火控雷达,真的打起来,完全没必要进入十五公里范围。”李战说。
  聂剑锋说,“今晚搞的是搜索攻击,他们主要是雷达搜索,我们主要练的是目视攻击。输赢无所谓的,有收获就行。”
  说是这么说,部队里不讲输赢那还叫部队吗?
  塔台里,于成林冷笑着说,“这小子还算有自知之明。”
  张威无奈摇头,“这是没办法的事,五团有装备优势,在十五公里的位置就发射中距弹。技不如人,呵呵,装备技术。”
  “格斗中掰回了一局,算不错了。”于成林说。
  张威苦笑,“就是有点费发动机。”
  “打仗哪能算经济账。”于成林说道,“李战这小子胆子大,技术过硬,差不多是完全发挥了歼七的优势。我估计今晚是给五团上了一课。”
  拍了拍桌子,于成林下令道,“都打起精神来,第二批起飞。”
  张威立马给第二批夜训的战机下达了起飞指令,又是一批两架SU-27和一批两架歼-7升空,重复前面的流程,在这燥热的夏天、人们看不见的夜空斗智斗勇苦练杀敌本领。
  自九十年代起,二师有一个要求一个目标是贯彻到现在的,并且是早已经实现了的。
  平时是样板,战时是拳头,是二师对自身的要求;全疆域升空,全领空到达,全天候作战,“三全”建设目标,也早在装备了全天候作战型的歼-7和歼-8之后达成了目标。
  这么一支部队是坚决不允许自身的训练稍有松懈的。比如搞夜航,明明可以单机起飞,它就是要搞双机编队起飞,提高了难度不说,还增加了危险性。这也说明作为新任师长的齐宏,已经完全的接受了老师长张四海的治军从严训练无限接近实战的管理理念。
  无疑,这是李战喜闻乐见的,大家都能多飞,有钱一起赚。
  返场降落可就不能搞双机编队降落了,一口吃不成胖子,训练得循序渐进,用力过猛容易出问题。
  “是了,只要是战斗值班和战斗训练,李战的降落总是要遇到点问题,今晚不会……”张威笑着说。
  “胡说。”于成林心里忽地就悬了起来,训道。
  可是细细想来,的确是这样啊!
第055章
你起落架没放好
  夜航返场首先要找到机场,看到跑道。
  科技发展到现在,尽管有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加持,再先进的飞机在降落的时候,飞行员都得目视找到机场跑道。
  最靠谱不外乎人的眼睛。
  盲降什么的对歼-7来说是不存在的。
  歼-7在降落的时候为什么要经过几个转弯,目视跑道位置是重要目的。飞行员几乎没有机头方向的下视视野,只能从两翼进行观察。二转弯到四转弯使得飞行员可以多次确认跑道位置。民航客机也是如此。
  对先进的三代机来说就没这么复杂了,直接落就是了。
  下降高度之后,李战在转弯对准场站方向时,俯瞰到了夜间的南港,一片光亮,甚至西县这个没什么工业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也几乎没有黑暗的地方。
  感受着黑夜巡航的惬意,李战不由说,“看过一项分析,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状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夜里开飞机飞一圈,通过地面的灯光亮度就能得到答案。”
  “那可不,以前看过一张卫星图片,夜里拍摄的,北朝鲜黑漆马虎的,南朝鲜灯火璀璨,对比非常的强烈。”聂剑锋说。
  李战感慨着说,“经济好了,地方应该反哺部队的,多给点军费多造点战机,也好免去弟兄们苦哈哈的日子。我参观过歼十的座舱,跟咱们这个比,咱们这个就是手扶拖拉机,人家那个是正儿八经的豪华轿车驾驶舱。”
  “别念念不忘了啊,咱们师不会装备恶棍的,后勤保障本来就够乱的了,以后肯定就是单一型号机种了。”聂剑锋说道。
  李战撇撇嘴,“没准都装备呢,飞行部队要改,后勤保障也要改,综合保障不是更好。打起仗来敌人可不管你能保障什么机型。”
  “那是你一厢情愿,你就是着了恶棍的魔。”聂剑锋笑道。
  李战无言以对,因为连他都不相信二师会装备歼-10。
  最高上级已经提出了军改草案,正在全军广泛调查研究,实施起来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情了。作为四大军种中最先调整战略方向的军种,空军的嗅觉是最为敏锐的,空司已经有风声传出来,首当其冲的是指挥机构的改革。而部队编制改革是一定伴随着新装备列装的。
  不过对一线飞行员来说,心理感受上一切都还很遥远。
  至少李战基本肯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要长期与歼-7E为伴的。
  “别扯了,洞拐洞,准备好可以降落。”传来塔台于成林的指令。
  聂剑锋连忙回答,“明白,八公里好,我进降落航线了。”
  一个拐弯,两个拐弯,放起落架,再来一个拐弯,再次确认姿态相对位置,再拐弯,对准跑道,航灯慢慢向跑道落下,战机呜呜呜的安全落地,减速伞都没放,直接从跑道尽头进滑行道回停机棚。
  到了李战了,他和聂剑锋的距离保持得很好,既不拖沓也没有靠得很紧凑,乖乖孩子的模样。
  “起落架放下。”李战报告着,随即最后一个转弯对准了跑道,跑道两侧的示宽灯很醒目。在夜航训练里,有个科目是场站无光标识状态下降落,模拟战时机场遭到攻击断电的情况,那才叫刺激。
  037号机慢慢下降高度,李战已经微微拉起了机头,战机平稳下降,主轮准备擦向跑道。
  李战慢慢收油门,发动机慢车状态,扫了一眼高度仪,扫了一眼外面的参照物,准确判断出主轮距离跑道面在两米之内,准备着地的时候,无线电里一阵暴喝:“洞三拐拉起!快拉起!你前轮没放下来!”
  “是吗?”
  李战没有慌张,尽管于成林的声音跟鬼叫一样。他不知道于成林和张威刚刚就他的霉运进行过讨论,果然应验,不鬼叫才怪。
  换个没经验的飞行员,八成会着急忙活的拉杆推油门,这么做是有失速危险的。当前的飞机姿态已经在飞行包线边缘,突然改变的情况下,比如迎角过大,比如动力没跟上迎角的改变速度,失速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战机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也许还会来个芭蕾转圈圈然后机毁人亡。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双一等功臣并非浪得虚名的。
  李战依然顺着战机的姿态让主轮着地,只是没有进一步操作罢了。在这个时候,他才改变襟翼角度,慢慢推油门,等待发动机转速上来、速度上来。换言之,他顺着战机的姿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二十几个操作,使得战机从减速降落姿态自然地向起飞状态过渡。
  跑道足够长,他不担心距离不够。
  战机就这么半昂着机头,主轮着地,保持着姿态沿着跑道向前滑跑,速度越来越快。
  “塔台,我拉起复飞,再通场一次,看看起落架。”
  李战报告着,确定战机姿态稳定了,随即果断地打开加力,战机发出咆哮,像是被人踹了一脚,李战整个人也猛地被压在了座椅上,拉杆,战机暴躁地离开了地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