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50

  机务对飞机进行维保,取出十件工具就必须收回去十件工具,少一件不行,多一件也不行!在维保之前,所有的工具必须要按照规定在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每一次使用都必须归位后才能再次使用,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接,哪怕是一颗铆钉也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来。
  老百姓看机务搞保障的时候会想不明白,这么多步骤不是多此一举影响效率了吗?然而与效率相比,绝对确保飞机不会在维保期间出现新的问题来得更加的重要。
  飞机一旦起飞,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事实上,薛向东等团领导已经基本肯定,负责给韩红军座机维保的这个机务组肯定没有按照规范来操作,否则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安全问题天天讲,而且机务操作安全与飞行训练安全是两码事,后者尚且可以说为了贴近实战而选择冒险,前者则是根本解释不了。
  事情有多严重,丛大为已经表现出来了。他干了十五年的机务,被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可想而知后果多么严重。
  说句难听的,哪怕是去嫖个唱被军务给抓住,顶多也就是自己受罪,而现在这件事情一发生,从上到下一大串都跑不了。
  意识到事态严重性后,李战一秒钟也不敢耽误,大步走过去准备询问机务组。结果薛向东已经先一步到了机务组面前,一张脸冷得像冰块,盯着丛大为问,“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一遍,从你们领取工具开始讲。”
  丛大为看向机务组长曹兴,咬牙切齿地说,“曹兴!把事情一五一十讲清楚!你当时就算是放了一个屁都不能漏掉!”
  “是!”
  曹兴上前一步,声线在颤抖,“我组按照计划领取了工具,清点没有问题,协理员确认过后双方签字交接。进场后和往常一样直接来到停机坪,随即展开工作。整个工作过程无人离开现场,也无他人进入现场。确认工作完成后,我组像往常一样对工具进行了清点,发现少了一把螺丝刀。我当时就叫停了准备撤离的保障连。随即我组重新清点工具,确实少了一把螺丝刀。这个时候我组开始按照标准程序回顾整个流程寻找,前后三遍,确实找不到了我就第一时间报告了团部值班室……”
  可以想象他们当时的心情。
  发现不见螺丝刀时,应当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也许在某个工位忘了归位,也许在某个口袋,又或者遗忘在了战机的某个部位。随即进行寻找,越找那颗心就越往下沉,一直到沉到底心如死灰。
  曹兴机务组的工作流程没有问题,进场前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据可查的,进场后也没人再离开,发生问题的时间只能是他们在对战机维保这个时间段里。甚至在发现少了一把螺丝刀后,曹兴没有忘记把保障连的七名官兵叫住。出了事谁也不能走。
  “把你们的活动范围指出来!”薛向东冷冷命令道。
  “是!”
  曹兴走路都飘飘的根本走不利索,把他们机务组在现场的活动范围给指了出来。紧跟着薛向东的一干参谋干事们把这个范围划成了几块,每个人在各自负责的区块那站定,哪怕那是一块一览无遗连颗沙子都没有的水泥地板!
  团参谋长马风亲自带其他机务大队的士官进入现场,按照区块分组,由干部指挥进行地毯式搜索,哪怕一眼望去是干净得没灰尘的水泥地板!
  最重要的位置是战机。
  杨锦山、马风两位亲自带着服役五年以上的机务士官对战机进行全方位的反查。此举说明,薛向东已经不打算给曹兴机务组弥补错误的机会了。
  平常大家认为团长是个好说话的人,尤其对普通战士很好对干部很严厉,那是生活。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人为事故,那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101团安逸了太久,以至于许多人忘了薛向东是如何从普通飞行员干到团长的。
  从严治军是他身上最明显的标签!
  他薛向东曾是手起刀落不讲丝毫人情的冷血参谋长!
  几十号人以战机为中心展开了密集的搜索反查,这样的阵仗吓坏了场站的官兵,他们哪来见识过这样的场面,尤其是一贯稳如泰山的站长面寒如霜地站在那里神情焦急而担忧,更让今天负责送货的保障连官兵心惊胆战了。有入伍不久的新兵干脆被吓得脸色铁青目光呆滞。
  曹兴机务组成了看客,李战也什么都做不了。区区飞行大队长,连担责的资格都没有。人为事故事关飞行安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除了当事人,其他人一律靠边站,甭管你功臣还是标兵。只是事后吃药是绝对免不了的,大整顿也绝对是要搞上一两周的。
  空勤人员遇到险情坠毁,那是意外事故,只要操作合规,不是烈士就是因公。人为事故导致飞机坠毁那是犯罪,因此被调职的部队长不是没有先例!
  总得做点什么。
  李战走到曹兴机务组那边,打量着紧张万分又后悔不迭的他们,沉声说道,“冷静冷静,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再想想,每一个细节都不要遗漏。在找到螺丝刀之前,如果你们能回忆起有用的线索,事情还有挽回的可能。”
  “怎么挽回,团长不会留情的。”丛大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曹兴一眼,咬牙切齿地说道,“平时再三讲一定要规范操作一定要规范操作,你们哪一回当回事了?现在出事了,哭有用吗?”
  他却是忘了方才他先有眼泪出来的。
  “进场前讲,晚点名讲,天天讲,脑子里那根弦你们就是绷不紧,真他妈的……”
  李战无从安慰,如果真是因为操作不规范导致出现的事故,他也不会安慰。只是,以李战对丛大为带的这队专门为狂魔大队提供保障的机务分队的了解,不太可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可是一想到韩红军曾做过在三转弯放减速伞的蠢事,他就又不确定了。恰恰是在给韩红军座机维保的时候出的事,难道韩红军也是霉运体质吗?
  这他妈的就够头疼的了。
第129章
螺丝刀找着了
  太阳落山,天黑的时候已经快到了21时,寻找反查工作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依然还在继续。数台大功率照明灯打亮了现场,如白昼一般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严肃到极点的神色。
  纹丝不动站在那里两个小时的曹兴机组六人早已被冻得浑身都在发抖,嘴唇毫无血色。没有薛向东的命令,谁也不敢让他们原地放松跺脚取暖,他们也不敢有任何的动弹。
  如果定军姿能抵过,他们愿意站到下一个天亮。
  郑凯韵穿着军大衣来回的踱步,再没心思管不得在飞行区抽烟的规定了,一根接一根,走过的地方都是烟头。当班的保障连七名官兵也一样的整齐列队定军姿定在那里,与曹兴机务组别无二致。
  也许有人认为保障连的官兵很倒霉,然而,雪崩的时候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李战看见负责检查战机的小组已经开始拆发动机,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机务的弟兄们只能带着薄薄的劳保手套干活。战机是绝对不能挪动的,现场任何东西都不能动,直到找到那把失踪了的螺丝刀。
  他心中于心不忍,把丛大为拽到一边,低声问道,“如果找不到就这么一直找?有用吗?”
  说到底他也只是下部队一年多新飞,和韩红军、李梓辛等人是一样一样的,部队的许多事情当然是没见过没经历过的,机务遇到过的许多事情更是听都没听过。李战知道此类事故的严重性,但并不熟悉相关的处置应对方法。
  丛大为唉声叹气地说,“一直找,不会停的,拆了发动机找不到,那就继续拆,大卸八块。还找不到就整个场站翻转过来找,团长说掘地三尺不是开玩笑,有必要的话绝对会掘地三尺的。总而言之找到为止,找不到其他什么都别干了,所有人一起找。”
  简直丧心病狂,却又合情合理非常必要。在飞行区莫名其妙失踪的螺丝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把这颗定时炸弹找到,安全隐患就无法排出。今晚的夜航泡汤了,往下的飞行训练也肯定是要停止的,一直到找到为止。
  李战甚至怀疑,如果在这架战机上找不到,薛向东估计会把其他战机也都拆成一块块的检查找寻。
  “如果还是找不到呢?”李战忍不住问。
  丛大为果断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找不到,哪怕是一只苍蝇,只要它没离开营区,就算死在最偏僻的角落,也要把它找出来进行埋葬,如果需要的话!”
  深深叹了口气,他沉声说道,“前几年兄弟团出了类似的事情,更换易损零部件后多了一颗铆钉,那个机务组接触过三架飞机,怎么着也没找着是哪里缺了铆钉,最后把三架飞机全拆了,一颗一颗地对。最后才发现在领备件的时候,仓库疏忽多配了颗铆钉。”
  “从分管副团长到仓库协理员再到经手人,包括那个机务组,全部挨了处分转业退伍,一个都没有落下。”
  李战倒抽了一口凉气暗暗为之乍舌。平时他的注意力都在飞行上面,对机务的了解只限于在二师期间跟着楼以望、牛耀扬等人搞日常保养,目的是了解战机的具体构造,对机务事故并不熟悉。此时才发现,原来战机在交到飞行员手里之前是经过了如何严格的维保。
  微微叹了口气,李战正要说什么,一辆猎豹车风驰电掣地过来一个急刹,在有些湿了的地面拖出两道黑色的轮胎印来。车没停稳,韩博就推开了车门跳了下来,心急火燎地朝薛向东走去。
  丛大为叹息道,“这下把韩副团长给连累惨了。”
  机务副团长韩博,作为分管机务这一块的团领导,韩博绝对是要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李战记得,韩副团长是休假准备在家过春节的,他的家安在了北库城,距离场站三个小时路程。从风尘仆仆车顶还有积雪的猎豹车能看出来,韩博肯定是一接到电话就疯了一般往场站赶。
  韩博喘着气,低声向薛向东报告,“团长,我到了。”
  薛向东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
  韩博倒霉吗,倒霉也不倒霉。作为分管机务的副团长,机务这一块出了事他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几个副团长中,分管作战的杨锦山是最没实权的,而分管机务则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位置越重要责任越重要,不管你是在休假还是在岗位。
  零下十来度的气温完全的被众人给忽略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螺丝刀的可能性越小,意味着要扩大寻找范围,誓不罢休。
  影响已经造成了,而且是极大的影响。且不说今晚的夜航泡了汤,接下来的飞行训练也基本没戏了。不管这件事情最后是怎样解决的,对机务的大整顿是必不可少的,全团全场站的纪律整顿也绝对不会少的。发生这样重大的人为事故,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必须要严肃对待的。铁路维修部门、机械制造车间、高尖技术实验室,等等等等,一旦出现类似的事故,全面的整顿必不可少。
  安全这一块通常是主官主抓,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李战什么也帮不上,但是光站着看又不是他的作风。通过心平气和的聊天平复了曹兴机务组官兵的心情,仔细地再一次询问了整个过程,一点点可疑的蛛丝马迹都没有。曹兴机务组的操作可以说是很规范了,如果他们没有说谎了的话。李战相信他们不可能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面说谎。
  看见郑凯韵站在保障连那七名官兵前面和一名干部交谈,李战问曹兴,“保障连的没有动过工具吧?”
  曹兴摇头,“没有,他们把保障车交接给我们后就按规定在指定的位置等候。都不是新人,知道这里面的干系。”
  “那不是有个新兵吗?新兵可没有什么意识。”李战抬手指了指那边队尾的列兵,“是了,新兵还没下部队吧?那列兵怎么来的?”
  大家都看过去,却不觉得奇怪。
  曹兴说,“也有提前下部队的,主要是人手不够。省城那边的新训团都是分批训练,先来先训先下部队。不过军衔是提前戴上的,还没有正式授衔。”
  这几年还是冬季征兵,新兵基本上集中在12月入伍,在次年的3月中旬下部队。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部队会提前一些,有些部队会延后一些。连队如果急需人手,先完成新兵训练的兵会提前下部队,等正式下部队了再统一进行授衔,不失为解决人青黄不接矛盾的好办法。
  “新兵蛋子可没个准。”
  李战这么说着就举步走了过去。
  这会儿大家多敏感,郑凯韵一看到李战走过来,立马停止了和手下的干部交谈,目光跟着李战走。
  李战径直来到保障连的七名官兵面前,挨个打量过去,最后目光落在了小列兵的脸上,吃惊地发现小列兵在打摆子,嘴唇发白额头全是汗水。零下十几度的气温竟然出冷汗。
  “班长,你的兵生病了吧?满头大汗。”李战对排头的三期士官说。
  三期士官连忙走过来,摘了手套,扶着小列兵的肩膀用手掌去探他的体温,低声问,“唐淞晨,感觉怎么样?”
  小列兵唐淞晨浑身抖得厉害,话都讲不出来了,只看见嘴巴张啊张啊的。
  三期士官连忙走过去向郑凯韵报告,那边话没说完,唐淞晨整个人就瘫软了下来,眼看就要摔地上。李战眼疾手快连忙扶住,手无意中被什么硌了一下。他猛地一怔,抓着唐淞晨的肩膀把他给提了起来,声音比冰都要冷了,“你站好!”
  他的声音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的神经线都在最敏感状态,所有的动作都极其小心认真,更没有谁会频繁交谈。
  李战这么一喝问,无疑是平地惊雷。
  “站好了!”
  李战迅速后退两步拉开了距离,拔高了声音再一次喝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