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有48小时(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694

  八年的准备时间(从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四十万人的努力,数百亿美元的花费,全美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夜以继日的攻克技术难关……基本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所能提供的最大投入,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这一天,全世界都将目光集中到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起见证人类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星球去探索另一个世界的伟大征程。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张恒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就从床上醒来,穿戴整齐,收拾好了自己个人物品,和家人亲友进行了最后的告别,之后乘坐黑色林肯来到了航天中心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39A发射基地。
  在这里他们吃掉了自己在地球上的最后一顿早饭,之后由工作人员为他们穿上了执行任务时的A7L型宇航服,最后再戴上圆形的鱼缸头盔,确保所有人都穿戴整齐,同时状况良好。
  在这过程中始终有两到三名摄影师在跟在他们的身边,对他们不停的按动快门。
  老实说这样的感觉并不算太好,尤其是那些快门的咔嚓声,就像是在进行着某种古怪的仪式,而他们三人则是仪式中的祭品,同时NASA一大半的高层还有白宫方面的代表都来了,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必须得承认,当年阿波罗十一号上的三人在这样插满flag的情况下依旧能成功返回地球,的确是一件非常奇迹的事情。
  好在这个过程并没有用掉太长的时间,随着一切准备就绪,地面控制中心也发出了前往航天器的指令。
  阿姆斯特朗领头,推开了装备室的屋门。
  这时候已经完成了手头工作的发射基地工作人员都自发的站在了走廊上,向三人鼓掌,预祝他们这一趟路程顺利,而媒体的记者们更是早就等在了大门外,架起长枪短炮,三人一现身,立刻就被镜头捕获,镁光灯也开始疯狂的闪烁,每个人都在争先恐后的用手中的相机留下着历史性的一刻。
  不过三人并没有像好莱坞那些登上红毯的影星一样在镜头下过多停留,只是对那些等待已久的记者挥了挥手,就钻进了NASA为他们准备的面包车里,向着移动发射平台驶去。
  在此之前,张恒已经有幸见到过了组装完成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这是一座造价高达1.85亿(超过今天的10亿美元)美元的庞然大物,由沃纳·冯·布劳恩设计,作为人类最强力火箭的记录足足保持了有50年。
  火箭总高度有110.6米,超过了伫立在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装载燃料后的重量达到惊人的2883900kg,为了装配它和阿波罗飞船而建造的航天器装配大楼,在1966年落成,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单空间建筑,4扇通往各区域的大门有139米高,仅一次开启或关闭就需要45分钟。
  早在几天前土星五号火箭就已经被拉到了发射地点。
  夜色下,被固定在移动发射平台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看起来就像是一支诸神打造而成的巨剑。
  从下方仰望,很难不为这代表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结晶所震撼。
第六十三章
奔向太空
  电梯在移动发射平台上不断上升,三人也和地面越来越远,张恒抬头望向远处的天际,那里一轮红色的朝阳正从海岸线上升起。
  光与暗这一刻完美交织,就像是一张被定格的胶片。
  “希望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科林斯在一旁低语道。
  尽管土星5号那惊人的高度让人甚至产生了一种永远无法到顶的错觉,然而电梯最终还是在廊桥前停下了。
  NASA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拉开了电梯门,冲他们点了点头,同时工程师也完成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三人走过火箭和发射平台间的那道连接桥,钻进了狭小的指挥舱中。
  张恒尽量让宇航服不要碰到周围那些复杂的仪器和管线,同时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指挥舱的舱门在他的身后缓缓闭合。
  至此,航天器里只剩下他们三人。
  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都是NASA的老人了,在此之前已经执行过宇航任务,因此都表现的很镇定,不过相比起阿姆斯特朗那毫无变化的神色,还是能看出科林斯稍有一丝紧张的。
  毕竟NASA之前刚发生过一连串的事情,神秘的传染病,还有训练营的疯狂减员……这一切好像都应和了那句流传颇广的“上帝不希望人类登月”的流言。
  即便是以科林斯的心理素质,也很难完全忽视这些外界干扰。
  不过当任务开始,他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专心的投入到这次太空飞行中。
  和历史上的阿波罗十一号一样,NASA还是安排了阿姆斯特朗作为指令长,科林斯担任指挥/服务舱驾驶员,至于张恒则顶替的是巴兹·奥尔德林的位置,成为登月舱的驾驶员。
  科林斯也是在阿波罗十一号任务中唯一没有登上月球的人,因为他需要在登月舱和指挥/服务舱分离的时候留在指挥/服务舱里,一旦阿姆斯特朗和张恒没法从月球上回来,科林斯就要自己驾驶着指挥舱回到地球。
  从安全性上讲他是三人中最高的,但代价就是明明已经来到了月球的“家门口”却没法上去一看,不过在任务顺位上,他还是要高于登月舱驾驶员的张恒的。
  经过隔离期间的接触,张恒和阿姆斯特朗还有科林斯也变得熟悉了很多,因为阿姆斯特朗和科林斯归队时间比较晚,三人并没有机会在一起训练过,这曾让NASA的高层一度很担心三人之间的默契性。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在隔离期尽量为三人创造熟悉彼此的环境,张恒也借此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平行副本中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带入到正常的副本中来,阿姆斯特朗对14年前两人在刘易斯飞行动力实验室中相处的那段时光没有任何印象。
  这一点从两人后来再次相遇阿姆斯特朗脸上的表情也能看的出来,阿姆斯特朗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
  张恒还是略有些遗憾的,尽管他也知道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因为14年过去,他的相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身上也没有一丝衰老的迹象,这在任何人眼中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很难找到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
  对于两人分开后的事情,张恒或多或少也从后世的网络和书籍中有过一些了解。
  阿姆斯特朗在1956年和珍妮特·伊丽莎白·希伦结婚,后者是他在读大学时认识的,两人一共育有三个孩子,他的女儿凯伦被确诊恶性肿瘤,丧失了语言和行走能力,最终凯伦在阿姆斯特朗和珍妮特的结婚纪念日离世。
  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张恒第二次见到他的时候感觉他整个人变得更加沉寂的原因,尽管阿姆斯特朗从未在任何人面前显露过悲痛的样子。
  但他后来应聘NASA的宇航员,除了自身对飞行的热爱外也未尝没有几分逃避的意味在里面,或许只有在高强度的训练和工作中才能让他暂时忘记失去女儿的痛苦,除此之外,阿姆斯特朗的婚姻之路也并不顺畅。
  1989年,珍妮特在餐桌前留了一张字条给阿姆斯特朗,请求结束他们38年的婚姻,用之后阿姆斯特朗自己的话说
  ——“我们的婚姻就像一场失败的飞行,无声的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我的妻子,我很抱歉……”
  不过此刻,坐在指挥/服务舱里的阿姆斯特朗并没有想这些事情,他已经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这次的任务上,这也是为什么NASA会评价阿姆斯特朗为稳定可靠的领袖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阿姆斯特朗和张恒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的身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能从彼此的身上看到对方的影子。
  当初在刘易斯飞行动力实验室两人之间就很有默契,而十四年后再回到阿波罗训练营的副本中,虽然阿姆斯特朗并不记得之前发生过的那些事情,但是两人之间那份微妙的默契感并没有完全的消失。
  这一点阿姆斯特朗也能察觉的到,他和张恒明明只是第一次见面,却有一种老朋友间久别重逢的感觉,而且张恒似乎对他的家庭情况和早年的经历都很了解。
  ……
  远在休斯顿的地面控制中心发出了最后两分钟点火倒计时的指令,地面的工作人员这时也已经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只是今天来到现场观看阿波罗十一号升空的民众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台摄影机在进行着全程直播,张恒利用最后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遍身上的安全带,确保万无一失。
  而这时,倒数计时也来到了最后的15秒,启动内部制导……紧接着在还剩9秒的时候,发动机开始点火,第一级火箭的5台f1火箭发动机全力运转,在每秒钟燃烧掉大约12000kg的航空燃料,相当于1500架喷气式战斗机加力燃烧的消耗总和。
  从底座喷出的红色火焰,在四周带起了一场巨大的沙尘,以此产生的强大推力,推动着航天器离开了地面。
第六十四章
任务完成
  张恒感觉自己就像是身处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中,他身边的一切都在疯狂震动,那些金属零件摇摆的幅度甚至让人担心它们下一刻就会散架。
  当火箭离开地面的霎那,所产生的强大加速度将指挥舱里的人牢牢压在铝合金座椅上,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有一只大猩猩坐在你的胸口,就连平日里抬起手臂的简单动作都变得无比艰难,不过好在张恒之前已经在航天中心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对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
  主显示板上的数字在疯狂跳动!
  ……起飞后135秒,中央发动机关闭……150秒,外围的四台F1发动机也熄火,第一级火箭中的燃料都已被燃烧殆尽,而这时阿波罗十一号也来到了六万八千米的高空之上。
  爆炸装置将第一级火箭和级间环炸开,前者和飞船顶端的发射逃逸系统一起脱离,在速度耗尽后坠落人深海。
  而另一边二级火箭也开始了工作,J2火箭发动机将飞行速度从之前的9200千米每小时提升到了恐怖的24600千米每小时,带着飞船一举冲入大气层的上层。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六分钟的时间,之后完成使命的二级火箭也完成分离,轮到第三级火箭开始接力点火,阿波罗十一号的速度也在继续向上攀升,不过这时候和刚起飞时相比,震动已经小了很多,虽然沉重的加速度依旧存在。
  直到三级火箭点火2.75分钟后,发动机关闭,飞船以2800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成功进入了地球轨道。
  这一刻,位于休斯顿的地面控制中心中内一片欢腾,因为这意味着发射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了。
  随着主发动机关闭后,推力在短短半秒钟的时间里下降到0,张恒胸口的重压也骤然消失,切换到了自由落体状态,不过身上的安全带依旧将他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
  尽管在现实世界里他已经看过不少和航天有关的书籍电影,也曾亲眼目睹了神舟5号的发射,同时在阿波罗训练营里他也全面了解过登月计划的每个步骤,然而但这一刻真的来临,身处其中,作为亲历者之一,这的确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现在的他们身处距离地球表面166千米的太空中,摘掉的头盔,就像羽毛一样悬浮在手边,透过舷窗能看到身下的地球。
  很难用文字来描述这样的景象,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孤零零的停泊在丝绒般漆黑的深空中,弧形的地平线在蓝色的大气薄雾中若隐若现,湛蓝的海洋上云朵无声飘过,整个地面就像是一块儿巨大的调色板,涂满了鲜艳的色彩,与过渡色水乳交融,那些黄色的沙漠,起伏不平的山脉,墨绿色的雨林……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与感动。
  即便是以张恒一贯的冷静,在这一刻也罕见的有些失神。
  与此同时,他的耳边也传来了一连串的系统提示
  【在太空欣赏地球,任务已完成……】
  【将于4天后回归……】
  【成功搭乘土星5号运载火箭,游戏积分+10,可至角色面板查看相关信息……】
  【成功进入地球轨道,游戏积分+20,可至角色面板查看相关信息……】
  【成功维持超过500秒连续失重状态,游戏积分+10,可至角色面板查看相关信息……】
  “很美丽不是吗?”
  科林斯也解开了身上的安全带,两腿一蹬,飘到了张恒的身侧,“这样的景象只要见过一次,就一辈子也没法忘记,恭喜你,大卫,你现在是一个真正的宇航员了,不过你的金色胸针要等回到地球才能领到。”
  另一边阿姆斯特朗的脸上也难得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不管这是他的第几次任务,在这个角度目睹地球之美,都很难不沉浸其中。
  不过眼下他们的手边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阿波罗十一号会在近地轨道上停泊一段时间,做绕地飞行,飞船会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检查,之后土星5号也会再度点火,带着他们正式踏上前往月球之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6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