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有48小时(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94

  技能方面和他的预期没有太大差别,稍有意外的是语言精通在他掌握了日语后并没有升级,不过考虑到世界上有五千多种语言,倒也很正常,另外就是评价上因为持有阴影之刻多出了一句受到阴影的庇护,预计通关的游戏轮数也上升为六轮。
  看过角色面板后张恒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所有物,不知是否因为没有背景介绍的原因,这一次他竟然穿的完全是自己的衣服,包括一双asics的秋冬季运动鞋,一件lee的黑色羽绒服和牛仔裤。
  虽然里面还套了保暖秋衣,但要知道芬兰的冬天可是能够达到零下20摄氏度的,所以他的第一感觉依旧是冷。
  当务之急是先找家商店,弄套更能御寒的衣服。
  张恒搓了搓手,他的钱包手机都在身上,不过后者没什么信号,电子指南针倒是可以继续使用,然而没有GPS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起来差不多,他也只能随缘选了个方向。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张恒被草丛中的东西吸引了目光,他捡起来发现是一顶钢盔,样式有些奇怪,有着大帽檐和外翻的护耳,顶部还有隆起的铁脊,然而这玩意儿显然没能保住它原主人的性命,内侧的弹孔和血迹很是显眼。
  望着手中的东西,张恒的心中升起一股不妙之感,然而他还没来得及细想,下一刻耳边就传来了几声枪响。
  求生的本能让他下意识的趴到在地,不过没过多久,张恒就听出了那枪声不是冲自己来的,开枪的地方距离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应该是两伙人在交战,其中一伙人在追赶着另一伙人。
  他们行进的方向和张恒的藏身地并不在一处,于是张恒耐心的等待了一会儿,等到枪声越来越远,他才从树后站起身来。
  尽管会有一定的危险,但张恒还是决定去刚才交战的地方看一眼,因为他必须印证一些事情,而这将决定他下一步的行动。
第六十章
曼纳海姆防线欢迎你(2)
  在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后张恒意识到自己这一次的麻烦大了。
  没办法,苏联军装的样式实在是太好辨认了,红色滚边的野战衬衫、青灰色船形帽,以及袖口之上的鲜明标志……再联系之前副本名中的曼纳海姆防线,张恒心中不详的预感在这一刻攀升到了顶点。
  他的确是在芬兰不错,但并不是在后世的芬兰,而是在冬季战争中的芬兰。
  张恒平时的阅读积累在这一刻帮到了他,他在脑海里快速检索出了和冬季战争有关的信息。
  二战前夕,苏德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双方在欧洲的势力范围,8月份德国入侵波兰,不甘示弱的苏联在拿下了波罗的海三国后,又将目光放到了刚独立不久的芬兰上。
  为了保证距离芬兰边境只有32公里的列宁格勒的安全,苏联提出了一份包括割让土地,租借港口和拆除防线在内极为苛刻的条约,被芬兰拒绝后,于11月30日借口曼尼拉炮击事件悍然发动战争,考虑到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战争会在两周内结束。
  但实际上这一战一直打到了次年二月,苏军才击破了曼纳海姆防线,三月弹尽粮绝的芬兰和苏联签订了《莫斯科和平协定》,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在内10%的领土,1/5的工业产值和30%的经济资产,22万占领区人口被遣送回国,只有极少人选择留下加入苏联国籍,而这一战也为后来芬兰加入轴心国一方埋下了伏笔。
  ……
  张恒并不太在意在这场战争中究竟谁站正义一方,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都结束了70多年了,现在只是一场游戏而已,他现在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让自己活下去,熬过这场残酷的战争。
  多出的24小时将他的游戏时间拉长到了140天,让他的处境变得极为不利,这一点张恒没有什么办法,他没法提前预测下一轮的副本是什么,也不知道每轮游戏所持续的时间。
  既然享受了延长副本所带来的便利,那么自然也要承担延长副本所带来的风险。
  好在冬季战争只有105天,而且看现在的架势,应该也开打了一段时间了,所以严格来说这140天他并非每天都处于战争中。
  按照正常的思维,当游戏中出现完全对立的两个阵营时,应该选择一方加入。
  而就最后结果来看,这场战争的赢家毫无疑问是苏联。
  无论是装备的精良程度,部队的人数,坦克和战斗机的数量芬兰都处于绝对的下风,从双方开战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注定。
  但遗憾的是跟在赢家身后摘桃子的玩儿法并不适用于这场奇葩的苏芬冬季战争。
  张恒可是知道那些苏联指挥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是何等精彩,苏联方面先后投入近一百万人的部队,出动6千多辆坦克,打常备陆军只有3.2万人全国拥有32辆坦克的芬兰,在掌握着制空权的前提下前期面对芬兰游击队硬是打出了30比1的惊天战损,后者以阵亡九百人的代价全歼了苏军两万七千多人。
  而正面战场上苏联也没占到什么便宜,曼纳海姆防线前苏军的尸体堆积如山,几乎是以血肉之躯活生生的把芬兰弹药全耗完了,整场战争下来全民皆兵的芬兰伤亡七万人,苏军那边却是直奔六十万去了。
  冬季战争苏联虽然是最后的赢家,但实际上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让西方列强看到自己的外强中干,后来小胡子拍板打苏联和这一场用人命填出来的惨胜也不无关系。
  从这点来看,他还不如去投奔战败的芬兰。
  然而现实是无比残酷的,张恒既不懂俄语也不会说芬兰语,黄种人的面孔在这场冬季战争中显得格外显眼,再加上他这一身现代人的打扮,根本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就算他愿意向其中一方投诚也没有人会冒险接纳他。
  张恒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当做战俘给关押起来,而更大的可能是还没走近就被身处战争中精神紧绷的士兵给一枪给干掉了。
  ……
  张恒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嘴角露出一抹苦笑,关于冬季战争更多的细节他早就忘掉了,而且就算记得也没什么用,他对芬兰一点也不熟悉,不是部队的指挥官这些信息也没什么用。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恒不知道那些苏联人什么时候会来收拢阵亡战友的遗体,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扒下了一具死尸的大衣,披在自己的身上,那件卡其色军服不知多久没洗过了,闻起来有一股相当不好的味道,上面还有血迹和汗渍。
  但为了取暖张恒也顾不了这么多了,除此之外他还在地上看到了一把手枪和一把疑似机枪的东西,后者造型很诡异,头顶上像是顶着一个巨大的蚊香片,张恒对枪支,尤其是二战的枪支没什么了解,看不出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型号的机枪。
  不过看这样子威力肯定要比一边的手枪强就是了。
  但是张恒犹豫了下,最终还是选了手枪,主要是那把机枪实在太重了,他拎起来试了下,初步估计得有十几公斤,而他听到远处的枪声已经停了下来,显然是之前交战的双方已经脱离了接触,那伙苏联人回来后发现战友的遗体被动八成还会展开搜查。
  张恒怕自己扛着这东西跑不掉,除了手枪外他还捞了个水壶和背包,来不及查看包里都有什么东西已经听到有脚步声传来,张恒没想到这伙人竟然还是分散开的,明明枪声停止的地方还有段距离,这么快就有人回来。
  埋伏对射什么是不可能的,苏军在冬季战争中的拙劣表现虽然一直被各军事论坛时不时拖出来鞭尸,但好歹也是职业军人,而且基本都是集体行动,张恒孤身一人,又是第一次摸到热武器,这种时候正面硬刚纯属脑子进水。
  因此不需要有任何犹豫,他带着自己的收获扭头就跑。
第六十一章
曼纳海姆防线欢迎你(3)
  很多时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张恒是等到枪声远离才摸到最初的交火点的,尽可能的降低了风险,但没想到还是有意外发生,第一批苏联士兵回来的速度比预想中要早了不少。
  这时候后悔和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张恒只能压低身子,向相反的方向逃去。
  而他一动立刻就被那些苏联士兵发现了。
  这时候就不得不夸一夸苏联的后勤部门了,冬季战争在苏联士兵的军服以卡其色为主,在茫茫白雪中就跟土地里的金龟子一样耀眼,很难不挨枪子,苏军这么高的伤亡率与此也不无关系。
  张恒不用回头就知道那些苏联士兵一定在摘枪上膛了,好在这时候他一直坚持的长跑锻炼派上了用场,一段爆发后很快就拉开了距离,再加上树林中还有树木阻隔,尽管他的耳边传来枪响,但那些子弹的落点离他的身体都偏的很远。
  张恒不敢掉以轻心,一路狂奔,一直跑到自己的体力即将耗尽才停了下来,扶着一棵杉树喘着粗气。
  他知道自己暂时应该是安全了,相比之下那些苏联士兵的负重比他要多,而且刚追过一波恐怕不剩下多少力气,所以短时间内应该追不上来。
  趁着这个时间,张恒打开了那只帆布背包,检查了一下自己这次冒险的成果,从上到下依次放的是个人卫生用品、备用裹脚布、餐具和战斗口粮……裹脚布算是苏军的特色装备了,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也能减少脚部磨损,至于战斗口粮则以黑面包为主,还有不知用什么肉做成的香肠和一小包红茶。
  除此之外张恒还发现了两盒牛肉罐头和一只打火机,这两样东西,尤其是后者在当时轻工业相对落后的苏联还是挺少见的,张恒回忆起之前那两具死尸,发现他们在服饰上是有一定区别的。
  另一个死掉的苏联士兵袖口好像就没有红五星,这样看来,这只背包的主人很可能还是个军官。
  可惜在战场上子弹是不分贵贱的,或者说越是军官越有可能成为敌方的第一袭击目标,那个倒霉鬼的脸上至少挨了三四发子弹,死的不能更透了。
  张恒在扒衣服的时候都一直避免去看那张血肉模糊的脸,不过不管怎样,他对这次的收获还是挺满意的,至少解决了当下最迫切的御寒和补给问题。
  随后他又检查了下手里那把枪,中国的枪支管控无比严格,除了一些特殊职业绝大多数人都只在电影中见到过相应的道具,张恒也不例外,他不知道这把枪的名字,只勉强能看出这应该是一把转轮手枪,转轮内有七个弹槽,然而之前已经被开过两枪,现在只剩下五发还有弹头的子弹。
  张恒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跑的太急,光顾着拿枪忘了捡武装带上的子弹了。
  不过有五发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可惜电影中只有主角上膛和扣扳机的帅气镜头,真正的手枪结构要复杂的多,张恒摆弄了一会儿,愣是不知道怎么把那两颗空弹壳给取出来,只能先把手枪贴身收好。
  打开铁皮水壶喝了几口水,他的力气也恢复了一些。
  因为担心身后那些苏联士兵阴魂不散,张恒并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向着树林深处跋涉,一直到夜色降临才确定自己基本算是脱离了危险。
  晚上的视野很差,那些苏联士兵在森林中人生地不熟,还要担心神出鬼没的芬兰游击队,是不可能继续搜索下去的。
  于是张恒也停下了脚步,决定先吃点东西,修整一下。
  他打开背包,取出了一块儿黑面包。
  这种面包最早起源于德国,后来又传到了东欧和俄国,并不真的是黑色的,只是颜色烤的比较深,不要小看了这东西,二战时候德军和苏军的主粮就是黑面包,根据记录这玩意儿至少挽救了40万苏联人的生命,维持了近1000万部队的战斗力,当然,味道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张恒用包里的餐刀切了一片下来尝了尝,感觉又酸又咸,口感非常粗糙,而且和传说中一样坚硬,有点不好下咽,好在当初他在荒岛上也经历过一段物资匮乏的日子,如果不考虑战争的危险,现在的环境比他第一轮开局还是要好上不少的。
  唯一的麻烦在于没法生火,倒不是技术上的问题,就算没有帆布背包里的打火机张恒一样有办法把火生起来,然而黑夜中火光实在是太显眼了点,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对这片森林实在太陌生,无论是苏军还是芬兰游击队的分布他都两眼一抹黑。
  张恒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面冒出来,甚至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方向是离双方的交战区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至此他也算充分意识到了现实有多残酷,一个人想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有多困难。
  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就是怀里的【阴影之刻】,三分钟的阴影状态是他保命的底牌,可惜只有两次机会,不到最后关头张恒不打算轻易使用。
  他找了个可以避风的地方,裹着军大衣躺了下去,结果一晚上被冻醒了三次,1939年冬天的寒冷程度在芬兰历史上貌似也是可以排进前十位的,没有篝火取暖,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严峻的考验。
  如果不是因为身上那件苏联羊皮军装,张恒很怀疑自己连一晚都熬不过。
  好不容易挨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他也顾不得危险,在周围捡了点树枝,用打火机升起了一团小火,暖了暖快要失去知觉的手脚,水壶里本来还剩下半壶水,然而经过一夜已经完全被冻成了冰坨。
  于是张恒把水壶也丢到了火边,顺便还烤了根背包中的不明香肠。
  十分钟后张恒恋恋不舍的起身,用积雪扑灭了那团火,同时拿起那只架在上面的香肠咬了一口,可能是因为有黑面包打底,香肠的味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里面……并不是常见的猪牛羊肉,但也还算可以下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