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有48小时(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694

  他这会儿正埋头看着手中的简历,眉头微皱。
  “V.G.伊万,你是克里米亚人,今年25岁。”
  “没错。”
  “之前在扎波罗热1号热电站担任汽轮机工程师?”
  “是的。”张恒点头。
  “那为什么想要来核电站工作?”
  “因为大家都说热电代表过去和现在,核电这种清洁能源代表未来,我想要拥抱未来。”张恒对答如流。
第五百三十三章
门外汉
  第三位面试官闻言却是不置可否,他翻着张恒的简历。
  “我很欣赏你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然而我注意到你之前并没有在核电站工作的经验,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可以学习,”张恒答道,“我的学习能力很强。”
  “我知道,我不怀疑这一点,从你的履历上也能看得出来,你毕业后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由助理工程师升到了正式工程师的位置,你很适合热电厂的工作,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可以继续留在热电厂里,老实说其实我们能开出的薪水也比你在热电厂拿的高不出太多来,你没必要放弃你熟悉的东西,从头学起。”
  薪水的问题张恒其实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不过他为了扮演好应聘者还是稍微了解了一下,第三位面试官倒不是针对他,核电站的工资的确没有比热电站高出太多,不过要是有选择的机会,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跳槽到核电站来工作。
  主要是因为在sl大力推行核能发电的背景下,核电站的地位要比热电站来的高,之后的升迁也会更容易一些,当然这是对管理层而言,而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在核电站工作也会比在热电站要有面子,更受人尊敬,而且核电站的建设一直开展的如火如荼,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他们被提拔的机会也更大。
  不过这事儿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这才有了之前张恒拥抱未来的回答,然而第三位面试官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答案了,于是他也用尽量委婉的语气劝张恒打消这个念头。
  张恒闻言沉默了下来。
  似乎是担心张恒没听明白,之后第三位面试官干脆直接挑明了,“核电站的工作并不轻松,我知道外面是怎么宣传的——和平的原子,清洁的能源,但实际上反应堆里的原子并不和平,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应付各种情况,防止最糟糕的事情发生。”
  张恒依旧没有说话,但是另一边的福明却是先开口了,他咳嗽了两声,之后用他那男中音一样的悦耳嗓音道,“奥列格我觉得你有点小题大做了,从第一座核电落成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还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故,我觉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否则上面也不会一直推动核电站的建设。”
  “我们只是运气好而已,那些美国佬在三里岛搞出来的核泄漏事故,迟早也会发生在我们这里的。”奥列格忧心忡忡道。
  “你太悲观了,多列扎利院士设计的反应堆非常安全。”布留哈诺夫这时候也开口道,“正是因为有这些核电站,我们才能出口更多的石油天然气给我们在东欧的盟友,还有西方世界那些贪婪的家伙。”
  “多列扎利院士还曾警告过不是把核电站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但是看看普里皮亚季吧,它离我们只有三公里。”
  “这是上面的决定,他们可能有他们的考量,奥列格,你知道这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就行了,”布留哈诺夫敲了敲桌子,神色有些无奈,“先生们,我们能不能先把重点放在招聘的事情上,3号反应堆就要投入运行了,我们需要人手。”
  “是,我们需要之前有丰富经验的核电站工作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核电站的工作岗位。”奥列格坚持道。
  “俄罗斯有句谚语叫做不需要神去烧陶罐,我们只是需要汽轮机工程师,而现在你得到了一个汽轮机工程师。”福明指了指木桌另一端的张恒。
  “你在说什么,我们可是在为核电站招人,前提条件不就是要了解这份工作吗?这有什么问题吗?”
  “伊万不但了解这份工作,而且经验丰富,他之前在热电站工作,了解大功率发电系统,配电系统,对输电线路什么的也了如指掌,而且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很年轻,有的是时间可以学习成长。”福明道,“我觉得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除了反应堆,他不了解反应堆,而这恰恰是在核电站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奥列格坚持道,“我们需要专家,核能专家,而不是什么都不懂从头学起的门外汉。”
  结果他这话一说出口,不但福明的脸色冷了下来,布留哈诺夫也有点不高兴了,“福明在来这里之前是在热电站工作的,我在来这里之前也是在斯拉扬斯喀亚燃煤发电站工作的,按照你的说法我们都是门外汉,可是我们现在的工作不是也做的挺好?”
  “我不是那个意思,布留哈诺夫。”奥列格也知道自己刚才太着急,有些说错话了,连忙道歉道。
  布留哈诺夫这个厂长大部分时间看起来都很和气,像个老好人一样,但是他的确也有忌讳的东西,他最讨厌的就是下面的专家什么的偷偷议论说他不懂核能。
  之后就像是为了赌气一样,他还提拔了同样在热电站工作的福明任电气部门的负责人,没过多久又把福明升到负责装配部和运行部的副总工程师,而等总工程师离开,福明又升任核电站的总工程师。
  尽管能源部明确反对这次人事任命,更倾向于另一位在核电站工作过的候选人,但是随后布留哈诺夫动用了一下他在官场上的人脉,由乌克兰方面出面站出来表示福明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领导者,他强硬,对待工作又有着极高的标准,比另一位候选人更适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终莫斯科让步了,核能中央理事会批准了这次任命,布留哈诺夫也得到了他的得力助手。
  “我很尊重你的专业素养,奥列格副总工程师,也能理解你在安全方面的担忧。”布留哈诺夫也放缓了一些语气,“但是我们招聘人手,也需要全方位的考虑,了解核能当然很好,但是这不意味着其他方面就不重要,而且相比于技能的熟练度,我觉得工作态度更为重要,一个人的态度如果不端正,那么工作能力再强也是白搭,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话是这么说,但……”
  “没有什么但是,”布留哈诺夫挥了挥手打断了奥列格的话,把目光又转向张恒,“伊万,你的工作态度怎么样?”
  “如果能进入核电站工作,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而且永远都不会松懈。”张恒道。
  “很好。”布留哈诺夫满意道,“就是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接下来福明会问你几个专业性的问题考察你,你要好好回答,不过也不用紧张,福明问的都是和你之前的工作有关的。”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入职
  福明接下来对张恒进行的“专业”考核,后者回答的也很顺利,张恒既然决定冒用伊万的身份,当然会提前做好功课,从伊万那里了解到他的日常工作,另外张恒只是对核能不怎么了解,但是对于工程学他并不是零基础。
  相反,经历过阿波罗计划训练营副本后他可是连航天飞船都能修理的人,区区汽轮机当然难不倒他,更何况后来在泄密者副本中他的工程学知识还有提升,至少在应聘的人中,他的工程学水平是顶尖的。
  因此福明和布留哈诺夫对于最终的考核结果都很满意,就连一旁的奥列格也无话可说,看向张恒的目光也变了,主动闭上了嘴巴。
  福明见状心情很是不错,那张国字脸上难得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对张恒道,“不错,就到这里吧,很感谢你来参与面试,之后等结果出来我们会再联系你的。”
  张恒和三人一一握手,之后走出了会议室,他知道自己已经稳了。
  张恒之所以选择伊万,除了因为两人的身材体型比较接近,后者又是未婚,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张恒注意到了伊万之前的工作的地点。
  ——扎波罗热1号热电站,这个名字对张恒来说有些耳熟。
  而他很快就回忆了起来是从哪里听到过这个名字的。
  福明,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总工程师,之前就是来自扎波罗热1号热电厂,因此张恒并不觉得这是偶然,尽管伊万说自己和福明并没有任何的交集,然而当张恒在会议室中被奥列格质疑的时候,的确也是福明先开口为他说话的。
  ……
  核电站方面的动作还是很快的,看的出3号反应堆投入运行在即他们的确很需要人手,应该是当天就把名单给定了下来,之后上报给了核能中央理事会,张恒在第三天就收到了入职通知。
  然而等张恒进入核电站却发现同期通过面试的人中并没有之前在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工作的叶甫根尼,后者面试完时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但是没想到最后却没被录用,估计他自己接到结果的时候也有点傻眼。
  和叶甫根尼不同,张恒在面试之前就已经拿到了所有候选人的名单,对于名单上每个人的基本情况早就了如指掌,他知道八名候选人中只有三人有在核电站里工作的经验,而面试的时候应该也有面试官对叶甫根尼表达了欣赏。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人就是核能专业出身的奥列格副总工程师,这也是叶甫根尼踌躇满志的原因,但遗憾的是最终决定名单的人却是布留哈诺夫跟福明。
  从这点上来说,张恒倒是应该感谢两人。
  尽管在后世看来,两个热电厂出身的工程师成为核电站的一二把手怎么想都有些离谱,但是实际上这时候的sl类似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多了,如今早就不是三十多年前,第一座核电站刚落成的时候,所有行业从业者都有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对核能事业的无限热情,能够及时解决应对突发的危险情况。
  而这实际上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来由于sl大力推广核电站,解决能源问题,导致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些跟不上行业的扩张速度,二来进入核电站所能带来的名望,以及升迁速度都在吸引着原来越多“圈外人士”投身这一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十多年来,sl并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核事故,而一些小问题也被上层有意识的进行了淡化处理,导致现在的人们对于核能安全的信心膨胀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尽管不久前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的泄漏事故给一部分人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变得警惕了起来,比如之前一直在强调核电站足够安全的sl科学院主席,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一年前的某次会议上就曾一脸担忧的说,“同志们,我们要感谢命运,因为它对我们足够友善,因为我们还没发生宾夕法尼亚州那样的事情,是的,我是认真的。”
  从前到后不难看出他在态度上的巨大转变,然而那次事故毕竟是发生在遥远的美国,大部分人还是很难感同身受,因此总体而言,整个行业的神经还是越来越松弛的,这一行的从业者们正在逐渐丧失对危险的敏锐嗅觉。
  张恒在进入核电站后也能更清楚直观的感受到这一点,如布留哈诺夫和福明之流开始把持高位,他们把核电站当成一只蛋糕,大肆培养自己的亲信,也挤走了一部分真正的专家。
  但是平心而论,福明对他倒是不错,在张恒入职的第一天福明就过来看了他,和他聊了几句热电厂的情况,同时还热情表示之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来找他。
  而张恒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当然也知道福明此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福明正在考察这一批入职的新人,看看谁有培养的价值,可以收拢到自己麾下,张恒本身的技术不错,又和福明一样都是扎波罗热1号热电厂出来的人,福明自然会更青睐,再加上之前面试的时候福明也曾经为他出头,在旁人的眼中或许他早就被打上了福明一系的标志。
  张恒本人对此倒是无所谓,派系斗争这种事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凡超过三个人,人类就会本能的开始拉帮结派,而距离福明入狱还有四年的时间他也不用担心有什么不良后果,有福明罩着他,他在核电站行事也更方便。
  在之前的见面中张恒就向福明表达了自己在核能领域基础知识不足,如果日后有进修机会,希望福明可以优先考虑他的愿望,福明的神色略有些惊讶,似乎是没想到张恒这么大胆,但是这也没有引起他的反感,年轻人嘛,有野心才正常,而且知道张恒想要什么,也更方便他控制对方。
  不过福明并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说会考虑,他也不想对张恒太好,后者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只会让张恒的胃口越来越大,所以他的打算是先拖一段时间,之后等张恒着急了,再把他送去参加下一期培训,这样既卖了人情,又能让张恒知道离不开他。
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全实验与事故原因
  福明的算盘打得不错,眼下就有一期培训,不过针对的并不是在张恒这样刚入职的新人,而是核电站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老人,这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进修班,进入名单中的人在培训结束后更容易得到提拔。
  福明并没有跟张恒所在部门的总工程师打招呼,然而等他拿到报上来的名单时却发现伊万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福明大吃了一惊,找来人一问却又有些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自己没提这件事,但是张恒却直接找到了部门的领导,之后扯起了他的虎皮,他在面试上为张恒说话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而且之后他又和张恒私下聊过。
  福明本来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平易近人的一面,拉拢人心,但是没想到反而被张恒给利用了,而且后者甚至都没怎么说死,只是暗示了一下,部门负责人就把他的名字给加进去了,毕竟福明作为核电站运行部的总工程师,没有部门想要得罪他。
  即便是平时看不太惯他的人,也不会想在这种小事上跟他作对,一个培训名额而已,甚至时候都没人来向他邀功。这也是为什么福明直到拿到名单才知道张恒在上面。
  不过这份名单最终还需要经过他的批准。福明的钢笔在伊万的名字上停了片刻,最终还是移到了右下角,写下了同意两个字,并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尽管福明对于张恒的自作主张有些不满,但是他招揽张恒的心思并没有改变,不打招呼是一回事儿,主动划掉张恒的名字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会将张恒完全逼到他的对立面那里。所以福明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把这事儿认了下来。
  事实证明经过黑帆海盗岛洗礼过的张恒,应付区区一个核电站里的那点派系斗争,简直不要太轻松,就算有十个福明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张恒只花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把相关的物理知识,反应堆的设计图和设计原理,乃至整个核电站的所有设备线路全部弄清楚了,而且在切尔诺贝利的第二年他还拿到了福明设计的安全实验计划书,甚至还围观了第一次安全实验的失败。
  而白天他在核电站上班,晚上回到住处还会跟招待员小姐继续学习俄语以及乌克兰语,另外,张恒还抽空去基辅的医院做了两次复查,大概是因为他足够年轻力壮,至少就目前看来,身体恢复的还挺不错,也没有检查到有恶性肿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6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